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的老知识和新知识.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金刚石的老知识和新知识.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刚石 知识 新知识 下载 _其他资料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金刚石的老知识和新知识早在1772年,天才的法国化学家安东尼奥拉瓦锡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燃烧了金刚石(约150 毫克)。金刚石并不容易燃烧,因此拉瓦锡利用了置于日光下的大凸透镜提供的高热。通过对燃烧产生的气体的简单分析,拉瓦锡确认生成的气体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CO2。再说,当150毫克以焦炭形式存在的无定形碳燃烧时,产生了同量同种气体。由此,拉瓦锡得出结论:焦炭和金刚石是同一种东西。然而,拉瓦锡很不愿意发表这一既有悖常理又不合直觉的结论。过了20多年后,拉瓦锡的结论才得到英国化学家田纳特(Smithson Tennant)的验证。年,Bragg父子用X-衍射实验测定了金刚石的晶体结构。证实通常的天
2、然金刚石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为面心立方,一个晶胞里有个碳原子(一个点阵点为两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呈四面体排列的碳原子,键长为154 pm 。然而应当指出,在殒石里发现的金刚石却是六方晶系的(它的矿物名称不是diamond而是lonsdaleite)。两种晶体的差别不在于碳原子的杂化类型(sp3),而在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引起晶体的对称性不同。图立方金刚石(上图)和六方金刚石(下图)的碳原子排列对比图 立方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骨架及碳的四面体配位结构(左)金刚石的碳原子骨架与立方晶胞的关系(图中白色碳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中)立方金刚石晶体远程微观结构模拟图(右)金刚石被人类当作宝石而珍藏
3、,据说已有3000年的历史。 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称为钻石,它密度大(3.51 g/cm3),是已知物质中最坚硬的(莫氏硬度10);它对光的透明度好,折射率高,琢磨适当的钻石能反射出更多的光而显得格外耀眼;高色散性还使钻石有光彩,这是白光被钻石色散成单色光所致。金刚石的色散值是天然宝石里最高的。利用色散值的差别可以把金刚石跟很像它的锆石(ZrSiO4)区分开来。天然金刚石有的无色,有的则呈美丽的蓝、黄、棕、绿等色,还有的呈黑色。理论研究证实,纯净的金刚石应当是无色的。它可以透过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包括红外和紫外)。 这是因为把金刚石晶体里的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最低能量的激发态需要5.4电子伏特的能量,远
4、大于可见光的能量(1.77-3.10电子伏特)。当金刚石里掺杂氮,能隙从原来的5.4降到2.2左右,氮原子越多降得越低,又由于热运动引起的氮能级的宽度差别,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呈现黄(C/N=105:1)、绿(C/N=103:1)色,氮原子继续增多,所有可见光都会被吸收掉,便得到黑色的金刚石。在好长一个时期里,人们认为蓝色的金刚石是由于其中掺杂铝引起的。后来经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验室证实,金刚石的蓝色是钻石里含不到百万分之一的硼引起的。他们发现,蓝色的金刚石是有导电性的。这可以解释为:硼原子的存在可以使碳的价带电子进入硼(受主)能级而在价带里留下空穴,引起空穴导电,而铝的掺杂不可能有这种性
5、质。金刚石的颜色还可因掺杂原子引起所谓的“色心”(又称心)而引起。这类金刚石的颜色会因加热、辐照而改变,有的还有荧光。习惯上钻石的质量按克拉(1克拉等于200毫克)计算。一颗钻石,超过10克拉,就已很稀罕很珍贵了。至今最大的一颗金刚石是1906年开采出来的非洲之星,3025克拉。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则是称为蒙兀儿大帝的,加工前重780克拉。图 美丽的天然金刚石加工的钻石及其加工后的典型外形模型(上图)两颗未经琢磨加工的具美丽多面体外形的天然金刚石单晶及各种正多面体金刚石理想形貌模型(下图)人们梦想合成金刚石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梦想的推动力一开始就是人们梦想合成金刚石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
6、梦想的推动力一开始就是为了人工造出珍贵的钻石为了人工造出珍贵的钻石, ,因为天然的金刚石太少了。用同位素断代实验证实,因为天然的金刚石太少了。用同位素断代实验证实,所有的天然金刚石至少已有所有的天然金刚石至少已有9 9亿亿9 9千万岁了,其中许多甚至已达千万岁了,其中许多甚至已达3232亿岁亿岁! ! 天然金天然金刚石是在离地表刚石是在离地表100100至至200200 kmkm深的地幔中形成的。在那里,温度约为深的地幔中形成的。在那里,温度约为900900 13001300o oCC,压力约为,压力约为4545 6060 kbarkbar(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为(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为5050 kb
7、arkbar = = 150150 km;km;6060 kbarkbar = = 200200 kmkm)。天然金刚石是火山爆发带到地表来的。火山爆发时形成)。天然金刚石是火山爆发带到地表来的。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岩浆是传输金刚石的介质的岩浆是传输金刚石的介质,它冷却形成的岩石即富含金刚石的它冷却形成的岩石即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在地球表面,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在地球表面,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因此,只有迅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因此,只有迅速上升到地表的火山岩浆里的金刚石才不至于转化为石墨。在速上升到地表的火山岩浆里的金刚石才不至于转化为石墨。在19891989年,有
8、人估年,有人估算出算出,携带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浆的上升速度为每小时携带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浆的上升速度为每小时1010 3030 kmkm,在离地面几公在离地面几公里时的速度甚至高达每小时数百公里!在网络资源里时的速度甚至高达每小时数百公里!在网络资源http:/socrates.berkeley.edu/eps2/wisc/Lect6.htmlhttp:/socrates.berkeley.edu/eps2/wisc/Lect6.html上有一个模拟金伯利上有一个模拟金伯利岩浆携带金刚石上升到地面的有趣软件。下图是该软件运行时抓拍的连续动画岩浆携带金刚石上升到地面的有趣软件。下图是该软件运行时抓拍
9、的连续动画的几幅。的几幅。图图火山岩浆把金刚石从地幔深处输送到地表并冷却成金伯利岩火山岩浆把金刚石从地幔深处输送到地表并冷却成金伯利岩应指出,图中的金刚石的大小被大大夸张了,其实,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量是应指出,图中的金刚石的大小被大大夸张了,其实,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量是极其稀少的极其稀少的,据统计据统计,平均每平均每10001000 kgkg金伯利岩中只有金伯利岩中只有5g5g金刚石金刚石,而且其中而且其中8080只能用于工业(如制作钻头等),不能用于磨制钻石,而品质上乘的钻石就更只能用于工业(如制作钻头等),不能用于磨制钻石,而品质上乘的钻石就更少了。少了。天然金刚石主要产地在非洲。我国主要
10、产地在山东省。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大钻石是1937年在山东省发现的281.25克拉的“金鸡钻”,被日本侵略者掠去而不知去向。世界储量9.8(1989)、5.8亿克拉(1999), 近年世界年产量均超过1亿克拉,储量下降速度可观。开采金刚石需要很大的投资,从地表找到一颗金刚石的机会是极其稀少的。而开采出来的天然金刚石, 只有很少就其质量而言可以加工成钻石, 多数是灰色或黑色的, 并不透明, 有的内部夹杂有石墨, 无法琢磨出钻石。最早尝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报导在年,而第一个宣称合成金刚石的是著名的法国实验化学家莫瓦桑(H.Moissan)。他以当时已有的化学知识预计,尚未制得的单质氟的化学性质极其
11、活泼,若用它来极其迅猛地夺取碳氢化合物里的氢,就有可能把余留下来的碳转变成金刚石。 结果,他费了数年的光阴,克服了重重困难,真的制出了活泼的氟,取得了同时代人不可多得的巨大成就(他因此以及由此开拓的氟化学而得到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当他实施氟和烃类的反应时,即使是在极低的温度下,也以猛烈的爆炸告终,一无所得。惨重的失败并未动摇过莫瓦桑人工制造金刚石的信念。后来,他从地球化学家那里得知了自然界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高温高压的条件,便设计了一种模拟天然过程的用石墨造金刚石的实验。他把石墨溶进熔融的铁,然后令铁急速地冷却,企图通过液态的铁转化成固态的铁时产生的巨大内压,把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这种想法,
12、粗想起来是蛮有道理的,因而莫瓦桑叫他的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这种实验得到的产品用无机酸把铁溶解掉,从黑乎乎的固态残渣里寻找金刚石。后来,真的从中发现了透明的“金刚石”。其中一颗被命名为法国卢浮宫里的著名钻石“摄政王”同名的金刚石至今仍然在莫瓦桑的实验室里展览。莫瓦桑曾经两度在报上发表他已成功地制得金刚石。 鉴于莫瓦桑的崇高威信,一时间引起了全球轰动, 穷人为之欢呼雀跃, 富人为之垂头丧气。 后来虽有著名氟化学家O.Ruff在1915年以及Parsons在1920年宣称重复了莫瓦桑的实验制得了金刚石,却始终不能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到20世纪50年代,有人从理论上论证了金刚石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的
13、临界条件,彻底地否定了莫瓦桑设计的实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据说,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是他的一位学生被逼得无奈,投进酸洗后的黑色残渣里的天然金刚石, 也有人报导,莫瓦桑得到的只是碳化硅或尖晶石(MgAl2O4)。首先在理论上计算合成金刚石的热力学条件的是R.Berman。简单地说,他的计算就是建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相图。计算的结果是:如果以温度为横坐标,压力为纵坐标,可以在图上划出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近似的直线,在直线的下方是石墨的稳定区(对金刚石则是热力学的介稳区),在直线的上方则是金刚石的稳定区(对石墨则为介稳区)。若温度和压力正好处于直线上则是金刚石和石墨的平衡转化点。这张图表明,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