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991052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11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9 页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六、课内阅读六、课内阅读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

    2、笑耳。14本文选自_,告诉了我们“_”(用原文回答)的道理。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顾野有麦场顾:(2)一狼洞其中洞:(3)屠自后断其股股:(4)狼亦黠矣黠: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7 文章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阅读全文, 概括补充故事的情节 (每空两个字) 。遇狼_御狼_18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再列举两个。成语一:_成语二:_第 2 页 共 19 页【三】(13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3、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5 分)(1)屠大窘窘:(2)弛担持刀弛:(3)犬坐于前犬:(4)意暇甚暇:(5)一狼洞其中洞: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4 分)(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止增笑耳。16.课文中间三段主要写屠户与狼三次交锋。(2 分)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狼仍跟随;第二次:;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17.请在文中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分)【三】【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数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诚子书)【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 3 页 共 19 页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

    5、意思。(1) 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_ (2) 年与时驰驰: _(3) 遂成枯落遂: _ (4) 吾日三省吾身日: _(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传不习乎?1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修身”思想,其中【甲】文强调“_”,【乙】文注重“_”(用原文语句回答)16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怎样的启发?三(17 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6、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节选自孙权劝学)【注释】权:三国时吴国孙权。当涂:当权,当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见:了解。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_(2)非学无以广才广:_(3)淫慢则不能励精励:_(4)但当涉猎但: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岂:_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卿言多务,孰若孤?15.两文作者都认为

    7、学习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请分别写出两文中最能体现读书重要的一句话(用原文句子回答)。(4 分)第 4 页 共 19 页1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从个人修养和学习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4 分)13(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今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恭与太子质(做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

    8、曰:“寡人疑之矣。”庞恭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赵国都城)去大梁(魏国都城)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及其家穿井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谓魏王曰王信之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3)甲乙两文描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一件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乙文庞恭说的故事可以用(填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现象。(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

    9、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第 5 页 共 19 页【三】(12 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注】蚤:同“早”。恸:极悲伤,大哭。贰:两次,重复。12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传不习乎传:_(2)饭疏食饭:_(3)于我如浮云于:_(4)弟子孰为好学孰:_13. 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2)自吾有回,门人益亲。14. 【甲】文所选三则语录,谈论的都是 _方面的内容。(用四字词语填空)15.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具有怎样的品质。【三】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阅读题。【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第 6 页 共 19 页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11、乎?”【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不亦说乎传不习乎静以修身非学无以广才13. 下列关于论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共 20 篇,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B.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D. 有许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源头活水等。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12、面的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5. 【甲】 【乙】两文谈论的两个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实际,任意选择一点谈谈你的认识。(三)诫子书(19 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8.下列有关文言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告诫劝勉儿子诸葛瞻而写的一封家书。B.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C.论语学而中不亦说乎中说通悦,在文中意

    13、思为愉快。D.咏雪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文言倒装句。19.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 分)第 7 页 共 19 页(1)夫 君 子 之 行(2)非 志 无 以 成 学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静以修身()(2)无以致远()(3)无以广才()(4)意与日去()(5)悲守穷庐()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2.作者认为君子修身养德需要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 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答案版六、

    14、课内阅读六、课内阅读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本文选自_,告诉了我们“_”(用原文回答)的道理。第 8 页 共 19 页

    15、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顾野有麦场顾:(2)一狼洞其中洞:(3)屠自后断其股股:(4)狼亦黠矣黠: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7 文章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阅读全文, 概括补充故事的情节 (每空两个字) 。遇狼_御狼_18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再列举两个。成语一:_成语二:_14聊斋志异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1)看,视(2)挖洞(3)大腿(4)狡猾16(1)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2)时间久了,狼好像闭上了眼睛,神情很悠闲。17惧(畏)狼屠(杀

    16、)狼18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引狼入室【详解】1.第一问,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第二问,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前三段是叙事,第四段的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告诉我们:任何阴险狡诈卑劣的手段都战胜不了智慧和勇敢。讽喻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最终都要失败。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句意: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顾,看,视。句意: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洞,名

    17、词用作动词,挖洞。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股,古今异义词,大腿。句意:狼也真狡猾啊。黠,狡猾。3.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重点词语:第 9 页 共 19 页乃,于是,就;倚,倚靠;其,代指柴堆;弛,解除,卸下。久之,时间长了;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4.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即可。文章第一段中的“一屠晚归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写屠户遇狼;第二段“屠惧,投以骨”写屠户惧狼,企图通过投骨头阻止狼的追

    18、击,然而“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开始想办法御狼, 他借助柴草推的有利地形, 准备发起反攻; 第三段“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屠户杀狼。据此理解作答。5.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关于狼的成语很多,大多含贬义,例如: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引狼入室、鬼哭狼嚎、虎狼之势、狼狈不堪等。【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

    19、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 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 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跃起, 用刀劈砍狼的脑袋, 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明白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

    20、这种方法来诱骗对手。狼也真狡猾啊, 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三】(13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第 10 页 共 19 页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

    21、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5 分)(1)屠大窘窘:(2)弛担持刀弛:(3)犬坐于前犬:(4)意暇甚暇:(5)一狼洞其中洞: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4 分)(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6.课文中间三段主要写屠户与狼三次交锋。(2 分)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狼仍跟随;第二次:;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17.请在文中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分)(三)(13 分)14.(1)处境困迫,为难(2)解除,卸下(3)像狗似的(4)从容、悠闲(

    22、5)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5 分)15.(1)途中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2 分)(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 分)16. 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2 分)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2 分)【三】【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数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诚子书)【乙】曾子

    23、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 11 页 共 19 页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 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_ (2) 年与时驰驰: _(3) 遂成枯落遂: _ (4) 吾日三省吾身日: _(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传不习乎?1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修身”思想,其中【甲】文强调“_”,【乙】文注重“_”(用原文语句回答)16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怎样的启发?三 (15 分)13. (5 分) (1)放纵(2)疾行,指迅速逝去(3)于是,就

    24、(4)每天(5)竭尽自己的心力(共 5 分。每小题 1 分)14.(4 分)(1)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共 4 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15. (2 分)静以修身(吾日)三省吾身(共 2 分。每空 1 分)16. (4 分)示例:【甲】文: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乙】文: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共 4 分。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三(17 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25、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节选自孙权劝学)【注释】权:三国时吴国孙权。当涂:当权,当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见:了解。第 12 页 共 19 页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_(2)非学无以广才广:_(3)淫慢则不能励精励:_(4)但当涉猎但: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岂:_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4 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卿言多务,孰若孤?15.两文作者都认为学习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请分别写出两文中最能体现读书重要的一句话(用原文句子回答)。(4 分)1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从个人修养和学习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4 分)13.(1)明:明确、坚定(2)广:增长(3)励:振奋(4)但:只是(5)岂:难道14.(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你说事情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15.非学无以广才;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16.提示:观点出自两篇文章中,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内心宁静不急躁,对培养个人品德修养起

    27、着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时间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13(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今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恭与太子质(做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庞恭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赵国都城)去大梁(魏国都城)也远

    28、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及其家穿井第 13 页 共 19 页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谓魏王曰王信之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3)甲乙两文描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一件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乙文庞恭说的故事可以用(填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现象。(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分析】参考译文:【甲】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

    29、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乙】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

    30、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等到他家打了井。及:待,等到;句意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道:说,谈论;句意为: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闻,使知道;句意为:对魏王说。谓:告诉;句意为:大王相信吗?之:代词,这件事。(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

    31、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第 14 页 共 19 页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使,使用。非,不是。于,从。句意: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重点词:反,同“返”,返回。果,果真。句意: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乙文中“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可以概括出“三人成虎”成语,意思是一件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

    32、,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甲】“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以看出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事求是精神;从【乙】“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矣。”可以知道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这两个君王对待传言的不同态度和结果,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言。人云亦云事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答案:(1)待,等到说,谈论使知道 告诉代词,这件事。(2)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3)三人成虎(4

    33、)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三】(12 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第 15 页 共 19 页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

    34、,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注】蚤:同“早”。恸:极悲伤,大哭。贰:两次,重复。1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传不习乎传:_(2)饭疏食饭:_(3)于我如浮云于:_(4)弟子孰为好学孰:_13. 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2)自吾有回,门人益亲。14. 【甲】文所选三则语录,谈论的都是 _方面的内容。(用四字词语填空)15.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具有怎样的品质。【答案】 12. 传授, 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吃. 介词, 对, 对于.谁13. (1)替人谋划

    35、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2)自从我(门下)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14. 个人修养15.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品质。 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 表明了颜回具有好学的品质。 “不迁怒, 不贰过”,说明颜回能够自律自省。(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分析】【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2)句意为:吃粗粮。饭,名词作动词,吃。(3)句意为: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

    36、浮云。于,对、对于。(4)句意为: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孰,谁。【13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为,替。谋,谋划。而,却。忠,竭尽自己的心力。(2)自,自从。门人,弟子、学生。益,更加。亲,亲近。【14 题详解】第 16 页 共 19 页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甲文第一则语录强调了反省的重要, 第二则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第三则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不做不义之事的志向。这三则都是关于个人修养的。【15 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甲文中的“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可知颜回安贫乐道。根据乙文中的“有颜回者好学”可知颜回勤奋

    37、好学。根据乙文中的“不迁怒,不贰过”可知颜回自律自省,不迁怒他人,不犯同样的错误。【点睛】译文: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乙: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白了,早死。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 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

    38、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他不幸去世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三】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阅读题。【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

    39、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不亦说乎传不习乎静以修身第 17 页 共 19 页非学无以广才13. 下列关于论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共 20 篇,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B.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D. 有许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源头活水等。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5. 【甲】 【乙】两文谈论的两个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实际

    40、,任意选择一点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2. (1)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同“悦”,愉快。(3)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5)增长。13. C14. (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2)放纵懈息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15. 两个共同点:治学,修身。认识:从生活实际中举例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分析】【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罔:

    41、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句意:不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3)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句意:宁静提高自身的修养。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5)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13 题详解】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选项错误;B.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选项错误;D.“源头活水”不是源自论语的成语,“源头活水”出自于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选项错误;第 18 页 共 19 页故选 C。【14 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

    42、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重点词: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2)句中重点词:淫(放纵),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15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读懂选文,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是讲学习方法的,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讲为人处事,个人修养的。诫子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甲】 【乙】两文谈论的两个

    43、共同点是治学、修身。认识示例 1: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认识示例 2: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积累学识,陶冶情操,培养坚韧顽强的品质,乐观向上的态度。【点睛】【甲】参考译文: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 “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替

    44、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乙】参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三)诫子书(19 分)第 19 页 共 19 页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45、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8.下列有关文言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告诫劝勉儿子诸葛瞻而写的一封家书。B.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C.论语学而中不亦说乎中说通悦,在文中意思为愉快。D.咏雪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文言倒装句。19.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 分)(1)夫 君 子 之 行(2)非 志 无 以 成 学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静以修身()(

    46、2)无以致远()(3)无以广才()(4)意与日去()(5)悲守穷庐()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2.作者认为君子修身养德需要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 分)18.(3 分)D19.(2 分)(1)夫/君子之行(2)非志/无以成学20.(5 分(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达到(3)增长(4)离开(5)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1.(4 分)(1)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问。(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评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2,(5 分)答题要点立志,勤学惜时(每点 1 分)。读理解言之成理即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91052.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