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案-(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案-(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案-【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1 中国古代 民族 关系 对外 交往 2019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 1111 课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程标椎课程标椎】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导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 了解历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了解中国历代王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认识古代中国的外交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传播。【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历
2、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朝贡体制难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的民族交融、朝贡体制一、基础感知一、基础感知(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阅读第一目第一段: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端于何时?秦朝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2、阅读第一目第二、三、四段:汉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二)(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阅读第二目第一段: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各有何职责?2、阅读第二目第二段:隋朝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和加强边疆治理的?3、阅读第二目第三段:唐朝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和加强边疆治理的?4、阅读第二目第四段:两宋时期民族关系是怎样
3、的?(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阅读第三目第一段:元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们是怎样加强周边民族管理的?2、阅读第三目第二段:指出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明朝是怎样加强周边民族管理的?3、阅读第三目第三段:说出清朝的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清朝是怎样加强周边民族管理的?(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阅读第四目第一、二、三、四段,简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的对外交往有何政策与表现二、【思二、【思议议展】展】1、思考题一: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以哪些方式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交融,并举一例说明。2、结合课本第四目的内容,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特
4、点【训练案】【训练案】【固】【固】【限时【限时 3535 分钟】分钟】1、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在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D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
5、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3考古专家在龟兹国遗址中发现了“龟兹五铢钱”,其外形酷似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正面铸篆书“五铢”,背面铸龟弦文符号,故又称“汉龟二体钱”。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A 吐蕃风情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 B 中外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C 西域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趋势 D 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原因42009 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
6、流长D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5.新唐书.地理志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着于令式。”据此可知()羁縻府州成为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唐朝初年,少数民族经常骚扰唐朝边境中央专设理藩院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负责节制A B CD6公元 630 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
7、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7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 1136 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 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 98 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8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
8、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9唐代元稹估客乐诗载:“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据此可以判断出当时()A商帮活动范围广泛B市场不受地点限制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民族经济往来频繁10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 年1005 年1038 年1044 年1125 年1127 年1140 年1141 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
9、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1、北宋庆历四年(1044 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 年),元昊的儿子谅柞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12.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
10、明A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13.下表是某位西方学者在英国(泰晤土报)撰写的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评论(部分)评论 1把中国多姿的景象描绘为灰茫茫的片,对蒙古皇帝的家谱说得混希不清评论 2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汉字及印刷术等没有在书中提到评论 3许多中国地名用的多是波斯叫法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一项是马可波罗()A对中国传统文明一概不知B到过中国尚无定论,需要考证C曾在波斯停留过一段时间D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西传1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11、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15.有学者认为, 18 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 中国“选择了陆地”。 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 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 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 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和完备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其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各个
12、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对内残暴属民,对中央不服,骚扰接壤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候,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中国羁縻政策的演变(1)根据材料,归纳土司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有何弊端。(8 分)(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明清改土归流有何意义。(8 分)17、材料一大食于 651 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唐朝时,造纸等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