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练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练习.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19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6.3 种群 基因 组成 变化 物种 形成 练习 下载 _必修2 遗传与进化_人教版(2019)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6 6章章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第第3 3节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基础巩固1.调查某学校的200名学生发现,白化病患者1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20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5%B.5.5%C.6%D.6.5%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白化病基因共有12+20=22(个),控制白化病的等位基因共有2002=400(个),故这个群体中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2400100%=5.5%。答案:B2.科学家对某地的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研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B.
2、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C.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D.此地的环境使这种蟹变异出中间体色,并淘汰体色深、浅两种性状解析:体色不同的蟹仍是同一物种,它们的繁殖能力没有多大差别,A项错误;不同体色的蟹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食物来源是一致的,B项错误;蟹群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在生存斗争中,与环境颜色相适应的中间体色不易被天敌捕食而得以生存,C项正确;这种蟹的不同体色的变异本来就存在,环境只是对其进行选择,D项错误。答案:C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B.同种动物因生活的地区不同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山羊和绵羊的杂交后代不活D.不同种类的
3、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解析: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说明两种生物不能杂交,属于生殖隔离;同种动物因生活的地区不同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地理隔离;山羊和绵羊的杂交后代不活,属于生殖隔离。答案:B4.下列有关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解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的进化,但不一定有新物种的形成,
4、B项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是通过地理隔离实现的,C项错误;不同物种之间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项正确。答案:D5.一般来说,干旱条件下培育成的作物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袁隆平团队培育成的海水稻适于在沿海滩涂种植。干旱和盐碱环境所起的作用是()A.导致基因重组B.选择表型C.诱发基因突变D.导致染色体变异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产生不定向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材料,题干中的干旱和盐碱环境属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变异起选择作用。答案:B拓展提高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
5、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A项错误、B项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形成新物种也可能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错误;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性状发生改变,基因不一定发生改变,故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生物也不一定进化,D项错误。答案:B7.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图中所示为环境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基因频率的变化解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生物发生进化,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曲线甲只表示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该种群得以进化,但无法得知是否产生生殖隔离,A项错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自然选择,C项错误;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隐性个体的生存能力降低,显性个体的生存能力升
7、高,从而使隐性基因频率下降,显性基因频率升高,因此乙曲线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基因频率的变化,D项正确。答案:D8.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环境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2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环境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2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2个种群存在环境隔离,但2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2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2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项错误;甲、乙
8、、丙属于3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项正确;乙、丙2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2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C项错误;甲、丙2个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D项错误。答案:B9.三倍体牡蛎(3n=30)肉鲜味美,其培育的过程是使二倍体牡蛎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不能分裂,然后让该细胞与二倍体牡蛎的精子结合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牡蛎细胞在减数
9、分裂过程中会形成15个四分体B.三倍体牡蛎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且该变化决定其进化的方向C.三倍体牡蛎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D.三倍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个物种解析:三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可育,A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其进化的方向,变异不能决定其进化的方向,B项错误;三倍体牡蛎细胞内含有3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C项正确;三倍体牡蛎不可育,不是一个物种,D项错误。答案:C挑战创新10.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地雀与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某种鸟(后称达尔文地雀)有着相似的
10、特征。右上图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岛上的13种地雀在羽色、鸣叫、产卵和求偶等方面极为相似,但仍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这些地雀之间存在着。(2) 某 小 岛 上 的 全 部 莺 雀 个 体 称 为 一 个, 它 是 生 物 进 化的。(3)莺雀的羽毛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这个小岛的莺雀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35%,无条纹(aa)个体占25%,若地雀间能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解析:(1)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某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一个种群。(3)亲本中A
11、A占35%,aa占25%,所以Aa占40%,因此在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352+401002100%=55%,a的基因频率为1-55%=45%。自由交配后,子代A、a的基因频率不变,则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255%45%=49.5%。答案:(1)生殖隔离(2)种群基本单位(3)45%49.5%探究实践课: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阐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二、实验原理1.自然选择能够提高种群的适应性,它既可以对隐性基因,也可以对显性基因起到选择作用,即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产生改变。2.本探究所用的基本方法是数学推
12、算法。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决定浅色性状)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2.作出假设: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蛾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3.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示例(其中数字是假设的):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Ss 20%,ss 70%,S基因的频率为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第2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13、?4.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如下表所示)。时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1011.5Ss2022.9ss7065.6基因频率/%S2023s80775.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把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分比定高些,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与步骤4中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实验思考1.本实验思考。(1)本探究活动中,可以随意提出假设吗?提示:不可以。提出的假设要具有科学性,要严谨,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提出。(2)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蛾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提示:会。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或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14、3)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提示:表型。例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而不是控制其体色的基因。2.延伸思考。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等。归纳提升1.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进化。2.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表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实战演练1. 某岛屿上存在着桦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个变种桦尺蛾的数量比。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色桦尺蛾 黑色桦尺蛾灰色桦尺蛾黑色桦尺蛾99%1%1%99%A.工业煤烟使
15、灰色桦尺蛾变为黑色桦尺蛾B.灰色桦尺蛾迁出,黑色桦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作用D.定向变异作用解析: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灰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森林时期的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灰色桦尺蛾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建成工业区后,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灰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黑色桦尺蛾的体色反而成了保护色。在这里,环境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作用。
16、答案:C2.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S)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蛾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蛾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定向突变成S基因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B项正确。基因型为Ss的个体对应的表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C项错误。基因
17、突变是不定向的,D项错误。答案:B3.桦尺蛾的体色(黑色和灰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桦尺蛾中黑色个体的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黑色桦尺蛾为了适应地衣的颜色体色逐渐变浅B.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不定向的改变C.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D.该变化是由黑色桦尺蛾迁离、灰色桦尺蛾迁入引起的解析:桦尺蛾体色是由基因控制的,黑色桦尺蛾数量减少是因为大气污染得到治理以后的环境对其进行了选择,A项错误;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B项错误;黑色桦尺蛾和灰色桦尺蛾属于同一物种,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