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982579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93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历史 第三 单元测试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2 页部编版部编版八年级八年级下下册历史册历史第三单元测第三单元测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 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选项1. 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中共八大C. 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 1978 年 12 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A. 中共

    2、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九大3. 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种方法比较了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都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A. B. C. D. 4.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一起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开启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巨变的重大事件是()A. 开国大典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 2 页 共 12 页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3、会D. 中共十二大5. 1979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事件主要是()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C.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 全国农村基本普遍实行了大包干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最先开始于()A. 农村B. 城市C. 国有企业D. 集体企业7. “1979 年以来的两年时间中,这个生产队就向国家交售了 10 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材料体现了()A. 土地革命的作用B. 包干到户的成效C. 国企改革的意义D.

    4、新发展理念的落实8. 右图反映了 19781982 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9. 海尔集团是家电行业中的著名品牌, 但在 1984 年, 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 53 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增强企业活力B. 为企业包销产品C. 实行联产承包D. 企业全面私有化第 3 页 共 12

    5、 页10.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A. 中共十二大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 年,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下列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的是()A. 海南岛B. 深圳C. 福州D. 上海12.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A. 经济全球化的逆转B. 人们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C. 全面开放格局形成D. 国有经

    6、济失去主导地位13. 1992 年,深圳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C. 香港、澳门的回归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 1984 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A. 背景B. 条件C. 作用D. 格局15.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开始于()A.

    7、 开放五口通商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 创办经济特区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 阅读右面的“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第 4 页 共 12 页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A. 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B. 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渐扩大C. 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D.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对外开放格局17.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 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C. 中国共产党召

    8、开的历次代表大会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18. 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A. 绿色B. 创新C. 协调D. 开放1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A. 国家富强B. 民族振兴C. 人民幸福D. 世界和平20. 最适合第三单元的标题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产大型客机C919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中国“天眼”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第 5 页 共 12 页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道路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有三大题,共 40 分。其中第 21 题 10 分,22 题 18 分,23 题12 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1978 年3678. 7 亿元3678. 8 亿元4231 亿元1 458. 8 亿元1990 年18872. 9 亿元18923. 3 亿元23851 亿元7662 亿元(1)党在 1978 年召开了什么会议?(3 分)(2)小史同学认为,图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的完成。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7 分)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材料一历经 4

    10、0 年,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从早期的以转变农业经营制度和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覆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内容的全方位改革推进。摘编自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2019 年)材料二材料二福建省科技进步及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时期总产值平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第 6 页 共 12 页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贡献率贡献率贡献率1978199011. 61%11. 34%3. 20%46. 40%14. 48%39. 12%1991200014. 68%13. 49%2. 25%43. 65%8. 05%48.

    11、31%摘自王倩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材料三材料三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村改革开始于哪一年?指出材料中“转变农业经营制度”的名称。(4 分)(2)根据材料二, 概括 19782000 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

    12、所学知识, 说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作用。 (6 分)(提示:需要总的评价和从材料中摘取的具体作用。)第 7 页 共 12 页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材料深圳大事记(部分)时间主要内容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4 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圳的生产总值比 1979 年增长了 144 倍。(1)根据材料,指出 2021 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3 分)(2)阅读材料后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9 分)(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

    13、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答案答案一、1. C2. B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正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B 正确;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A 排除;中共十五大召开于 1997 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 排除;中共十九大召开于 2017 年,把第 8 页 共 12 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排除。故选 B。3. C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4、是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中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中国历史发展得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中共七大,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不是共同点,故选 C。4. C点拨:依据题干中“开启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巨变的重大事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 C 符合题意;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排除A;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

    15、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排除 B;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 D。故选 C。5. B点拨:根据题中关键词“一九七九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兴奋是因为 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故 B 符合题意;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排除 A;1970 年,我国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时间不符,排除 C;1983 年,全国农村基本普遍实行了大包干,排除 D。故选 B。6.A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

    16、省凤阳县小岗村首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序幕,A 项符合题意;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晚于农村改革,集体企业与改革最先开始地点不符,排除 B、C、D。故选 A。7. B点拨:依据题意可知,从 1979 年农村经济体制调整后,农业得到发展,粮食得到增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我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 B 正确;土地革命一般指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A 排除;题干材料的主题是农村经济发展,C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17、会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D 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故选 B。第 9 页 共 12 页8.A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 A 符合题意;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排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是 1984 年,排除 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 年,排除 D。故选 A。9.A点拨:依据题意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A 符合题意;为企业包销产品不属于改革的内容,

    18、B 不符合题意;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 不符合题意;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0. C点拨:依据题干可知,邓小平认识到了片面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正确; 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 排除;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 排除;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排除。故选 C。11. B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

    19、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在 1988 年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故排除;C、D 项是沿海开放城市,排除。故选 B。12. B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经济特区得到了中央的批准,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不是旧中国被迫形成的租界。题干中学者的观点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故选 B。13. B点拨: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根据题干“1992 年”“进一步解放思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符合题意;1978 年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 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C 排除;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排除。故选 B。14. C点拨: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兴办 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第 10 页 共 12 页要的作用。材料中概括了经济特区的作用。故 C 符合题意;背景是指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排除 A;条件是指经济特区设立需具备的东西,排除 B;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排除 D。故选 C

    21、。15. D16. D点拨: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 上海等 14 个沿海城市, 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又相继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 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最早开放的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A 项正确,不合题意;从辽宁的大连到广西的北海,沿海 14 个城市开放,对外开放从东

    22、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B 正确,不合题意;“1985 年,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区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海南岛开放;1992 年以后,内陆、边境城市逐步开放”,说明对外开放已经深入内地,C 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 D。17. A点拨:根据知识所学可知,中共一大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23、想,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从确立、继承到发展的过程。故选 A。18. B点拨:依据知识所学可知,新发展理念指的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 图片反映“重大科技成果”的信息, 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理念,故 B 符合题意,A、C、D 与图片主旨不符,故选 B。19. D点拨: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不属于基本内涵。由此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20. D第 11 页 共 12 页二、21.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 分)(2) 判断:不正确。(2 分)理由:图表对比了 1978 年和 1990 年

    24、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的数据变化,反映了各方面数据都有增长的情况。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的年增长率大幅提高得益于实行改革开放。土地改革已经在 1952 年底基本完成,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5 分)22. (1)1978 年。(2 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2)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增长。(3 分)关系: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2 分)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 分)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相互作用的过程。(1 分)(本小题共 8 分,

    25、其中第二问 5 分。若只答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给 2 分;若回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给 2 分)(3)作用: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总的评价,3 分)他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还设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从材料中摘取作用,3 分)23. (1)43 周年。(3 分)(2)示例:观点 1:伟大人物推动历史的进步。(2 分)论述: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

    26、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1978 年 12 月,由邓小平主持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在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大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 分)综上所述,伟大人物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推动着历史的不断进步。(2 分)观点 2:邓小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7、(2 分)第 12 页 共 12 页论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邓小平多次视察深圳特区,充分肯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不断激励着深圳人民的建设热情;1992 年,深圳的生产总值比经济特区建立前的 1979 年增长了 144 倍,创造了经济奇迹,被誉为“深圳速度”。(5 分)综上所述,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和指导,邓小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分)观点 3: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证明建设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 分)论述:1992 年,深圳的生产总值比经济特区建立前 1979 年的生产总值增长了144 倍,深圳从改革开放前的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便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国内的进一步改革。(5 分)综上所述,深圳经济特区成功的发展经验表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8257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