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doc

  • 上传人(卖家):一个凡人
  • 文档编号:2037016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格式:DOC
  • 页数:64
  • 大小:2.0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doc》由用户(一个凡人)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中考 物理 复习 提纲 完整 下载 _其它资料_中考专区_物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初中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光现象.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物态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电流与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电压电阻.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欧姆定律.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电功率.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电与磁.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信息的传递.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2、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运动和力.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力和机械.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热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重要的物理常数.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物理量及其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物理公式.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

    3、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 v气v液v固。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第二节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4、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 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5、第三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 f,单位为 Hz。1Hz 的物理意义:物体在 1s 内振动 1 次。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超声波是高于 20000Hz 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 20Hz 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

    6、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注意】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 ,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见书上图的水瓶琴,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 ,音调越低。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

    7、水越多) ,音调越低。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设计实验】如书上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4.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

    8、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第四节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3.0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040 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 90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

    9、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 150 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dB。5.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第五节第五节声的利用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

    10、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B 超”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超声波探测仪2.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3.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 s(在 15空气中的距离为 17 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能量减小。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第一节光的传播光的

    11、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 2-1) 、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

    12、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5.显示光路的方法: 让光线通过烟雾。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6.光速: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 c3108m/s3105km/s。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2/3。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7.光年:光年等于光在 1 年内传播的距离。第二节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

    13、的眼睛。2.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垂直于镜面,如图 2-2 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 NO 两侧的角 i 和 r。【实验表格】角 i角 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

    14、把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图 2-1入射光线图 2-2平面镜反射光线NFEOir入射光线ENFOir反射光线图 2-3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 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ON 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 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 叫做反射角。4.光的反

    15、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6.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 、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 、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

    16、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已知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时, 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 作为法线。 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第三节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1.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实验】如图 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

    17、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实验表格】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现象和结论】 (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注意】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因为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透光,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 刻度尺的作用: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如果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 A的烛焰的像,那么平面镜成虚像。 在选择玻璃板

    18、时,要选择比较薄的一个。目的:防止烛焰在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 重做实验的目的:防止误差(最好是 35 次) 。 在实验中找不到像的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玻璃板位置放置不当)2.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3.平面镜的作用: 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点到对应像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图 2-4SS图 2-5像与物是对称的。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图 2-5,光源 S 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由于我们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图

    19、中 S处发出的。S就是 S 在平面镜中的像。但是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 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哪里,所以把 S叫做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实像能。6.凸面镜和凹面镜(见下图 2-6)凸面镜: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的作用: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凸面镜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角的反光镜。凹面镜: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凹面镜的应用: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反射式望远镜。凸面镜凹面镜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1)如图 2-7,过 M 点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 O 点;(2)在另一侧

    20、截取 MOOM,M点即为 M 的像点;(3)仿照前两步,完成N点的像点,然后用虚线连接 MN。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还要注意虚像要画成虚线。8.已知光源、平面镜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作光路图的方法:(1)如图 2-8,先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作出光源 S 的像点 S点;(2)连接 SA,交平面镜于 P,则 PA 为反射光线;(3)连接 SP,SP 为入射光线。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和表示光路的箭头,还要注意哪一段画成实线,哪一段画成虚线。该作法的原理: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第四节第四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1、折射(图 2-9)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3.折射的现象: 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筷子在水中好像“

    22、折”了。 海市蜃楼 彩虹OMM图 2-7NNOSS图 2-8AP4.图2-10NN空气水NN空气水从岸边看水中鱼 N 的光路图(图 2-10) :图中的 N 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第五节第五节光的色散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图 2-1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23、、紫的彩带。牛顿的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图 2-12)红紫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来决定。如图 2-13,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图 2-13,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绿光) ,其他地方是暗的(不反射光)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

    24、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红太阳光绿图2-13太阳光红玻璃白屏绿纸第六节第六节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1.光谱: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图 2-12图 2-11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 2-9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来,就是光谱。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人眼都看不见。2.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

    25、外线。红外线有以下三个特性:(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力强。(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3)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红外线的应用: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烤箱、红外线取暖、用红外线诊断病情、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全自动感应水龙头、电视的遥控器等。3.紫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同时发出紫外线。紫外线有以下特征:(1)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3)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适当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们促进合成维生素 D

    26、,促进钙的吸收。紫外线过度照射会损害身体健康,不要用眼睛直视紫外光,不要照射过量的紫外线。太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但大部分被大气层上的臭氧吸收,不能到达地面。紫外线的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紫外线鉴别古字画、晒粮食等。4.光的散射:地球周围的大气能够把阳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所以整个天空都是明亮的。如果没有大气,散射将无法进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依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那么显然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还长,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还短。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越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27、大雾弥漫时, 汽车必须打开雾灯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雾灯使用黄色光, 是因为黄色光的穿透能力比较强,不容易被散射。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第一节透镜透镜1.透镜的原理:光的折射。2.两种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实物形状主光轴和光心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对光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线作用及光路图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28、更远离主光轴。特殊光线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 F 表示。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 F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焦距与会聚能力的关系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发散能力越强。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

    29、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平行光: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互相平行的,叫做平行光。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第二节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u2ffu2fuf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 物体靠近相机, 暗箱拉长像偏大: 物体远离相机, 暗

    30、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 相机靠近物体, 暗箱拉长像偏大: 相机远离物体, 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 ,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 ,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颠倒放置。平面镜的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

    31、像。实像和虚像(见下图)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第三节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f12cm(最好在 1020cm 之间)的凸透镜一个,蜡烛一支,用白色硬纸制成的光屏一个等。【设计实验】 把蜡烛放在远处,使物距 u2f,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物距 u

    32、和像距 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第一条规律并非由本实验得出) :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正倒大小虚实无穷远倒立一点实像vf(利用太阳光测透镜焦距)u2f缩小fv2f照相机u2f等大v2f(成像大小的分界点)fu2f放大v2f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uf不成像无穷远(成像虚实的分界点)uf正立放大虚像uv(同侧)放大镜【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的都是实像。成实像时,uv4f(u2f 时 uv4f)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uf 是成像正倒、物像

    33、同异侧的分界点。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注意事项】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uf 时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在偏上方时,可以向上移动光屏或蜡烛,也可以向下移动凸透镜来调整。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蜡烛在焦点以内; 烛焰在焦点上;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在凸透镜旁放一近视镜(凹透镜) ,若使像清晰,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或者将物

    34、体靠近透镜;在凸透镜旁放一远视镜(凸透镜) ,若使像清晰,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或者将物体远离透镜。第四节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结构和作用: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原因矫正近视晶

    35、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戴近视镜(凹透镜)远视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戴远视镜(凸透镜)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后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后3.眼睛的度数: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1/f。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 100 的值,即D100100/f(近视镜取负号,远视镜取正号)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第五节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

    36、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载物片、反光镜等。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并且目镜可以放大物象,所以视角就会变得很大。因为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所以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37、,如反射式望远镜。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哈勃空间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3.视角(见右图) :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小。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第一节温度计温度计1.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常见量程分度值原理所用液体特殊构造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用温度计-211101液体热胀冷缩水银或煤油使用时不能甩(其

    38、他见下)寒暑表30501酒精体温计3542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之前用力甩 可离开人体读数温度计内液体:酒精、水银或煤油。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 玻璃泡胀破; 测不出温度。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 。3.摄氏度: “”表示摄氏温度

    39、。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沸水的温度是 100。0和 100之间有 100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1 摄氏度。4.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第二节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3.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海波、冰、金属、萘、盐

    40、等物质是晶体。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O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甲晶体甲晶体乙非晶体乙非晶体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物质凝固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EFGH对曲线(1)的分析:AB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 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CD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对曲线(3)的分析:EF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FG 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

    41、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GH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5.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 、温度计、搅拌器、秒表、 (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 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 45 次。【实验表格】时间/min012345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图象】见上 4.“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图象需要标明温度。【注意事项】石棉网的作用:均匀热量。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图表的作用: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

    42、结。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6.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7.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8.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防止熔化吸热:雪熔化吸热,多穿衣服,防止感冒。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 ,凝固放热,产生的高温伤人。第三节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

    43、化现象。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叫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的特点:吸热,温度降低。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 提高液体温度; 增大液体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异同如下表所示。蒸发沸腾不同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缓慢地汽化剧烈地汽化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相1. 都是汽化现象同点2. 都使液体变成气体3. 都要吸收热量蒸发吸热的应用:擦拭

    44、酒精给病人降温;夏天向地面洒水,降低室温。2.液化的两种方式: 气体降到足够低的温度; 压缩体积。液化的现象:雾、露、 “白气” (小水珠聚集)3.探究实验:水的沸腾(见右图)【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及温度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 (火柴) 。【设计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表格】时间/min012345温度/【图象】见右上图。其中 BC 段为沸腾过程。【实验现象】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越来越小。 (原因:下部水温高于上部水温)(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

    45、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原因:下部压强大)【注意事项】纸板的作用: 减少热损失; 固定温度计; 防止液体飞溅出来。纸板上小孔的作用:使内外大气压平衡。水的沸点不是 100,原因: 气压低于 1 标准大气压; 水中有杂质; 温度计有问题。长时间水不沸腾,原因: 水的初温太低; 水的质量太大;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没有盖中央留孔的纸板;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不马上停止。第四节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升华也需要吸热,凝华也会放热。3.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4.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片变小;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冬天晾

    46、衣服,冰直接升华;碘升华。5.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白炽灯变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6.物质三态变化的关系:液气态固液化汽化 凝固熔化凝华升华7.做简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知识点(公式、定理或者规律) ; 语言简洁,并且一般人看了答案后能够看明白(通俗易懂、能够解决问题) 。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第一节电荷电荷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O时间温度ABC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 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在各种带电微粒

    47、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 表示。e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正负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具有正电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具有负电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可能是它们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还可能是一个物体带电而吸引另一个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

    48、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

    49、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 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2.摩擦起电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但整个原子呈中性。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摩擦的两个不同物体同时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

    50、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3.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等。半导体:导电能力在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硅、锗。半导体的应用:集成电路(包括二极管、三极管)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超导体:有些物质,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以下,电阻会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70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