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ppt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047929
  • 上传时间:2022-01-22
  • 格式:PPTX
  • 页数:28
  • 大小:9.6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ppt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材料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ppt 课件 2019 统编 高中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列国纷争春秋时代平王东迁后,中国进入了东周时代。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这个时代,天子共存的地位已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时代,大国诸侯的争霸战争,是奴隶制接近衰亡的反映。齐桓、晋文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虽有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含义,但其真实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财富。这种争霸战争使中国历史不断发展,最终步入了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时代。大国争霸七雄并立战国时代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田氏取

    2、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为右。 战国策书录战国策书录【解读】这段材料集中反映了战【解读】这段材料集中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上下失序,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上下失序,社会混乱,道德仁义泯灭,天下社会混乱,道德仁义泯灭,天下争于战功。争于战功。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经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许多的

    3、中小诸侯国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韩、燕、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以分封制、宗法制主要内容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战国七雄齐、楚、韩、燕、赵、魏、秦战国七雄韩、赵、魏秦国合作探究:华夏认同材料: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材料: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同祖的观华夏作为文化

    4、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同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念得到发展。结合教材,阐述本段材料中“华夏”的含义及在西周时期的发展。参考思路:本段材料所指的“华夏”是指“礼仪之大”与“服章之美”,呈现出文化、政治实体的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不断进行除带来了混乱外,还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界限,进一步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联系。最终,各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春秋以后的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步融入华夏族。至此,华夏族吸收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也更加广泛。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

    5、制的瓦解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瓦解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都江堰都江堰n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井田制瓦解的原因?简要说明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井田上的劳动力日益减少,大量公田被抛荒。周制,周制, 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这种制度到了

    6、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各国统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纷扩军。野中野中15651565岁之人都是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要服役的。 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任, 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需要, ,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 刘东升刘东升试论井田制的瓦解试论井田制的瓦解彻底废除: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

    7、制。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瓦解公元前594年鲁国鲁国“初税亩初税亩”公元前685年齐国齐国“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38年郑国郑国“作丘赋作丘赋”公元前408年秦国秦国“初租禾初租禾”公元前645年晋国晋国“作爰田作爰田”公元前548年楚国楚国“书土田书土田”鲁国齐国楚国秦国晋国郑国 2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 2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132 燕国:乐毅改革465 齐国:邹忌改革 楚国:吴起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魏国:李悝改革 秦国:商鞅改革7公元前公元前445445年,魏国魏文侯即位。不久,他年,魏国魏文侯即位。不久,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变法内容包括:任命李悝为相

    8、,主持变法。变法内容包括:实行实行“尽地力之教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平籴法”,防止,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制定法经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器的职能。 摘自人教版摘自人教版选修选修1 1 历史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重大改革回眸简要说明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各国变法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历史久远历史久远顺应潮流顺应潮流改革彻底改革彻底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简要说明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

    9、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秦律金布律 3工商业的发展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理论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的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

    10、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礼乐易传春秋。他的言行载。他的言行载于于论语论语一书。一书。(一)(一)孔子孔子1 1. .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一)(一)孔子孔子2 2.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思想思想核心:核心:“仁仁”l 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l 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忠恕忠恕而已矣而已矣。”l 子曰:子曰:“夫仁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l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

    11、“其恕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他人关爱他人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一)(一)孔子孔子2 2.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推行推行“为政以德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一)(一)孔子孔子2 2.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教育教育思想:思想: 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既有世家,既有世家大族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

    12、平大族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弟子曾经为盗,因民百姓,甚至还有弟子曾经为盗,因此,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对象是不分此,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对象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应一视同仁。高低贵贱的,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其他教育思想:其他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等。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老子老子,也称老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也称老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曾做过东周典藏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人,曾做过东周典藏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思想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二)(二)老子

    13、老子1 1. .老子的生平老子的生平2 2. .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朴素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柔能克刚。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二)(二)老子老子2 2. .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政治政治思想:思想:l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老子认为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无不为”。1. 百家

    14、争鸣的时代背景(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宽松的社会环境。(2)具体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并受到各国诸侯的重用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诸子)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一材料一四、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思想特点思想特点儒家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强调“

    15、天行有常”,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道家庄子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扬天道,崇尚逍遥自由,提出“齐物”的思想。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讲求实际功利,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孟子画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材料一材料一“仁政”,民本思想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材料二材料二性善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16、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三材料三义利观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荀子画像荀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材料一材料一天命观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材料二材料二性恶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材料三材料三礼法并施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十分深远。各学派的深远影响: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17、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课堂检测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黄帝时代,先民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甲子纪年,并开始“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据此可知,黄帝时代()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B.早期文明国家形成C.聚族而居格局打破D.华夏文明得以奠基3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体现了西周()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继续沿用世卿世禄制度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47929.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