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第五 关系 可持续发展 巩固 练习 下载 _必修 第二册_湘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巩固提升巩固提升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煤炭、化工等行业每年冬季部会遭通“停工限产”。2020 年底,由于气候寒冷,南方地区“拉闸限电”不少工厂也相继停工,完成下面小题。1北方地区的建筑、煤炭等行业“停工限产”的原因是()A资源短缺B环保需求C产业升级D市场狭小2下列措施与南方地区减少“拉闸限电”频次不相关的是()A跨区域调配能源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C提高能源利用率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阅读下列景观图片,回答下面小题。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ABCD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2、“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ABCD5图片中反映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的是()ABCD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须停止发展;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ABCD墨西哥城位于 19N,在海拔约 2250 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 2000 余万人口,3.5 万家工厂,约有 300 万辆汽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墨西哥城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多发
3、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A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B受温室效应影响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8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是()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C强化环境管理D公众参与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9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开发清洁技术
4、缩小工业规模 参与植树造林 提高化石能源价格ABCD10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森林面积不断缩小C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D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绿色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内容涵盖经济、 社会、 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 下图为“2018年我国各省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绿色化低水平区的是()A黑、赣、苏、蜀B陇、冀、吉、晋C云、皖、浙、鄂D辽、豫、陕、鲁12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A西北地区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力度B华北地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速度C西南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D东南部沿海地区
5、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14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冬季寒冷漫长B科技水平低C原料不足D日照不长15下列关于秸秆利用的描述,最符合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C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源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6选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野骆驼,学名野生双峰骆驼,是生存在亚洲腹地的
6、最大型的哺乳动物之一。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能适应极端荒漠生存环境、饮用苦咸水(刚生的幼仔需饮淡水) 、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狼和雪豹是其主要的天敌,由于妊娠期有 13 个月,因此每隔两年才能再次繁殖,每胎 1 仔。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导致目前全世界野驼数量减少到不足 1000 峰,远比大熊猫要稀少和珍贵,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余在蒙古国境内。下图为世界野骆驼分布范围变迁示意图。说出野骆驼分布范围的变化特征,推测野骆驼数量下降的可能原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 1 为乌江流域水系分布图,图 2 为乌江流域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材料二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
7、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 87920k ,干流全长 1037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690m/s.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材料三 自 20 世纪末以来,由于磷矿开采粗放、网箱养殖超载、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总磷长期超标。2018 年政府出台“以渣定产”方案,要求相关企业每年处理多少磷矿渣才能生产多少磷肥产品,乌江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恢复。(1)判断乌江流域的主要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2)简析乌江中游地区谷深流急的主要原因。(3)分析乌江在 2018 年后水质能较快恢复的主要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牛尾山药是云南姚安
8、县的特色产品,喜光,耐案性差,山药块茎多呈长圆柱形,长达 1m 左右。山药传统种植宜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需深挖开沟种植和深挖收获。近年来,姚安县引进塑料 U 型槽种植技术,将塑料 U 型槽横向倾针放入 20Cm 左右的土层、覆盖土壤进行浅土种植,使山药沿塑料槽生长。下图左图示意姚安县位置,右图示意山药传统种植与塑料 U 型槽种植。(1)从气候条件分析姚安县种植牛尾山药的优势。(2)简析山药在浅土中生长良好的原因。(3)与山药传统种植比,分析塑料 U 型槽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原因。(4)以特色山药产业为基础,提出姚安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2B
9、解析 1我国北方地区有大量煤炭资源,而且只在冬季会部分停工限产说明资源并不短缺,故 A 错误;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供暖工厂排放等导致大气污染严重,政府叫停部分产能过剩的小作坊式工厂,以改善环境,故 B 正确;建筑等行业面临的产业升级问题较少而且产业升级是连续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只在冬季进行,故 C 错误;北方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故 D 错误。故选 B。2我国能源分布地区分配不均,为了协调区域能源调配,南方地区会减少“拉闸限电”的频次,以利于电能的区域间输送,故 A 正确;减少“拉闸限电”频次是为了保障需求端的稳定,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从供应端着手,两者并不相关,故 B 错
10、误;减少“拉闸限电”频次可以避免大量电能在输送网络中的浪费与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故 C 正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充足的能源保障,否则将面临工厂停产,产业发展受阻等问题,故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与减少“拉闸限电”频次有关,故 D 正确。本题选择不相关的一项,故选 B。解析本题考查电力供应相关知识, 我国南方地区减少“拉闸限电”主要与天气寒冷,家庭取暖主要用电力,造成电力供应紧张,为确保电力供应安全采用“拉闸限电”措施。3C4A5B6D解析 3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图示是森林破坏,是水土流失,是大气污染,是垃圾污染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11、据此选 C 正确。4如果人类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就会造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图示过度砍伐森林,森林资源减少。选 A 正确。5图示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是该河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结果。选 B 正确。6本题是对环境问题本质的考查。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可见只有发展才能最终解决环境破坏和贫困加剧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选项是错误的;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正确;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