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全章知识点梳理.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全章知识点梳理.doc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新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021 人教版 必修 第二 物理 第七 万有引力 宇宙 航行 知识点 梳理 下载 _必修 第二册_人教版(2019)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人教版(2019(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第)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七章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梳理知识梳理7.17.1 行星的运功行星的运功一、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2)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3)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2.日心说(1)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2)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3)天体不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4)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二、开普勒行星
2、运动定律及其意义1.定律内容: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从太阳到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其表达式为 r3/T2=k(在开普勒第三定律中,所有行星绕太阳转动的 k 值均相同;但对不同的天体系统 k 值不相同.k 值的大小由系统的中心天体决定)2. 意义:开普勒的重要发现,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也为牛顿创立他的天体力学理论奠定了观测基础.开普勒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定律并最早获得成功的人之一.从此,
3、数学公式就成为表达物理学定律的基本方式.三、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方法由于大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因此,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按圆轨道处理,开普勒三定律就可以这样表述: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r3/T2=k.四、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应用1、从空间分布认识开普勒第一定律(1)各行星的椭圆轨道尽管大小不同,但是太阳总处在所有轨道的一个共同焦点上。(2)不同行星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3)行星的椭圆轨道都
4、很接近圆,中学阶段在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时,可以将行星轨道作为圆来处理。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2、从速度大小变化认识开普勒第二定律如图,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那么面积。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的速率最大。3、开普勒第三定律(1)表达式,其中a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为公转周期,k 是与太阳质量有关而与行星无关的常量。(2)行星的椭圆轨道都很接近圆。在近似的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用 r代表轨道半径,T 代表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写成。(3)知道了行星到
5、太阳的距离,就可以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或比较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反之,知道了行星的周期,也可以计算或比较其到太阳的距离。7.27.2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一、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的应用(1) 由于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天体本身的大小,因此在研究天体间的引力时可将天体看成质点,即天体的质量集中在球心处,故中的 r 指两天体球心间的距离。(2)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效果是提供向心力,使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理解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1)2rGMmF 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但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公式也近似成立。(2)当两
6、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 r 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特别提醒: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物体之间,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只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匀质球体之间,当物体间距 r 0 时,物体不能视为质点,故不能得出 r0 时,物体间万有引力 F的结果。2、引力常量(1)引力常量测定的理论公式为MmFrG2,单位为22.kgmN(2)物理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 的质点相距 1m 时的相互吸引力。(3)由于引力常量 G 很小,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体的质量又不是很大,所以物体之间的引力通常被忽略。三、万有引力大小的计算(1)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万有引力定
7、律的表达式中 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2) 用“填补法”求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一些非球形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常采用“填补法”。所谓“填补法”,即对本来是非对称的物体,通过填补后构成对称物体,然后再利用对称物体所满足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的方法。常见的类型是把非对称物体(挖空部分为球体)补成球体,即先把挖去的部分“补”上,使其成为半径为 R 的完整球体,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分别计算出半径为 R 的球体和“补”上的球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最后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四、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重力是万有引力的分力如图所示,设地球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 A 处物体的质量为 m,物体受
8、到地球的吸引力为 F,方向指向地心 O,由万有引力公式得2rGMmF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之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是引力 F 提供的,它是 F 的一个分力,F 的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即由此可见,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是物体受到重力的原因。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有一部分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因此地球自转是产生重力和万有引力差异的原因。2、影响重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因素(把地球看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1) 物体在赤道上, 如图所示, F向、 F引、 mg 三者同向, 向心力 F向达到最大值 m2r, 由RmRGMmmg22知,重力最小。(2)物体在地球两极处,如图
9、所示,由于向心力 F向=0,故 ?r i?重力最大,方向指向地心。(3)随着纬度的增大,重力逐渐增大。说明:在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这种差别不是很大,在近似计算中可以忽略这种变化。7.37.3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1天体质量的计算(1)重力加速度法若已知天体(如地球)的半径 R 及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根据在天体表面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得, 解得天体的质量为,g、 R 是天体自身的参量,所以该方法俗称“自力更生法”。(2)环绕法借助环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俗称“借助外援法”。常见的情况如下:2天体
10、密度的计算方法一:若天体的半径为 R,由“重力加速度法”可知天体的质量为,那么由M/V 及 VR3求得天体的密度。方法二:若中心天体的半径为 R,由“环绕法”可知中心天体的质量(r、T 为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 那么由M/v 及 VR3求得中心天体的密度。 当行星(或卫星)环绕中心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 r 等于天体半径 R,则。给出了一种简单地求中心天体密度的方法,但是千万要注意这里的 T 是环绕中心天体表面运动时对应的周期,而不是在其他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注意区分 R、r、h 的意义,一般情况下,R 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 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h 指卫星距离行星表面的高
11、度,rRh。1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1)基本思路: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和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一般情况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太阳或地球这样的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F引F向。(2)常用关系:2rGMmmamrv2m2rm224Tr。忽略自转时,2RGMmmg(物体在天体表面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重力),整理可得:GMgR2,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换式”,即当 GM 不知道时,可以用 gR2来代换 GM。2天体运动中的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设质量为 m 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 M 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1)由?i?得 vrGM,r 越大,v 越小。(2)由2rGMm
12、m2r 得3rGM,r 越大,越小。(3)由rTmrGMm2224得GMrT324,r 越大,T 越大。(4)由ma2rGMm得 a2rGM,r 越大,a 越小。以上结论可总结为:“一定四定(即:r 定了,v、T、a 都定了),越远越慢”。双星问题两颗星体总是在它们连线的两个端点,相同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其角速度、周期大小相同。1双星系统的特点(1)两颗星体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如图),即221LmGmm12r1m22r2。(2)两颗星体的运动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 T1T2,12。(3)两颗星体的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为:r1r2L。2双星的两个结论(1)双星的运
13、动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即1221mmrr,推导如下:由221LmGmm12r1m22r2可得:r122LGm,r221LGm,则1221mmrr;(2)双星的质量之和:m1m2GLrGLr212222,推导如下:由221LmGmm12r1m22r2,且 r1r2L,联立可得 m1m2GLrGLr212222。7.47.4 宇宙航行宇宙航行一、宇宙速度1.牛顿的设想如图所示,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2.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1)已知地球质量 m地和半径 R,物体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