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034474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9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材料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第 1 课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两种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至 20 万年。(2)四点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3)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1)时间:距今约 1 万年前。(2)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 70005000 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

    2、文化、河姆渡文化。距今约 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3)社会特征: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出现原始农业,开始饲养家畜,转向定居生活。(4)遗存的分布特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3、国家的产生经过:、国家的产生经过: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阶段特征:(1)政治上: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明显, 出现了权贵阶层, 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2)经济上: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到了晚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

    3、制产生。(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二、二、从部落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1、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三皇说法不一,五帝已经确定: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夏朝、夏朝(传说中的王朝)(1)时间:约公元前 2070 年(2)统治王位传承:启继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区实行间接统治。3、灭亡:、灭亡: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鸣条之战) 。4、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三、

    4、三、商和西周商和西周1、商朝: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后来定都于殷。(1)概况政治政治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内服: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文化文化甲骨文: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和兵器,少量农具。影响范围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西,南跨江汉,北至燕山。(2)灭亡: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 。2、西周: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分封目的分封目的拱卫王室,巩固周王朝的

    5、统治。分封对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内容分封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民授疆土) 。诸侯权利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诸侯义务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级结构等级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积极影响积极影响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2)宗法制含义含义以父系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目的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

    6、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特点特点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影响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影响深远。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3)共和行政与西周灭亡共和行政:公元前 841 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

    7、称“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3、商和西周的经济商和西周的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少量青铜农具。(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多为礼器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四、中华文明的特点:四、中华文明的特点:原生性、可信性、整体性、连续性。第第 2 课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列国纷争(1)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大,力图确立霸主地位。(2)表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3)

    8、结果: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国君纷纷称王,公元前 256 年,周王室被秦国吞并。(4)影响: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了局部统一。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2、华夏认同:、华夏认同:(1)表现:春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2)影响: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9、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商贸中心城市。(4)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推动社会转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出现了百家争鸣。2、变法运动、变法运动(1)背景:生产力不断发展,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富国强兵。(3)典型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时间公元前 356 年内内容容政治: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经济: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 ,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社会管理社会管理: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10、影响影响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其他改革变法: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燕昭王乐毅改革;韩昭侯申不害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三、孔子和老子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地位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主要思想和言论载入论语思想思想主张主张核心思想“仁”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恢复周礼;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变。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

    11、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首创私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贡献贡献整理典籍编纂六经 ,对传承夏商西周的文化做出重要贡献。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地位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老子世界观世界观“道”是万物的本原政治主张政治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朴素辩证法: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四、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1、含义、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派别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背景:、背景:社会大变革(1)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生产

    12、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3)阶级:士人阶层兴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文化:私学出现,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3、主要派别、主要派别派别派别代表代表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儒家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 ; “民贵君轻” ;强调先义后利荀子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儒法兼采) ; “君舟民水”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道家道家庄子“逍遥” ; “齐物”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阴阳家阴阳家邹衍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墨家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厚葬;主张“兼

    13、爱” “非攻” “尚贤”法家法家韩非子“法治” ; “强调改革”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4、影响、影响(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 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第第 3 课课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统一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3)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5)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

    14、6)各国的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7)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感提升。2、统一过程统一过程:公元前 230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3、巩固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1)军事方面: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政治方面核心核心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中央中央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 ;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地方郡县制将郡县制推广全国,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考核,县下设乡、里和亭。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比较项比较项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不

    15、不同同点点盛行时期盛行时期商周时期秦统一以后建立基础建立基础血缘地域权力传承权力传承世袭、终身任免、有任期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官吏权利官吏权利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与中央政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府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地方分权)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影响影响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相同点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3)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

    16、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4、统一的影响、统一的影响(1)对当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2)对后世: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历史形态,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政体)的基础。二、秦朝的暴政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表现:劳民伤财,大兴土木;钳制思想,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人人自危。2、影响:、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了秦与六国残余势力的矛盾,推动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7、1、 农民起义农民起义: 公元前 209 年, 在陈、 胜吴广的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秦的速亡:、秦的速亡:公元前 207 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而发动的战争,历时四年,刘邦获胜。四、全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四、全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含义: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2、特点:、特点:官僚政治、皇权独尊、高度集权、家国同构。3、影响:、影响:(1)积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

    18、延续和传播;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导致暴政出现,进而激化阶级矛盾。第第 4 课课 西汉与东汉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与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西汉的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2、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轻徭薄赋” 、 “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西汉初期的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9、、西汉初期的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政治:)政治: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初步解决:汉景帝“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 。(2)经济:)经济:采取“轻徭薄赋” 、 “与民休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 。(3)思想:)思想:尊奉黄老无为思想。二、西汉的强盛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颁行“推恩令”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设置中朝,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实行察举制,确立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设置刺史,负责对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严厉打击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官府垄断盐、铁的生产

    20、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巩固边疆,开疆拓土、巩固边疆,开疆拓土(1)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2)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3)公元前 60 年,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三、东汉的兴衰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王莽政权(公元 923 年)(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时间:公元 9 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西汉

    21、灭亡。(3)结果:改革措施不切实际,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农民起义颠覆新朝。2、东汉的建立与、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公元 25 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汉。(2)东汉光武帝加强统治的措施政治上政治上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机构,裁剪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经济上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上思想上提倡文教,重视儒学。(3)结果: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东汉的衰亡、东汉的衰亡(1)外戚、宦官专权。(2) “党锢之祸” 。(3)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4)黄巾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两汉的文化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史学: 史记 、 汉书 。2、文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3、医学、医学: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4、科技成就、科技成就: 九章算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4474.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