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结构力学课件:9渐近法.ppt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2045567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格式:PPT
  • 页数:50
  • 大小:1.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结构力学课件:9渐近法.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结构 力学 课件 渐近
    资源描述:

    1、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第九章第九章 渐近法渐近法 9-1 引言引言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9-4 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联合应用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联合应用9-5* 无剪力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力矩分配法可以力矩分配法可以避免解联立方程组避免解联立方程组,其计算精度可按要求来控制。在工程中其计算精度可按要求来控制。在工程中曾经广泛应用。曾经广泛应用。9-1 引言引言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力矩分配法的理论

    2、基础是位移法,力矩力矩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位移法,力矩分配法中对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的正负号规定,与,与位移法相同位移法相同(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为正号)。为正号)。9-1 引言引言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转动刚度表示杆端抵抗转动的能力。它在数值上转动刚度表示杆端抵抗转动的能力。它在数值上等于使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时需要施加的力矩。其值与等于使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时需要施加的力矩。其值与杆件的线刚度杆件的线刚度i=EI/l及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及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一、力矩分配法中几个概念一、力矩分配法中几个概念1.

    3、转动刚度转动刚度(劲度系数)(劲度系数)lABEIM = iABM = iB A 4 21iSAB4转动刚度转动刚度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lABEIM =BAM = iAB301iSAB3转动刚度转动刚度iSAB转动刚度转动刚度lABEIM =ABM =-iAB1ilABEIM =AB10转动刚度转动刚度思考思考:BA0ABS?ABS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利用结点利用结点B的力矩平衡条件的力矩平衡条件MB=0,得,得图示连续梁,力偶图示连续梁,力偶

    4、MB使结点使结点B产生转角产生转角 B 。BBBABAiSM4BBBCBCiSM3(a)取结点取结点B为隔离体为隔离体0BCBaBMMMBBCBABCBABSSMMM)()(BBACM BM BM BCM BAB2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杆端弯矩为杆端弯矩为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S(B) 为汇交于结点为汇交于结点B的各杆件在的各杆件在B端的转动刚度之和。端的转动刚度之和。 近端弯矩近端弯矩MBA、MBC为为)(BBBCBABBSMSSM转角为转角为: :BBBABBBABAMSSSMSM)()(BBBCBBBCBCMSSSMS

    5、M)()(可见:各杆可见:各杆B B 端的弯矩与各杆端的弯矩与各杆B B 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BA、BC 分别称为各杆近端弯矩的分配系数。分别称为各杆近端弯矩的分配系数。)(BBABASS)(BBCBCSS令令 , ,近端弯矩近端弯矩BBBABBBABAMSSSMSM)()(BBBCBBBCBCMSSSMSM)()(BBCBCBBABAMMMM称为称为分配分配 弯矩弯矩。可以写成可以写成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

    6、6 思考:思考:汇交于同一结点的各杆杆端的分配系数之汇交于同一结点的各杆杆端的分配系数之和和(B) 应等于多少?应等于多少?BAABBAABMCMM21BACBCBMCM 0ABBAABMMC3传递系数传递系数远端弯矩(传递弯矩)远端弯矩(传递弯矩) 称为称为由由A 端向端向B 端的传递系数端的传递系数。上述计算过程可归纳上述计算过程可归纳为:为: 结点结点B作用的力偶,按各杆的分配系数分配给各杆作用的力偶,按各杆的分配系数分配给各杆的近端;远端弯矩等于近端弯矩乘以传递系数。的近端;远端弯矩等于近端弯矩乘以传递系数。BBACM B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

    7、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与远端支承与远端支承情况有关情况有关ABi14i2iABi13iABi1i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例例9-1 9-1 结构的结构的A端、端、B端,端,C端的支撑及各杆刚度如端的支撑及各杆刚度如图所示,求图所示,求SBA、SBC、SBD及及CBA、CBC、CBD。 解解: :当结点当结点B转动时,转动时,A支座只阻止支座只阻止A端发生线位移,端发生线位移,相当于固定铰,故相当于固定铰,故 0,3BABAClEIS21,4BCBCClEISC支座既阻止支座既阻止C 端的线位移,也可以阻止端的线

    8、位移,也可以阻止C 端转动,其作端转动,其作用与固定端一样,因此用与固定端一样,因此(a)llAEIDlEIEIBC(b)ADBBCEIEIEI(a)llAEIDlEIEIBC(b)ADBBCEIEIEID支座不能阻止支座不能阻止D点垂直点垂直BD轴的转动,所以轴的转动,所以 0,0BDBDCS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例例9-2 图示梁的图示梁的AC为刚性杆段,为刚性杆段,CB杆段杆段EI= =常数,求常数,求SAB及及CAB AB28C4B2SABS28108iiiiii=1ACEI=llB il/l= iBCil当6

    9、66Aa)CEI=llB il/l= iBCi666当lc)AB28=1C4B2SABS28108iiiiii 解解: 当当A端转角端转角=1时,截面时,截面C 有竖向位移有竖向位移 =l=l及转角及转角=1 。CB段的杆端弯矩为段的杆端弯矩为iMCB 10iMBC 8iMSABAB 28 72288ABC 梁梁AB弯矩图是直线变化的,弯矩图是直线变化的,按直线比例可得按直线比例可得CEI= il/l= iBCil当666llAB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解解: 当当A 转角转角=1时,因为时,因为AC 刚性转动,刚性转动

    10、,C 点向下的点向下的位移位移=l=l ,所以,所以EI=lll=13 iCABBCASAB3 i/l=3 iACBiliSAB33133iiCAB 例例9-3 图示梁的图示梁的AC 杆为刚性杆段,杆为刚性杆段,CB 杆段杆段EI= =常数。常数。求求SAB , ,CAB。EI=lll=1CAa)BBCASAB3 i/l=3 iACB3 i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 解解: :当当A 端转动端转动=1时,因时,因AB杆是刚性转动,所以杆是刚性转动,所以B 产产生向下的竖向位移生向下的竖向位移=l=l ,弹簧反力,弹簧反力Fy

    11、B=k=EI/l2 。则。则 例例9-4 图示梁图示梁ABAB为刚性,为刚性,B支座为弹性支承,其弹性支座为弹性支承,其弹性刚度刚度 k=EI/l3 , ,求求SAB , ,CAB。ilEIlFSyBAB 00iCABlk=3EI/lAB =kyBF AB=l=1BASABEI/lF yB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4不平衡力矩不平衡力矩固定状态固定状态:ABm10EImkNq/12 Cm10EIABmkNq/12 CB uBM12/2qluBM-不平衡力矩不平衡力矩,顺时针为正顺时针为正固端弯矩固端弯矩-荷载引起荷载引起的单

    12、跨梁两端的杆的单跨梁两端的杆端弯矩,绕杆端顺端弯矩,绕杆端顺时针为正。时针为正。mkNqlMFAB.10012/2 mkNMFBA.100 0 FCBFBCMM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ABCuBMB 放松状态放松状态: 需借助需借助分配系数分配系数, 传递系数传递系数等概念求解等概念求解BuBMFBAMFBCMFBCFBAuBMMM mkN .100 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6060ABmkN.40CmkN /20mkNMuB.1004060 60mk

    13、N.40uBMABm4EImkN.40Cm6EImkN /20例例. .求不平衡求不平衡力矩力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二、力矩分配法基本思想二、力矩分配法基本思想以图示具体例子加以说明以图示具体例子加以说明AB1l2l1EI2EICMMAB1l2l111/lEIi 222/lEIi C211134iir 11rC14i23i01111pRZr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34/(211iiMZ MR P1P1RCM)34/(4211iiiMMCA )34

    14、/(3212iiiMMCB 114/2iiMMCAAC 23/0iMMCBBC 0FM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uFF1)(CCBCApMMMRMFCACACAMMM FCBCBCBMMM FACCACAACMCMM FBCCBCBBCMCMM 固端弯矩分配弯矩CiM固端弯矩传递弯矩iCM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6例例. 计算图示刚架计算图示刚架, 作弯矩图作弯

    15、矩图iSA41 解解:2/13441 iiiiA AB1Clql2CEI qlliSB31 iSC 18/33431 iiiiB 8/1341 iiiiC 8/2qlql2q4/2ql4/2qlq确定分配系数确定分配系数确定固端弯矩确定固端弯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000 FM分配分配传递传递M结点结点杆端杆端BA1CB1A11A1B1CC11/2 3/8 1/8-1/4 1/41/8163 649 643 323 064303211 161641 643 643AB1Clql2CEI qll6416433211161)

    16、图(2qlM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解解 (1 1)计算结点)计算结点B处各杆端的分配系数处各杆端的分配系数由由SBA=4i , SBC=3i 有分配系数为有分配系数为ABC9 kN/m80 kN6 m3 m3 m74344iiiSS)B(BABA73343iiiSS)B(BCBC一、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刚结点的连续梁一、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刚结点的连续梁例: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的连续梁的内力。例: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的连续梁的内力。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

    17、学返 回退 出22:27结点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的不平衡力矩为 (2)计算固端弯矩(查表计算固端弯矩(查表8-1) mkN2712691222qlMFABmkN2712691222qlMFBAmkN90166803163FlMFBC0FBCMmkN63FBCFBAuBMMM(3)进行弯矩分配与传递进行弯矩分配与传递 3 m3 m6 m80 kN9 kN/mABC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分配系数分配系数47 37 固端弯矩固端弯矩27 -27-900分配与传递分配与传递36 27 最后弯矩最后弯矩1

    18、80注意:结点注意:结点B应满足平衡条件。应满足平衡条件。06363BM80 kN9 kN/mABC将以上结果叠加,即得最后的杆端弯矩。将以上结果叠加,即得最后的杆端弯矩。-963-630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即可利用叠加法作出连续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即可利用叠加法作出连续梁的弯矩图梁的弯矩图。 思考:思考: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只有一个刚结点结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只有一个刚结点结构的结果是精确解吗?构的结果是精确解吗?12088.596340.5图(kN m)M3 m3 m

    19、6 m80 kN9 kN/mABCmkN9ABMmkN63BCMmkN63BAM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二、具有多个结点转角的多跨连续梁二、具有多个结点转角的多跨连续梁1. .先将所有刚结点固定,计算各杆固端弯矩;先将所有刚结点固定,计算各杆固端弯矩; 2. .轮流放松各刚结点,每次只放松一个结点,轮流放松各刚结点,每次只放松一个结点,其他结点仍暂时固定,这样把各刚结点的不平衡其他结点仍暂时固定,这样把各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轮流进行分配与传递,直到传递弯矩小到可力矩轮流进行分配与传递,直到传递弯矩

    20、小到可略去时为止。略去时为止。这种计算杆端弯矩的方法属于渐近法。这种计算杆端弯矩的方法属于渐近法。 只需依次对各结点使用上述方法便可求解。只需依次对各结点使用上述方法便可求解。步骤步骤: :3. 最后累加固端、分配和传递得结果。最后累加固端、分配和传递得结果。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6 m6 m12 m25 kN/m12 m0123400 kNEIEIEI21444) 1 (1010iiiSS21444) 1 (1212iiiSS74344)2(2121iiiSS73343)2(2323iiiSS

    21、 例例: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的三跨连续梁的内力。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的三跨连续梁的内力。EI=常数常数 解解: : (1) 首先引用刚臂将两个刚结点首先引用刚臂将两个刚结点1、2固定。固定。(2)计算结点计算结点1、2处各杆端的分配系数。处各杆端的分配系数。 结点结点1的分配系数为的分配系数为结点结点2的分配系数为的分配系数为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mkN 300121225122201qlMFmkN 300121225122210qlMFmkN 600812400812FlMFmkN 60081

    22、2400821FlMF03223FFMMmkN 300600)(300F12F10u1MMM(3) 计算固端弯矩计算固端弯矩(4) 计算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计算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结点结点1的不平衡力矩为的不平衡力矩为结点结点2的不平衡力矩为的不平衡力矩为12 m25 kN/m400 kNEIEIEI21036 m12 m6 mmkN 600MMF23F212uM (5) 按轮流放松结点,按轮流放松结点,进行弯矩分配与传递。进行弯矩分配与传递。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1/2 1/24/7 3/72310-

    23、600-300-193+300+60000+150 +150-386 -2890+75+96.5+96.5+48.2+75+48.2-27.5 -20.7-13.8+6.9+6.9+3.4+3.4-1.5-1+0.5-1.9+0.5+0.2+0.2-0.1-0.1+553.9-553.9+311.3-311.3-173.20固 端 弯 矩MF结 点 1分 配 传 递结 点 2分 配 传 递结 点 1分 配 传 递结 点 2分 配 传 递结 点 1分 配 传 递结 点 2分 配 传 递结 点 2分 配 传 递结 点 1分 配 传 递最 后 弯 矩1/2 1/24/73/7固端弯矩固端弯矩MF -

    24、300+300 -600+60000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结点分配传递最后弯矩最后弯矩+150 +150+75+75-386 -2890-193+96.5 +96.5+48.2+48.2-27.5 -20.7-13.8+6.9 +6.9+3.4+3.4-1.9 -1.5-1.0+0.5 +0.5+0.2+0.2-0.1 -0.1-173.2+553.9 -553.9+311.3 -311.30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

    25、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6) 计算杆端最后弯矩最后,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计算杆端最后弯矩最后,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和历次所得到的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总和加起来,便和历次所得到的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总和加起来,便得到各杆端的最后弯矩,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作得到各杆端的最后弯矩,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作弯矩图弯矩图( (略略) )。本节叙述的方法同样可适用于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本节叙述的方法同样可适用于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例例:

    26、 用力矩分配法做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各杆用力矩分配法做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各杆EI=常数。常数。4kN/m4m6m6kN/m8m6kN/m6m4kN/mBD 此结构有两个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处的变形情况可此结构有两个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处的变形情况可简化为取简化为取1/4结构进行计算。原结构杆件结构进行计算。原结构杆件DB的弯矩可由静力的弯矩可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平衡方程求出。 解解: :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6 m4 m2 m6 kN/mi=31.511DACi=i=4 . 05 . 7335 . 1

    27、3333111111111iiiissscADDCADDDS2 . 05 . 7/5 . 111111sssCADAAS0.43/7.511CsssCADCS1111, 1, 0111CADCCCmkN 2786682F/21qlMD1. 计算结点计算结点“1”的分配系数的分配系数 令令EI=6 传递系数传递系数2. 求固端弯矩求固端弯矩mkNF324363221qlMAmkNF164666221qlMA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4. 将固端弯矩和分配弯矩、传递弯矩的结果相加得将固端弯矩和分配弯矩

    28、、传递弯矩的结果相加得最后弯矩,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利用叠加法作出刚最后弯矩,根据各杆杆端的最后弯矩利用叠加法作出刚架的弯矩图。架的弯矩图。-17-21+27+20.4+29-32+1-31+2-20.40.2-1-160D1C1ADAC0+2(kN m )8313129172M291728312931293. 进行分配、传递进行分配、传递 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1) 思路一致。思路一致。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即都是先固定结点,只考虑除变形外的

    29、其他因素,然后再即都是先固定结点,只考虑除变形外的其他因素,然后再令结构发生变形,使结构达到最后的变形状态。令结构发生变形,使结构达到最后的变形状态。 (2)实现最后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不同。实现最后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不同。位移法的位移法的最后变形状态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力是由广义荷载和变形最后变形状态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力是由广义荷载和变形各自作用的结果相叠加来实现的;力矩分配法则是经循环各自作用的结果相叠加来实现的;力矩分配法则是经循环运算、逐步修正,将各结点反复轮流地固定、放松,才使运算、逐步修正,将各结点反复轮流地固定、放松,才使各结点的不平衡力矩逐渐趋近于零,杆端力矩也就逐步修各结

    30、点的不平衡力矩逐渐趋近于零,杆端力矩也就逐步修正到精确值。正到精确值。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比较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比较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A(a)FBCFal/2ll/2FaMB(b)1M2M=FaF8FM (2)结点有外力偶的结构。)结点有外力偶的结构。当结点上有外力偶时,当结点上有外力偶时,为正确计算该处不平衡力矩,宜取该结点为隔离体,画出集为正确计算该处不平衡力矩,宜取该结点为隔离体,画出集中力偶和固端弯矩的实际方向,则由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求中力偶和固端弯矩的实际方向,则由结点的力矩平衡

    31、方程求出不平衡力矩,出不平衡力矩,不平衡不平衡弯矩以逆时针旋转为正。弯矩以逆时针旋转为正。几种情形下约束力矩的计算几种情形下约束力矩的计算 (1)带悬臂的结构。)带悬臂的结构。求图求图a 所示连续梁结点所示连续梁结点B 的不的不平衡力矩,可将悬臂端的平衡力矩,可将悬臂端的F 等效平移到支座等效平移到支座C上(图上(图b),),杆杆BC 的的C 端弯矩为端弯矩为M,B 端的传递弯矩为端的传递弯矩为M/2,得,得B 端的端的约束力矩约束力矩MB=Fl/8+M/2。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例:例:求图

    32、求图a所示所示连续梁结点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的不平衡力矩。163122FlqlMMB解解:由图:由图b b可得结点可得结点B的的不平衡力矩不平衡力矩为为ll/2l/2(a)qACBMF12ql2MBM316 FlMB(b) Fl1632ql12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本章作业:本章作业:9-1, 9-49-6,9-7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一、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一、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力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

    33、刚架。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即认为结构最后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即认为结构最后的内力状态是由荷载单独作用(此时不考虑结点位移,即的内力状态是由荷载单独作用(此时不考虑结点位移,即把结点位移约束住)和结点位移单独作用下把结点位移约束住)和结点位移单独作用下 (放松约束,(放松约束,使结构产生变形)产生的内力相叠加的结果。使结构产生变形)产生的内力相叠加的结果。 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位移法计算时,我们把用位移法计算时,我们把结构的最后变形看作是由初始状态一次性完成的;力矩分结构的最后变形看作是由初始状态一次性完成的;力矩分配法则是每次只完成一部分

    34、变形,经过几次循环之后才逐配法则是每次只完成一部分变形,经过几次循环之后才逐渐达到最后的变形值,因而结构在总变形下产生的总内力渐达到最后的变形值,因而结构在总变形下产生的总内力也应当是由这几次变形各自产生的内力相叠加。也应当是由这几次变形各自产生的内力相叠加。 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例:例:图示结构中各杆图示结构中各杆EI 相同,求分配系数相同,求分配系数BA 。 BCAD3m4m4m解:解:43EISBD54EISBA0BCS3116BA注意:本题需正确求解注意:本题需正确求解SBC 。,所以所以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

    35、:27A(a)FBCFal/2ll/2FaMB(b)1M2M=FaF8FM (2)结点有外力偶的结构。)结点有外力偶的结构。当结点上有外力偶时,当结点上有外力偶时,为正确计算该处不平衡力矩,宜取该结点为隔离体,画出集为正确计算该处不平衡力矩,宜取该结点为隔离体,画出集中力偶和固端弯矩的实际方向,则由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求中力偶和固端弯矩的实际方向,则由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求出不平衡力矩,出不平衡力矩,不平衡不平衡弯矩以逆时针旋转为正。弯矩以逆时针旋转为正。1. 1. 几种情形下约束力矩的计算几种情形下约束力矩的计算 (1)带悬臂的结构。)带悬臂的结构。求图求图a 所示连续梁结点所示连续梁结点B 的

    36、不的不平衡力矩,可将悬臂端的平衡力矩,可将悬臂端的F 等效平移到支座等效平移到支座C上(图上(图b),),杆杆BC 的的C 端弯矩为端弯矩为M,B 端的传递弯矩为端的传递弯矩为M/2,得,得B 端的端的约束力矩约束力矩MB=Fl/8+M/2。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例:例:求图求图a所示所示连续梁结点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的不平衡力矩。163122FlqlMMB解解:由图:由图b b可得结点可得结点B的的不平衡力矩不平衡力矩为为ll/2l/2(a)qACBMF12ql2MBM316 FlMB(b) Fl1632ql12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

    37、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3)支座沉降)支座沉降 例:例:求图求图a所示所示连续梁有支座沉降时,结点连续梁有支座沉降时,结点C 的约束的约束力矩。力矩。 =13DCEIl3l22BEI(a)A36CMEI33l22l22(b)EI23322236lEIlEIMC解:解: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1) 思路一致。思路一致。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即都是先固定结点,只考虑除变形外的其他因素,然后再即都是先固定结点,只考虑除变形外的其他因素,然后再令结构发生变形,使结构达到最后的变形状态。令结构发生变形,使结构达

    38、到最后的变形状态。 (2)实现最后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不同。实现最后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方法不同。位移法的位移法的最后变形状态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力是由广义荷载和变形最后变形状态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力是由广义荷载和变形各自作用的结果相叠加来实现的;力矩分配法则是经循环各自作用的结果相叠加来实现的;力矩分配法则是经循环运算、逐步修正,将各结点反复轮流地固定、放松,才使运算、逐步修正,将各结点反复轮流地固定、放松,才使各结点的不平衡力矩逐渐趋近于零,杆端力矩也就逐步修各结点的不平衡力矩逐渐趋近于零,杆端力矩也就逐步修正到精确值。正到精确值。二、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比较二、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比较本章总

    39、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例:例:已知各杆已知各杆EI= =常数,作图常数,作图a 所示结构的所示结构的M图图。EFDABC(a)3m6m3m3m10kN/m5kN3m(b)1266243015M 图(kN.m) 解解: : ABCD为静定部分,先求出该部分为静定部分,先求出该部分M 图,再把图,再把MAB反作用于基本部分反作用于基本部分EABF,用位移法或力矩分配法求,用位移法或力矩分配法求解,答案见图解,答案见图b。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例:例:写出图写出图a 所示结构的解题方法(用计算简图表示,所示结构的解题方法(用

    40、计算简图表示,并作简要说明)。并作简要说明)。(a)FHGEIDCBAqllllll 解:解:易知,易知,CIE为静定的附属部分,取为静定的附属部分,取CIE为隔离为隔离体,即可求出体,即可求出E、C的支座反力。再将支座反力分别反的支座反力。再将支座反力分别反作用于两个基本部分(如图作用于两个基本部分(如图b、c)。)。2ql/CqlDBAl(b)2(c)ql/ql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2ql/CqlDBAl(b)2(c)ql/ql 由于图由于图b、c中竖向反力中竖向反力ql不产生弯矩,故可不考虑。不产生弯矩,故可不考虑。再分别将再分别将图图b、c取半结

    41、构,如图取半结构,如图d、e所示,二者均极易求所示,二者均极易求解(图解(图d用力法,只有一个未知量,而图用力法,只有一个未知量,而图e为静定结构)。为静定结构)。ql/(d)(e)44ql/ql/(d)(e)44ql/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 例:例: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所示刚架,作所示刚架,作M图。图。EI = =常数。常数。EABCDM36.51137.54058.522404m4m10kN4m12kN/m(a)12kN/m10kN40kN.m图(kN.m)(b)(c) 解:解:先直接画出先直接画出CD部分的弯矩图,再将图部分的弯矩图,再将图a化成图化成图b,用力矩分配法极易求出用力矩分配法极易求出M 图(图图(图c)。)。本章总结本章总结结构力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返 回退 出22:27三、思考题三、思考题提示提示: 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近法,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近法, 这种计这种计算算 方法是否只能获得近似解?方法是否只能获得近似解?本章总结本章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结构力学课件:9渐近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455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