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 土壤的形成 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 土壤的形成 ppt课件.ppt》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 土壤的形成 ppt课件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册 5.2 土壤 形成 ppt 课件 下载 _必修 第一册_湘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5.2土壤的形成我国古书说文解字对“土”字的定义是:“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并进一步解释说:“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即土壤是位于岩面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是“物出形也”,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分析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形成因素及土壤特征1.想一想,吸引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新课导入 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这里群山拱卫,古代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原来,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岩石,山中溪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形成了富硒土壤。这种独特的土壤,再加
2、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宜耕种的自然条件,在农耕时代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百姓,他们纷纷迁移至此。 2.寻乌富硒土壤是怎样形成的?思:8min1.阅读P121,勾画土壤的概念及作用2.阅读P122-125,了解成土因素,填写导纲相应部分 P122,勾画成土母质 P123,勾画气候条件 P123,勾画生物因素 P124-125第一段,勾画其他因素3.阅读P125第二段,勾画土壤剖面,填写导纲相应部分议:8min活动:1. 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赤红壤又称为砖红壤性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
3、,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黄壤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与红壤属同一纬度带,但黄壤分布在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读图 5-23、图 5-24,完成相关任务。(1)据图归纳海南岛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议:8min(2)燥红土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议一议,海南岛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发育有亚热带的土壤?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 ,能够 的疏松表层。肥力生长植物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 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 。组成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物质基础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
4、主要来源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有机质的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存于土壤空隙中(空气多则会发生旱灾)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有很大的流动性(水分多则会发生水灾)土壤矿物质45%土壤有机质5%水分20%30%空气20%30%土壤的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一、成土因素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成土母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
5、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为可生长植物的土壤。1.概念2.特点3.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性质物理和化学4.成土母质的粒度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在不同的成土母质中,风化物颗粒大小不一。(1)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 ,含 和 较多,含 较少;(2)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 ,含较多 ,含 和 较少。较细粉砂黏粒沙粒较粗沙粒粉砂黏粒砂土 砂土成分以沙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空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
6、,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壤土 壤土中所含的砂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与耕作。粒径小粒径大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5.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1)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钙、铁、锰、镁含量高;(2)酸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硅、钠、钾含量高气候温度、降水量岩石风化强度、速度0湿热地区干冷地区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成土速度快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
7、,土壤黏粒比重高。成土速度慢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弱。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会很快变得贫瘠。冷湿地区干热地区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气候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规律影响 控制6.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成土母质是风化产物,没有肥力;土壤具有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成土母质在气候和生物作用下形成土壤(二)气候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影响通常情况下, 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温暖湿润的气候,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 。减少如南方红壤较为贫瘠。 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低温如
8、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降水:水分充足有助于土壤内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水分对土壤也有淋溶作用。风: 其他条件一定时,风力增强,可加速岩石的物理风化南方的红壤东北的黑土(腐殖质含量多,土壤呈暗黑色)(发生氧化反应,呈暗红棕色,腐殖质含量少)(三)生物1.作用是土壤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有机质枯枝落叶掉落地面分解有机质岩石风化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2.生物的影响过程促进岩石的化学、生物风化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包括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地
9、表。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成土因素-植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成土因素-动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等,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微生物则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过程。(四)其他因素1.地形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 的分化垂直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迎风坡:水分状况比背风坡好2.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
10、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偏碱性。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五)人类活动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积极方面:水稻土: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 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消极方面: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123气候4地形5时间6人类活动成土母质生物 1. 有人认为,
11、热带地区的土壤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要丰富。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没有道理。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厚度较大;但少雨干旱的热带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另外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这将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2. 比较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和江南丘陵红壤,说明哪一类土壤的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好于江南丘陵红壤和青藏高原寒漠土黄河三角洲冲积土是黄河携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黄河三角洲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