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件:第五节冰缘冰地貌.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然地理学课件:第五节冰缘冰地貌.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学 课件 五节 冰缘 地貌
- 资源描述:
-
1、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 n冰川冰川Glacier:n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流动的巨大冰体,具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流动的巨大冰体,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一定的规模和形态,能够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一定的规模和形态,能够长期存在。由冰川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长期存在。由冰川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n全球现代冰川面积为全球现代冰川面积为1550万平方公里,占陆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地总面积的10,总体积为,总体积为2600立方公里,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资源的占全球淡水资源的85,若全部融化,估计,若全部融化,估计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66米。米。n冻土:冻土:n极地与高原地区长年冻结或季节性冻融的地极
2、地与高原地区长年冻结或季节性冻融的地层层(一):冰川与冰川作用一、雪线与成冰过程一、雪线与成冰过程1.1.雪线雪线: :最热月份积雪区下限在一定年份内的平均位最热月份积雪区下限在一定年份内的平均位置。置。 雪线上:年积累量雪线上:年积累量=年消融量年消融量影响雪线位置的因素影响雪线位置的因素:温温 度:度:近地面大气温度长期低于近地面大气温度长期低于0 00 0c c 多年积雪多年积雪 其中:夏季气温对雪线的影响最重要其中:夏季气温对雪线的影响最重要 低纬低纬高纬高纬 雪线位置由高雪线位置由高低低 例如:赤道例如:赤道45005000m45005000m,阿尔匹斯山,阿尔匹斯山24003500
3、m24003500m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100300m100300m年降水量:年降水量越大年降水量:年降水量越大雪线的位置越低。雪线的位置越低。 例如:南北半球相应的纬度,南半球的雪线低,海洋例如:南北半球相应的纬度,南半球的雪线低,海洋面积面积 大雪线最高的地区是副高地区,而不是赤道地区大雪线最高的地区是副高地区,而不是赤道地区地地 形:对降水和太阳能辐射起再分配作用。形:对降水和太阳能辐射起再分配作用。 坡形:陡坡坡形:陡坡雪线高雪线高 凹形坡凹形坡雪线低雪线低 坡向:坡向: 向海、向阴坡向海、向阴坡雪线低雪线低 向陆、向阳坡向陆、向阳坡雪线高雪线高 例如:喜山南坡例如:喜山南坡440046
4、00m 44004600m 北坡北坡58005900m58005900m 天山南坡天山南坡39004200 m 39004200 m 北坡北坡35003900m35003900m2.2.成冰过程Snow Snow 粒雪粒雪 glacial ice glacial ice glacierglacier1)1)粒雪化过程粒雪化过程: : 具有棱角的雪花和冰晶经过圆化、聚合、再结晶使具有棱角的雪花和冰晶经过圆化、聚合、再结晶使 冰体逐渐合并的过程,形成的和拼体叫粒雪。冰体逐渐合并的过程,形成的和拼体叫粒雪。 圆化作用:晶体逐渐变成表面自由能最小的球形圆化作用:晶体逐渐变成表面自由能最小的球形的过程。
5、的过程。 聚合再结晶作用:晶体互相吞拼体积增大的过程。聚合再结晶作用:晶体互相吞拼体积增大的过程。冷型粒雪化:冷型粒雪化:曲率半径小的晶体升华,曲率半径大的晶曲率半径小的晶体升华,曲率半径大的晶 体凝华体凝华暖型粒雪化:暖型粒雪化:温度变化产生的融化与再冻结作用温度变化产生的融化与再冻结作用2)2)成冰过程:成冰过程:粒雪转化成冰川冰的过成,是冰晶的集合体。粒雪转化成冰川冰的过成,是冰晶的集合体。冷型成冰过程:冷型成冰过程:压力成冰,时间长,深度大,密度小,气泡多,透明压力成冰,时间长,深度大,密度小,气泡多,透明度不好度不好 暖型成冰过程:暖型成冰过程:融水渗透,排挤气泡,成冰快,密度大,冰
6、体透明,融水渗透,排挤气泡,成冰快,密度大,冰体透明, 气泡排列有规律气泡排列有规律3.冰川的形成冰的特性: 低温条件下:晶体坚硬、紧密; 接近融点时:由冰、水、汽 三相并存 具可塑性, 压力上升融点降低。冰川冰在具有一定的表面坡度和地表坡度时,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使冰体产生缓慢运动形成冰川。二、冰川的类型山岳冰川山岳冰川 冰斗冰冰斗冰川川 悬冰川悬冰川 山谷冰山谷冰川川 山麓冰山麓冰川川 平顶冰平顶冰川川大陆冰川大陆冰川三、冰川作用1.1.冰蚀作用冰蚀作用 拔蚀作用拔蚀作用 刨蚀作用刨蚀作用 磨蚀作用磨蚀作用2.2.搬运作用:搬运作用:表碛(侧碛、中碛)、底碛、侧碛、中碛(内碛)表碛(侧碛、
7、中碛)、底碛、侧碛、中碛(内碛)3.3.堆积作用:堆积作用: 混杂堆积;混杂堆积; 冰碛物的特征:冰碛物的特征:砾石呈棱角状;砾石呈棱角状; 砾石表面有刻痕;砾石表面有刻痕; 无层理。无层理。(二):冰川地貌一、冰蚀地貌1.1.冰斗、刃脊和角峰冰斗、刃脊和角峰冰斗:冰斗:在山地冰川的源头区域,由寒冻风化、流水、重力和冰蚀等外力作用相继在山地冰川的源头区域,由寒冻风化、流水、重力和冰蚀等外力作用相继对对 地表形态进行塑造,形成的三面陡峭、一端开口的围椅状洼地。地表形态进行塑造,形成的三面陡峭、一端开口的围椅状洼地。 寒冻风化寒冻风化 气候变冷气候变冷 重重 力力+ +压力压力 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8、:积雪浅洼地积雪浅洼地 积雪洼地积雪洼地 粒雪盆地粒雪盆地 重力重力+ +流水流水 作用加强作用加强 粒雪粒雪冰川冰冰川冰 冰川冰运动冰川冰运动 冰斗冰川冰斗冰川 冰斗冰斗 冰蚀作用冰蚀作用 冰斗的位置:冰斗的位置:冰斗盆地的底部高度大致相当与雪线的高度,同一时期形冰斗盆地的底部高度大致相当与雪线的高度,同一时期形 成的冰斗其高度大体一致。层状冰斗的出现说明该地区发成的冰斗其高度大体一致。层状冰斗的出现说明该地区发 生过构造运动或气候变迁。生过构造运动或气候变迁。 2 2. .刃脊和角峰:刃脊和角峰: 两个相邻的冰斗在横向展宽过程中使其分水岭后退变薄,两个相邻的冰斗在横向展宽过程中使其分水岭后
9、退变薄, 形成刀刃状山脊;多个相邻冰斗向同一山峰后退,形成的形成刀刃状山脊;多个相邻冰斗向同一山峰后退,形成的 刮刀状山峰。刮刀状山峰。3.“U”形谷- 冰川沿其运动的谷地特征特征: : 谷地平直;谷地平直; 谷壁陡峭,两侧常有冰蚀三角面;谷壁陡峭,两侧常有冰蚀三角面; 横剖面成横剖面成“U U”形;形; 纵剖面上,谷地常由岩坎与冰蚀盆地相间构成的阶梯状地纵剖面上,谷地常由岩坎与冰蚀盆地相间构成的阶梯状地形。形。 成因:其一,冰期前阶梯状谷底,在冰期中低洼处为成因:其一,冰期前阶梯状谷底,在冰期中低洼处为压性流,压性流, 谷地北冰蚀加深;其二,谷地因岩性和地谷地北冰蚀加深;其二,谷地因岩性和地
10、质构造的差质构造的差 别而形成的差别侵蚀。别而形成的差别侵蚀。 冰川悬谷:冰川悬谷:支冰川在汇入主冰川谷时,由于下切能力的差别使支冰川谷支冰川在汇入主冰川谷时,由于下切能力的差别使支冰川谷底底 的入口悬挂在主冰川谷的谷壁上。的入口悬挂在主冰川谷的谷壁上。峡峡 湾:湾:深入到海洋当中或被海水淹没的深入到海洋当中或被海水淹没的“U U”形谷。形谷。长白山天池悬冰川谷悬冰川谷冰冰 川川 悬悬 谷谷4.羊背石1)1)羊背石:羊背石: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分布于冰川上游的椭圆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分布于冰川上游的椭圆形小丘形小丘。 特征:特征: 基岩构成的岩丘;基岩构成的岩丘; 迎冰坡缓、背冰坡陡;迎冰坡缓、背冰坡
11、陡; 长轴指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长轴指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 迎冰坡多擦痕、磨光面、刻槽,背冰坡迎冰坡多擦痕、磨光面、刻槽,背冰坡有拔有拔 蚀陡坎。蚀陡坎。 羊背石羊背石二、冰碛地貌1.1.冰碛丘陵冰碛丘陵 :冰川消融,随冰川运行的表碛、内碛和中碛都:冰川消融,随冰川运行的表碛、内碛和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形成的低矮的,起伏的丘陵。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形成的低矮的,起伏的丘陵。2.2.侧碛堤侧碛堤 :冰川两侧的侧碛和碎屑物质随着冰川的消融而出:冰川两侧的侧碛和碎屑物质随着冰川的消融而出露地面形成与冰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堤。露地面形成与冰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堤。3.3.终碛堤终碛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