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课件:概论-地球物理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球物理课件:概论-地球物理2.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物理 课件 概论
- 资源描述:
-
1、1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Introduction to Geophysics教员:王彦宾教员:王彦宾 地球物理学系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 Interior3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定义地震学的定义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仪原理与地震图地震仪原理与地震图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地震的描述地震的描述地震的产生地震的产生地震预报地震预
2、报工程地震工程地震勘探地震学勘探地震学4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定义地震学的定义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仪原理与地震图地震仪原理与地震图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地震的描述地震的描述地震的产生地震的产生地震预报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工程地震勘探地震学勘探地震学5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地震是活动的地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在整个地质时期地震是活动的地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在整个地质时期都经受过地震,在人类文字记载之前,活动断层上的古地震标志显都经受过地震,在人类文字记载之前,活动断层上
3、的古地震标志显示出地质历史上的地震活动。示出地质历史上的地震活动。 6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人类关于地震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关于地震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过去的几千年。在中国,学者们曾从很早以前的历代王朝文献、文学作品及其他来在中国,学者们曾从很早以前的历代王朝文献、文学作品及其他来源得到地震证据。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源得到地震证据。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1831年的山东省地震,据年的山东省地震,据竹书记年竹书记年记载:记载:“夏帝发七年(公元前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1831年)泰山震年)泰山震”。从。从公公元前元前780780年起中国北部的地震记载就已经相当完整了。年
4、起中国北部的地震记载就已经相当完整了。更早的地震文字记载包括象形文字记载是在中东和阿拉伯,在这些更早的地震文字记载包括象形文字记载是在中东和阿拉伯,在这些地区,我们可以把地震记载追溯到公元前地区,我们可以把地震记载追溯到公元前4040世纪。世纪。在记载中,地震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场灾难。大的地震导致历史上在记载中,地震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场灾难。大的地震导致历史上一些最重大的灾害,没有其它自然现象能在那样大的面积、那样短一些最重大的灾害,没有其它自然现象能在那样大的面积、那样短的时间里,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地震甚至能使山川道路等地貌全然的时间里,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地震甚至能使山川道路等地貌全然改观,
5、其威力可见一斑。改观,其威力可见一斑。 7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根据考证,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都毁于地震灾害。根据考证,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都毁于地震灾害。8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古代世界很多地震区人民对地震都有宗教性的解释,对古代地震在古代世界很多地震区人民对地震都有宗教性的解释,对古代地震的许多引喻可在的许多引喻可在圣经圣经和当时其他宗教著述中见到。和当时其他宗教著述中见到。古代日本人认为是一种鲶鱼的翻身造成了地震,印度人认为是地下古代日本人认为是一种鲶鱼的翻身造成了地震,印度人认为是
6、地下的大象发怒引发了地震,古代中国人则把的大象发怒引发了地震,古代中国人则把地震归因于抽象的地震归因于抽象的“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把地震与,把地震与其他自然灾难联系起来,诸如洪水、干旱其他自然灾难联系起来,诸如洪水、干旱和瘟疫等,并从超自然的关和瘟疫等,并从超自然的关系中寻求原因。系中寻求原因。 9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早在希腊科学发展的早期,其实践者已开始考虑用地震的物理原因早在希腊科学发展的早期,其实践者已开始考虑用地震的物理原因取代民间传说和神话提示的神学原因。取代民间传说和神话提示的神学原因。第一个这样的论述是由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这样的论述是由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
7、tleAristotle)(公元前)(公元前384384322 322 年)发起的。亚里士多德原理认为地下洞穴将像暴风雨云年)发起的。亚里士多德原理认为地下洞穴将像暴风雨云造成闪电一样产生火。这股火将快速上升,如遇阻,将强烈爆发穿造成闪电一样产生火。这股火将快速上升,如遇阻,将强烈爆发穿过围岩,引起震动和声响。过围岩,引起震动和声响。古罗马学者塞尼卡(古罗马学者塞尼卡(SenecaSeneca)(公元前)(公元前4 4 年至公元年至公元6565年)在其著作年)在其著作自然界的问题自然界的问题中提出他自己的地震成因解释,其原理与他前辈中提出他自己的地震成因解释,其原理与他前辈的原理相反。他的著作
8、部分地受到意大利公元的原理相反。他的著作部分地受到意大利公元6363年大地震的启示。年大地震的启示。塞尼卡推测震动是空气寻路钻入地下通道的结果。当空气受压缩塞尼卡推测震动是空气寻路钻入地下通道的结果。当空气受压缩时,产生强风暴,当它们破土而出抵达地面时造成广泛的破坏。时,产生强风暴,当它们破土而出抵达地面时造成广泛的破坏。风风/ /气体模型的解释持续到气体模型的解释持续到17001700s s。 10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真正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始于东汉阳嘉元年真正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始于东汉阳嘉元年( (公元公元132132年年) ) 张衡侯风地张衡侯风地动仪的出现。动仪的出现。候风地动仪是基于这
9、样一种对于地震的本质性的科学理解,即地震候风地动仪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于地震的本质性的科学理解,即地震是一种远方传过来的地面震动。而这一概念建立了地震和地震波的是一种远方传过来的地面震动。而这一概念建立了地震和地震波的直接联系,这一概念直到直接联系,这一概念直到1818世纪才被西世纪才被西方科学家所重新确认。候风地动仪的出方科学家所重新确认。候风地动仪的出现以及它所基于的这样一种科学思想实现以及它所基于的这样一种科学思想实际上代表了地震科学的开始。际上代表了地震科学的开始。11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17551755年里斯本地震是迄今欧洲最大的地震,这个地震在欧洲的许多年里斯本地震是迄今欧洲最大的
10、地震,这个地震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都有感,里斯本建筑物倒伏严重,约地区都有感,里斯本建筑物倒伏严重,约6 6万人死亡,这一地震对地万人死亡,这一地震对地震科学研究起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对这一地震的调查标志着现代震科学研究起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对这一地震的调查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开始。地震学研究的开始。首相斯巴迪恩首相斯巴迪恩马卢马卢(Sebastiao de Melo)Sebastiao de Melo)除了进除了进行重建外,还对各个教区因地行重建外,还对各个教区因地震而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咨询,震而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咨询,问题包括:地震持续了多久?问题包括:地震持续了多久? 地震后出现了多少次余震?
11、地震后出现了多少次余震? 地震如何产生破坏?地震如何产生破坏? 动物的表现有否不正常?动物的表现有否不正常? 水井内有什么现象水井内有什么现象发生?发生? 当时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还存放于葡萄牙国家档案馆。因当时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还存放于葡萄牙国家档案馆。因为马卢是第一个对地震的经过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描述的人,他也为马卢是第一个对地震的经过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描述的人,他也被认为是现代地震学的先驱。被认为是现代地震学的先驱。12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里斯本地震是最早的现代里斯本地震是最早的现代“地震学之父地震学之父”之一的英国工程师米歇尔之一的英国工程师米歇尔(JohnJohn Michel
12、lMichell)()(1724172417931793年)灵感的主要源泉。在年)灵感的主要源泉。在17601760年,年,虽然他对地震成因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但那时他写的有关地震虽然他对地震成因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但那时他写的有关地震的研究报告中已试图用牛顿的力学原理讨论地震动。他相信的研究报告中已试图用牛顿的力学原理讨论地震动。他相信“地震地震是是地表以下几英里岩体移动引起的波动地表以下几英里岩体移动引起的波动”。他还把地震波分为两类:。他还把地震波分为两类:迅迅速的震颤和接着而来的地面波状起伏。速的震颤和接着而来的地面波状起伏。米歇尔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地震波的米歇尔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13、地震波的速度能用地震波到达两点之间的时间速度能用地震波到达两点之间的时间来实际测量。在审阅了见证人的报告来实际测量。在审阅了见证人的报告之后,他计算出里斯本地震的波速约之后,他计算出里斯本地震的波速约为为500500米米/ /秒。即使米歇尔得到的数值秒。即使米歇尔得到的数值未必准确,但他首次作出这类计算的未必准确,但他首次作出这类计算的贡献不可磨灭。贡献不可磨灭。 13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1 1 8 8世纪中期在牛顿力学影响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发表研究报世纪中期在牛顿力学影响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发表研究报告,把地震和穿过地球岩石的波联系起来。告,把地震和穿过地球岩石的波联系起来。191
14、9世纪理论上的发展包世纪理论上的发展包括:括:1821-18221821-1822: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提出(: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提出(Navier and CauchyNavier and Cauchy)18301830:PoissonPoisson通过计算证实均匀固体介质中只能传播两种弹性波通过计算证实均匀固体介质中只能传播两种弹性波(P P和和S S波)波)18591859:爱尔兰工程师罗伯特:爱尔兰工程师罗伯特马莱对马莱对18571857年意大利地震的野外研究为年意大利地震的野外研究为现代地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莱作出了第一个现代地震目录,现代地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莱作出了第一个现
15、代地震目录,超过超过68006800条,给出地震的位置和影响。他推断出地震波在不同物质条,给出地震的位置和影响。他推断出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们首次清楚地理解地震波受其通过的不同类型中传播速度不同。人们首次清楚地理解地震波受其通过的不同类型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影响。马莱是第一个试图通过观测来确定地震位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影响。马莱是第一个试图通过观测来确定地震位置的先驱。置的先驱。14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1 1 883883:美国地质学家:美国地质学家G.K. GilbertG.K. Gilbert发现地震与断层的联系。发现地震与断层的联系。1887, 19111887, 1911:英
16、国科学家:英国科学家Lord Rayleigh Lord Rayleigh 和和 A.E.H. LoveA.E.H. Love发现沿自发现沿自由表面存在的面波。由表面存在的面波。19061906:美国工程师:美国工程师H. F. ReidH. F. Reid根据根据旧金山大地震的地表观测提出震源旧金山大地震的地表观测提出震源的弹性回跳理论。的弹性回跳理论。15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观测仪器的发展:观测仪器的发展:132132年: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侯风地动仪,年: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侯风地动仪,138138年记录到发生在甘肃年记录到发生在甘肃省内的一次地震,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地震仪。省内
17、的一次地震,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地震仪。1875 1875 年,意大利人年,意大利人Filippo CecchiFilippo Cecchi发明了放大倍数仅发明了放大倍数仅2 2倍的两分向倍的两分向地震仪。地震仪。18791879年,在日本任教的英国学者米尔恩年,在日本任教的英国学者米尔恩(Milne John) (Milne John) 和跟他一起来和跟他一起来日本的格雷日本的格雷(Gray T.)(Gray T.)和伊文和伊文(Ewing J.A.)(Ewing J.A.)同日本科学家合作,研制同日本科学家合作,研制成功具有现代地震学意义,称其为科学仪器的成功具有现代地震学意义,称其
18、为科学仪器的“摆式地震仪摆式地震仪”。16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观测仪器的发展:观测仪器的发展:18891889年:德国年:德国PotsdamPotsdam的摆式地震仪记录到了的摆式地震仪记录到了日本发生的地震,这是第一个远震记录。日本发生的地震,这是第一个远震记录。18981898年:德国地震学家维歇尔特年:德国地震学家维歇尔特(E.Wiechert)(E.Wiechert)研制了了带阻尼的地震仪,记录信号的带宽有研制了了带阻尼的地震仪,记录信号的带宽有了进一步提高。了进一步提高。19061906年,俄国地震学家伽利津年,俄国地震学家伽利津(B.B.Galitzen)(B.B.Galitz
19、en)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电磁式地震仪,并首次引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电磁式地震仪,并首次引入了电流计记录。并在俄国建立了地震台网。入了电流计记录。并在俄国建立了地震台网。 19061906年,分布在世界上的十几台地震仪记录到年,分布在世界上的十几台地震仪记录到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的地震图。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的地震图。17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2020世纪初由于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使地震学从宏观描述向数理科世纪初由于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使地震学从宏观描述向数理科学的方向发展,扩展了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有了多学的方向发展,扩展了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有了多方面的应用。发展形成为一个独
20、立的研究领域。方面的应用。发展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二十世纪是地震学全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特征表现在:二十世纪是地震学全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特征表现在:1 1、观测仪器的精度不断提高,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观测仪器的精度不断提高,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2 2、观测数据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观测数据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3 3、地震波传播理论与震源理论的发展、地震波传播理论与震源理论的发展4 4、地震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地震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5 5、对地球内部物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地球内部物理认识的不断加深6 6、地震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中国、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开展研究。、地震学研究的广泛开
21、展,中国、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开展研究。7 7、行星地震学研究的开展、行星地震学研究的开展18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地震学,是从中国的现代地震学,是从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建立观象台、进行地震观测开始的。土上建立观象台、进行地震观测开始的。中国学者的地震研究开始于中国学者的地震研究开始于19171917年安徽霍山地震和年安徽霍山地震和19181918年广东南澳年广东南澳地震。地震。1920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的考察:翁文灏于年宁夏海原地震的考察:翁文灏于19201920年
22、代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地震构造、历史地震和地震前兆的论文,是中国近代地震研究的最地震构造、历史地震和地震前兆的论文,是中国近代地震研究的最早的论文。早的论文。19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19301930年,在翁文灏主持下,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年,在翁文灏主持下,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北京鹫峰建立地震观象台,使用外国仪器,由北京鹫峰建立地震观象台,使用外国仪器,由李善邦负责筹建和技术管理。李善邦负责筹建和技术管理。19311931年,在竺可桢主持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年,在竺可桢主持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建立地震台,使用外国仪器
23、,由所在南京北极阁建立地震台,使用外国仪器,由金咏深负责筹建和技术管理。金咏深负责筹建和技术管理。这两个地震台于这两个地震台于19371937年日军侵华时中止记录。年日军侵华时中止记录。19431943年,迁往重庆北碚的李善邦自行设计制成年,迁往重庆北碚的李善邦自行设计制成“霓式霓式”地震仪,建立北碚地震台,这是当时中地震仪,建立北碚地震台,这是当时中国大陆唯一的地震台,该台于国大陆唯一的地震台,该台于19461946年迁往南京。年迁往南京。20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19461946年,留学美国的傅承义在美国地球物理年,留学美国的傅承义在美国地
24、球物理杂志上发表一系列关于地震波理论的论文,并因杂志上发表一系列关于地震波理论的论文,并因这些论文后来被地球物理杂志在这些论文后来被地球物理杂志在“银刊纪念银刊纪念”时评为经典作者。时评为经典作者。傅承义于傅承义于19471947年回国,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年回国,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地震研究。所的地震研究。2020世纪前半叶是经典地震学的创业时代世纪前半叶是经典地震学的创业时代,其主体结构都是在这一期其主体结构都是在这一期间形成的。由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除地震波理论中的一些问题间形成的。由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除地震波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之外,中国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对当时世界地震学的
25、发展做出与之外,中国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对当时世界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与一个一个“地震大国地震大国”相匹配的贡献。相匹配的贡献。21地震学的起源地震学的起源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地震学在中国的发展:1953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成立,由李四光、竺可桢任正年,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成立,由李四光、竺可桢任正副主任。副主任。19531953开始陆续在北京地质学院开始陆续在北京地质学院(1953(1953年年)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1956(1956年年) )、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大学(1958(1958年年) )等高等院校开始地球物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高等院校开始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