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精编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精编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理 期末 复习 核心 知识点 提纲 精编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地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8 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精编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证实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登高望远、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帆船远行桅杆最后消失。)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4 万千米(赤道),平均半径 6371 千米。二、纬线和经线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0180表示符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W半球划分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度数变化自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
2、高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递增到180纬线经线形状圆圈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变化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成为一点。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长度相等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相互关系平行相交第 2 页 共 18 页三、纬度和经度(1)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给了西经度数就与20W比,给了东经度数就与160E比,小于则在东半球,大于则在西半球(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20W160E西半球东半球1800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2)南、北半球的判断:看纬度的符号, 是 N 则属北半球,是 S 则属南半
3、球。(3)地理坐标的书写:例如,无锡北纬31度,东经120度,写作(31N,120E)(注意:不能少“” 先写度数,再写字母只有赤道、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不写字母,其余都要有N、S、E、W)(4)方格状经纬网的地理坐标判断:第一步:明确“横纬竖经”,即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第二步: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三步:数值:越往上(北)越大为北纬,越往下(南)越大为南纬,越往右(东)越大为东经,越往左(西)越大为西经规律区域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经纬度划分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以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分为东经和西经。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4、1 18080西半球西半球第 3 页 共 18 页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自转与公转特点比较地球运动方向周期旋转中心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自西向东一天(24h)地轴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太阳四季形成、五带划分、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1)判断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方法:一天之内能够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如一天之内观察不到,则由地球公转产生。(2)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极(N)上空俯视为逆(Ni)时针,南极(S)上空俯视为顺(shun)时针,记作北逆南顺。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和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昼最短
5、,夜最长北极出现极夜南极出现极昼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第 4 页 共 18 页(1)太阳直射点及节气考点1: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考点2: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判断:春分之后直射点向北移(最北到23.5N),夏至之后向南移(最南为23.5S),冬至之后又向北移。三、四季划分与五带特征(1)四季划分(2)五带特征热带终年炎热(长夏无冬),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长冬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北半球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南半球9、10
6、、11月12、1、2月3、4、5月6、7、8月第 5 页 共 18 页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3)五带划分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为北温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为南温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表现形式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2)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先将分母的单位化为统一的。注意单位的换算:例如1千米=100000 厘米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如中国地图) ,表示范围越小,表
7、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如世界地图),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略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推理)2、方向第 6 页 共 18 页地图方向判定方法(三种)(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特点: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形态闭合、密陡疏缓(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C: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位)D:山脊(等高线弯曲处凸向低处,是分水岭)记忆方法:凸低为脊E: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
8、位)F:山谷(等高线弯曲处凸向高处,是集水线,河流发源于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起方向相反)记忆方法:凸高为谷三、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五种地形分别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四、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1)地形剖面图是最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基础上用颜色和色调表示地形地势,绿色表示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其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第 7 页 共 18 页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1.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
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四大洋1、七大洲面积排序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四大洋面积排序由大到小:太大印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澳大利亚不是岛屿,是一块大陆) , 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4、世界上五块大陆分别是: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5、 全部在北半球
10、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几乎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第 8 页 共 18 页6、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三、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二、大陆漂移学说1、大陆飘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的。2、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在两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11、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3、科学证据: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相吻合、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的地层相似、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的生物相似。三、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A)、美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C)和南极洲板块(F)。 (参看课本第42 页,看图复习)2、地球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 。3、在板块交界地带,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例如阿尔卑斯
12、山脉、第 9 页 共 18 页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4、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5、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某地一年或一段时期天气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