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 2019 新人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乡村 城镇 基础知识 难点 检测 下载 _必修第二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 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最重要指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2)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人口增加;工业
2、化促进了城镇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3)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城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
3、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2 世界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进程18 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 2%。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自 18 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在 19 世纪的 100 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 70%,城镇人口增加了 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
4、口比例提高到 13.3%。20 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至 2016 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54.3%。(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晚(20 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速度加快原因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动力
5、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迁移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经济迅速发展现象或问题逆城镇化现象(大城市人口向乡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缩)城镇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3)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综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这条曲线符合一般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中期阶段;人口
6、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原因及危害:城镇居民燃烧煤炭等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镇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导致光化学烟雾及酸雨,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整治措施: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原因及危害:城镇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
7、的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污染环境。整治措施: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垃圾污染原因及危害: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固体垃圾废弃物急剧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整治措施: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原因及危害: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整治措施: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原因及危害: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
8、象。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镇的环境质量。整治措施: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原因及危害: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整治措施: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均有,但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得到有效解决。原因是不断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均有.较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 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
9、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城镇的发展。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重难点重难点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的区别项目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
10、镇化再城镇化时间19 世纪至 20世纪上半叶20 世纪 50 年代至7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镇,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由城镇中心向郊区迁移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由郊区或农村向城镇中心地区回流原因城镇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城镇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城镇中心地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18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 58%(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 42%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
11、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回答 12 题。1试推测我国城镇化的“水分”主要是指()A众多农民工进入城市造成的伪城镇化B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C快速的郊区城镇化引起的城市扩张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镇化2 “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哪个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A逆城镇化B大城市病C城镇污染D房价上涨答案:1.A2.B解析:第 1 题,伪城镇化又称为“不完全城镇化”,是指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0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