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知识梳理(提纲).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知识梳理(提纲).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纲 九年级 下册 复习 知识 梳理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第 1 课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具有正义性和艰巨性)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背景 1.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领导 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 过程 1819 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
2、的独立战争。 影响 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对拉美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促进了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57185 年 反抗对象 英国 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影响 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第 2 课课 俄国的改革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18 世纪初 领导 彼得一世 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
3、面貌,实现 富国强兵 。 背景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内容 政治上:建立了 中央集权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 功劳和才能 提拔人才;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生活方式上: 提倡 西方 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影响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
4、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 时间 1861 年 领导 亚历山大二世 目的 巩固沙皇的统治 原因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内容 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土地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意义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资金; 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5、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第 3 课课 美国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 18611865 年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 导火线 1861 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 目的 维护国家统一 经过 爆发: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转折:1862 年通过了宅地法 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结束:1865 年,南方军队投降。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影响
6、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黑人虽然获得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力,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林肯 事迹 1861 年,就任美国第 16 人总统; 1862 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 18611865 年领导北方军队取得南北战争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1865 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身亡。 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第第 4 课课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
7、新(1868 年年) 原因 幕府统治危机:德川幕府推行 锁国 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危机:19 世纪中期, 美国 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倒幕运动:1868 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的统治。 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 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 “殖产兴业” 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 道路
8、,实现了 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第 5 课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开始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技术前提: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概念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 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领先国家 美国和德国 成果
9、能源:电力、石油; 动力:电力和内燃机动力;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 通讯:电话、电报; 特点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 跨越式 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 帝国主义 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的利用 概况 爱迪生 发明耐用的 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等 影响 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 。
10、 内燃机 发明 德国:奥托制造出煤气的内燃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影响 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带动了相关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汽车 概况 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 本茨 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 年美国人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影响 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飞机 概况 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 试飞飞机成功 化学工业 (瑞典)1867 年, 诺贝尔 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 (美国) 1869
11、年,海厄特 发明 赛璐珞 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 (法国) 1884 年,夏尔多内 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第第 6 课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会进步 1.人口:人口: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変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妇女地位:妇女地位: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教育:教育: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2、,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5.城市化:城市化: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社会问题 1.城市卫生、居住条件差;2.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贫富差距拉大;3.环境污染严重。 第第 7 课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牛顿 英国 成就:成就: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687 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意义:意义: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
13、大步。 达尔文 英国 成就:成就:1859 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意义: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文学家 巴尔扎克 法国 作品:作品: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意义:意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作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
14、活等 意义:意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小说反映了在 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音乐 贝多芬 德国 作品:作品:英雄交响曲 特点:特点:完成于 1804 年,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美术 梵高 荷兰 代表作: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特点:特点:向日葵中明亮、 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次工
15、业革命后美国和德国经济实力增强,广阔殖民地却被英国占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和德国经济实力增强,广阔殖民地却被英国占有。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第 8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 年 7 月1918 年 11 月,历时 4 年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具体原因:欧洲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展开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6、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集团) 爆发 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战场 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 非洲 、 亚洲 、等地; 主要战役 凡尔登 战役,有“绞肉机”“屠场”“地狱”之称; 结束 美国在 1917 年加入协约国作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 年 11 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
17、终。 性质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 帝国主义 战争。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 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飞机、毒气弹等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先后有 30多个国家和 15 亿人口卷入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认识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第 9 课课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 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十月) 地点 彼
18、得格勒 领导人 列宁 背景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一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917 年俄国发生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是,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反而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经过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起义胜利。7 日晚起义者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声为信号,攻占了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革命取得胜利;成立苏维埃政府 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世界上第
19、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推动了国际 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政权巩固措施 政治上:政治上: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经济上: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 收归国有 ,建立社会主义 公有制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上:外交上: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和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军事上:军事上: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第第 1010 课课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1. 凡尔赛
20、条约 巴黎和会 召开 1919 年 16 月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 议题 讨论战后安排,主要是对战败国德国的和约问题 操纵国 英国(劳合 乔治)、法国(克里孟梭)、美国(威尔逊)(巴黎和会三巨头): 实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结果 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战败国和苏俄被排除在外,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没有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又不加入国际联盟。) 影响 建立了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体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五四爱国运动。 凡尔赛条约 目的 惩罚和削弱德国 内容 领土:领土:重划
21、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菜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 军事:军事:菜菌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政治: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会议实质) 影响 对德国:对德国:严重侵犯了德国的主权,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对中国:对中国: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凡尔赛体
22、系 形成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瓦解 1939 年 9 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瓦解 影响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2.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召开 1921 年 11 月1922 年 2 月,由美国倡议,在华盛顿举行。 背景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赛。 目的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参会国 美(主导国)、英、法、日
23、、意、荷、比、葡和中国 9 个国家 影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公约 内容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影响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体系 形成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一些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 瓦解 1941 年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瓦解 影响 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
24、世界格局)。 形成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实质 是帝国主义战后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 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战胜国与殖民、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评价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对稳定世界局势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第 11 课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1.新经济政策(1921 年) 背景 经历 4 年世界大战和 3 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5、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内容 农业:以征收 粮食税 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制度:实行 按劳取酬 的工资。 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意义 新经济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启示 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勇于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苏联建立: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