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7-抗干扰技术(SC-201612271327-Administrator-2017-05-15-10,18,56).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7-抗干扰技术(SC-201612271327-Administrator-2017-05-15-10,18,56).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 系统 原理 设计 抗干扰 技术 SC 201612271327 Administrator 2017 05 15 10 18 56
- 资源描述:
-
1、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干扰的形成干扰的形成 一、干扰与噪声一、干扰与噪声 噪声是绝对的,它的产生或存在不受接噪声是绝对的,它的产生或存在不受接收者的影响,是独立的,与有用信号无关。收者的影响,是独立的,与有用信号无关。干扰是相对有用信号而言的,只有噪声达到干扰是相对有用信号而言的,只有噪声达到一定数值、它和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测控系统一定数值、它和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测控系统并影响其正常工作才形成干扰。并影响其正常工作才形成干扰。 噪声与干扰是因果关系,噪声是干扰之因,干扰是噪声之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干扰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消除。噪声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消除,只能
2、减弱。二、分类二、分类干扰的类型 机械干扰热干扰光干扰 湿度干扰 化学干扰电和磁干扰 射线辐射干扰电磁干扰的分类电磁干扰的分类从噪声产生的来源分类从噪声产生的来源分类 1)固有噪声源固有噪声源 2)人为噪声源人为噪声源 3)自然噪声源和放电噪声自然噪声源和放电噪声从干扰的表现形式分类从干扰的表现形式分类 1)规则干扰规则干扰 2)不规则干扰不规则干扰 3)随机干扰随机干扰从干扰出现的区域分类从干扰出现的区域分类 1)内部干扰内部干扰 2)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从干扰对电路作用的形式分类从干扰对电路作用的形式分类 1)差模干扰差模干扰 2)共模干扰共模干扰 3)共模干扰抑制比共模干扰抑制比 三、噪声形
3、成干扰作用的三要素三、噪声形成干扰作用的三要素 噪声源形成干扰必需同时具备三个噪声源形成干扰必需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要素,即噪声源噪声源、有对噪声敏感的、有对噪声敏感的接接收电路收电路和两者之间的和两者之间的耦合通道耦合通道。三要。三要素之间联系如下图所示。素之间联系如下图所示。 噪声源耦合通道接收电路四、噪声源噪声源 1、内部噪声源、内部噪声源1)电路元器件产生的固有噪声)电路元器件产生的固有噪声2)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噪声干扰)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噪声干扰感性负载感性负载交、直流继电器、接触器、电磁交、直流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和电机等。铁和电机等。感性负载切换时线圈两端会出现很高的瞬态电
4、感性负载切换时线圈两端会出现很高的瞬态电压,产生强烈的噪声干扰。压,产生强烈的噪声干扰。3)接触噪声)接触噪声 图图711 感性负载的干扰抑制电路感性负载的干扰抑制电路2、外部噪声源、外部噪声源1)天体和天电干扰)天体和天电干扰2)放电干扰)放电干扰3)射频干扰)射频干扰4)工频干扰)工频干扰 五、噪声的耦合方式五、噪声的耦合方式 1 1、电容性耦合、电容性耦合 ZiCmENUNABnimimNEZCjZCjU1NimNEZCjU 图图712 静电电容耦合示意图静电电容耦合示意图结论:结论:1、当干扰源的电压、当干扰源的电压U1和角频率和角频率一定时,要一定时,要降低静电电容性耦合效应就必须减
5、小电路的降低静电电容性耦合效应就必须减小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等效输入阻抗R和寄生电容和寄生电容C12。2、小电流、高电压噪声源对测试系统的干扰、小电流、高电压噪声源对测试系统的干扰主要是通过电容性耦合。主要是通过电容性耦合。112RUCUN 电磁耦合是由于两个电路间存在互感。电磁耦合是由于两个电路间存在互感。 结论:结论:1、干扰电压正比于干扰源角频率、干扰电压正比于干扰源角频率、互感、互感系数系数M和干扰源电流。和干扰源电流。2、大电流低电压干扰源,干扰耦合方式主要为电、大电流低电压干扰源,干扰耦合方式主要为电感性耦合。感性耦合。 2 2、电感性耦合(、电感性耦合(电磁耦合电磁耦合 ) NNM
6、IjUUNMIN图图713 两个电路之间的互感两个电路之间的互感3 3、共阻抗耦合、共阻抗耦合 电源内阻抗的共阻抗耦合电源内阻抗的共阻抗耦合 公共地线的耦合公共地线的耦合 信号输出电路的相互干扰信号输出电路的相互干扰 4 4、漏电耦合、漏电耦合 NimiNEZRZUUNRmENBAZi传导耦合传导耦合 辐射电磁场耦合辐射电磁场耦合 传导耦合是指经导线检拾到噪声,再经它传导耦合是指经导线检拾到噪声,再经它传输到噪声接收电路而形成干扰的噪声耦合方传输到噪声接收电路而形成干扰的噪声耦合方式。式。 大功率的高频电气设备,广播、电视、通大功率的高频电气设备,广播、电视、通信发射台等,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
7、。智能仪信发射台等,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智能仪器若置于这种发射场中就会感应到与发射电磁器若置于这种发射场中就会感应到与发射电磁场成正比的感应电势,这种感应电势进入电路场成正比的感应电势,这种感应电势进入电路就形成干扰。就形成干扰。 n7.1.4干扰存在的形式n干扰信号通常以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形式与有用信号一同传输。n1. 串模信号n串模干扰是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信号,也称横向干扰。产生串模干扰的原因有分布电容的静电耦合、长线传输的互感、空间电磁场引起的磁场耦合以及50Hz的工频干扰等。n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被测信号是直流(或变化比较缓慢的)信号,而干扰信号经常是一些杂乱的波形并含有尖峰脉
8、冲,如图所示。图中Us表示理想测试信号, U c表示实际传输信号,Ug表示不规则干扰信号。干扰可能来自信号源内部(图7-2(a)),也可能来自于导线的感应(图7-2(b))。图 串模干扰示意图A/D转换器UsUg信号源A/D转换器UsUg理想被测信号UsOUgOt串模干扰信号UcOtt实测信号(a)(b)(c)n2.共模干扰n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端的共有的信号干扰。图7-3所示的电路中,检测信号输入A/D转换器,A/D转换器的两个输入端上即存在公共的电压干扰。由于输入信号源与主机有较长的距离,输入信号Us的参考接地点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端参考接地点之间存在电位差Ucm。这
9、个电位差就在转换器的两个输入端上形成共模干扰。以计算机接地点为参考点,加到输入点A上的信号为Us+Ucm,加到输入点B上的信号为Ucm。 图7-3 共模干扰示意图A/D转换器UsUcm计算机AB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方法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方法n 消除或抑制噪声源 n破坏干扰的耦合通道 n消除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 n采用软件抑制干扰n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硬件抗硬件抗干扰技术干扰技术 o接地技术接地技术 o屏蔽技术屏蔽技术 o长线传输的干扰及抑制长线传输的干扰及抑制 o 共模干扰的抑制共模干扰的抑制o 差模干扰的抑制差模干扰的抑制o 供电
10、系统抗干扰供电系统抗干扰o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印刷电路板抗干扰7.2.1接地技术接地技术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n“地”电路或系统中为各个信号提供参考电位的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n“接地”将某点与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之间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基准电位。 1、测控系统中的地线种类 n信号(源)地指传感器本身的零电位基准线。n模拟地模拟信号的参考点,即模拟电路的直流电源的参考点。n数字地数字信号的参考点,即数字电路的直流电源的参考点。n负载地指大功率负载或感性负载的地线。通常也称为噪声地。n系统地整个系统的统一参考电位。系统或设备的机壳上的某一点通常与系统地相连接,供给系统各个环节的直流稳压或
11、非稳压电源的参考点也都接在系统地上。 2、共地和浮地 共地 浮地 系统地与大地(地球) 相连 绝缘 实现方法 系统地接机壳且机壳接大地系统地不接机壳或机壳不接大地 3、接地方式 二、接地环路与共模干扰 1、信号源和系统地都接大地会形成接地环路n两个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地电压)将产生共模干扰: GGLiLGNUURRRRRRRU122图图724 接地环路与共模干扰接地环路与共模干扰 2、信号源和系统地不都接大地(例如只系统地接大地) n由于信号源与大地绝缘,即漏电电阻很大,故形成的干扰很小: GGSiiSGNUURRRRRRU12三、系统接地设计 1、接地设计的两个基本要求: 1)消除各电路电流
12、流径一个公共地线阻抗时所产生的噪声电压; 2)避免形成接地环路,引进共模干扰。2、输入信号传输线屏蔽接地点的选择3、电源变压器静电屏蔽层的接地 图图728 电源变压器静电屏蔽层的接地点电源变压器静电屏蔽层的接地点 4、直流电源接地点的选择n不同性质的电源地线不能任意互连,而应分别汇集于一点,再与系统地相接。5、印刷电路板的地线布局 n模拟地和数字地分设,通过不同的引脚与系统地相连,各个组件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引脚分别连到电路板上的模拟地线和数字地线上。n尽可能减少地线电阻,因此地线越宽越好。n模拟地线可用来隔离各个输入模拟信号之间以及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的有害耦合。数字信号亦可用数字地线进行隔离。
13、6、机柜地线的布局 在中、低频系统中,地线布局须采用单点接地方案,其原则是:n各个单元电路的各种地线不得混接。n单元电路板不多时,可把各单元的不同地线直接与有关电源参考端分别相接。n单元电路板很多时,各印刷板一般被分装在多层框架上,在各个框架上安装几个横向汇流排,分别用以分配各种直流电源、沟通各个印刷板的各种地线。而各个框架之间安装若干纵向汇流排连接所有的横向汇流排。 n一、屏蔽的类型和原理 7.2.2屏蔽技术屏蔽技术 静电屏蔽 电磁屏蔽 磁屏蔽 消除静电干扰 抑制高频电磁场的干扰 防止低频磁场干扰 选用低电阻材料作屏蔽盒 选用低内阻的金属材料 用高导磁材料制成屏蔽罩 屏蔽盒都应用良好的接地
14、屏蔽盒都应用良好的接地 二、屏蔽的结构形式 n屏蔽罩、屏蔽栅网、n屏蔽铜箔、隔离仓n电缆屏蔽线。 静电屏蔽+Q+Q+QAAABB电磁屏蔽ieeN低频磁屏蔽 7.2.3长线传输的干扰及抑制长线传输的干扰及抑制 一、长线感应干扰的抑制方法 1、采用双线传输 2、采用电流信号传输3、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或频率信号传输二、反射干扰及抑制 n1、阻抗匹配 2、长线驱动 7.2.4共模干扰的抑制共模干扰的抑制 一、隔离技术断开地环路,阻止共模噪声通过但允许差模信号通过。 图图7214 隔离原理隔离原理1、隔离变压器n适用于50Hz以上的信号,不适用于低频,特别是超低频。n当信号频率很低,或者共模电压很高,或者
15、要求共模漏电流非常小时,常在信号源和检测系统输入通道之间(通常在输入通道前端)插入一个隔离放大器 2、纵向扼流圈 n结构特点:双线并绕在同一铁芯上,故 n允许差模信号通过 n阻止共模噪声通过 MLL213、光电耦合器 (1)抑制干扰的原理:n “电光电”转换在完全密封条件下进行,不会受到外界光的影响。n光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低,干扰源的内阻一般很大,使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噪声自然很小,不能使二极管发光,从而被抑制掉。n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寄生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非常大,因此光耦合器一边的各种干扰噪声都很难通过光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 (2)光耦合器的线性范围比较小,所以它主要用于传送
16、数字信号。 (3)注意: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必须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如果两端共用一个电源,则光电耦合器的隔离作用将失去意义。 二、浮置技术(浮地技术) 1、浮置的概念n浮置是指把仪器中 信号放大器的公共线不接外壳或大地的抑制干扰措施。n浮置与屏蔽接地相反,浮置是阻断干扰电流的通路,明显地加大了系统的信号放大器公共线与地(或外壳)之间的阻抗,减少了共模干扰电流。2、双层浮地屏蔽减小共模电流 图图7217 双层浮地屏蔽抑制干扰的原理双层浮地屏蔽抑制干扰的原理 双芯屏蔽线的电阻r1 、r2、导线屏蔽层电阻RC都远小于信号源内阻Ri,而Ri又远小于输入端A、B对仪表模拟地的电阻RL1 、R
17、L2,RL1 、RL2又远小于绝缘电阻R1、R2,因此上式可简化为 2221111122111222)/()()/()(rRrrRRrRRrRrRRRrRrRRRRUULiLiiLLiLLCCGNGiCGLiLCGNURRRRURRRRRRUU21111222三、浮动电容切换法 n工作过程:第i路开关S1-i导通,S2断开,第i路信号差动电压存储在电容C上,共模输入电压被抵消。n第i路S1-i断开后,S2接通,电容C上的差动电压加到放大器(PGA)输入端。采用这种方法来克服共模电压的影响。 7-2-18 浮动电容切换法抵消共模电压浮动电容切换法抵消共模电压7.2.5差模干扰的抑制差模干扰的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4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