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四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精品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广东省四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精品解析.docx》由用户(青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广东省四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精品解析 2022 广东省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题 精品 解析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2 届广东省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精品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 1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中国的艺术真有些儿奇妙: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 讲到远近法差不多没有一幅不错。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中就可看见许多显著的远近法错误的实例。这种画犯着种种错误,画中没有眺望的中心点,画家没有一定的立场,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分别地观察各物的形状,局部地描写出来,凑合而成一幅绘画。我选出上述图册摹写其中之一的大体轮廓如下面图(图一)来,依照西洋的画理而
2、另拟远近法正确的图(图二) ,比较观察,始知这差异乃由于东西洋艺术的性质根本不同而来。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试比较观察前面的第一图(仇英原作)与第二图(依西洋画法改作) ,最初所得的感觉,后者就是现世常见的景象,前者便似“别有天地非人间”。后者是事实的,前者是虚构的。第一图所表现的,似是我们读了西厢记惊艳一出后闭目想象所见的普救寺的光景。第二图中所表现的,却是我们身入灵隐寺等处时实际看到的光景了。西洋美术自古注重写实。希腊时代的神像雕刻,都依照人体解剖学。文艺复兴期的画家都讲究远近法。东洋艺术的态度则不然,一向注重空想,绘画当然也不务写实,而描摹想象中的情景。想象的世界中,行动非常自由;眺望
3、景物时自己的立场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左就左,要右就右。这犹似做梦,昔人云“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伏在斗室中描山水图的中国画家,正同这相思家一样。做梦一般地飞绕天涯而眺望景物,把不同时所见的光景收入同一幅画中,上下重叠地描写的便是山水“立轴”,左右连绵地描写的便是山水“图卷”。立轴是像两个黄金律长方形相连接一般狭长的一条纸,山水可以重重叠叠地画上去,仿佛飞机中望下来所见的鸟瞰图,而各种景物又都可作平眺形。图卷有横长数文者,一丘,一垒,一桥,一亭,连绵不断地画过去,比回旋照相镜头所摄的大团体摄影收罗更广,而各部又都可作正眺形。洋画创作的时候,首先必固定自己的立场,而规定画的中心点。务求其
4、肖似实景,与我刚才第二图时同样态度。这可说是实景的背摹或仿造,与中国画的想象性质完全不同。现在从表面上拿西洋的画法来规律中国画, 当然可指摘其远近法的错误, 而见其为局部凑成的不统一的绘画。但就根本一想,这远近法的错误与画面的不统一,正是中国画的特质所在。利用错觉而在平面的纸上假造立体形的远近法, 原是西洋艺术上的事。 这在图画教科及实用美术上固然是很重要的法则,但不能拿来规律崇尚自然而取综合式的中国古代艺术。(摘编自丰子恺认识绘画 )材料二:材料二: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
5、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伏羲画八卦,即是以最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相的变化节奏。西洋绘画的境界,其渊源基础在于希腊的雕刻与建筑。以目睹的具体实相融合于和谐整齐的形式, 是他们的理想。 近代绘风更由古典主义的雕刻风格进展为色彩主义的绘画风格,虽象征了古典精神向近代精神的转变, 然而它们的宇宙观点仍是一贯的, 即“人”与“物”,“心”与“境”的对立相视。而这物、我对立的观点,亦表现于西洋画的透视法。西画的景物与空间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由一固定的主观立场所看见的客观境界,貌似客观实颇主观(写实主义的极点就成了印象主义) 。就是近代画风爱写无
6、边天际的风光,仍是目睹具体的有限境界,不似中国画所写近景一树一石也是虚灵的、表象的。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大的诗情画境。所以它的境界偏向远景。在这远景里看不见刻画显露的凹凸及光线阴影。 一片明暗的节奏表象着全幅宇宙的氤氲的气韵, 正符合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故中国的境界似乎主观而实为一片客观的全整宇宙,和中国哲学及其他精神方面一样。中国画因系鸟瞰的远景, 其仰跳俯视与物象之距离相等, 故多爱写长方立轴以揽自上至下的全景。数层的明暗虚实构成全幅的气韵与节奏。西洋画因系对立
7、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而光与阴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气韵流动。(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材料三:材料三:(明)戴进溪堂诗意图(尼德兰)小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狩猎绢本设色 19.4cm*104cm木版油画 32.5cm*25.5cm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以远近法的西洋画理衡量,很多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错误显而易见,对于中国国画的这种不足,作者深以为憾。B. 丰子恺借助摹写的两幅图说明了中西方绘画在空间展现上的不同,指出中国绘画的自由度高于西洋画。C. 中国画的山水立轴或图卷,很容易使观者联想到“关山万叠”“云树千重”“碧
8、波千里”等诗文用语。D. 西洋绘画中贯穿的宇宙观点始终是一致的,即“人”与“物”。“心”与“境”的主客观对立相视。1.【答案】 A【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作者深以为憾”错误, 由材料一第一句话“中国的艺术真有些儿奇妙”和最后一段“利用错觉而在平面的纸上假造立体形的远近法, 原是西洋艺术上的事但不能拿来规律崇尚自然而取综合式的中国古代艺术”看, 作者并不认为这是中国画的不足, 所以也就谈不上遗憾。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代绘画上的种种错误主要是由画家缺乏西洋画理、绘画没有固定的立场造成的。B. 西洋画根基于雕塑建筑,中国画根基
9、于哲学。两者的差异源于对空间法则的重视程度,难论高低。C. 西洋画的透视法貌似客观实颇主观,中国画的透视法观照整体的动态自然,似主观而实客观。D. 中国绘画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影响了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2.【答案】 C【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中国古代绘画上的种种错误”扩大范围, 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 讲到远近法差不多没有一幅不错”可知, 文章论述的是古代绘画在远近法方面的错误; “主要是由画家缺乏西洋画理、 绘画没有固定的立场造成的”错误, 材料一论述的中国绘画远近法的错误并非仅仅“由画家缺乏西洋画理、绘画没有固定的立
10、场造成的”,还有其他复杂原因。B.“两者的差异源于对空间法则的重视程度”错误,由材料可知,中西方都重视空间法则,但是中西方空间法则的内涵不同。D.“中国绘画影响了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错误, 因果倒置, 原文是“中国画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大的诗情画境正符合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而且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应是“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影响了中国绘画。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展现中国画的特质的一项是(3 分)A.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 528.7 厘米 X24.8 厘米的横幅长卷,全景式描绘了三大空间场景。B. 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将五个时间段的
11、叙事性场景描绘在一幅画面中。C. 东晋顾恺之仰慕曹植的洛神赋 ,遂绘制出名画洛神赋图 ,活化了洛神的绝世之美。D.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只几点墨色和几笔水纹,但却营造出烟波浩渺的动人意境。3.【答案】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A.展现了中国画爱写长卷、 立场自由、 把不同空间景象收入同一幅画中左右连绵地描写的特质。B.展现了中国画爱写长卷、 立场自由、 把不同时间景象收入同一幅画中左右连绵地描写的特质。D.展现了中国画以最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相的变化节奏以及“中国心灵蓬松潇洒意境”的特质。C.该表述只能表现顾恺之创作的动因以及画作的艺术感染力, 不能展现
12、文中表述的中国画的特质。4. 材料一是怎样论述中西绘画的不同的,请简要分析它的论证思路。 (4 分)4.【答案】 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以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为例,巧妙运用了图例, 对比分析了中西画法不同的原因, 最后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得出中国画呈现的远近法错误与画面的不统一恰是中国画特质的结论。本文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由题干“怎样论述”可知, 本题其实是考查论证上的特点, 主要包括论证的方法和论证的思路。从论证方法来看,“我选出上述图册摹写其中之一的大体轮廓如下面图(图一)
13、来,依照西洋的画理而另拟远近法正确的图(图二)”“试比较观察前面的第一图(仇英原作)与第二图(依西洋画法改作) ,最初所得的感觉,后者就是现世常见的景象,前者便似别有天地非人间。后者是事实的,前者是虚构的”,这里列举两种画法描摹的同一图画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一种使用中式画法,一种采用西洋画法,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这是对比论证;“别有天地非人间”“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这些是引用论证。从论证思路来看,材料共三段文字,谈论的中心话题是中国绘画,第一段“中国的艺术真有些儿奇妙: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 讲到远近法差不多没有一幅不错”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提出论题;第二段开头“仇文合制西厢
14、记图册中就可看见许多显著的远近法错误的实例”是以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为例,第三段将中西画法进行比较,借助图例和对比来分析中西画法不同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这远近法的错误与画面的不统一, ,正是中国画的特质所在”。5. 请结合文本内容,从材料三两幅绘画作品中任选一幅谈谈你的理解。 (6 分)5.【答案】 示例一:溪堂诗意图是一幅山水长方立轴长卷,山水重重叠叠不受限制地画上去,展现了自上至下的宏阔全景。溪堂诗意图中没有眺望的中心点,画家没有一定的立场,他分别观察山水之色,各种局部地描写出来,凑合而成一幅绘画。溪堂诗意图是鸟瞰的远景,没有刻画显露的凹凸及光线阴影,各种景物都可作平眺形。溪堂诗意图根基于
15、民族哲学,观照富于变化的自然,表现自然山水的变化节奏,塑造出雄浑清幽的诗情画境,符合中国心灵涵容自然、洒脱飘逸的追求。示例二: 雪中狩猎 是西洋画的典范, 自近至远的真景, 采用了近立方形的横幅。 雪中狩猎有自己固定的立场,是对立的平视,规定了画的中心点,景物以及人物、动物的刻画都跟实景非常相像。雪中狩猎的画法根基于科学的远近法,是实景的背摹或仿造,将目睹的具体实相融合于和谐整齐的形式,借光和阴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气韵流动。评分建议:每点评分建议:每点 2 2 分,分,3 3 点点 6 6 分分【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综合三则材料来看,这三则材料比较
16、中西画法各自的特点。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需判断所选图画所用画法,然后结合中西绘画各自的特点来分析所选图画。戴进的溪堂诗意图是中式绘画。从注释中的数据以及画面图形可知,这幅图是长方立轴长卷;从图上的内容来看,所画的是山和水,是传统的山水画,结合山水的特点以及材料一中“立轴是像两个黄金律长方形相连接一般狭长的一条纸, 山水可以重重叠叠地画上去”可知,这图上的山水重重叠叠,展现了从上到下的阔大全景;从山水的布局以及材料一“眺望景物时自己的立场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左就左,要右就右”这一信息可知,这幅画没有眺望的中心点,而是将山、水等局部内容描摹出来,成为一幅绘画;从画面的特点、材料一“仿佛飞机中望下
17、来所见的鸟瞰图,而各种景物又都可作平眺形”以及材料二“中国画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在这远景里看不见刻画显露的凹凸及光线阴影”可知,这幅作品是鸟瞰的远景,没有刻画显露的凹凸及光线阴影,各种景物都可作平眺形; 从画面的意境以及材料二“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 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一片明暗的节奏表象着全幅宇宙的氤氲的气韵,正符合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可知, 这幅作品可以展现自然山水的变化, 营造清幽的意境,符合中国心灵涵容自然、洒脱飘逸的追求。雪中狩猎 属于西洋画, 从
18、画面注释、 画的形状以及材料二“西洋画因系对立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可知, 这幅画按照由近及远采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从画面各个部分的布局、材料一“洋画创作的时候,首先必固定自己的立场,而规定画的中心点”和材料二“西画的景物与空间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 由一固定的主观立场所看见的客观境界”可知,这幅画在绘画的时候有固定的立场,采用对立的平视法,规定了画的中心点,景、人、物都和实景相似;从整幅画面、材料一“务求其肖似实景,这可说是实景的背摹或仿造”以及材料二“而光与阴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气韵流动”可知, 这幅画是实景的背摹或仿造,借光和阴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气韵流动。(二
19、)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 16 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粮食的故事(节选)王愿坚“一天晚上,交通带了书面指示来找我了。指示很简单:即将作战,无论如何送一部分粮食上山,当夜送到。下面是支队长、政委的署名。平常,我们往来都是不用信的,有时用信也不署名,现在支队长、政委都亲笔签了字,又是无论如何,又是当夜送到,看来是万般紧急了。可是怎么送法呢?已经是半夜了,临时找人不方便,就是找到了,路也不熟悉;交通马上又要到别处去,只有我自己去了。我寻思了一下,就叫醒老婆商量。我说最好和她一道去,一来可以多带些,二来她是个妇道人家,白天回来报信方便些
20、。她想了想说:还是让红七跟你去吧,红七大了,自己能回得来;村里的事我在家里好布置一下。还是她谋虑得对, 这指示要传达给那几位同志, 万一我送不到, 第二夜好再设法。 我说: 好吧,我们这就动身,你明天一早通知那几个同志,说我从双冲口那条路上去了,要是明晚见不到信,就是我们没送到;再派两个同志分头换两条路往上送!”“当晚,我们收拾停当:弄了两副担子,我挑副大的,七八十斤;另一副有二三十斤,是红七的。这百十斤粮食,足够山上同志们吃一顿饱饭了。我把东西收拾好,把红七叫起来的时候,他还睡得迷迷糊糊的,问我:天还不亮, 就去打雀子?我说:今天不打雀子了,去给你红军叔叔送粮去。他高兴得呼的一下蹦下床来,说
21、: 好哇,山上的叔叔有枪,阿爹你给我要一支好吧?我也可以打白鬼子! 临走, 我老婆拿出两个粉渣做的饼子递给红七,怪不过意地对我说:就这两个啦,给他回来路上吃;你回不来,就只好在山上再喝两顿野菜汤吧! 又对红七说: 回来的时候小心点。 等你回来, 妈给你弄点粉浆做顿糊糊犒劳你。 ”“我们爷俩儿悄悄地走出了庄,估摸着敌人巡逻队的空隙,拣了条没人走的小山道,紧脚紧步地往山上爬。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真的呢:月黑天,对面不见人影,白鬼们为了壮胆,像狼似的满山嗷嗷叫。我们沿着山道往上爬,不一会儿,连压加累就弄得汗直淌,气直喘了。我还得顾着孩子,走一段路就小声喊一声: 红七!他总是随口答应: 噢,在呢! 听
22、着他那奶声奶气的话,我确实有点心疼:十二三岁的孩子,没有根竹杠高呢,就得跟着我拼着性命深更半夜地爬山。要是将来红军再打回来,革命成了功,那时候,我一定对他这么说:孩子,打天下的日子你也过过,你该知道革命胜利不容易呀。好好地为党、为人民干工作,把咱整个国家建设得比以前的根据地还要好!同志,那时候还想不到自己的新国家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会怎样建设呢我还得告诉他: 等日后胜利了, 吃好穿好的时候,别忘了山上同志们吃草根树皮的苦日子;是他们吃了这么多苦,你这年轻的一辈才享这么大的福哇!”“我正没边没沿地想着呢,红七紧步跑上来了,惊乍乍地说:阿爹,你听到底是孩子耳朵灵,可不是,前面远处树棵子里唰唰啦啦直
23、响,仿佛是有人走动,听声音人数还不少。糟糕!一定是碰上白鬼的巡逻队了。我拉了红七一把,一折身就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可是已经晚了我们走得急,脚步重,米筐子刮着树枝发出了响声,被敌人发觉了。他们把枪栓拉得一阵响,乱吆喝起来。这时候,我们手无寸铁,没法抵抗,我想,反正不能叫敌人抓了活的,我们撒腿就跑。跑哇,跑哇,白鬼子紧跟在屁股后面追,虽然天黑看不清,听声音是越来越近了。我挑着个担子,又得顾孩子,越跑越没劲。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 这时,红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5C
24、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背后敌人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我停住脚,放下担子,一把抱住了儿子。我觉得他那么小,他的肩膀多么嫩哪!我咬着牙说:孩子,把筐子给我,你,你顺着这山坡往西跑,跑,跑吧!说完了这句话,我觉得我的眼泪呼的一下子涌出来了。孩子好像还不懂我的意思,我摸了摸他的头,把脸贴在他头上,又说听爹的话,孩子,跑吧,把声响弄大点!最后这句话我仿佛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回他大概懂了我
25、的意思了。他忽地直起身,把一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拔腿就往西跑下去了。”“孩子跑了。他顺着山坡跑了。他脚步卷着碎石头、绊着草棵子跑了。他跑去的那个山坡上一阵响唰的声响,那声响,啊,那么响,那么响,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这响声惊动了敌人,白鬼子们折转身向着我儿子跑去的方向追过去了,追过去了。”“我把孩子的两个箩筐叠在我的筐上,挑起了担子。嘿,好沉哪!这时我才发觉手里拿着东西。我捏了捏,那是红七他妈给孩子的两个粉渣饼子。我又向孩子跑的方向望了一眼:夜,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我挑着担子钻进了东边一丛小树林,折上了另一条小路。”“当我踏上小路的时候,在孩子跑去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