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1970097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886.4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版 2019 人教版 必修 一册 地理 第六 自然灾害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第一节第一节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一、洪涝灾害1.1.概念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2.分布分布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于沿河、沿海的地势低洼地区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3.3.影响影响影响说明危害巨大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

    2、区域经济发展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易发疫情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 4. .成因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和地形等,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如降水的季节分配、河流的水系特征、流域的地形特征等自然因素,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客观条件。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建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如表所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水位急涨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3、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狭窄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 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的洪水调节能力减弱5 5.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6 6、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方法、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方法(1)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原因影响因素来水量大气候降水多且集中,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量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排水不畅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

    4、道淤积;占用河道调洪蓄洪能力差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洪水治理问题: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二、干旱灾害二、干旱灾害1.1.概念概念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2.2.分布分布在世界的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

    5、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在我国的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3.3.危害危害影响种植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诱发其他灾害极易引起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4.4.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三、台风灾害三、台风灾害1.1.概念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6、。2.2.结构结构3.3.分布分布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4.4.危害危害5 5. .益处益处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和酷暑四、寒潮灾害四、寒潮灾害1.1.概念概念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2.寒潮的源地、分布及危害寒潮的源地、分布及危害源地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标准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及以上,且使得该日最低气温下降到 4及以下发生季节深秋到初春的冬半年。春初、秋末最盛影响地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天气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危害强烈

    7、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其以春季和秋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3 3. .我国的寒潮灾害我国的寒潮灾害时间分配冬半年9 月至次年 5 月高峰期春季高峰期:34 月;秋季高峰期:1011 月源地源地形成北方大陆、冰雪洋面的极地冷气团,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密度冷气团,发展成为冷高压后,在西北气流引导下大举南侵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影响差异山体北侧山体北侧阻挡南下冬季风,冷空气堆积,灾害加

    8、剧山体南侧山体阻挡南下冷空气,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影响范围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寒潮灾害影响农业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有重大危害地区差异北方地区因秋末寒潮带来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受冻害,牧区因寒潮霜冻使牧草和牲畜受灾寒潮天气北方天气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天气降温、冻害、雨雪影响范围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4 4. .寒潮利弊分析寒潮利弊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一、地震一、地震1.1.地震的概念地震的概念地壳中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

    9、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2.地震的量度指标地震的量度指标(1)震级:反映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3.3.地震构造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地震波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

    10、震波冲击造成的4.4.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危害5.5.地震的分布地震的分布3.3.我国地震的分布及多发的原因我国地震的分布及多发的原因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二、滑坡和泥石流二、滑坡和泥石流1 1. .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危害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危害滑坡泥石流定义山地斜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地质地形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地表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气候条件

    11、:降水较丰富,降水变率较大的湿润、半湿润地区(1)地形陡峻(2)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多发地区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频繁区都是滑坡多发区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危害会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2 2. .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滑坡泥石流不同点发生部位山地斜坡上山地沟谷中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较大较小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可以无水的参与必须有水的参与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

    12、动;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突发性3 3.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如下:第三节第三节防灾减灾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一、防灾减灾手段1.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以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2.灾害监测3.3.灾害防御灾害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工程性防御措

    13、施含义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途径改变地表环境,防止减轻自然灾害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阻拦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改变财物特征,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修水库、电机井等工程配套设施,防洪抗旱加固房屋,增强抗震性能4.4.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害救援与救助阶段内容灾前准备储备基地:是否符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全国主要灾区的要求。救灾物资:数量是否充足,种类是否因不同的灾种、时间而准备不

    14、同。救灾人员:是否在灾害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进行抢灾、救灾灾中应急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灾后恢复二、自救与互救二、自救与互救1.1.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2.2.灾前准备灾前准备(1)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2)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3.3.灾中救助灾中救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1)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2)地震发生时,如条

    15、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3)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4.4.灾后自我保护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1)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2)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5 5. .其他灾害自救或预防措施其他灾害自救或预防措施自然灾害自救互救办法龙卷风接到龙卷风警报: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蔽起来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以平衡建

    16、筑物内外压力在野外的开阔地: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台风不要启程远足或到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靠岸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待在室内,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台风眼”在上空掠过时,会平静一段时间,切勿以为风暴已经结束大雾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沙尘暴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第四节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遥感技术一、遥感技术1.1.概念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2.2.特点特点3.3.遥

    17、感技术的工作原理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4.4.应用应用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用途灾害前兆预测遥感可及时观测到灾害前的异常和特殊现象,并发出警报灾害跟踪监视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 遥感可帮助识别重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从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通过灾害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广泛应用于洪水等气象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1.概念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18、定位、导航。2.2.组成组成(1)空间部分卫星星座。(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3)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3.3.作用作用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4.4.世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世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 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三、地理信息系统三、地理信息系统1.1.概念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储存、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系统。2.2.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对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预报预警。(2)快速确定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四、地理信息技术的比较四、地理信息技术的比较特点和功能简单理解遥感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70097.html
    TECH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