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2034376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材料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2019 统编 高中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单元单元课标课标要求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的特征;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于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列国纷争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与华夏认同:1 1、春秋:起止时间:、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开始标志:开始标志:平王东迁;时代特点:时代特点:争霸;春秋五霸:春秋五霸:课本注释。2 2、战国战国:起止时间起止时间:公元前 475 年公元

    2、前 221;开始标志开始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代特点时代特点:兼并(公元前 256 年秦灭掉了东周王室);战国战国七雄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3 3、华夏认同华夏认同:课本第 10 页倒第二段。“华夏”戎狄蛮夷产生华夏认同观念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发展。二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与变法变法运动:运动:1 1、经济发展表现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铁农具;牛耕;水利工程。(2)工商业:手工业;货币;城市;工商业主。2 2、变法运动变法运动:(1 1)背景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2 2)成效:)成效: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

    3、的政治制度。(3 3)代表代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开始开始时间时间:公元前 356 年。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政治上政治上: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经济上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军事上军事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简要评价简要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特别是连

    4、坐法的推行, 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三、孔子和老子(春秋后期):三、孔子和老子(春秋后期):1 1、孔子:孔子:称谓:称谓:儒家学派创始人。出身:出身: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思想主张:思想主张: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德: “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礼: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整理文献:整理文献: 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即六经,去掉乐则为五经)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

    5、儒家的经典。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3 3、老子:、老子:称谓:称谓: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道” 是万物的本源,是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闪光点)(例如:福祸相依、柔能克刚)。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四四、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 1、背景:背景:根因:生产力的发展(首选)或社会大变革根因:生产力的发展(首选)或社会大变革其它其它:专业文化阶层“士”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等。2 2、概况概况:儒家儒家:孟子:性善论、 “仁政”;荀子:性恶论、礼法并施;道家:道家:庄子:逍遥自由阴阳家: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

    6、相胜墨家: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法家: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兵家兵家: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3、意义: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A、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C、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五五、史学、史学常识常识:1、出土文献大量涌现,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2、 文学作品在一定

    7、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但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须用料其它史印证。【教材点拨教材点拨】1.阅读教材 P11“史料阅读”:“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提示:现象: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富比王侯。关系: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2.阅读教材 P11“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提示:体现了商鞅主张变法和反对因循守旧的态度,有利于变法措施的推行。3.阅读教材 P13“思考点”: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提示:原因:社会大

    8、动荡、大变革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富国强兵的需要。核心内容:儒家的“仁”或“仁政”;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法家:法治。【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

    9、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家的思想流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田子方解释道,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当时()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5.先秦有思想家认

    10、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6.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为争霸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水利灌溉工程不断修建D.推动了变法改革运动的兴起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

    11、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8.他的思想中“反对守旧,积极革新的精神是很鲜明的。他集中地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即将到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皇权提供了理论基础”。上述评价针对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变法改革思想9.有学者认为,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导致孔子“有他的落后一面”是因为孔子()A.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B.生活时代“礼崩乐坏”C.教育学生能因材施教

    12、 D.晚年整理了古典文献二、材料题二、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徳者昌”等治国要领。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

    13、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 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 B 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 C 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故 D项错误。2.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公田制度遭到破坏,由此排除 A

    14、 项。铁制生产工具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不是主要原因,由此排除 B 项。交通的便利也方便水利工程修建,但也非主要原因,由此排除 C 项。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已具雏形,秦国具备了强大的组织能力,由此选 D 项。3.答案:B解析:材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反映了顺应自然和追求精神自由的道家思想,故选 B 项。A 项是墨家思想,排除;C 项是荀子的思想,排除;D 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4.答案:A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宫廷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

    15、“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 A 项正确;“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土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 B 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 C 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 D 项错误。5.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符合墨家思想主张 A 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故 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 B项正确;C 项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主张,

    16、故 C 项错误;D 项属于道家的思想主张,故 D 项错误。6.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髙,农业收益增加,进而国家的赋税收入就会增加,这有利于各国为争霸战争做准备,故 A 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且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故 B 项错误;水利灌溉工程的不断修建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 C 项错误;变法改革运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而不是农业收益的增加推动了变法改革运动,故 D 项错误。7.答案: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

    17、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 C 项。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 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 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 项表述错误。8.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提出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故 D 项正确。儒家的“仁政”思想与专制皇权不一致,排除 A 项。墨家的“兼爱”思想与专制皇权不一致,排除 B 项。道家的无为思想与“积极革新的精神”不一致,排除 C 项。9.答案:A解析:孔子的出身使得孔子要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故而有保守的一面。和孔子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并没有都显示出保守落后的一面,由此排除 B 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孔子对典籍的整理不能说明孔子是落后保守的,由此排除 C 项和 D 项。10.答案: (1)思想:法家思想。 作用: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解析:(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归纳作答;第二小问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残伤民以峻刑”和材料二中的信息“人说惠王”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3437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