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 第12讲 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球科学概论 第12讲 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2讲 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 地球科学 概论 12 板块 构造 及其 动力学
- 资源描述:
-
1、第 12 讲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申文斌申文斌,徐新禹,徐新禹,霍学深,金涛勇霍学深,金涛勇2012015 5年年4 4月月2 2日日1内容提要l 0 0 引言引言l 1 1 大陆漂移大陆漂移l 2 2 海底扩张海底扩张l 3 3 板块构造板块构造l 4 4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l 5 5 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20 引言l 全球海陆面貌全球海陆面貌30 引言各种学说p 16世纪意大利学者布鲁诺最早提出收缩说,他把苹果干缩的褶皱表皮与地球表面的岩层褶皱相对比。p 19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博蒙根据拉普拉斯的太阳系起源为由热变冷的假说又重新提出收缩说,认为地
2、球内部由热变冷是地球表部收缩和褶皱及其它构造形成的原因。40 引言各种学说p 17世纪英国学者培根最早提出了与收缩说相对立的膨胀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些学者如曼托瓦尼、希克森等用地球膨胀说来解释大西洋两岸形状的相似性和非洲裂谷系等现象50 引言各种学说p 19世纪中、后叶,由美国学者霍尔、丹纳和奥地利学者休斯相继提出地槽、地台概念,从而建立了地槽-地台学说。该学说认为地壳的基本构造单元是由地槽区和地台区组成,地槽褶皱回返后经剥蚀、夷平可转变为地台区。该学说自提出后直到20世纪中叶在地学界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p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26年提出地质力学学说,并在其后进行了不断补充和完善。
3、该学说主张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及其成因,并将地壳构造归纳为3大类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60 引言各种学说l 垂直运动与槽台学说垂直运动与槽台学说p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塞拉比斯古庙p 公元前105年建成,公元1500年被海水淹到6.3米p 1600-1826年升到海面之上,被发现升速4.2 mm/yr,p 1826年起又被海水所淹,降速17.2mm/yr。70 引言各种学说8固定论与活动论0 引言各种学说l 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球科学对全球动力是现代地球科学对全球动力学认识的主流,被誉为是地球科学的革命,它是在学认识的主流,被誉为是地球科学
4、的革命,它是在确立了对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确立了对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来的。91 大陆漂移l 大陆漂移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continental drift)的概的概念,今天已广为人们接受。但这一概念,今天已广为人们接受。但这一概念从提出到接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念从提出到接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提出、衰落到重新兴起的而是经历了提出、衰落到重新兴起的过程。尽管大陆漂移的思想早有萌芽过程。尽管大陆漂移的思想早有萌芽,但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大陆,但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假说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漂移假说的是
5、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理学家魏格纳。10Alfred Wegener (1880-1930)魏格纳最初于魏格纳最初于19121912年发表大陆漂移观点,至年发表大陆漂移观点,至19151915年进一步著年进一步著成成海陆的起源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大陆漂移问题。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大陆漂移问题。1 大陆漂移l 魏格纳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就像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魏格纳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就像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
6、陆或泛大陆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aea)(Pangaea),围绕联合古,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泛大洋( (图图9.1)9.1);可能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可能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基本格局。111 大陆漂移l 魏格纳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就像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魏格纳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就像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
7、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aea)(Pangaea),围绕联合古,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泛大洋( (图图9.1)9.1);可能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可能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基本格局。1213联联合合古古大大陆陆的的形形成成联联合合古古大大陆陆的的解解体体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1:大陆形状相似p 证据2:古生物证据p 证据3:古气候证据
8、p 证据4:地质构造证据p 证据5:古地磁证据14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1:大陆形状相似 以前大陆边界的拼合是以海岸线为标准的,但陆壳与洋壳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陆壳边界并不是以海岸线为界,而应以大陆坡的坡脚附近为准 一般采取大陆坡某一定的等深线进行拼合(例如915米等深线)。15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2古生物证据 古生物学家早就发现,在目前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舌羊齿植物化石,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南方诸大陆的晚古生代地层中。 为解释这些现象,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设
9、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联系起来,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大陆才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16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2古生物证据 淡水爬行生物中龙,在南非和南美的P地层中均有发现,证明两个大陆在P时相连。17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2古生物证据18中龙中龙犬颌兽犬颌兽水龙兽水龙兽舌羊齿舌羊齿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3古气候证据距今约3亿年前后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曾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有的还可以从冰川的擦痕判断出古冰川的流动
10、方向(右图)。从冰川遗迹分布的规模与特征判断,当时的冰川为发育在极地附近的大陆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古冰川遗迹残留在大陆边缘地区,冰川的运动方向是从岸外指向内陆,反映古冰川不是源于本地。19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3古气候证据 南极洲的大量煤炭沉积表明,现在这个几乎完全为冰川覆盖的地区曾经是大量植物繁茂的地方。 其他一些大陆上的岩盐和风成砂岩沉积,也提供了古气候的特征标志,根据这些沉积物可以恢复以往的气候分带。20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4地质构造证据 地质构造带对比:大西洋两岸北美和北欧之间地质构造具有一致性,
11、非洲与南美古生代和中、新生代造山带易具有相似性,且可以越过印度洋跟踪至南极和澳大利亚。211 大陆漂移p 魏格纳的学说曾经盛行一时。但是,硅镁层实际是刚性的,硅铝质大陆不能在其上航行,人们不了解有什么机制能使大陆发生漂移。p 大陆漂移说本身的依据还不足,尤其是缺乏定量的证据,不易使人信服。加之传统的固定论势力强大,大陆漂移说在一些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权威的极力反对之下,到30年代,大陆漂移说便逐渐衰。p 到了50年代,由于一些新的、独立的大陆漂移证据的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再度活跃起来。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古地磁学研究的成果。22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5古地磁证
12、据 由岩石中剩磁的偏角、倾角计算出来的磁极称之为虚磁极(或视磁极),将同一个块体不同时期的虚磁极按照年代顺序连接起来的曲线即视极移曲线。如果两个块体没有明显的相对移动,那么它们的视极移曲线应该是重合的。 假设大陆固定于目前的位置上不动,把大陆上不同时代的岩石化石磁性得出的磁极位置都标在地图上,发现地质时代越古老,古地磁极的位置偏离现代磁极的位置就越远,把各时代的古地磁极连起来即可得出该大陆的古地磁极的迁移轨迹。但实际上地磁极是基本上位于地理极附近不动的,极移曲线本身反映了大陆漂移的路线。23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5古地磁证据如果把各大陆大致按魏格纳的设想恢
13、复到漂移前的位置,则根据古地磁资料测出的各大陆同一地质时代的地磁极位置相当接近,各大陆的极移曲线亦可互相重合。所以古地磁资料再次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大陆漂移241 大陆漂移l 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支持漂移学说的证据p 证据5古地磁证据25印印度度板板块块的的北北移移1 大陆漂移l 古地磁研究使漂移说复苏以后,人们又开始深入古地磁研究使漂移说复苏以后,人们又开始深入探讨与大陆漂移有关的一些问题,并获得了许多新探讨与大陆漂移有关的一些问题,并获得了许多新的证据和资料。例如,英国学者布拉德等借助电子的证据和资料。例如,英国学者布拉德等借助电子计算机对大西洋两岸计算机对大西洋两岸( (按约按约1000m10
14、00m的等深线的等深线) )地行了地行了十分完美的拼接,为验证大陆漂移提供了最形象的十分完美的拼接,为验证大陆漂移提供了最形象的证据。证据。l 尽管到了尽管到了5050年代晚至年代晚至6060年代早期,大陆漂移说衰年代早期,大陆漂移说衰而复兴,然而,对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依然悬而未而复兴,然而,对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这期间,海底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研究飞速发展决。这期间,海底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研究飞速发展,终于为大陆漂移机制的解决带来了曙光。,终于为大陆漂移机制的解决带来了曙光。262 海底扩张27北大西洋中脊冰岛的辛格韦德利地堑是一条裂谷(实际是大西洋中脊出露在海平面上的一部分)2 海底
15、扩张28大西洋中脊的海底扩张过程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海底扩张说的提出(3 3个重要发现)个重要发现)p 大洋中脊及中央裂谷系的发现。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29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海底扩张说的提出(3 3个重要发现)个重要发现)p 海沟及贝尼奥夫地震带。辽阔的大洋中,中部被高大的大洋中脊占据,而深陷的海沟却分布在大洋的边缘。海沟主要见于太平洋及印度洋东北部边缘,沿大陆边缘的岛弧或海岸山脉线状延伸。30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海底扩张说的提出(3 3个重要发现)个重要发现)p
16、 海沟及贝尼奥夫地震带 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离海沟较远出现中源地震,在更远的大陆内部则出现深源地震,最深达720km,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带,其倾角一般45度左右,称为贝尼奥夫地震带。这说明沿着大陆边缘的海沟,存在着倾向大陆的、正在活动的巨大断裂带。31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海底扩张说的提出(3 3个重要发现)个重要发现)p 洋底地壳的新认识。 本世纪50年代,在各大洋进行了广泛的地震勘探,确定了洋底地壳的3层结构。未固结的沉积物。固结的沉积物,厚约1.7km。厚度不到5公里的可能是玄武岩或辉长岩层。 洋壳第一层,即沉积层非常之薄,平均不过0.5km。即使以每
17、千年沉积1mm的最低沉积速度计算,只要大洋存在过10亿年,就应当有lkm厚的沉积物。所以,洋底沉积物的年龄应当是比较新的。 如果大陆和海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洋底的年龄就应当与大陆一样老,在洋底也应当存在大量古老的沉积岩或褶皱山系,但事实却完全相反。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洋底地壳形成较新。32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p 海底地质新成果与新资料的积累,加之大陆漂移说的重新兴起,终于迎来了地球科学理论上的一场重大革新。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Hess,1962)和迪茨(Dietz,1961)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sea floor spreading)说。p 大洋底部在洋中脊处裂开
18、,地幔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大西洋)。另一方面,扩张的大洋岩石圈在到达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后,将沿着消减带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重新消亡于地幔中,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太平洋)。这就是被称作地质史诗的海底扩张。 332 海底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并形成新的洋底,先成的老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并形成新的洋底,先成的老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个厘米。是每年几个厘米。342 海底扩张l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海底扩张说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