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1—10课阶段性检测 -(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034378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20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10课阶段性检测 -(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材料 110课阶段性检测 -【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0 阶段性 检测 2019 统编 高中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1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11010 课阶段性检测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3030 题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6060 分)分)1.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使用天然火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主要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政治结构C.婚姻是控制诸侯国的主要手段D.权力高度集中3.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这表明商鞅变法()A.没得到作者认可B.未建立正常秩序C.提升了秦国国力D.引发了诸侯争霸4.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

    3、“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6.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公元前 206前 202 年)有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 2 世纪初B.公元前 2 世纪末C.公元前 3 世纪初D.公元前 3 世纪末7.下图所示物品的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暴政B.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D.中央集权的加强28.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 1975 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历史需

    4、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9.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10.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 后来发展为()A.察举制B.推恩令C.郡县制D.封国制11.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

    5、担重视发展农业以德化民焚书坑儒A.B.C.D.12.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A.该时期民族交融的作用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C.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D.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13.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14.史料记载:琅邪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

    6、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C.东晋高门士族把持政权D.中央集权的加强315.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16.新唐书兵志中记载:“由是方(藩)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A.巩固了丞相权力B.削弱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加强了君主专制17.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唐太宗采取了()A.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B.

    7、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C.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18.“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诗陇西行描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之后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A.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B.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C.唐蕃之间不再发生战争D.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19.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A九品中正制、二府三司制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军功爵制度、三省六部制20.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

    8、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 780 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21. “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柳永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422.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

    9、”“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髙评价。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23.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中国古代政府的“反佛”活动主要是因为佛教()A.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B.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导致道德沦丧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24.下图两枚同时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了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对日本影响较大B.日本仿制中国钱币猖獗C.两国政治交往频繁D.中日两国文字完

    10、全相同25.王安石说:“议助役已及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著为令。”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A.注意倾听各方的意见B.依靠各地转运使推行变法措施C.全力维护百姓的利益D.借鉴了前代和北宋前期的做法26.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户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A.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B.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D.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27.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一

    11、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A.契丹人B.匈奴人C.党项人D.女真人5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11010 课阶段性检测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历史试题28.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29.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枢密院B.中书省C.宣政院D.政事堂30.元朝

    12、设置行省时,常常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由此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的疆域6二、材料题二、材料题(包括(包括 3131、3232、3333 三个三个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3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

    13、,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三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

    14、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四材料四(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5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5 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

    15、对策。(5分)(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对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5分)732.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阅读材料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唐太宗平定高昌,引进高昌乐,丰富了唐的“十部乐”。其中燕乐、清商乐是传统的雅乐、古乐,其余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丽乐都是从边疆或域外引进的唐玄宗是一个音乐皇帝,元稹、白居易都推崇他“雅好度曲”,(他)是出色的作曲家,一生作曲无数。材料二材料二 唐高宗时,进士科加试的“杂文”,就是诗赋,为擅长写诗者提供了入仕的正途。唐中宗时,明确了诗赋试与

    16、策论试、经义试的同等地位。及至盛唐,以诗赋取士更见推重,唐玄宗时进士每及第而位极卿相者都精于诗赋。材料三材料三 正如鲁迅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以上材料均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材料四四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

    17、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 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唐朝文化具有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4分)(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6分)833.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927 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领土扩大,“东至于海幅员万里”。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

    18、人民。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面官 (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南)和北面官(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照“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材料二 金熙宗继位后进行改制。1135 年,熙宗仿辽、宋官制, 兼采唐制,朝中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地方既有依辽、宋旧制设立的路、府、州、县,也有在女真族所在各地设置的猛安谋克,猛安比照州,谋克比照县。1138 年,设立御史台,监督百官以强化皇权;颁布封国制度,强调贵族大臣封王媛只是荣誉勋

    19、爵,并不拥有封地, 以削弱分裂势力。根据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考辽宋之法,制成皇统制,统一了全国法律。熙宗改制显示出女真社会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趋势,也反映了金朝加强统治的迫切需要,加快了女真社会汉化步伐,对金朝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制的主要内容。综合材料一、二,归纳材料中辽金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6分)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11010 课阶段性检测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题干已经明确指

    20、出半坡遗址属于原始生产方式,不可能出现铁犁牛耕,D项错误;居住在房屋里、储藏粮食、饲养牲畜,说明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属于新石器时代,C 项正确;“采集渔猎”“使用天然火”都是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A、B两项错误。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诸侯,建立起早期政治制度的结构,故选 B。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说法符合异姓诸侯国;D项说法错误,分封制不利于权力高度集中。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作者认为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的国力,C 项正确。4.答案:C 解析: “秦晋之好”应该出现在西周分封制实施以后

    21、,A、B 两项错误;晋国的存在证明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已经没有晋国,C项正确,D 项错误。5.答案:B6.答案:D 解析:公元前的纪年是倒数,公元前 299 年是公元前 3 世纪的第一年,公元前206前 202 年是公元前 3 世纪末,D 项正确。7.答案:D 解析: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是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其本质是中央集权的加强,D 项正确。经济发展是作用,并非本质,图示物品也不属于暴政或者重农抑商,排除 A、B、C 三项。8.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史记记载,陈胜、吴广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中可以分

    22、析出,随着考古发现等新史料的出现,历史研究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故 C 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都必须”;B项说法错误,错在“更加真实可靠”;D项说法错误,错在“最接近”。9. 答案:C解析:“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即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柳宗元认为“此其所以为得也”,他肯定秦朝的郡县制度,因此 C 项正确。10.答案:B 解析: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体现的是主张分裂诸侯封地增加诸侯数量,进而削弱诸侯王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即 “推恩令”,故 B 项正确。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

    23、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10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 “以德化民”,使得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富裕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据此可知符合题意,故选 C 项,焚书 坑儒是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故排除。12.答案:A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继续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第二,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虽然缩小,但是,江南经济仍落后于北方,A 项正确。1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 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 B

    24、 项符合题意,故选 B。14.答案:C 解析:三国西晋以来,士族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东晋政权把持在几个高门士族手中,他们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故选 C 项15.答案:C 解析:甲是三国时期,在四个选项中最早。西晋取代曹魏,乙是西晋建立后,灭吴之前,时间上仅晚于甲。南朝四个朝代的顺序是宋、齐、梁、陈,丁早于丙,C 项正确。16.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唐代藩镇割据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后期藩镇管辖面积较大,军事力量强大且不服从中央管理,这导致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弱化,削弱了中央集权,因此 B 项正确。 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势力的坐大,与丞相权力无关;C 项错误,地方势力

    25、的坐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势力的坐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应以德泽来对待少数民族,因此,他采取了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故选 B 项。18. 答案:B解析:当时吐蕃并不归唐朝中央政权管辖,吐蕃(西 藏)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是在元朝,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蕃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秘,B 项正确。1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理解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军功爵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分别盛行与秦朝和六朝时期,故 A、D 项错误;三公九卿制

    26、盛行于秦汉时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指的是唐代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故选 B。20.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 A 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 780 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 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11增收的途径,故排除 C 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 D 项。21.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集权专制”“狂放不受拘束”“诗

    27、歌豪放飘逸”“变幻莫测的想象”等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歌风格与材料所述相符,故选 B 项。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医术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医者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到,这表明中国古代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因此 B 项正确。A 项错误;“仁”是医者对自身的要求,并非针对病人,医术的主要追求是治病救人;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医术的影响,但医术并非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两者有本质的不同;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医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23.答案:B 解析:佛教盛行,广建寺院,耗费了社会资源,

    28、僧人不从事社会生产,影响了政府的利益,B项正确。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原因,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佛教没有导致道德沦丧,C项错误;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儒家思想的精髄,不断与时俱进,D项错误。24.答案:A 解析:日本的钱币形态基本与中国相同,文字也属于汉字系统.说明中国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大,A项正确。日本出土中国钱币,中国出土日本钱币,说明两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经贸交流,但是,无法反映政治交往情况,中日两国文字也不完全相同。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材料反映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反复征求相关官员和百姓的意见,进行修正之后再成为法令,故 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过转运使征求百姓意见,

    29、不是推行变法措施,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百姓利益的维护,也没有明确体现对其他变法措施的借鉴,故 C、D两项错误。26.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剥削方式实际是租佃制,女真人逐渐成为封建地主,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C项正确。27.答案:D 解析:岳飞的历史贡献是抗击金军,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D项正确。2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从唐至元相权的演变趋势。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之下,完整的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在宋朝二府三司制度之下,相权被进一步分割,各个机构之间相互牵制, 皇权进一步化,在元朝“一省制”之下,中书省的长官是宰相.这是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导致元朝后期相权成脉

    30、皇权,政局动荡,故 A 项正确;题干主要展现12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B 项错误:题干主要展现了中央机构的结构变化,没有涉及行政职能的强化问题,故 C 项错误:唐宋皇权已处于独尊地位,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故 C 项正确。3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传达行政命令,故 A 项错误;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错误;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来限制地方,有利

    31、于防止地方割据,故 C 项正确;行省是在原有疆域范围内设置的,故 D项错误。二、材料题二、材料题31.答案:(1)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措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中央派官员监察地方。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3)不同:汉代只有皇帝能实行分封;王国以下仍是郡县制。后果: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对策: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4)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驻守地

    32、方。32.答案:(1)特征:兼收并蓄(引进和改造边疆或外来文化);最高统治者重视,繁荣丰富。(2)原因:统治者倡导(统治者身体力行);政策或措施引导(科举制的发展);国力强盛;对外来文化的自信和包容态度。(3)运作程序: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优点: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三省长官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丞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解析:第(1)问材料一的有效信息“引进高昌乐”“从边疆或域外引进”可体现出“兼收并蓄”;元稹、白居易都推崇唐玄宗,体现出“最高统治者重视;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丽乐” 体现了繁荣丰富。第(2)问“原因”紧紧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分析,通过材料一可推知统治者倡导;通过材料二可推知政策或措施引导,国力强盛;通过材料三可知对外来文化有自信和包容态度。33.答案:(1)主要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制。(2)主要内容: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上,女真族的旧制纳入路、 府、州、县体系中;设御史台强化皇权;封国制度荣誉化,封王不拥有封地;制定并统一全国法律。共同影响:适应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1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10课阶段性检测 -(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4378.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