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ppt课件-(含教案+微课+素材)-部级公开课-青岛版(五四)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31e03).zip
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01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米10米8米158108+= 120 + 80= 200(平方米)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米10米8米= 200(平方米)(15 + 10)8= 25 8(15 + 10)米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 + 10)8158 + 108 158108(1510) 8 = 120 + 80= 200(平方米)= 25 8= 200(平方米) 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行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 129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2个98个9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行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12 + 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2 + 8)个920个9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12 + 8)9 129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2个98个9=20个9(12 + 8)个920个9 158108(1510) 8 = 12989(128) 9 =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你能写出具有这种特征的等式吗?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12 8 ) 9 = 12 9 8 9 =( 15 10) 8 = 15 8 10 8 c b ( ) cb 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102129812122411762400(人) (10298)12 20012 2400(人)答: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2400人。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3.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102129812(10298)12 20012 2400(人) 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答: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2400人。 102129812(10298)12 20012 2400 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 18989(18-8)9 109 90举例运用归纳(a+b)c=ac+bc观察回顾反思回顾反思04乘法分配律作业设计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5667+5633 2648+836(25+11)40 85199+852.算一算,比一比。12(8-5) 128-125 (40-4)25 4025-425157-57 (15-5)7 189-89 (18-8)9(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2)用上面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50(203) 1649649 (808)253.两车分别从北京和上海同时相向开出,约7 小时相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4.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两端同时开凿一条隧道。甲队每天凿 9 米,乙队每天凿 11 米,120 天后凿完。求这条隧道的长。5.(1)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买 2B 铅笔比买 HB 铅笔多花了多少钱?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交换律以及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一、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我以微课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运算律,并结合教材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四、在本课教学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观察、举例、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五、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填空题、判断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学习单学习单问题一:问题一: 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方法一: 方法二:问题二:问题二: 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方法一: 方法二:举例:举例:我的结论是: 两个数的(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与一个数( ),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这个数( ), ,再将积(再将积( )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自主练习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2.2.火眼金睛辨对错。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138 13(48) ( )(2)4(12 13)412413 ( )(3)42994242(991) ( )3.3. .。. .。.1.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1) (8070) 5 = 80 70 (2) (ab) 9 = a (3) 236 3236 7 = ( )(4) m 153m 47 = ( ) 5b93747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25 26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1、创设情境,初感规律创设情境,初感规律1.回顾旧知,作好铺垫观看微视频,回忆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信息预设:芍药每行 12 棵,牡丹每行 8 棵,都有 9 行。芍药园长 15 米,牡丹园长 10 米,宽都是 8 米。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2)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每个问题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乘法分配律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3.结合情境,初步感知师:要解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综合算式?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生:可以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再求一共的面积,也可以求出总的长,再乘宽求出一共的面积。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求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之和,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所以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生:等号。师:要解决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的问题,怎样列综合算式?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学生说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在交流中展示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生: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棵数之和。师:芍药每行有 12 棵,有 9 行,要求芍药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12 个 9。师:牡丹每行有 8 棵,有 9 行,要求牡丹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8 个 9。生:还可以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 9 行一共有多少棵。师:芍药和牡丹每行共有(12+8)棵,都有 9 行,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12+8)个 9,也就是 20 个 9。师:左边的算式表示(12+8)个 9,也就是 20 个 9,右边的算式表示 12 个 9 加 8 个 9,也是 20 个 9。组织学生交流,发现两个算式相等。【设计意图】解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时,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和计算结果两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而解决“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这个问题时,结合情境图,直接利用乘法的意义来说明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特点。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1.引导观察,分析比较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等号两边的算式数据都相同,而且计算结果也相同。生:但是等号两边的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都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而等号右边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交流,再梳理、总结,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掌握了等式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为建立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仿写算式,揭示规律师:你能仿写出符合这种特征的等式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举例说明,全班汇报交流。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字母表达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举例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明晰规律变化特点的过程,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乘法分配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三、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三、巩固拓展,应用规律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1) (8070) 5 = 80 70 (2) (ab) 9 = a (3) 236 3 236 7 = ( )(4) m 153 m 47 = ( )2.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138 13(48) ( )(2)4(12 13)412413 ( )(3)42994242(991) ( )3. 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设计意图】三道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简便作用,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我学会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生:我还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生: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小结:其实通过观察个例,举例说明,归纳总结,最后应用规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探究更多的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好孩子!【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15+10) 8 158+108 (15+10) 8=158+108 观察=25 8 =120 + 80 (12+8)9=129+89=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12+8) 9 129+89=20 9 =108 + 72 =180(棵) =180(棵) 举例归纳应用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积相加。
收藏
编号:197254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5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2-20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01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米10米8米158108+= 120 + 80= 200(平方米)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米10米8米= 200(平方米)(15 + 10)8= 25 8(15 + 10)米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5 + 10)8158 + 108 158108(1510) 8 = 120 + 80= 200(平方米)= 25 8= 200(平方米) 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行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 129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2个98个9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行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12 + 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2 + 8)个920个9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12 + 8)9 12989+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2个98个9=20个9(12 + 8)个920个9 158108(1510) 8 = 12989(128) 9 =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你能写出具有这种特征的等式吗?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12 8 ) 9 = 12 9 8 9 =( 15 10) 8 = 15 8 10 8 c b ( ) cb 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0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102129812122411762400(人) (10298)12 20012 2400(人)答: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2400人。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3.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102129812(10298)12 20012 2400(人) 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答: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2400人。 102129812(10298)12 20012 2400 自主练习03OPTION自主练习 18989(18-8)9 109 90举例运用归纳(a+b)c=ac+bc观察回顾反思回顾反思04乘法分配律作业设计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5667+5633 2648+836(25+11)40 85199+852.算一算,比一比。12(8-5) 128-125 (40-4)25 4025-425157-57 (15-5)7 189-89 (18-8)9(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2)用上面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50(203) 1649649 (808)253.两车分别从北京和上海同时相向开出,约7 小时相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4.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两端同时开凿一条隧道。甲队每天凿 9 米,乙队每天凿 11 米,120 天后凿完。求这条隧道的长。5.(1)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买 2B 铅笔比买 HB 铅笔多花了多少钱?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交换律以及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一、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我以微课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运算律,并结合教材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四、在本课教学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观察、举例、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五、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填空题、判断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学习单学习单问题一:问题一: 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方法一: 方法二:问题二:问题二: 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方法一: 方法二:举例:举例:我的结论是: 两个数的(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与一个数( ),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这个数( ), ,再将积(再将积( )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自主练习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2.2.火眼金睛辨对错。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138 13(48) ( )(2)4(12 13)412413 ( )(3)42994242(991) ( )3.3. .。. .。.1.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1) (8070) 5 = 80 70 (2) (ab) 9 = a (3) 236 3236 7 = ( )(4) m 153m 47 = ( ) 5b93747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25 26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1、创设情境,初感规律创设情境,初感规律1.回顾旧知,作好铺垫观看微视频,回忆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信息预设:芍药每行 12 棵,牡丹每行 8 棵,都有 9 行。芍药园长 15 米,牡丹园长 10 米,宽都是 8 米。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2)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每个问题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乘法分配律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3.结合情境,初步感知师:要解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综合算式?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生:可以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再求一共的面积,也可以求出总的长,再乘宽求出一共的面积。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求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之和,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所以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生:等号。师:要解决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的问题,怎样列综合算式?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学生说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在交流中展示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生: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棵数之和。师:芍药每行有 12 棵,有 9 行,要求芍药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12 个 9。师:牡丹每行有 8 棵,有 9 行,要求牡丹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8 个 9。生:还可以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 9 行一共有多少棵。师:芍药和牡丹每行共有(12+8)棵,都有 9 行,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也就是求几个几呢?生:(12+8)个 9,也就是 20 个 9。师:左边的算式表示(12+8)个 9,也就是 20 个 9,右边的算式表示 12 个 9 加 8 个 9,也是 20 个 9。组织学生交流,发现两个算式相等。【设计意图】解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时,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和计算结果两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而解决“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这个问题时,结合情境图,直接利用乘法的意义来说明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特点。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1.引导观察,分析比较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等号两边的算式数据都相同,而且计算结果也相同。生:但是等号两边的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都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而等号右边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交流,再梳理、总结,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掌握了等式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为建立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仿写算式,揭示规律师:你能仿写出符合这种特征的等式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举例说明,全班汇报交流。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字母表达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举例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明晰规律变化特点的过程,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乘法分配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三、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三、巩固拓展,应用规律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1) (8070) 5 = 80 70 (2) (ab) 9 = a (3) 236 3 236 7 = ( )(4) m 153 m 47 = ( )2.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138 13(48) ( )(2)4(12 13)412413 ( )(3)42994242(991) ( )3. 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设计意图】三道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简便作用,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我学会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生:我还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生: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小结:其实通过观察个例,举例说明,归纳总结,最后应用规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探究更多的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好孩子!【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15+10) 8 158+108 (15+10) 8=158+108 观察=25 8 =120 + 80 (12+8)9=129+89=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12+8) 9 129+89=20 9 =108 + 72 =180(棵) =180(棵) 举例归纳应用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积相加。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ppt课件-(含教案+微课+素材)-部级公开课-青岛版(五四)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31e03).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_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素材)_部级公开课_青岛版(五四)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31e03)
青岛
学制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