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全册配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号与系统》全册配套课件.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号与系统 信号 系统 配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信号与系统全册配套课件信号与系统全册配套课件2第二章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对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均以时间时域分析:对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均以时间t t 为变量为变量优点:直观、物理概念清楚优点:直观、物理概念清楚缺点:对高阶系统或复杂激励计算复杂缺点:对高阶系统或复杂激励计算复杂第一节第一节 系统微分方程的经典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经典解一、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一、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建立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需找出描述其工为建立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需找出描述其工作特性的微分方程式。作特性的微分方程式。3图所示电路写出以图所示电路写出以u uL L为响应
2、的数学模型为响应的数学模型 tudtdCiduLituRiiiiiLCtLLLRCRLs11u uC Ci ic cisu uLRCLi iL Lu uRi i R R tidtdtuLtudtdRtudtdCtudtdCtuRduLisLLLLLtLs1111224写出图所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写出图所示系统的数学模型 txtxtytetxtxtxtxtxtetx53232 ( )e t( )y t235( )x t( )xt( )x t( )xt5 对于任意一个单输入对于任意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的单输出的LTILTI系统,其数学系统,其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为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 tLTI( )e
3、t( )( )nna yt(1)1( )nnayt0( )a y t( )( )mmb et(1)1( )mmbet0( )b e t( )( )00 ( )( )nmijijija ytb et简记为简记为 tya1 teb 16用时域法求解连续系统的流程图用时域法求解连续系统的流程图( )( )( )hpy ty ty t( (含待定系数含待定系数) )系统响应系统响应y y(t)(t)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求特征根求特征根l li i , , 确定齐次解确定齐次解y yh h(t)(t)的形式的形式由由e e(t)(t)确定特解确定特解y yp p(t)(t)的的形式形式(
4、 (查表查表2 22)2)由初始条件确定系数由初始条件确定系数二、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二、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7例例1 1 描述某描述某LTILTI系统的数学模型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5 () 6 () e()y ty tytt求系统响应求系统响应2 560ll解: 特征方程 12 2 3ll特征根 , 2312tthytc ec e齐次解 2-2 cossinpytPtQt查表,可设特解为pppppyyyyy 55cos55sin10cosPQtPQtt求、,将、代人原方程,整理后有 5510550PQPQ11PQ 00, 20,cos10yyttute已知 tuty8 cossin2 cos
5、(t)4pyttt 2312 2 cos4phtty tytytc ec et全解 12 02 cos24ycc代人初始条件 120232sin04ycc122 1cc tuteetytytyttph4cos22得解32923( )22 cos() t04tty teet齐次解齐次解特解特解自由响应自由响应强迫响应强迫响应暂态响应暂态响应稳态响应稳态响应 当输入信号是阶跃函数或有始的周期当输入信号是阶跃函数或有始的周期函数时,系统的全响应也可分解为瞬态响函数时,系统的全响应也可分解为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应和稳态响应。10第二节第二节 关于系统在关于系统在t t0 0- -与与0 0+ +状态的
6、讨论(难点)状态的讨论(难点)讨论的前提讨论的前提( )()001) ( )( ) 0nmijijija ytb ett 2) t 0时时 e e(t)=0 3 3)求)求 t t 0 0时系统的响应时系统的响应y(y(t t) ) 一一. . 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 初始状态(第二类初始条件)初始状态(第二类初始条件)0 0t te e (t t)加入加入0 0 0 0+ +e e (t t) 加入加入前瞬间前瞬间e(t t) 加入加入后瞬间后瞬间( )(0 )jy0,1,2,1jnL初始状态反映历史信息而与激励无关初始状态反映历史信息而与激励无关 ( )(0 )jy初始条件(
7、第一类初始条件)初始条件(第一类初始条件)( )(0 )( )jye t由和共同决定( )( )00jyt:从可能发生跳变()()() (0 )jjjyyy+-令(0 )-(0 ) 跳 变 量V( )( )(0 )(0 )jjyy即11二二. .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 (即跳变量即跳变量) ) 的确定方法的确定方法 a. a. 对电路模型利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对电路模型利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t=0C1=1FuC1uC2C2=1/2F1212 (0 ) 1V (0 )0 (0 )(0 )(0 )uuuuu已知求( )( )( )0(0 )(0 )(0 )jjjyyy 求解微分方程时,一般限于范围,应当
8、利用作为初始条件,求齐次解的系数。因此,需要从已知的初始状态设法求得。 VuutudtdCticccc3200,2112b. b. d d匹配法(匹配法( d d函数平衡法)函数平衡法)基本思路:基本思路:( )()00 ( )( ) 00nmijijija ytb ett(2 2)引入)引入d d(t)(t)后函数在跳变点的导数存在后函数在跳变点的导数存在 如果由于激励信号的加入,在方程右端出现如果由于激励信号的加入,在方程右端出现d d(t)(t)及其各阶导数,则方程左端也相应产生与之对应的及其各阶导数,则方程左端也相应产生与之对应的d d(t)(t)及其各阶导数项使之方程两端平衡及其各阶
9、导数项使之方程两端平衡 ,而左端冲激函数,而左端冲激函数的产生意味着左端的产生意味着左端y y ( ( i i ) )(t)(t)中的某些项在中的某些项在t=0t=0处有跳变。处有跳变。对任意系统的数学模型普遍适用的方法对任意系统的数学模型普遍适用的方法 ttebtyamjjjniii010013 03020100331ytteytteytuteytetyty时时时求:例dd 0001yytute因此等式两端无冲击函数,时解 3009,3332ayybattautbutatautytbutatyttte有代入方程因此设:,方程右端含时ddddd14注意:匹配应从微分方程的最高阶项开始注意:匹配
10、应从微分方程的最高阶项开始注意:注意:d d匹配法不是求方程的解,匹配法不是求方程的解, 而仅仅求响应而仅仅求响应y y(t)及及其各阶导数在其各阶导数在t=0处的跳变量处的跳变量 ,在此在此u u(t)仅仅 用来表示在用来表示在t=0处有一个单位的跳变量。处有一个单位的跳变量。( )(0 )jfy发生跳变的条件:发生跳变的条件: 微分方程右端含微分方程右端含d d(t)(t)及其各阶导数及其各阶导数 900279,3333byycbattbutatcutbtatbutatytcutbtatyttte有代入方程因此设:,方程右端含时ddddddddd15 00:00102342yyyyttty
11、tyty求,已知:例dd 200,2005,2,1034,24,1234 yayybycbaabcabatttautbutatcutbtatautytbutatytcutbtatydddddddd解:16 总结:用总结:用d d函数平衡法求响应及其各阶导数在激励加人函数平衡法求响应及其各阶导数在激励加人 时刻的跳变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时刻的跳变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1)此方法只匹配)此方法只匹配d d(t)(t)及其各阶导数,使方程两边及其各阶导数,使方程两边d d(t)(t)及其各阶导数平衡。及其各阶导数平衡。(2 2)此方法先使方程右边)此方法先使方程右边d d(t)(t)最高次导
12、数项与方程最高次导数项与方程左边左边y ( i )(t)的最高阶次项得到平衡。的最高阶次项得到平衡。 (3 3)当平衡低阶次)当平衡低阶次d d(t)(t)项时,若方程左边同阶次项时,若方程左边同阶次d d(t)(t)函函 数项的系数之和不能与右边平衡时,则由方程左边数项的系数之和不能与右边平衡时,则由方程左边y ( i )(t)的最高阶次项来补偿。的最高阶次项来补偿。 (4 4)平衡完成后,)平衡完成后, y ( i )(t)中所应含有的中所应含有的u(t)项的系数项的系数即为即为y ( i )(t)在激励加人时刻的跳变量在激励加人时刻的跳变量。17第三节第三节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零输入
13、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一、一、 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 y yzizi(t)(t)1( )intzixiiytc elll 均为单实根时均为单实根时( )( )( )(0 )(0 )(0 )jjjziziyyy即初始条件即初始条件=初始状态,没有跳变初始状态,没有跳变对应齐次方程:对应齐次方程:定义:没有外加激励信号的作用,仅由初始状态所定义:没有外加激励信号的作用,仅由初始状态所 引起的响应。引起的响应。由特征根决定:由特征根决定: 10niiziia yt18二、二、 零状态响应零状态响应对应非齐次方程:对应非齐次方程:( )( )( )zshpytytytll 均为单实根时均为单实根时( )(
14、)( )( )( )(0 )0 (0 )(0 ) (0 )(0 )jjjzszszsjjzszsyyyyyV1( )intsipic eytl跳变量跳变量定义:系统的初始状态为定义:系统的初始状态为0 0,仅由输入信号,仅由输入信号e e( (t t) )所所 引起的响应。引起的响应。解由解由y yh h(t)(t)和和 y yp p(t)(t)组成:组成: 00nmijizsjija ytb et19三、三、 全响应全响应 y y(t t)对应非齐次方程对应非齐次方程( )( )( )hpy tytyt( )ziy t1( )intipic eytl11( )iinnttxisipiic e
15、c eytll( )zsyt( )( )( )(0 )(0 )(0 )jjjyyyV自由响应强迫响应解由解由y yh h( (t t) )和和 y yp p( (t t) )组成:组成:( )( )00 ( )( )nmijijija ytb et20 ( )( )( )zizsy tytyt(2)若 i ( )( )( ) 0,1,2,iizizsytytytin则,L t0 则 对 也成立 0000 00 iiizizsiiizizsyyyyyy有注意:注意:( )( )( )(0 )(00 )(jjjzizizityyyy(1)零输入响应( )( )( )( )( )(0 )0 (0 )
16、(0 ) (0 )()( )0jjjjjzszszszzzsssyyyyyyt零状态响应V21例例3:某:某LTI系统的数学模型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在求在求y yzs zs (t)(t)时为避免求时为避免求t=ot=o时刻的跳变量,常时刻的跳变量,常利用利用LTILTI系统的线性及微分性质求解系统的线性及微分性质求解 tytytytuteyytetetytytyzszi, 00, 206223求已知 tueetytueetyttzsttzi342422解得 tuetytytytzszi2322 tueetytueetyttzittzs222534解得 tytytuteyytetetytytyzs
17、zi, 10, 3062234求已知题目同上:例 23一、一、 冲激响应冲激响应 用用h h(t)(t)表示表示(0)0 x( )( )zsyth tLTI( )( )e ttd( )0,( )h tTtd 零状态响应零状态响应( )( )00 ( )( )nmijijija htbtd此时系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此时系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0 ) 0 (0,1,21)jhjnL( ) (0 )0 jh第四节第四节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d由于 及其各阶导数在 时都等于,因而上式右端在 冲激响应()解的形式与齐次时恒解的等于,这样形式相同。满足:满足:24例例1:某:某LTI
18、系统的数学模型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5( )6( )( )2 ( ) ( ) ytyty tete th t求 该 系 统 的 冲 激 响 应 -562000hhhhthhdd解 :满 足 01,03hh 可求得首先利用冲击函数匹配法确定h(0+),h(0+) tttautbutatcutbtattthththtauthtbutathtcutbtathdddddddddd265265 25 tuececthtt32211212010233hcchcc 代入初始值1201cc32065212llll ttetttytytyddd 265 065 ththth tuetht3解得:26二、二、
19、阶跃响应阶跃响应 用用g g(t)(t)表示表示 零状态响应零状态响应此时系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此时系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g (0 ) 0 (0,1,21)jjnL( )( )tg th x dx( )( )dh tg tdt求解时,应带有特解(0)0 x( )( )zsytg tLTI tute tuTtg,0 tubtgainjjinii00 ddtut tudtdtd27例例2:某:某LTI系统的数学模型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3( )2( )( )2 ( ) ( )( ) ytyty te te tg th t 求 该 系 统 的 阶 跃 响 应和 冲 激 响 应 000223gg
20、tutgggtgd满足解:00gg和首先求 0010223 ggtautgtbutatgtuttgtgtgdd280, 322tggg当 时1212010021gccgcc 1232cc tuecectgtt1221全解: tuecectgggggggtt2212122, 1021023齐次解: tueetgtt2231解得: tueetgthtt24329 ( )3 ( )2 ( )( )2 ( )000h th th ttth thhdd 满足121201025hcchcc 1234cc 还可先求 再求 h t g t tuececthtt221设: tueethtt2431050hh30
21、 xueetueetetedxeedxxueedxxuxhtgttttxxtxxtxxt2220222311213020343433111( )( )( )( )( ) LLLssRutututR ititLL CC解 :( )3( )2( )3 ( )2 ( ) LLLssutututitit即u uC Cisu uL L3W W1/2F1Hi iL Li i c cu uR例例3:求图所示系统,求:求图所示系统,求(0 )(0 )0 LLuu且 tuttitetuttitetututiteLzssLzssLzss时时时dd321 dtdtuLtictuRdtuLtituRtidtuLtid
22、ttictututututititiLsLLsRcLLccRcLcLs111111132( )3( )2( )3( )2( ) LLLutututttdd(3)( )3( )2( )3( )2( ) LLLutututttdd(2)( )3( )2( )3( )2 ( ) LLLutututttdd(1) tueetuttLg24 tueettututtLgLh283d tueetttututtLhL21673dd70, 30LLuu( )3( )2( )3 ( )2 ( ) LLLssutututitit即33( )( )00 ( )( )nmijijija ytbtd解的形式与解的形式与d
23、 d(i i ) 的关系的关系 nm当时 设特征根设特征根l li i 为单实根时为单实根时 nm当时 nm当时 nitituectyi1l tbtuectynitiidl11 nmjjjnititbtuectyi11dl34第五节第五节 卷积积分(重点)卷积积分(重点) 将激励信号将激励信号f f (t)分解为无穷多个连续出现的分解为无穷多个连续出现的冲激信号之和,借助系统的冲激响应和线性、冲激信号之和,借助系统的冲激响应和线性、时不变性质求解系统对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时不变性质求解系统对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的概念贯穿于本课程,在信号与响应(卷积的概念贯穿于本课程,在信号与系统理论中占
24、有重要地位)系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卷积积分:卷积积分:35一、一、 卷积的定义卷积的定义 当当f f1 1(t)(t) 和和f f2 2(t)(t)的作用时间没有限制时,卷积积分的积分限取的作用时间没有限制时,卷积积分的积分限取 和和 ,当,当f f1 1(t)(t) 和和f f2 2(t)(t)受到某种限制时卷积积分的上下限要发生受到某种限制时卷积积分的上下限要发生变化,即积分限取决于变化,即积分限取决于f f1 1(t)(t) 和和f f2 2(t)(t)的定义域。卷积积分中积分限的定义域。卷积积分中积分限的确定非常关键。的确定非常关键。1212( )( )( )( )()f tf tf
25、 tff td 对任意两个定义在(对任意两个定义在( , )时间范围上的连续信号)时间范围上的连续信号f f1 1(t) (t) 和和f f2 2(t)(t),将积分,将积分 定义为二者的卷积,用定义为二者的卷积,用 表示卷积运算。表示卷积运算。12( )()ff td36几种特殊情况几种特殊情况121) 0 ( ) 0 ( )tf tf t若时不受限制212) 0 ( )0 ( )tf tf t若时不受限制120 ( )( )()f tff td则12 ( )( )()tf tff td则123) 0 ( )( )0tf tf t若时120 ( )( )()tf tff td则37 tftf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