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中国 古代史 选择题 高考 题型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28 页2022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60 题)题)1 (2021江西高三月考)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以温地置县后,先是任命狐溱为县大夫,继之者为阳处父,再后为郤至,接下来则是赵氏,四者并非亲属关系。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的萌生B王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C宗法关系的瓦解D晋国已经取消了世官制度2 (2021全国高三月考)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有学者依据后汉书等资料整理出了尚书台的组织系统表(部分信息如表)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职等官职人数禄秩职责首官尚书令1千石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机密
2、端首,至为尊要副式仆射1六百石署尚书事,令不在则奏下众事三公曹属员(部分)侍郎36四百石主作文书草令史18(后增至21)二百石主书左丞1四百石主吏民章报右丞1四百石假署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A王国问题日益严重B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C君主专制逐渐加强D官僚机构庞杂导致冗官问题3 (2021湖北高三月考)封君是战国时期国君分封的新兴贵族,多只享有食封租税之权,吴起在楚国变法后,长江中游以南开始出现了封君封邑,并逐渐成为楚国封君分布第 2 页 共 28 页的中心地域之一,改变了长久以来长江之南无封邑的局面。由此可知A封君有利于维护西周传统的分封制B吴起变法侧重保护楚国封君的利益C战国时期的南方
3、地区开始得到开发D楚国借助封君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4 (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三月考)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的加快B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C变法运动的推动D礼崩乐坏5 (2021云南昆明高三月考)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材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由此产生B分封制维护了社会稳定C地方的治理缺乏灵
4、活性D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6 (2021四川遂宁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021 年 3 月 20 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历时半年多的发掘,共出土金面具、青铜神树、巨型青铜面具、象牙、贝壳、丝绸等 500 多件重要文物。四川三星堆遗址文明与中原商周文明同时,但青铜器的造型明显不同,这说明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古蜀文明独立自成体系C古蜀文明来源于商周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化7 (2021江苏海安高三期中)北魏始行的均田制一直推行至唐朝中叶。均田制以土地国有、 计口授田为原则, 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 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均田制的推行A抑制了土
5、地买卖与兼并之风B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转型C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D解除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8 (2021江苏海安高三期中)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吐蕃,并在统一吐蕃后, 亲自颁定了包含有“孝亲敬上”“孝顺父母”和“非礼勿动”等条文的 二十条律 。由此可以推断A儒家思想主导吐蕃政治B三教并行推动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加速文化传播D吐蕃沿用唐朝礼仪法典9 (2021江苏海安高三期中)公元前 546 年,晋楚会盟,达成停战协议。根据协议,南方楚国不仅与中原华夏族的霸主晋国平起平坐, 而且赢得众多华夏贵胄诸侯如鲁、 宋、郑、卫等国的隶属、朝贡与膜拜关系。据此推断第 3 页 共 28 页A中央集权国家
6、形成B国家统一初具雏形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民族认同渐成主流10 (2021江苏海安高三期中)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以苏汉臣为代表的宫廷画师们创作了大量象征多子多福、人寿年丰的婴戏题材作品。但据学者考证,这与当时民间社会普遍流行“计产育子”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又有所矛盾。据此可知,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画A反映出宋代经济的繁盛B推动了风俗画的发展C表达了民众的心理需求D蕴含一定的教化作用11 (2021湖北荆州高三月考)明代中后期,棉花“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焉”。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经济作物成为投资对象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7、D区域商业中心日益兴起12 (2021云南昆明高三月考)1684 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 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 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 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材料说明清朝前期A国家统一促进对外交往B大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C封建君主权力日益强化D边疆危机危及朝廷权威13 (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说:“16、17 世纪,欧洲人在与中国人的贸易中,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据
8、此可知,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赋税制度的改革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欧洲手工业技术落后D中国手工业生产具有优势14 (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唐朝中央政府在水陆交通线上设置驿站,官员凭信符可在此下榻休息,并可使用驿站的舟车马匹,驿站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唐政府设置驿站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唐朝对全国的统治B促进中外商旅贸易往来C方便政府增加财税收入D便于政府官员执行公务15 (2021湖北荆州高三月考)秦始皇陵发掘的工程劳役人员的墓地中,发现瓦文墓志中标志有死者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秦王朝大范围的徭役征调第 4 页 共 28 页A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开发B
9、推动了国家疆域的拓展C促进了区域间文化融合D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16 (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秦朝)者,秦也,非天下也。”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国力弱小必被强国所灭B国家的命运由自己决定C人民支持秦国灭掉六国D天下反叛秦朝致其灭亡17 (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中)元延祐元年(1314 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 论语 孟子 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恢复程朱理
10、学的正统地位18 (2021广东高三月考)金世宗(1123-1189 年)视贞观政要为治国的镜鉴。其在位时期,金国出现繁荣盛景象,因其年号为“大定”,史称“大定之治”。这说明A虚怀纳谏是国家治理的根本B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C儒家思想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19 (2021湖北高三月考)中唐实行两税法后,先由中央确定各州的两税征收总额,再划分为三个份额进行分配:首先是留州,用于州一级的官员俸禄、州军衣资等开支;其次是送使,留作诸道节度、观察等使的俸禄、供军等开支,并对军费作出严格限定;最后将余额上供中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中央失去了两税征收的控制权B地方各州都必须给予中央赋税支
11、持C中央财政从两税中的收益有所保证D送使会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发展20 (2021湖北高三月考)西汉时期,今湖北境内缺少大族,至东汉时出现了几个大姓豪强,如安陆黄氏、襄阳蔡氏、南郡蒯氏等,他们领有私人武装“宗部”和田庄,汉朝对此征发赋役常遭抵抗。汉末他们又支持刘表,稳固荆州的统治秩序。这说明A两汉对湖北地区的控制逐渐加强B豪强势力是汉代湖北的统治支柱C宗部的依附关系得到了汉朝认可D人才稀少反映两汉湖北经济停滞21 (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下图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第 5 页 共 28 页A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巩固国家统的体现C天圆地方观念的表达D货币形制发展的结22 (2021
12、陕西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三期中)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23 (2021辽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 (15 岁以上) 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 21-59 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
13、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称为庸。这一调整()A加重了农民的徭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足够生产时间24 (2021河南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壁画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采桑图耕种图牧羊图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小农经济农牧互补C社会生产多元并存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25 (2021全国高三月考)唐朝开元时期,宰相李元绂指出:“今百官所退职田,散在第 6 页 共 28 页诸县,不可聚也。百姓所有私田,皆力自耕垦,不可取也。若置屯田,即须公私相换。”这说明,唐代A土地兼并现象得以抑制B重视稳定小农经济C土地流转得到政府认可D
14、潜伏地方割据隐患26 (2021四川宜宾一模)下图中吐蕃大臣禄东赞(居中者)身穿的长袍,其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刺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将“经锦”改为新式“纬锦”而成。这体现出唐步辇图 (部分)A区域织造技术趋于一致B中外技术的交流开始于唐代C技术的交流具有多向性D中亚是吐蕃与唐交流的桥梁27 (2021四川宜宾一模) 南北朝时期, 南方高僧可以公开和统治者讨论“沙门 (佛家)不礼王者”,而且受到大部分士人官员支持:而北方,佛家子弟提出“皇帝即如来”,甚至还出现“拜天子即为礼佛”的说法。这折射出A北方佛教与皇权融为一体B传统伦理遭到极大地挑战C君主集权程度的南北差
15、别D世家大族在南方势力稳固28 (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春秋后期,先后出现了卿大夫专权和“陪臣(私家臣属)执国命”的现象。“学在官府”格局瓦解,学术文化重心下移。这些情况A引发诸侯各国相互进行争霸战争B导致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开始丧失C成为周王朝统治分崩离析的起点D促进战国时期发生更加剧烈的社会变革29 (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元朝改变了原来运河迁回曲折的路线,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这可以用来说明第 7 页 共 28 页A元朝之前东部尚无海运交通B元朝人民赋役负担空前繁重C元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扩大D元朝北方农业生产盛于南方30(2021吉
16、林松原高三月考) 下面是元明清时期中央与西南边疆的政治关系演变情况。由此可知.元明清时期朝代政治关系元代元史载:“云南行省所辖之地,东接宋境,西距蒲甘,北抵吐蕃,南接交趾,地方千里者五,总隶一百余州。”明代明代郭子章在 黔记 中指出, “盖贵州乃古罗氏鬼国, 地皆蛮夷土无货值我朝因云南从此借一线之路,以通往来”,故设行省。清代清前期,统治集团放弃了传统的华夷观,从“以夷制夷到“以汉化夷,从只求“夷汉粗安到追求“长治久安”,加密了对西南地方府州县建制的设置。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B调整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C阻止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状态D封建政府加强对西南边疆开发与管理31 (2021陕西
17、省黄陵县中学高三期中)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时间主要内容第 8 页 共 28 页商鞅秦孝公时期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邹忌齐威王时期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李悝魏文侯时期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A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D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32 (2021湖南高三月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经济一度在北方的主要农区大肆扩张,但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繁荣之后,继而重新衰退,到北魏中期中原地区一度变为牧场的土地又恢复了农业生产。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自然条件发
18、生重大变化B各族统治者推行不同的经济政策C大量少数民族成为农业居民D北方统一后汉族地主把持了政权33 (2021湖南高三月考)明清时期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商业和长途贩运日益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这表明()A明清时期经济转型面临严重的阻碍B明清时期生产技术进步阻碍工商业发展C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D明清时期技术进步促使小农经济的转型34 (2021湖南高三月考)据汉书武帝纪 ,西汉于元狩二年(前 121 年)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 111 年)设立张掖郡、敦煌郡
19、;据汉书地理志 ,西汉于太初元年(前 104 年)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太初四年(前 101 年)设武威郡,后元元年(前 88 年)设敦煌郡。除武帝纪与地理志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外, 史记汉书 中还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 出现这种矛盾记载最主要的原因是 ()第 9 页 共 28 页A边疆形势的极不稳定B史学家确定的标准不一致C西汉档案记载的混乱D后人考证修改的不同结果35 (2021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月考)汉武帝下令对普通手工业者的资财,每 4000 钱收税 120 钱,叫一算;而对商人的资财,每 20 就收一算。对普通人的轺车,一车收一算;而对商人的轺车,则一车收两算。这体现了汉武帝A比较重
20、视工商业发展B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以行政抑制商业发展D实行手工业官营制度36 (2021山东日照高三月考)以下为关于玉米种植和食用在中国的文字记载,据此可知内容出处关于“玉米须的记载滇南本草 (1436 年)关于“玉麦”种植和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途经河南巩县的记载河南襄城县志 (1551 年).巩县志 (1555 年)“番麦,一名西天麦花垂绒于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甘肃平凉府志 (1560 年)“御麦, 出于西乡传得此种, 多有种之者”杭州人田艺街留青日札 (1573 年)“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将玉米面与小麦面掺匀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年)小说金瓶梅第 10 页 共 28
21、 页A玉米最早在我国云南一带种植B16 世纪玉米成为我国主要作物C明朝初年玉米最早在我国引种D明中期我国一些地区种植玉米37 (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西周初期,周公旦提出的天命观认为,统治者承受天命, 必须负起天命赋予的道德责任, 而上天只以道德的标准裁决统治者是否称职。这一观念旨在A指出商朝因暴政而亡B否定天命的客观实在性C为仁政学说奠定基础D论证周朝统治的合法性38(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 崇尚耕读的明初学者吴与弼教导弟子: “秀才,若为慵懒,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顾)门下,何从到孟子门下?”;清代思想家颜元也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逞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由此可知
22、A生产劳动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得到重视B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C重农抑商思想是儒家学者的基本认知D耕读结合的价值取向初步形成39 (2021辽宁高三月考)东汉前期,选官尚可大致维持清平。东汉中期,清流士大夫对选官的批评,多着眼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晔于朝堂”与“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之上, 抨击政府重文吏而轻儒生。 东汉后期, 遂出现了大量士大夫们对选官“清浊不分”的谴责。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察举制不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B国家的治理思想发生了新变化C士人舆论左右了地方政治事务D清流士大夫对选官公平的追逐40 (2021河北承德高三月考) 下图所示再现了每年秋季清官例行的八旗将士和蒙古王公贵族共同
23、狩猎的活动场景。画中这一活动木兰秋狝 (康熙时期)A旨在增强清王朝向心力B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C贯彻了体育强国的理念D表明满蒙贵族保留野蛮习俗41 (2021天津和平高三月考)据宋史记载,西夏国主“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第 11 页 共 28 页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介于小篆、隶书之间。他还教国人“纪事用蕃书,而译孝经 、 尔雅 、 四言杂字为蕃语”。此举A消除了民族隔阂B推动汉字的发展完善C有利于文化交流D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42 (2021山东高三月考)有学者主张,探讨中国国家的起源,既要重视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和参考国外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最新成果, 也不能忽视文献记载中有关
24、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古史传说所隐含的历史素材。这说明A古史传说客观反映历史原貌B文献记载是最可靠的材料C历史研究需要借助多种史料D中国国家起源具有多样性43 (2021山东高三月考)有学者认为,两税法的产生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特定的关系。安史之乱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按费纳税”和“以钱为税”的条件。这主要是由于南方A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B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时C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44 (2021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高三月考)如表内容源自出土的北魏墓志,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北魏轻车将军元宁墓志君讳宁, 字阿安, 河南洛阳人也。 其先唐尧之苗裔, 汉高之胤胄(
25、后裔) ,孝章帝之后。北魏贞景王元谧墓志君讳谧,字道安,河南洛阳人也。显祖献文皇帝之孙周公之胤北魏北海王元颢墓志公讳颢,字子明,河南洛阳人也。昔高辛之胄,言才有八;姬昌之胤,称贤者五A北魏墓志出现攀附华夏祖先现象B北魏宗室家族皆兴起于河南洛阳C北魏丧葬制度保持少数民族特色D墓志铭的内容空虚毫无史料价值45 (2021河北承德高三月考)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并且破格提拔,以至于“四方土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这反映了汉代A延续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C采取分科考试选拔人才D察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46 (2021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月考)如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