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跟踪训练.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跟踪训练.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 跟踪训练 2019 新人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第一章 人口 三节 容量 跟踪 训练 下载 _必修第二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示地区()A人口集中区向地势低平地区移动B未来的人口合理容量有可能提高C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土地资源D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扩大绿洲面积3图中现在城镇相对于古城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B人类对土地肥力的要求越来越高C人类对水
2、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D交通是现在城镇选址的首要条件我国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耕地资源面临持续减少的严峻形势。读我国南方某地区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完成下面小题。4表格中的承载人口数量指的是该地区的()A户籍人口数量B外来人口数量C最大人口数量D合理人口数量5与 2015 年相比,2020 年耕地资源承载人口发生变化,最可能是因为当地()A人口增加B城市化水平下降C耕地资源减少D科技进步6提高该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的合理措施包括()科技兴农,提高单产控制人口增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矿产深加工工业ABCD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
3、宜的人口数量是 7 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该控制在 16 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报告中所指的“7 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C环境人口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8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实行计划生育鼓励向国外移民ABCD下图为“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山区山前洪积扇河流沿岸ABCD10影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首要要素是()A水源B地形C土地D矿产11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
4、丰富,人口容量越大B科技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D区域越开放,人口容量越小人口容量首先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其次还受到科技、生活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12按照目前情况,浙江省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浙北平原B浙南山区C浙西盆地D沿海岛屿13下列活动中,既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沿海地区围海造地B浙南山区开山造田C城市取消落户限制D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图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口和城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影响图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森林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石油资源1
5、5为提升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A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B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C推行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D加强勘探,提升采油量16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D消费水平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截至 2014 年 3 月,美国的人口的数量为 3.178 亿,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根据美国每年出生的平均人口数量,其资源浪费量是印度的 35 倍,比中国人均的资源消耗量高出约 53 倍。下表为 2012 年美国人口增长资料表。人口总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净迁移率8.9913.688.393
6、.7材料二: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加利福尼亚州人口迅速增长,目前已成为美国人口第一大州。下图为加利福尼亚州位置示意图。(1)近几十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18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见下表。表 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 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 20 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 1 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 133
7、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 533 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森林面积_,淡水_。(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19根据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
8、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解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不同,人们获得的资源数量不同,因此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A 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环境人口容量也随之改变,B 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
9、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会增加,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资源量是有限的,因此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不是无限的,C 错误;一般消费水平越高,一定区域内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越少,即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成负相关,因此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D 正确。故选 D。2B3A【解析】2该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人口集中向山前绿洲地区移动,而不是向地势低平地区移动,A 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同时,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也使得该区域对外联系增强,所以未来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有可能提高,B 正确;该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水资源,C 错;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
10、题是控制人口数量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D 错。故选 B。3读图可知,古代城镇位于河流的下游,而现代城镇更靠近河流的上游,反映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口向水资源更加丰富的上游地区移动,而不是说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A 正确,C 错;图中城市位置的变化并不能反映人类对土地肥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化肥的使用,人类对土地肥力的要求在逐渐降低) ,B 错;图中城镇的选址主要依赖于水源,而不是交通,所以不能反映交通是现代城镇选址的首要条件,D 错。故选 A。4D5C6B【解析】4读表可知,表中的承载人口是依据该地区的耕地资源评价的人口数量,小于该地的实际人口数量,因此
11、表格中的承载人口是指该地区的合理人口数量,D 正确,ABC 错,故选 D。5读表可知,与 2015 年相比,2020 年耕地资源承载人口降低。由于该承载人口数量是以耕地资源为评价指标,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当地城市化水平的上升,耕地被占用,耕地资源减少,C 正确,B 错;读表可知,当地实际人口数量和承载人口数量均下降,A 错;科技进步不会导致承载人口数量降低,D 错。故选 C。6提高该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应该从该地耕地或农业的角度采取措施。通过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从而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同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耕地资源和质量,从而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正确;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