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各单元知识点复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各单元知识点复习.doc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 2019 湘教版 必修 第二 地理 复习 下载 _必修 第二册_湘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增长: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 7000 多万的数量在增长。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3、差异:时间上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
2、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 ,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赡养负担)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原始/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高”与“低”往往以 1%为参照, 若低于或接近 1%就能用
3、“低”来形容。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正由高-低-高 向 三低 过渡。(右边图标注有点错,懒得改了。 。 。 )二、人口迁移:二、人口迁移: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县以上) , 改变其定居地(半年以上)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推拉理论。 。 。见书。3、建国初期流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目的:开发国土;原因: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改革开放后(民工流)流向:自发地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
4、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 (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经济因素:经济、交通、大型工程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宗教、家庭和婚姻等。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 :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
5、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 环境的压力增加三、人口合理容量三、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 、科技发展水平 (成正比) 、对外开放程度 (成 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环境承载力指某种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 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自然资源(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文化素质。(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人口合理容量有效和持续利用
6、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容纳的人口数量。第二章城市与环境一、聚落: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二、城市区位分析二、城市区位分析:城市: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 的空间关系。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如株洲) 、矿产资源(大庆) 、旅游资源(桂林) 、商业贸易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 、外交、宗 教(拉萨) 、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交通、政治、军事、宗教
7、、旅游等。三三、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 ;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空间的 40%60%)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分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
8、有便捷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 。风频玫瑰图。 。 。 ) ;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要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 。中心商务区(CBD)只有大城市才有,其内部按楼层分区明显。四、中心地理论四、中心地理论:我也说不清楚,见书。 。 。 。 。 。五、城市化五、城市化 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A 、表现: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城市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