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2.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配套课件编号:012fb).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2.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配套课件编号:012fb).doc》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_2.3 用频率估计概率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配套课件编号:012fb 浙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数学 简单 事件 概率 _2 频率 估计 教案 教学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浙教版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九上九上2.32.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一、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的认识是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 因此, 从教材的安排上看,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交叉编排的趋势。本章是在数据分析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对概率的研究的。本节侧重于从频率的角度来研究概率。意在通过抛硬币的实验表明: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统计规律性,且其统计规律体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 即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 这个常数就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从实验的角度来估计概率,也为接下来
2、从理论的角度计算概率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概率。难点:学会运用频率估计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二二 、目标分析、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 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趋于稳定。能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猜测结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和力量。体会随机实验的随机性与规律性, 让学生了解
3、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三、三、 教学媒体分析教学媒体分析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硬币若干,各种实验数据表若干。教学媒体分析: 为了让学生逐步了解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开始做抛硬币的实验。通过认真填写实验数据表,借助 excel 表格中的公式计算,即时算出相关频率,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依靠独立思考与小组的合作交流,达到对上述关系的理解,升华。四、四、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分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此,我将本节
4、课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明创创设设情情境境引引出出问问题题欣赏:2007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无间道风云剧照(4张)提问:大家知道影片的两位男主角是如何决定自己所演的角色的呢?猜猜看。下面请看记者的文字采访记者:你们俩是怎么决定谁演哪个角色的?达蒙:我们真的扔了硬币,我就是靠它决定的。我和莱昂纳多都认为这是些了不起的角色。最终的结果真是不错,现在我已经无法想像扮演另一个人。提问:为什么抛硬币的方法可行呢?动作:“若有不解”得摸出一枚硬币,抛掷,并接住。猜想: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吗?设疑:既然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反面向上的概率
5、,均为 1/2。提问:“我拋两次硬币,必然有一次正面向上,有一次反面向上,对吗?为什么?”学生顿时议论纷纷,纷纷举手,提出:抽签,抓阄,抛硬币等方法来决定。生:硬币正反面 的 概 率 相同,所以他们最后抛到角色的 可 能 性 相同。学生直觉的反应: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各占一半。生: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对学生的方法表示赞赏。学生的猜测具有随机性, 感受随机事件的偶然性。问题的提出似乎顺理成章, 实际上却是一种混淆频率和概率的说法,这样便于激发矛盾,引起共鸣。动动手手实实践践合合作作探探究究整个实验实验分四大步:第一步:学生第一步:学生各自各自抛硬币两次抛硬币两次师:以举手的方式统计
6、“正面向上”的频率。“正面向上”的频率出现的三种结果:1,1/2,0。提问:从实验结果来看,我们最初的猜想是不正确的,那么造成猜想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猜想: “那么我加大抛硬币的次数, 现在我抛 30 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应该等于反面向上的次数,各等于 15次。”提问:请大家预测实验结果。此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小组合作,动手做抛一元硬币的实验。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教师的说法正确与否。第二步:第二步:小组实验小组实验活动活动布置活动注意事项:1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合作学习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 8 组,组内成员分工,一位同学抛硬币,一位同学数抛硬币的次数,一位同学作硬币正面向上的记录,
7、最后一位同学观察实验是否在同一条件下进行。2任务每组抛掷 30 次, 本着一丝不苟, 严谨求实的态度认真记录好“正面向上”出现的频数和计算“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附记录单抛掷次数30正面向上的频数正面向上的频率学生抛硬币两次,举手表示结果。生:可能是抛的时候变量没有控制好。生:实验次数太少,所以实验结果就有了偶然性。学生此时满脸疑惑,有的肯定这种说法正确,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但说不出原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注意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控制变量) ,记录硬币正面向上的频数,计算向上频率。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8、,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投入程度,接下来用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检验自己的猜想。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动动手手实实践践合合作作探探究究第三步:汇总、分析数据第三步:汇总、分析数据教师收集、汇总各组实验数据,板书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数据想一想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提问:观察这些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师:从原来的只抛两次,到现在的抛 30 次,我们似乎发现了一些规律。那么,继续增加抛硬币的次数,会不会规律更明显呢?我们采用叠加各组数据的方法来看看。教
9、师利用提前制作的 excel 表格,现场录入各组数据,利用公式直接获得增大实验次数后的相应频率。提问: 观察叠加后的频数汇总表。 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在哪个常数附近摆动,摆动的幅度有何变化?师:请同学们把上述实验数据以描点的形式画在学习单上的统计图内。图 1第四步:对比分析第四步:对比分析 深化结论深化结论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增加实验次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为了弄清其中的规律,曾坚持不懈的做了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实验,请看他们的次数306090120150180210240正面向上的频数频率生:几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生:从频率来看, 频率在 0.5
10、附近上下摆动,都比较接近 0.5。生:跟原来的频率相比,叠加后的频率更加接近于 0.5,在 0.5 上下摆动。学生描点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回答, 似乎感受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规律性, 但限于实验次数并不是很多,规律不是很明显。此时,趁热打铁,通过叠加各组数据的方法继续增加实验次数。通过上面的步步紧逼,主要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 另一方面感受到随着实验次数越来越大时, 随机事件又显现出它的规律性。绘制统计图, 通过实践进一步直观地感受刚才得出的规律。动动手手实实践践合合作作探探究究实验结果。师:请同学们观察表中频率,有何发现?追问: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对比:展现教材中的统计图,与学
11、生自己实验得到的统计图比较。图 2师:请同学们分析,两个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规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不同在哪里?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生:这里的频率几乎已经等于 0.5 了。生:抛硬币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偶然性便减少了,频率就越接近于概率。生:在 0.5 这个数附近上下摆动,随着次数的增加,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图 1中反映的规律并不能在图 2中得到反映。经过讨论: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生:实验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上述规律。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 学生深入分析数据,进一步探究规律。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组间交流,提高数学交流水平。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00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