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岩石、沙和黏土》ppt课件(含教案+ 视频)-2022新教科版版四年级下册《科学》.zip
岩石、沙和黏土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本单元的第 5 课,为从岩石的认识过渡到对土壤的学习做铺垫。土壤由什么物质组成?它和岩石之间有什么关系?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研讨部分的问题可以看到,教材是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对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观察,分析推理,体会其中的联系,从而推测出土壤的可能形成原因。同时,通过教材中的探索活动,观察了解岩石、沙和黏土在颜色、气味、颗粒大小、粘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接下来学习土壤的组成和土壤的不同类型做准备。【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岩石、沙和黏土并不陌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到它们在颜色、气味、颗粒大小、粘性等方面特征,但难以将它们关联在一起。因此在学生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对于三者共同点的关注,从相同点中寻找不同,进而找出不同点中的联系。比如岩石、沙和黏土都是由颗粒组成的,但不同的是颗粒大小不同:岩石颗粒最大、沙次之,黏土最小。从而可以推测出大颗粒的岩石可能会碎裂形成小颗粒的沙和黏土。让学生对于岩石的变化趋势,岩石、沙和黏土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理性认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岩石破裂会形成沙和黏土;观察并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是怎样变化的。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基于观察到的事实,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想法;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STSE)目标:)目标:热爱自然,意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难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推测岩石变化的过程。【材料准备材料准备】岩石、沙、黏土、白纸、水、课件、探究记录单【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聚焦(1)跟着地质学家去旅行,寻找岩石、沙和黏土。教师活动:播放西北地区风光视频,并提问,在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寻找视频中出现的岩石、石块、植被等。(2)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岩石、沙和黏土?学生活动: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并完成探究记录单。设计意图:学生对岩石、沙和黏土并不陌生,以地质学家带我们去旅行为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旅游风光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要探究、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学习兴趣。由发现地的不同,为接下来引导学生关注岩石、沙和黏土不同特征做铺垫2.探索(1)教师引导进入探索环节:我们回忆之前观察岩石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呢? 学生活动:调动回忆,初步思考,结合之前学习过的观察方法,联想到需要用到的器官:眼睛、鼻子、手摸等。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总结观察方法,并注意强调规范操作。(一)观察干燥的岩石、沙和黏土a) 眼看:先肉眼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颗粒大小等特征。b) 鼻闻:闻一闻三者有无气味,注意强调扇闻的方式。c) 手摸:摸一摸三者的粗糙程度。教师活动:除了刚刚我们提到的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去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外部特征以外,沙和黏土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黏性。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呢?学生活动: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凝练学生观点,总结观察方法。(二)观察湿润的沙和黏土,比较两者黏性。a) 团一团:分别将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b) 涂一涂: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观察涂痕颜色的深浅以及是否容易掉落(2)教师活动:播放探究指导微课视频,强化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活动:分组开展观察活动,边观察边记录,完成探究记录单。设计意图:有了之前观察岩石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观察方法,但由于沙和黏土有其与岩石不同的特质,它们的颗粒更小,遇水容易粘黏在一起,因此还需要比较它们的黏性。将观察结果汇总,更能清楚地展现岩石、沙和黏土的异同,为研讨部分思考三者之间的联系做铺垫。3.研讨教师提问引导:(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根据观察活动填写的探究记录单结果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活动:总结学生观点,并填写班级记录单。(2)通过观察结果,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学生思考并描述岩石的变化趋势。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并总结: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设计意图: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层层递进,在对岩石、沙和黏土有了外部认知以后,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共同点,思考其内部的联系。从而形成建立自然界不断变化的观念。【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设计(生成) 】岩石、沙和黏土岩石、沙和黏土岩石 沙 黏土(土壤的一部分)【学生记录单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探究记录表第 组岩石沙黏土发现地看一看颗粒大小:大中小颗粒大小:大中小颗粒大小:大中小闻一闻有无气味:有无有无气味:有无有无气味:有无摸一摸粗糙较粗糙细腻粗糙较粗糙细腻粗糙较粗糙细腻团一团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涂一涂涂痕的颜色:深浅涂痕的颜色:深浅火山、 地震、风、水等因素破碎进一步变小我的发现请将岩石、沙和黏土分别从以下方面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颗粒大小:粗糙程度:黏性大小:根据观察结果,你推测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5. 岩石、沙和黏土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单元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跟着地质学家去旅行吧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在沿途风光中,你看到了什么?岩 石碎 石植 物土 壤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在生活中,还可以在哪里能找到岩石、沙和黏土?请完成探究记录表。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我们可以怎样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运用感官:眼看、鼻闻、手摸等等; 还可以借助工具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1、看一看。先观察干燥的岩石、沙和黏土: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沙黏土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2、闻一闻。分别闻一下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3、摸一摸。用手触摸(捻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使用扇闻的方法 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4、团一团。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5、涂一涂。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痕,观察留下的痕迹。沙黏土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请将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探究记录单里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岩石沙黏土看一看摸一摸颗粒大颗粒中等颗粒小粗糙较粗糙细腻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沙黏土团团一团团涂一涂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涂痕颜色浅涂痕颜色深说明:黏土比沙的黏性大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2、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笔记知识点 岩石、沙和黏土有着不同的特征。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END
收藏
编号:20378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8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6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岩石、沙和黏土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本单元的第 5 课,为从岩石的认识过渡到对土壤的学习做铺垫。土壤由什么物质组成?它和岩石之间有什么关系?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研讨部分的问题可以看到,教材是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对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观察,分析推理,体会其中的联系,从而推测出土壤的可能形成原因。同时,通过教材中的探索活动,观察了解岩石、沙和黏土在颜色、气味、颗粒大小、粘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接下来学习土壤的组成和土壤的不同类型做准备。【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岩石、沙和黏土并不陌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到它们在颜色、气味、颗粒大小、粘性等方面特征,但难以将它们关联在一起。因此在学生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对于三者共同点的关注,从相同点中寻找不同,进而找出不同点中的联系。比如岩石、沙和黏土都是由颗粒组成的,但不同的是颗粒大小不同:岩石颗粒最大、沙次之,黏土最小。从而可以推测出大颗粒的岩石可能会碎裂形成小颗粒的沙和黏土。让学生对于岩石的变化趋势,岩石、沙和黏土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理性认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岩石破裂会形成沙和黏土;观察并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是怎样变化的。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基于观察到的事实,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想法;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STSE)目标:)目标:热爱自然,意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难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推测岩石变化的过程。【材料准备材料准备】岩石、沙、黏土、白纸、水、课件、探究记录单【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聚焦(1)跟着地质学家去旅行,寻找岩石、沙和黏土。教师活动:播放西北地区风光视频,并提问,在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寻找视频中出现的岩石、石块、植被等。(2)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岩石、沙和黏土?学生活动: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并完成探究记录单。设计意图:学生对岩石、沙和黏土并不陌生,以地质学家带我们去旅行为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旅游风光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要探究、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学习兴趣。由发现地的不同,为接下来引导学生关注岩石、沙和黏土不同特征做铺垫2.探索(1)教师引导进入探索环节:我们回忆之前观察岩石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呢? 学生活动:调动回忆,初步思考,结合之前学习过的观察方法,联想到需要用到的器官:眼睛、鼻子、手摸等。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总结观察方法,并注意强调规范操作。(一)观察干燥的岩石、沙和黏土a) 眼看:先肉眼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颗粒大小等特征。b) 鼻闻:闻一闻三者有无气味,注意强调扇闻的方式。c) 手摸:摸一摸三者的粗糙程度。教师活动:除了刚刚我们提到的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去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外部特征以外,沙和黏土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黏性。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呢?学生活动: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凝练学生观点,总结观察方法。(二)观察湿润的沙和黏土,比较两者黏性。a) 团一团:分别将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b) 涂一涂: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观察涂痕颜色的深浅以及是否容易掉落(2)教师活动:播放探究指导微课视频,强化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活动:分组开展观察活动,边观察边记录,完成探究记录单。设计意图:有了之前观察岩石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观察方法,但由于沙和黏土有其与岩石不同的特质,它们的颗粒更小,遇水容易粘黏在一起,因此还需要比较它们的黏性。将观察结果汇总,更能清楚地展现岩石、沙和黏土的异同,为研讨部分思考三者之间的联系做铺垫。3.研讨教师提问引导:(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根据观察活动填写的探究记录单结果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活动:总结学生观点,并填写班级记录单。(2)通过观察结果,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学生思考并描述岩石的变化趋势。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并总结: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设计意图: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层层递进,在对岩石、沙和黏土有了外部认知以后,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共同点,思考其内部的联系。从而形成建立自然界不断变化的观念。【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设计(生成) 】岩石、沙和黏土岩石、沙和黏土岩石 沙 黏土(土壤的一部分)【学生记录单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探究记录表第 组岩石沙黏土发现地看一看颗粒大小:大中小颗粒大小:大中小颗粒大小:大中小闻一闻有无气味:有无有无气味:有无有无气味:有无摸一摸粗糙较粗糙细腻粗糙较粗糙细腻粗糙较粗糙细腻团一团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涂一涂涂痕的颜色:深浅涂痕的颜色:深浅火山、 地震、风、水等因素破碎进一步变小我的发现请将岩石、沙和黏土分别从以下方面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颗粒大小:粗糙程度:黏性大小:根据观察结果,你推测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5. 岩石、沙和黏土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单元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跟着地质学家去旅行吧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在沿途风光中,你看到了什么?岩 石碎 石植 物土 壤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在生活中,还可以在哪里能找到岩石、沙和黏土?请完成探究记录表。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我们可以怎样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运用感官:眼看、鼻闻、手摸等等; 还可以借助工具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1、看一看。先观察干燥的岩石、沙和黏土: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沙黏土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2、闻一闻。分别闻一下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3、摸一摸。用手触摸(捻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使用扇闻的方法 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4、团一团。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5、涂一涂。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痕,观察留下的痕迹。沙黏土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请将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探究记录单里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岩石沙黏土看一看摸一摸颗粒大颗粒中等颗粒小粗糙较粗糙细腻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沙黏土团团一团团涂一涂容易散开不容易散开涂痕颜色浅涂痕颜色深说明:黏土比沙的黏性大字体:除课程字体统一采用微软雅黑字体。一级标题:32号加粗;二级标题:28号字体;正文: 24号字体色卡: 研 讨 2、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笔记知识点 岩石、沙和黏土有着不同的特征。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END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3.5《岩石、沙和黏土》ppt课件(含教案+ 视频)-2022新教科版版四年级下册《科学》.zip》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岩石、沙和黏土
科学
3.5《岩石、沙和黏土》ppt课件(含教案+
视频)-2022新教科版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岩石
以及
黏土
粘土
ppt
课件
教案
视频
新教
科版版
四年级
下册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