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原卷+答案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原卷+答案解析).doc》由用户(小熙)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阅读 浏览 专项 训练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专项训练 1读完昆虫记,请你向其他读者推荐此书,并谈谈自己推荐的理由。 2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的不朽名著,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_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他在红星照耀 中国 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 文中的“大迁移”是(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 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
2、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 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 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长林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 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 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_,主要记叙了 _。 (2)该语段的主要人物有 精神品质。 4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 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 锥子,收藏在胸部
3、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 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全书透过昆 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 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 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一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 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1)他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_(人名) (2)这段文字揭示他
4、的性格特点是 _ 6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选段出自_,“他”是_。 7名著阅读 材料 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一一胡愈之 材料 2 1936 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 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 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_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_ 8名著欣赏 (
5、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作者于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写作。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 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9.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小题。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 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
6、动 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 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东北 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蓝衣社特务在睡梦中惊起,被缴了械,逮捕起来;几乎整个参谋 总部人员都在西安宾馆的住处遭到包围, 关了起来;邵力子省主席和警察局长也成了阶下 囚;西安市警察向兵变部队投降;南京方面的五十架轰炸机和飞行员在机场被扣。 但是逮捕总司令却流了血。蒋介石下榻在十英里外着名温泉胜地临潼,把所有其他 客人都驱赶一空。张少帅的卫队长、二十六岁的孙铭九上尉午夜前往临潼,他在半路上 带上二百名东北军,清晨三点钟开车到临潼郊外。他们在那
7、里等到五点钟,第一辆卡车 载着十五个人开到宾馆门口,被岗哨喝止,就开起火来。 东北军这批先遣人员的增援部队马上开到,孙上尉率部进攻总司令住处。警卫人员 猝不及防,没有久战,不过有足够时间让吃惊的总司令逃跑。孙上尉到蒋介石的寝室时, 他已经逃跑了。孙率部搜索,爬上宾馆后面的白雪掩盖、岩石嶙峋的小山。他们马上就 发现了总司令的贴身仆人,接着不久就找到了总司令本人。他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 着一件长袍,赤裸的手脚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时给划破了,嘴里也没有假牙,身子索索地 在寒冷中哆嗦着,躲在一块大岩石旁的小洞里这块大岩石是长城建造者秦始皇陵寝 所在地的标志。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
8、发动者是谁?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 (3)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主要派谁为代表去谈判?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个人物 两个令你钦佩的事件。 10名著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 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 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 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 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
9、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 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在斯诺看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古庙临时改建的露天剧场”,这就是红军 的宣传武器 ,斯诺认为,没有比它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11801 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 (辨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 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 是羞怯、 个人的魅力和领袖
10、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 指的是 (1)_ (填人名)。 (忆历史)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 作者认为长征是 “惊心动魄的史诗” , 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 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_。 (讲故事) 作者在书中说: “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 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 上, 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 ” 请用书中一个关于 “红 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_ 12根据下面内容,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相应的人物。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
11、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一 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 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他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虽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据说在长 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就和士兵一样简单。他 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真喜欢马。 13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1937 年,该书于伦敦首次出版, 首次在国内发行的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B斯诺冒了生命
12、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 者。 C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其受人尊重的教授,直到五十岁,他才加入中国共 产党。 D1933 年,唯一曾与中国红军在一起作过战的德国人李德,长途跋涉到了江西苏区首 都延安,占据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高位。 1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 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 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他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 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
13、思熟 虑。 因此他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 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耻土匪”“ 强盗”和其他爱用的 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语段中的“他”是指_,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他”还有_(填 写 人 名 ) 你 知 道 语 段 中 的 “ 他 ” 的 具 体 事 迹 吗 ? 请 列 举 一 例 。 _ 15名著阅读。 A 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 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 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 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 “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
14、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 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 候,报上正盛传 A 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 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 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 次伤。 上面的文段节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 。 文中的 “我” 是美国记者_, A 是_。 本书首次向全世界报道的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是_。 1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下列小题。 我第二次见他正当傍晚时候,他正光着头在街上散步,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
15、 一边热切地做着手势。我认不出是他,直到人家指出时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 元购买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散步。他和红军战士没什么两样, 所有的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用品包括两套棉制的制服。 选段中的他是谁?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哪些品质? _ 17法布尔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 生活情景。如:_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 人。 18.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 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
16、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19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对“他” 所 做 事 情 的 描 述。 他在湖南长沙师 范学校学习,因 常买书买报被父 亲责骂。从 1911 年到 1927 年上井 冈山为止,从没 间 断 过 阅 读 北 京、上海、湖南 的日报。 他身材魁梧, 像 老虎那样强悍, 从不知疲倦。 他 非常喜欢马。 他 的父亲是哥老 会的领袖, 他承 袭了他的威望。 他能言善辩, 能 把死人说活。 他清瘦身形, 中等个子,留 着中国人不常 见 的 浓 密 黑 髯,眼睛大而 深邃,热情洋 溢。他头脑冷 静,善于推理, 是“红色中国 外交第一人”。 他的名字听 起
17、来格外响 亮, 他在军事 上统领红军 全军, 在军事 战略理论方 面以及战术 层面没有人 能与他媲美。 “他” 是 谁? _ _ _ _ 备选答案:A贺龙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朱德 20从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选项填空。 1936 年,美国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 地,后来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此书的意义,首 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的真实生活。此书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 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
18、国 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备选答案:A红色中国 B中国共产党人 21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 远征”,指的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 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 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 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把中国苏区人民有八千万的数字告诉 A 的时候,他就笑 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
19、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 然, 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 文中的 A 是_(人名)。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文中 A 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3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 的战士的呢?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 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 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 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 66 人,让 斯诺
20、懂得“阶级斗争”的_,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_,还有平均年龄 在 25 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_,已经 64 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_。 (2)请解释这本书书名的含义。 (3)你的同学李华,觉得这本书离我们生活太远,所以不想读。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 你会如何劝说他?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劝说。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 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 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 按着枪,等着
21、我们走进,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 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 A 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A 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 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 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 _,作者是美国的_ 。 A 是谁?并说说在作者的笔下,A 是个什么样的人? 25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1)第一次接触周恩来,斯诺对他的印象是怎样的? (
22、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 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6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 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 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 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形象。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