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综合检测.doc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038619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27.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综合检测.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2019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综合 检测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页,共 10页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综合检测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综合检测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60 分分)1(本题 2 分)“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2(本题 2 分)下图为 19831984 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 ,据此可知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1313其它津贴5030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实际收入

    2、108.6108151.2A英国社会分配平均主义严重B税收成为国家调节社会分配的手段C国民保险加剧了收入差距D政府津贴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3(本题 2 分)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 18751876 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 1890 年的 3000 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 20 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

    3、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包括()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试卷第 2页,共 10页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注意继承本国的文化传统ABCD4 (本题 2 分)新华网快讯: 英国首相布莱尔 2007 年 6 月 27 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 27 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阁受到议会

    4、的反对,首相可以不予理睬B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C首相是由国王任命,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5 (本题 2 分)下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 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一战末期二战后行政级(若干职级)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行政人员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一等书记级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专业人法律、统计等二等书记级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女书记级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6(本题 2 分)“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5、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唐太宗主张A赋予大臣更多权力B限制君主的权力试卷第 3页,共 10页C限制宰相的权力D用人扬长避短7(本题 2 分)如表为 17141760 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圈地法令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年份17141720年17201730年17301740年17401750年17501760年个数6-7333538156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资本原始积累完成C土地兼并快速发展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8(本题 2 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

    6、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西柏坡”精神ABCD9(本题 2 分)1741 年 2 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A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B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C责任内阁制已逐渐成形D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10(本题 2 分)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A协助皇帝管理军事B分管中央重要部门 C辅

    7、佐皇帝处理政事 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11(本题 2 分)下列漫画是对当今某国政治制度的生动描绘:一颗大树有三个树杈,其中一个树杈已被当前某个人所取代。漫画中所反映制度确立的法律文件是试卷第 4页,共 10页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 1787 年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12(本题 2 分)1935 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此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些规定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

    8、化的进程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D剥夺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权13(本题 2 分)从 1937 年到 1945 年,美英苏等国给国民政府提供 27 笔贷款,总额达34.7 亿银元。其中仅美国的贷款就达 26.2 亿银元,占总数的 75.4%;1948 年,美国对华投资达 14.1 亿美元,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 44.1%。这反映出A列强已经主宰中国经济B美国既帮助中国抗战又干涉中国革命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对华投资的主角14(本题 2 分)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有几个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魏晋南

    9、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5 (本题 2 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试卷第 5页,共 10页16(本题 2 分)1949 年 11 月 20 日,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与会各界代表共 423 人,会议选举聂荣臻为北京市市长,讨论了 98 件市政建设议案,制订了 5 项税收方法。据此可以推断,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A代表都是经由选举产

    10、生B组织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C以制定新宪法为工作目标D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17(本题 2 分)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材料反映的是A初税亩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18(本题 2 分)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19(本题 2 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

    11、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祝贺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起来”C“热烈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20(本题 2 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秦设御史大夫唐设三省六部北宋设参知政事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BCD试卷第 6页,共 10页21(本题 2 分)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雅典政治组织构架图,借以说明A以贵族制取代君主制,确立了集体统治的原则B梭伦改革提升公民大会地位,打破了贵族垄断C克里斯提尼划分新的行政区,实行比例代表制D伯利克里改革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完善民主制度22 (本题 2 分)1864 年,

    12、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完成了对美国学者惠顿所著的 国际法原理一书的翻译工作。1864 年底到 1865 年初,这本书在总理衙门资助下以万国公法之名印行出版。同时,此书被刊印下达各级政府,以便他们根据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这反映出清政府A外交理念与世界同步B依法治国全面铺开C法律制度全盘西化D认可西方的国际法23(本题 2 分)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中央集权的削弱D自然经济的分散性24(本题 2 分)如表为中国战国时期法经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13、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标题主要内容盗是指窃取财货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捕即“捕亡”,是有关逮捕逃亡的法律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试卷第 7页,共 10页杂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齡情况,具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标题主要内容第三表:执行有关判决执行的规定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第十表: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

    14、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A两部法典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B两部法典都体现了私法重于公法C 十二铜表法是贵族斗争的成果D 法经处罚严厉且缺乏合理性25(本题 2 分)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秦、唐、宋、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政事堂、同平章事、 清明上河图枢密院、大都、中书省科举制、 陇西行 、北门学士御史大夫、郡、小篆、ABCD试卷第 8页,共 10页26(本题 2 分)辛亥南北战事相持不下,为了避免战祸延长造成国家社会的重大危机,促使清帝退位成为首要选项。袁世凯力图借权力来自清帝逊让之名,以便主导南北政府合并。孙中山表

    15、示为了民国前途,让位的下续应当慎重。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政体制度的选择B革命最终主导权C社会发展的走向D临时大总统人选27(本题 2 分)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 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 1943 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28(本题 2 分)“此法编十家为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

    16、业,日轮一家,沿门按牌审察,如果发现陌生的或者可疑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官府”。上述办法体现了A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B民众的自我管理C唐代推行的“刮户”D邻保制度的创立29 (本题2分)据统计, 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用下院83%的工作时间, 18881897年增加到 845%。英国内阁合法占用下院超过 80%的议事时间,使许多其他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英国A议会核心地位逐渐丧失B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D内阁的权力不断膨胀30(本题 2 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宪法大纲C 共同纲领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

    17、题(共共 40 分分)31(本题 12 分)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 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试卷第 9页,共 10页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 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

    18、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32(本题 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 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 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

    19、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 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 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 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 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1)根据材料一

    20、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特点。33(本题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 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试卷第 10页,共 10页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材料二 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

    21、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 20 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 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 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 50 年(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

    22、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答案第 1页,共 9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分析】材料中说明要遵循父母之命,如若不遵循父母之命,一意孤行,将视为不孝子孙,体现出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的理念,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出的尊卑观念,不是强调血缘纽带关系,故 B 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家庭中尊卑观念,不是强调血缘继承关系,显然没有说明对于凝聚宗族的意思,故 D 项错误。【详解】2B【解析】据材料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配平均主义“表述错误,

    23、故 A 项错误;从表中可知,收入多的人没津贴,交完税后,每月的收入比享受福利津贴的家庭相差不大,说明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故 B 项正确;国民保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入差距,故 C 项错误;政府津贴成为低收入人群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国民,故 D 项错误。故选 B。3C【详解】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日本对西方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而不是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4D【详解】尽管英国

    24、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但其依然是国家元首, 拥有行使国家元首职责的权力,象征着英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对英国国家和国民而言依然具有重要意义,D 正确;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首相可以选择辞职或者解散议会,排除 A;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排除 B;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而非首相,排除 C。5B【详解】答案第 2页,共 9页一战期间文官分类按级别, 而二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体现专业化管理,故 B 项正确;A 项是一战时期的特征,不是变化,故排除;C 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 项是相同点,不是变化,故排除。故选 B 项。6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皆委百司商量

    25、,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唐太宗是赋予官员更多的权利,以防止一人独断,使得决策减少失误,故选A;唐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所以 B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而唐太宗的做法是让大臣参与讨论,更好的服务于专制君主,所以最后决策权仍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限制君主的权力,故 B 排除;题干的表述并不是从限制宰相的权力角度分析的,故 C 与题意不符,排除 C;题干不是从用人角度来分析的,故排除 D。7C【详解】材料反映了 17141760 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圈地法令不断增多,这说明英国政府对圈地运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推动了土地兼并的快速发展, 故选 C; 圈地运动是

    26、对农业结构的破坏,不能体现对农业的重视,故排除 A;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但不代表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结累,故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城市化进程,故排除 D。8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五四精神”是 1919 年;“延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井冈山精神”是 1927 年 10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形成;“长征精神”是 1934 年开始的长征中形成的;“西柏坡精神”是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所以选 C。9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下议院反对首相沃波尔并要求国王罢免首相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 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27、 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故 C 项正确。A 项,责任内阁制使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走向完善,故排除。B 项,题干未体现首相与国王的权力制约关系,故排除。D 项,君主立宪体制下,国王受议会限制,答案第 3页,共 9页无实际权力,但具有形式上的任命权,题干未体现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故排除。10C【详解】秦朝时期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故答案为 C 项。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事,诸卿分管中央重要部门,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排除 A、B、D 项。11C【详解】大树有三个树杈, 其中一个被某个人取代,结合所学内容

    28、可知该漫画反映的应该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其中一个树杈代表的是行政权,行政权掌握在美国总统手中,因此可以被某个人取代。而确立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法律文件的是美国 1787 年宪法,故选 C,排除 ABD。1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公务员任用与对国民革命的功劳、 国民党派等有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C 项正确;这种公务员任用制度会造成任人唯亲、政治腐败等局面,不利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也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排除 A、 B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相关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3B【详解】考查近代中国近代政治经济。1937 年到 194

    29、5 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时美国的“贷款”有助于中国抗战,1946 年,中国步入解放战争时期,此时美国的对华投资干涉了中国革命,B 项正确;A 项“主宰”的结论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故排除;C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无法支撑 D 项结论,故排除14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史实,战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东晋南朝时期出现“草市”,故错误,符合设问。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故符合史实。宋代城市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故符合史实。综上

    30、可知,不符合史实,符合史实,故排除 BCD,所以选 A。15C答案第 4页,共 9页【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包含着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该是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所以正确选项是 C 项;ABD 三项未有“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6D【详解】建国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 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1、度的雏形,故选 D 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建国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不是由选举产生,故排除 A 项;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于 1953 年的“一五”计划,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 B 项;新宪法是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各地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不是以制定新宪法为工作目标,故排除 C 项。17C【详解】“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体现的是征税的标准不再以人丁为准,而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这是唐代实行的两税法。故 C 项正确;A 项是战国时期的,排除 A;B 项标准与材料入旨无关,排

    32、除 B;D 项是清代的, 资治通鉴中不可能记载,排除 D。18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经济特区和民族自治区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是在坚持中央的领导下,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由此可知,三者相同点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 B 正确;只有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不是共同点,A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不是共同点,C 错误;特别行政区具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不是共同点,D 错误。

    33、答案第 5页,共 9页19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解题时要抓住时间提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1954年) 。一届全国人大主要是要确定社会主义原则,不是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A 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是在 1956 年的三大改造后,B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在一届全国人大上确立的,此时是一届人大前夕,C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政治) ,D 符合题意。故选 D。20C【详解】根据所学

    34、知识可知秦设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不是分割相权;唐设三省六部,使相权一分为三,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北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以达到分割相权目的;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 满族宗王、 八旗、 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与相权没有关系。综上可知,起到分割相权的是,故答案为 C,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21C【详解】根据组织架构图可知,10 个部落中,每个部落都有三个地理单元的成员,打破了血缘组织关系,而且五百人议事会每个部落选择 50 人,体现了代表制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C 正确;题干组织架构图中未反映出君主制相关内容,排除 A;题干涉及的机构是五百人

    35、议事会而非公民大会, 排除 B; 题干架构图反映的是地域组织行政区,与公民参政权扩大无关,排除 D。22D【详解】根据材料“此书被刊印下达各级政府, 以便他们根据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可知, 当时清政府要求各级政府根据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说明清政府对源自西方的国际法给予认可,故 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中国的外交理念有所改变,但不能表明外交理念与世界同步,故 A 项错误; 万国公法只用于处理外交事务,不能说明依法治国全面铺开,也不能说明答案第 6页,共 9页法律制度全盘西化,故 B、C 两项均错误。23D【详解】根据材料“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

    36、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这是县以下地方自治的经济基础,也是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所以 D 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地方制度是完善的,所以 A 错误;“宗法制的深远影响”不属于“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所以 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一直都在加强,所以 C 错误。24A【详解】根据法经中“犯上作乱”“逾制”以及标题中的盗、贼、网、捕等称呼可知, 法经体现的是法律维护封建统治,而十二铜表法强调更多的是权利,由此体现出两部法典的不同价值取向,A 正确; 法经中并未体现出私法性质,排除 B;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结果,排除 C; 法经当中并未列明

    37、处罚的力度,因此无法得出“处罚严厉”的结论,排除 D。25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御史大夫、郡、小篆属于秦朝;科举制、 陇西行 、北门学士属于唐朝;政事堂、同平章事、 清明上河图属于宋朝;枢密院、大都、中书省属于元朝,由此可见,先后顺序应为,故选 D;ABC 选项中朝代先后顺序有误,故排除 ABC。26B【详解】材料反映了袁世凯企图借权力来主导清帝退位后的政府, 孙中山则认为让位的下续应该慎重,由此可见,二者分歧的实质在于谁来主导即将组建的政府,即革命的最终主导权,故选 B;当时,袁世凯和孙中山均赞同实行共和体制,故排除 A;材料未涉及到社会发展走向问题,故排除 C;临时大总统人选问题上,双方

    38、达成了一致,故排除 D。27D【详解】“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政治意义和对人的关注,故 D 项正确。答案第 7页,共 9页福利制度是在二战以后建立的,故 A 项错误。福利制度是“混合经济”下,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并非遭到抛弃,故 B 项错误。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而非非经济上的投资,故 C 项错误。所以选 D。28B【详解】根据材料“十家为一牌”可知这是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 “如果发现陌生的或者可疑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官府

    39、”体现了民众的自我管理,故选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出乡里制与保甲制,排除 A;“刮户”与主旨无关,排除 C;材料体现的不是邻保,排除 D。29D【详解】从英国内阁合法占用下院超过 80%的议事时间可以看出,英国内阁的权力逐渐扩大,不断膨胀,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B 选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C 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30D【详解】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 D 正确;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故 A 排除;宪法大纲是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排除 B;1949 年颁布的共同

    40、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法律,故 D 排除。31 (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或维护地方治安) ;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2)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解析】【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1)根据材料信息“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口赋和算赋 (人头税) 是国

    41、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使大答案第 8页,共 9页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明洪武年间, 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 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可以总结出答案。(2)根据材料信息商朝到明清户籍制度的演变和材料信息“唐安史之乱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

    42、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点睛: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从其功能、 演变的特点和原因等方面考查了对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2 (1)趋势: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2)特点:新旧治理体制并存;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详解

    43、】(1)趋势:根据“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得出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根据“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得出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根据“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得出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根据所学, 还可从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分析回答。(2)特点:根据“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得出新旧治理体制并存;根据“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得出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等。【点睛】33 (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或以宣扬国威

    44、为主) ;厚往薄来。答案第 9页,共 9页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现代外交转变;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2)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3)原因: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问:由材料“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必须以朝贡方式进

    45、行”可知,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结合所学知识,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厚往薄来。第二问,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评价不平等条约的影响。(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问: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 。第二问,可结合美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作答。联系到与西欧日本关系、美苏争霸地位、越南战争影响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需考虑中国本国原因以及国家环境原因。就中国来说,国际分工理念传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需要开放的环境。国家环境来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答案第 10页,共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综合检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8619.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