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21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2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及天体系统1.1.天体的类型:天体的类型: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和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垃圾【判读技巧】 是否独立而不是依附在某一星球上。从地球的角度来说,要在大气层之外。2.2.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以地球为例形成的天体系统:二、行星地球(分析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要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首先的了解太阳系的行星成员。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一)普
2、通性:(一)普通性:1.1.运动特征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3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2.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均不是最特殊(二)特殊性(二)特殊性存在生命存在生命1.1.外部条件外部条件(1)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2.2.内部条件内部条件(1)日地距离、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知识扩展】月相1.月相推算农历日期变化记忆诀窍:区分上下半月:先看月面是左边亮(115)还是右边亮(15下月初一) ;锁定上、下弦月前后:
3、假设此时右边亮,说明是下半月,还可以再精确时间。月面亮超过一半,则为十五二十二、二十三左右,月面亮少于一半,则为二十二、二十三左右到下月初一之间。可根据亮面比例推理更贴近的日期。42.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差异: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如下图)发生的时间,日食一般在新月(也叫朔日,初一) ,月食一般在满月(也叫望日,十五前后)月食图(日、月、地成一线)5月食图(日、地、月成一线)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1.1.概念: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给地球。2.2.能量来源:能量来源:太阳太阳内部内部 核聚变核聚变。 (高温高压的
4、条件,4H He)3.3.影响:影响:(1)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外力作用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3)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太阳能。4.4.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1 1)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6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因素原理描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同纬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天气因素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地势因素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
5、辐射多【中国】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降水递减)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极值为地形因素影响) 。a.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 纬度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b.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 2)时间(季节)分布:)时间(季节)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例如北半球夏季辐射强于冬季。(考虑降水时间因素, 旱季强于雨季, 例如长江
6、流域 56 月份梅雨天气, 辐射少)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活动的概念(一)太阳活动的概念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太阳活动主要发生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其结构主要有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7(二)太阳活动的类型(二)太阳活动的类型类型类型发生位置发生位置特点特点地位地位太阳黑子光球层黑子由于比其它区域温度稍低,故显得暗一些。活动周期为 11 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色球层温度相对较高区域,显亮,能量巨大。耀斑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同步起落)太阳活动标志之一日珥喷射的气体呈弧状,日全食时可肉眼观测到。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日冕
7、物质抛射日冕层日冕结构短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带电粒子,破坏太阳风的流动。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会变得强劲, (高能带电粒子)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2.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干扰海底光缆通信) 、电网、航空航天、损害输油管道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扩展】1.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2.如果需要细分:(1)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8(2)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一)化石与地层(一)化
8、石与地层1.1.地层及其意义:地层及其意义: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气候、水文等多种信息,还包括了各种动植物的化石,这些都能够反映地球的历史。2.2.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1 1)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2 2)生物层序律:)生物层序律: 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3.3.沉积岩两个重要特征:沉积岩两个重要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二)(二)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的演化
9、历史1.1.地质年代表及演化过程地质年代表及演化过程92.2.地球演化的关键要点:地球演化的关键要点:演化要点一演化要点一: “生物进化特点生物进化特点” :总体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植物:藻类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人类)演化要点二演化要点二: “生命大灭绝事件生命大灭绝事件” :地球已经发生过 5 次生物大灭绝,其中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约 95%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恐龙和海洋中 50%的无脊椎动物从地
10、球上消失。10演化要点三演化要点三: “重要成矿期重要成矿期” :古元古代是地史上第一次十分重要的成矿期。以矿种多、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著称。比如中国这一阶段就有大量因古大陆裂解离散-造山而产生的矿产,构成了铁、铜、铅锌、金、硼、菱镁矿、滑石等矿床成矿带。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晚古生代蕨类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演化要点四演化要点四: “联合古陆分合与造山运动联合古陆分合与造山运动” :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成为联合古陆。中生代发生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 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解体,各大陆向
11、现在的位置漂移。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_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11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一、内部圈层结构一、内部圈层结构“两波分两面,两面分三层两波分两面,两面分三层”(一)依据:地震波(一)依据:地震波1.原理: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因此根据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经过的物质不同进行划分。2.“两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对比) :纵波呈纵向运动,传播速度快,能够通过固、液、气三态, ;
12、横波呈横向运动,传播速度慢,且只能通过固态。3. 地震波向地球内部传递特点:(如下图)在地下平均 33 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在地下平均 2900 千米处:纵波速度下降,继续向下传播;横波消失在这两个界面地震波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两边物质性质不同,该界面我们称之为不连续面。4.“两面”地下平均 33 千米的不连续面称之为莫霍界面;地下平均 2900 千米的不连续面称之为古登堡界面。根据这两个界面两边的物质不同。两个界面将地球划分为三部分:【由外及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12(二)地球内部结构及特征(二)地球内部结构及特征1.1.地壳地壳(1)地壳的范围:莫霍界面以上,为固体外壳。
13、(2)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510km) ,大陆地壳厚(39-41km) ,与陆地海拔有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2.2.地幔地幔(1)范围: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占地球,总体积的 80%。固态。(2)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3)软流层位置:上地幔的上部(4)岩石圈范围: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3.3.地核地核(1)范围:古登堡界面以下,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2)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13(3)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
14、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水圈的形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顶部。14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一、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组成作用作用气体主要成分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弱氧化的作用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具有氧化作用微量成分CO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地面保温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吸收紫外线)水汽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一系列天气现象、对地面保温固体
15、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一)(一)对流层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约 75%的大气的质量和 90%以上的水汽质量、固体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厚度厚度与温度有关:纬度高,对流层厚度越低;低纬度 1718km,中纬度 1112km,高纬度 89km。夏季也大于冬季。现象现象对流层大气运动复杂,多对流天气,天气复杂多变气温特点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逆温现象】【逆温现象】151.1.定义定义: (在对流层中)气温会随着
16、高度的增加而升高。2.2.过程图:过程图:3.3.逆温的影响:逆温的影响: 益处益处 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山坡或河谷地区常发生逆温现象,逆温现象看成是一种气候资源而加以利用 弊端弊端 逆温造成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部,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甚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部,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二)(二)平流层平流层现象现象大气水平运动,无对流,无天气变化16气温特点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受热过程受热过程臭氧(中上层)直接
17、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飞机飞行【臭氧空洞】20 世纪 80 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之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 。 “臭氧空洞”的出现,表明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含量减少。(三)(三)高层大气高层大气高度分布高度分布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大气上界气压特点气压特点气压低,空气密度小现象现象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极光现象,流星现象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17【解读【解读】 :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1.1.
18、太阳暖地面太阳暖地面(1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 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 (天的蓝色,朝霞与晚霞,太阳未出天已亮等)(2 2)地面的吸收作用)地面的吸收作用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而增温。增温后又以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2.2.地面暖大气地面暖大气(1 1)大气吸收增
19、温)大气吸收增温对流层中的COCO2 2和水汽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大气辐射) ,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18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一天中的大气受热过程分析】【一天中的大气受热过程分析】日出之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并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随着太阳高度角变大,传递热量不断增加;12 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传递热量最多,但是到达地面乃至被吸收转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地面温度最高为 13 时;大气的受热同理,需要一段时间,在 14 时大气温度达到一天中的最高。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传递热量逐渐减弱,地面及大气温度在达到最高峰之
20、后也在下降。 日落之后下降得更快, 次日太阳出来前地温及气温都是不断下降,因此,气温达到一天中最低时为日出前后。(二)大气的保温作用(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在一天中都有,地面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因此白天逆辐射强度大于夜间,但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的重要性比较明显。1. 大气保温作用的案例分析大气保温作用的案例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2.2.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1 1)温室大棚)温室大棚原理:地面长波辐射不易散失(与地膜
21、同理)意义: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提前及延后种植时间,提前上市。(2 2)烟雾防冻)烟雾防冻原理: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逆辐射意义:减少农作物的损失。19【同类操作【同类操作】 :果园浇水:果园浇水:霜冻来临前全园适量灌水,增加果园湿度,减轻冻害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入冬前,用涂白剂将果树树干和主枝均匀涂白,既防冻、防日灼,又能杀死隐藏在树干中的病菌、虫卵和成虫。(3 3)果园铺沙、鹅卵石)果园铺沙、鹅卵石比热容比热容原理:增大比热容意义: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三)地理思维探究:昼夜温差大小分析(三
22、)地理思维探究:昼夜温差大小分析1.1.地势地势地势高,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2. 天气天气晴天,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3.3.下垫面下垫面 比热容比热容 比热容大,比热容大,白天增温速度慢,夜晚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较小(如海洋昼夜温差较小(如海洋) 。二、热力环流二、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热胀冷缩 (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引发)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热力环流 注意点注意点 环流的箭头首位相接,气压最
23、高的为近地面气流下沉的位置20同一点,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是相反的( (二)等压面的弯曲与判读二)等压面的弯曲与判读1.1.已知气压判断等压面的弯曲已知气压判断等压面的弯曲 技巧技巧 高压区向气压变小的方向弯曲(高空) ;低压区向气压变大的方向弯曲(近地面) 。2.2.已知等压面的弯曲判断气压或气温高低已知等压面的弯曲判断气压或气温高低 技巧技巧 向气压变小方向弯曲的区域为高气压区;向气压变大的方向弯曲的区域为低气压区。(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1.1. 海陆风:海陆风:(1 1)成因分析: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 2)风向:)风向:白天吹海风,
24、晚上吹陆风。(3 3)影响:)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2. 山谷风山谷风: :(1 1)成因分析)成因分析: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 2)风向)风向: :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21(3 3)影响:)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巴山夜雨涨秋池】3.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 1)成因分析)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2 2)风向:)风向: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3 3)影响与应用)影响与应用
25、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地带距离之外。注意:注意: 在海陆风(湖陆风) 、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热力性质差异) 。 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湖陆风) 、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22三、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大气的水平运动是热力环流中大气的水平运动。(一)(一)风形成的过程分析风形成的过程分析1.1.影响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影响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1 1)直接影响其形成力)直接影响其形成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