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复习 重点
- 资源描述:
-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社会行为: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对各种社会刺激所做的反应.2,文化: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都是文化,文化不仅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态度这类非物质的形式,也包括了体现这些非物质文化意义的物质表现形式.3,人格:人格是在个体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典型的,稳定的反应模式(或行为方式).4,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的总和.二,填空1,社会行为具有(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既有内因性又有外显形),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2,
2、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 文化)和(人格 ).3,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学科是(社会学),( 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4,层次性反映了社会心理学的结构特点,根据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我们把社会心理学分为(个体社会行为),( 人际关系),( 群体行为),(社会环境)四个研究层次.5,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孕育时期),( 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三,判断题1,由于影响社会心理的原因十分复杂,因此社会心理往往无规律可寻.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所有人心理和行为的科学.3,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对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所以自然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比社会环境要大
3、.4,社会心理发展的每一步都从社会需要中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5,社会心理学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了社会分析论阶段,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心理学从定量实证转变为定性描述.1,0 2, 3, 4,0 5,00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正常人及其群体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首先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常人及其群体.正常人及其群体是相对于非正常人(如生理缺陷,心理变态者或精神病人)而言的,是指具有健康的生理素质,健康人格和正常心态的人.其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在特定社会
4、环境下的正常人及其群体.其三,研究社会行为的规律性.2,为什么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答,无论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还是理论体系来看,社会心理学都是一门独立学科.首先,从研究对象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正常人及其群体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从它一产生,就确定了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具有完整的研究内容.其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社会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独特存在价值的现代科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还在于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体系.其三,社会心理学发展出了一套有效地解释社会行为的理论.正因如此,
5、我们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章 社会化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 : 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2,同辈群体:也称伙伴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3,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称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在雕塑一座少女雕象时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这种热望感动了上帝,把雕象变成了真人与他结为伴侣.后来,心理学家把被期望者向着期望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是自己对于所有
6、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和了解.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二,填空题1,社会化的功能包括(传授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 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社会角色).2,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影响人的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期间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等.3,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4,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5,自我意识的功能包括(自我评价功能),(自我情绪的体验功能),( 自我控制的功能).6,埃
7、里克逊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期,( 童年期),( 学前期),( 学龄初期),( 青春期),( 成年早期),(成年期),( 成熟期)三,判断题1,现代学者认为,个体社会化就是指儿童期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软性规范主要指法律,法规,条例,命令,决定等由国家各级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或文件.( )3,文明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是文化教化的结果,如果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断层,人就失去了社会文化教化,原始蒙昧和野蛮的自然属性就会复归.( )4,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很少管教和约束.因为家长相信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观
8、念.( )5,自信心是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绪体验,包括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他人卑躬屈膝,不容他人歧视与侮辱自己等.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2,0 3,0 4, 5,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社会规范有两类,一类是软性规范,一类是硬性规范,属于软性规范的包括( ).A,信念 B,法律 C,习惯与风俗 D,法规与条例 E,传统道德与伦理 F,命令与决定2,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于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 )A,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B,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儿童传授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C,不带有强制性,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
9、,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D,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3,一般认为,同辈群体有以下特点( ).A,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 B,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C,成员之间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D,成员之间不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感 E,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F,对成员的社会化带有强制性4,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约束,一个人态度并不是由他人的命令强迫改变和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对自愿的基础上.自我控制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 ).A,发动作用 B,制止作用 C,自尊心 D,自信心5,按照埃里克逊的观点,童年期阶段是获得( )A,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和羞耻感的阶段 B,基本信
10、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C,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 D,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1,ACE 2,AD 3,ACE04,AB 5,A0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课题答,不仅青少年有社会化是问题,成年和老年人也需要不断地社会化.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任务.2,简述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答,文化对社会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它规范着人生纵向成长过程.文化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培养了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带给人们知识,技能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并逐渐塑造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一个人只有对现有的文化规范的接纳,依从,在社会中才能顺利成长起来,并意识到自
11、己正在成为周围世界中的一员.第二,它规范着人的横向社会地位.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义务,权利,职责以及他人对我们的行为的期望都是由文化规范来规定的.特别是非正式交往更具有文化规范的特性.3,简述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答,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对人的社会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它能使人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第二课堂,而其中的电视更是成为联系千家万户的一条共同文化和知识的纽带.社会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对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社会化)的消极作用.首先是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影响儿童的侵犯行为.电视中出现性,
12、犯罪,死亡,吸毒等内容对儿童的行为有着消极影响.其次,电视影响家庭中的相互作用,减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时间,从而消弱了家庭关系,间接影响社会化过程.此外,电视对儿童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消极影响.第三章 社会角色一,名词解释1,社会角色 :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2,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3,角色扮演: 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有能力在不同的场合根据需要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社会心理学把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承担和表现角色
13、的过程称为角色扮演.4,角色冲突: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或对立,妨碍角色扮演顺利进行的现象.5,性别角色: 是由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态度,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二,填空题1,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社会角色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2,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类化他人角色阶段)3,社会角色的功能包括(互动功能),(规范功能)和( )自我表现功能.三,判断题1,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指角色具有制约,控制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 )
14、2,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称为自觉的角色.( )3,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男女两性的行为及心理特征主要是天生的,是由他们的生理特征而决定的.( )4,许多研究者认为男性在语言思维方面占有优势,而女性在空间识别能力上占有优势.( )5,农业文化比工业文化更具备使男女平等的文化基础.( )1,0 2,0 3,0 4,0 5,0四,选择题(单项)1,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A,角色丛 B,角色规范 C,角色互动2,一个人必须同时扮演多个的不同角色,但又缺乏角色扮演能力,无法满足所有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由此产生的角色冲
15、突称为(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内冲突3,我们通常所说的忠孝不能两全是一种角色冲突,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内冲突1,A 2,A 3,A五,简答题1,简述产生角色冲突的原因.答,产生角色冲突的原因在于不同角色中含有各不相容的成分.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丛,在这个角色丛中,与这个角色发生交往和互动的其他角色对他都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当这些期望彼此发生矛盾,或者角色伙伴对角色的期望过多,以至于角色自身无法应付时,就产生了同一角色丛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2,如何理解性别角色的含义答,一定的社会角色是和一定的社会期望相联系的,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
16、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的地位,及其被社会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首先,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人一出生就依据他的性别规定了他将成为一个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其次,性别角色的划分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取向.这种不同的社会化取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的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第三,性别角是由社会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社会期望,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即将这些规范记忆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她在社会生活中就会自
17、动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式来认识,思考,行动,最终造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3,简述荣格的男女同体理论的基本观点.答,略4,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如何才能实现男女平等答,略第四章 社会认知一,名词解释1,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外在特征的整体性的主体反应.2,角色知觉 :是指根据他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认识对方的地位,并根据对方的地位来推测他应遵从的行为,也包括对自己的地位及行为规范的认识.3,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识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4,第一印象作用:是指人们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语言,表情,姿态,身材,年龄以及服饰等方面
18、对人的印象产生的影响.5,心理定势:是指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对知觉对象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映.二,填空题1,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和(封闭性原则)三个原则.2,一般认为社会知觉的类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角色知觉)和对(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一般认为社会印象有(具有间接性),( 综合性)和(固执性)等特点.4,印象的形成模式有(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和(加强平均模式).5,影响社会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印象作用,( 光环作用),和(社会刻板印象作用),( 定势作用).三,判断题1,人的外
19、表与心理品质是无关的,任何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推测其心理活动的企图都是没有根据的.( )2,社会印象则是对印象对象的直接反映.( )3,在印象的形成模式中,专家们认为累加模式比平均模式更符合对他人形成印象的一般规律.( )4,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任何品质都具有光环的作用.( )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控制协调性动作比控制其他的非言语暗示要容易得多.( )1,0 2,0 3,0 4,0 5,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人们在进行社会知觉时并不是对作用于主体的所有社会刺激都发生反应,而是把少数刺激作为社会知觉对象,把它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社会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 ).A,社会知觉的选择性 B,社会知觉
20、的主观性 C,社会知觉的整体性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就客观因素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别 B,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C,对象的活动性D,事物的新颖性 E,知觉者的需要,兴趣 F,知识经验,目的任务3,一般说社会角色的知觉正确与否的程度,与以( )因素有关.A,对角色的社会期待的明确程度B,与知觉的主观性有关C,角色学习和经验的程度D,与个性倾向性有关E,环境及时代的变化4,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势 D,社会刻板效应1
21、,A 2,ABCD 3,ACE 4,A五,简答题1,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答: 认识自己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以人为镜,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认识自己;通过自我测验来认识自己.2,第一印象作用是如何形成的 谈谈如何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答:第一印象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要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必须从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等每一件小事做
22、起.第五章 社会动机一,名词解释1,社会动机:是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无偿的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其中包括援助,救济,捐赠.2,利他行为 :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行为的指向都是由动机所驱使的,也就是说,社会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3,冷漠行为: 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帮助时,却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4,旁观者效应 : 个体对于紧急事件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他人在一起时会有不同的表现.由于他人在场,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5,侵犯行为: 凡是以伤害他
23、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一种行为能否背叛定位侵犯行为,必须要注意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个体内在的意图和动机.二,填空题1,社会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2,一般认为利他行为有四个特性:第一,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二,( 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第三,( 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报答的愿望),第四,( 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3,侵犯行为具有四方面的特点,首先它是有意图的行为,其次,(是外显的行为),其三,( 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其四,(是具有反社会性质的行为).4,侵犯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类型.根据侵犯行为的方
24、式和途径,我们可以把侵犯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我们还可以把侵犯行为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三,判断题1,在个体内存在的多种动机中,强度最大的动机称为主导动机或优势动机.2,一种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动机.3,动机能够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4,动机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5,一般情况下,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的时候,容易使儿童建立起一种利他的和助人的心理倾向.6,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模仿和强化的结果.7,学习理论强调了挫折和侵犯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只要一个人受了挫折,就必然会做出某种侵
25、犯行为1,0 2,0 3,0 4,0 5,006,0 7,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动机对行为具有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A,始动功能 B,指向性功能 C,强化功能 D,动机的清晰度 E,自我报偿功能 F,动机的效能2,( )行为不是利他行为.A,主动无偿地帮助帮他人带路 B,路见不平,制止犯罪行为救助受害者 C,克制自己,为使他人免受烟雾中有害物质的侵害而戒烟 0D,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E,为获得较多的利息,把钱借给他人 F,在公共汽车上,把作为让给别人3,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的行为会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他人将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在众人面前处在尴尬地位,因而在行为上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