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问题探究)ppt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问题探究)ppt课件.ppt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问题探究ppt课件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5.2 协调 关系 实现 可持续发展 知识 梳理 问题 探究 下载 _必修 第二册_湘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二第十四讲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栖息地逐渐远离交通线分布;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不连续块状。 2. 108 国道秦岭隧道建成通车后,为恢复和扩展大熊猫栖息地,人们拆除了原翻越秦岭主脊路段的机械围栏和铁丝网,并营造箭竹林。议一议,这样做是否必要? 提示:有必要,机械围栏和铁丝网的存在破坏了熊猫的栖息地环境,也阻隔了原交通线两侧熊猫栖息地的联系,不利于熊猫的生存和繁衍。箭竹是熊猫的食物,营造箭竹林,有利于给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弥合块状栖息地之间的阻隔。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采集狩猎社会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有限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工业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又称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应运而生信息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一系列变革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提示: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
3、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该地区介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的转变?提示: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点,积极谋求人地和谐。(1)分析各发展阶段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提示:采集狩猎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产业活动以采猎为主,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野果和打猎为生,生活资源主要依赖天然食物,资源极为匮乏,且极不稳定,所以人口增长率极低。由于人类处于自然的从属地位,环境问题极少。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所以产业活
4、动以农业为主,主要利用土地、淡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环境问题亦有所呈现,但依然不是很明显。工业社会,由于工业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工业技术的大幅进步,产业活动以工业为主,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增长剧烈,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社会,由于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大力开发,产业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环境问题逐步缓解。(2)当前,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示: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经济的发展应该基于资源和环境
5、承载力相适应,要注意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示:C方案更加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由:方案C的侵蚀量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所以对地理环境的破坏最小;虽然38年内总收入最低,但和其他方案差距并不大,长远上其总收入远远超过其他方案。提示:乙山村,因为乙山村的方案积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中草药和葡萄的种植既发展了经济,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村里依然是青山绿水,因此也实现了村里脱贫的社会效益。提示:自由发言(建议要点: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阐述)。 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
6、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力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提示: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混流池:稀释和混流,以便于生化处理;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二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人工池:可以存储处理后的水,
7、资源化利用,通过溢流方式排入江河。提示: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护水资源;农业:生产中发展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工业:实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生活:日常家庭用水的循环利用;公共厕所用水的再生循环等(具体措施可以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列举)。提示:建筑、建材行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三废”综合利用后的再利用资源1. 议一议,建材行业利用了哪些行业的废弃物?这种生产方式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2. 以你了解的行业为例,绘制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模式图,并与同学交流。提示:长江中下游两岸的能源重化工业快速涌现、密集布局
8、,呈现杂乱无序,过度开发之势。这些能源重化工业每天产生的各类工业废水偷排入江,混杂着生活污水及航运激增带来的船舶污染,使长江遭到了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污染程度远超自身的水体净化能力和环境承载力。(1)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大气等,都是上述“悲剧”的典型例子。结合所见所闻,试列举若干类似的案例。提示:分析草场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放牧总量;进行个体放牧量的合理分配;种植和培育人工草场,提高草场承载力;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奶制品和羊肉制品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2)假如你是上述材料中的当事人,你又会怎么做呢?提示:由于人口基数大,各类资源需求量大,工农业产品
9、需求量大,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然无法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所以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1)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你是怎样理解的?提示: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短缺问题(2)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提示: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目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规划、节约土地,推动城市集约化发
10、展、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3)议一议,国家为何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大气污染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工厂上脱硫工艺,减少粉尘排放等等;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多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减少风吹尘;鼓励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水污染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节约生产废水,规定用水定额,改善生产工艺和管理制度、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1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