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备课参考资料.docx(15页)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1947035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7.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备课参考资料.docx(15页)》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一 单元 课文 备课 参考资料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备课参考资料汇总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备课参考资料汇总沁园春沁园春长沙备课参考资料长沙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32 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

    2、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 词牌名, “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 据 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湘(xi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 1752 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说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

    3、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 11 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漫江:满江。漫:满,遍。舸(g) :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争流:争着行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 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怅寥廓(chng

    4、 lio ku)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o ku) :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苍茫: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峥嵘岁月稠: 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峥嵘: 本指山的高峻, 此处意谓不平凡、不寻常。稠:多。恰:适逢,正赶上。同学少年:毛泽东于 1913 年至 1918 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5、1918 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挥斥方遒 (qi) : 挥斥, 奔放。 庄子田子方 : “挥斥八极”。 郭象注: “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 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

    6、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的“中流击楫”典故。 (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 但不给战衣和兵器, 让他自行招募士众。 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

    7、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 )这里指游泳。遏() :阻止。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作品译文作品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 (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

    8、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 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 9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3 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

    9、著作毛泽东选集 (四卷) 、 毛泽东文集 (八卷) 、 毛泽东诗词 (共 43 首)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 1925 年秋所作。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 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1917 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练,他接受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1920 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 年,毛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

    10、年又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在 1925 年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年春夏,他回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后又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8 月 28 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 19111923 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 感慨之余, 写下这首词, 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品鉴赏作品鉴

    11、赏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毛泽东在 1925 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 ,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 1911 年到 1925 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

    12、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

    13、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14、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

    15、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 尽管风浪巨大, 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 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 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里在地球边上放号备课参考资料里在地球边上放号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 1919 年

    16、9、10 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 科学的文明, 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作家简介作家简介郭沫若(18921978) ,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 年留学日本,1921 年与成仿吾、 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 1923 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 编辑 创作周报 洪水 ,提出“革命

    17、文学”主张。1928 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出版诗集女神 瓶 前茅 战声 凤凰等。创作背景创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 1919 年 9、10 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品鉴赏作品鉴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

    18、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 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 那是在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不久的时间。 “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 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

    19、年青气盛的郭沫若, 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再推开一层说, 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 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 “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 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

    20、强起奋进图。诗人在同年写的笔立山头展望一诗中曾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互相参照印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 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阅读这首诗,读者最突出的感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 ”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 是火

    21、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使得后代的读者也感同身受。郭沫若一向主张,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作”有造作之意,而“写”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和“泻”字通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很多都是灵感到来一泻直下的产物。读这样的诗,读者会感到作者就站在读者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红烛备课参考资料红烛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 1923 年 9 月 7 日出版。 初版本收六十二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

    22、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 ,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辞藻)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 (1923) 、 死水 (1928) 。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 、 楚辞校补 、 神话与诗 、 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 4 册 8 集,1948年 8 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

    23、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 1980) 、陈凝闻一多传 (民享出版社,1947) 、王康闻一多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梁实秋谈闻一多 (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民日报 1980年 2 月 12 日)作品赏析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 1923 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 ,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 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 一个“吐”字, 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

    24、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

    25、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 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

    26、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 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 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俄日朵雪峰之侧备课参考资料俄日朵雪峰之侧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现代诗人昌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创作背景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 1962 年 8 月,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

    27、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 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园人。当代诗人。1950 年参加中华人民解放军并考入部队文工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 年在朝鲜战争中负伤转至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 1954 年在 河北文艺 发布处女作。 1956 年报名到大西北拓荒。 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并关入荣湟源看守所。后来被当做“有文化的犯人”选拔出来,在一家监狱工厂学炼钢。颠沛于青海垦区二十余年

    28、。“文革”后平反,仍坚持留在青海,在青海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出版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 。1994 年出版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作品赏析作品赏析我们或许见过雪山落日,或许见过攀岩比赛,或许还见过蜘蛛人的表演。但我们或许没有见过将这种种意象组织在一起的诗篇,峨日朵雪峰之侧则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些。全诗两节。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写得凝练而含蓄。它暗示了多重意思:“此刻”的高度虽不是山之顶峰,却是“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它还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的那

    29、些高度, 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于是,“我小心地探出前额”,仿佛是一切艰辛的一种报偿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这是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 长句极易写得或累赘或松散或拖沓, 而这里意象的密度却显示了诗人锤炼的功力。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 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 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

    30、美意义上的“崇高”, 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 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 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因此,诗句立即转入到对自身状态的描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攀登者所具有的顽强与坚韧,更可以想见他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此时此刻的“我”, 多么渴望如雄鹰般飞翔于蓝天, 如雪豹般驰骋于莽原呵, 但由于“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的缘故, 无法与雄鹰或雪豹为伍。 这就是第节诗的首行诗人为我们描画出的攀登者的内心感受。继续攀登,暂无

    31、“气力”,选择放弃,于心不甘,怎么办,正在这个当口,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与前一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诠释。在这里,“我”与蜘蛛实际上已经合二而一了。致云雀备课参考资料致云雀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 21 节。从赞美开始

    32、,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 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据雪莱的夫人回忆, 致云雀是在 1820 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 ,英国浪漫派诗人、政论作家、改革家。被认为是英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出生于英国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卢梭、葛德文等人的影响。大力提倡无神论,反对专制。在牛

    33、津大学读书时,因发表短篇无神论之必然而被校方开除。后投身爱尔兰的民族独立斗争,发表了告爱尔兰人民书 ,最后低价发行(5 便士) ,旨在唤起爱尔兰穷苦人民内心的觉醒。此举遭到了英国政府的迫害,后来被迫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在欧洲期间,与拜伦、济慈等人来往。1822 年,诗人与友人出海,遭遇风暴罹难。其时是在 30 岁生日前昔。作品赏析作品赏析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作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全诗共计 21 节,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12 节),总描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第二层(37 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

    34、。清晨,云雀沐浴着明光飞行,虽不见形影,却听得见它欢乐的强音,并用三个自然段赞美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第三层(820 节),用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等一连串具象的比喻,概括云雀的欢唱带给人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并解读出云雀鸣音甜美的原因在于永远欢快、 永不烦恼、永远充满爱。对比人类因“瞻前顾后”和“事物自扰”而常陷苦恼,诗人得出结论:云雀的欢乐在于鄙弃尘土。第四层(21 节)表示愿学云雀的欢欣,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诗中云雀的形象, 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 而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追求崇高,向往理

    35、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 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 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第一节写的似乎就是诗人当时的强烈感受和最初反应, 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诗人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 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 几乎等于说: 此曲只应天上有。 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 他认为, 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第二节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第

    36、三、 四节则在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和以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云雀的歌声。第五、六、七节,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丽之类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第八节,直接把云雀比作诗人,说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 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从未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这正是他自觉承担的社会使命。第九节, 他把云雀鸣声比作怀春少女为了“排遣她为爱所苦的情怀”而唱出的“甜美如爱的歌曲”。这正是诗人的自况。第十到十二节,诗人以飞萤的流光、玫瑰的芳香作比,再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这三个密集的形

    37、象带出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清新、欢悦”在更高一个层次,对云雀歌声的优美作出判断。从第十三节到第十四节,探讨美的根源,那就是高尚的思想、情操。“赞婚的合唱”和“凯旋的欢歌”之所以必定贫乏, 是因为在他看来, 传统的婚姻不过是人压迫人制度的组成部分,带来“凯旋”的战争和暴力本身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第十五节中提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雪莱认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第十六节说云雀歌声之所以甜美欢快,是因为云雀“爱,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第十七节谈到了死亡。连同以下三节,都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第二十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

    38、括,同时表明,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妙而富饶,是因为作者具有不凡的品质,高超的艺术技巧只能为“鄙弃尘土”的艺术大师所用。第二十一节,每节都由四个扬抑格三音步诗行和一个抑扬格六音步诗行构成,韵式是ababb。这种四短一长的设计,是模拟云雀,总是在短促的几声之后拖带一长声尾音。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方式,从各个角度对云雀加以描绘、赞美。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的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的无比美妙。诗歌在艺术上展现出的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比喻新颖多样

    39、,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自有一种催人前进的力量。百合花备课参考资料百合花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 年第 3 期 。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 1946 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 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 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 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创作背景创作背景百合花 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 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

    40、6 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 战斗开始后, 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1957 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鹃却无法救他, 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 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 1946 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

    41、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莱芜战役中,她跟随一个通讯员去前沿,在路上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而来, 通讯员为了减少伤亡有意拉开距离, 但她却紧张得不由自主地靠他身边靠近,通讯员一见她走近就加快步子往前跑;某次战斗时,她和汪岁寒到一个班里旁听开班会,听说了一位排长的事迹,那位年轻的排长是战斗英雄,却很害羞,说说话就脸红,说的也平常的家常话,这种反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 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 有时仅几十分钟、 几分钟, 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于是,茹志鹃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

    42、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 1958 年第 3 期的延河杂志上。作品鉴赏作品鉴赏主题思想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 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

    43、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文中写到小通讯员插在枪口上的几根树枝, 与其说是伪装, 不如说是点缀装饰, 后来“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和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些描写无不是在写小通讯员的爱美之心。 而小通讯员不好意思和女同志同行; 在得知向新媳妇借来的被子是人家唯一的嫁妆时的内疚不安和对新媳妇的同情; 新媳妇在护理伤员时羞涩得只同意给“我”打下手,以及对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牺牲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人性至爱。小通讯员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担架员生命的英雄壮举, 是至高至善的人间至爱, 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通过三个连姓名都没有的

    44、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谱写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在通讯员和“我”之间, 作者让“我”对通讯员建立起一种比同志、 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但它又不是一见钟情的男女间的爱情。 “我”带有类似手足之情, 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是一种复杂微妙得无以言表的美好情感,至于维系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关系纽带,同样也是一种圣洁美好的感情,正如被子的百合花图案一样纯洁。作者之所以要新娘子, 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 是要用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战士。一位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当他献出一切的时候,他也得到了一切:洁白无瑕的爱,晶莹的泪。艺术特点情节

    45、结构情节结构小说的情节虽然单纯,但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 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的脸, 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茹志鹃不追求情节曲折而重视细节的运用。在百合花的创作中,她十分巧妙地布置细节, 或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变化在某一细节的描写中自然展开, 或使某些细节前后照应,彼此呼应,或用某一个细节连结全篇。如小通讯员送女文工团员去包扎所的路上,不习惯与女同志同行,总是撒开大步走在“我”前头,然而,他尽管从来没有回头看过一次,但

    46、当“我”走不动时,他便自动停下来等待。这个细节表现出小通讯员的羞涩,也细腻地写出了他对护送工作的高度责任感,透露了他对同志的细心体贴。 再如小通讯员插在枪筒里的那几根树枝, 后来又添了一枝野菊花的描写,前后几次在小说中出现,少了这细节也可以,但有了这细节,通讯员热爱生活、充满朝气,临近战斗仍从容不迫等性格特征就得到更加鲜明生动的表现。意象运用意象运用小说中含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 新媳妇的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盖上了通讯员战士的脸,暗含着农民与战士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年轻战士的勇敢与牺牲的伟大精神,又写出了新媳妇对革命的理解及对战士纯洁的感情。“百合花”的意蕴丰厚,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百合花

    47、”,只是一个图案;另一方面,它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除了“百合花”, 小说中两次出现了“两个馒头”, 三次出现了“布片”, 还有“笑”、 “枪筒”的意象在文中也多次出现, 不仅成为联结情节线索的纽带, 而且其丰富的内涵引导情节深入新的层面。女性视角女性视角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个主要是通过“我”这个人物形象来实现的。虽然,作品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是,“我”却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 是故事的叙述人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因此, “我”不仅是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方式的承担者, 而且也是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我

    48、”与小通讯员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主动找他搭话,主动认老乡,甚至带着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了没有言行, 表现出一种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的女同志特有的“泼辣”, 是一个具有着强烈性别意识的人物。 作品不仅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 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通过富于浪漫气质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的色彩。比如,“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天目山拖毛竹时的情景: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 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语言不多,却充满诗情画意。

    49、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 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 写得充满诗意。 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 生动传神。例如,“我”与小通讯员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年。 ”“你怎么参加革命的?”“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这段话介绍了通讯员的出身、年龄、身世,又揭示了他舍己救人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帮”和“跟”字,前者点出了通讯员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境况,后者则表现了他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的革命要求。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这两句话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不满, 也

    50、为下文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 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在女同志面前羞怯、不善言辞的窘态。哦,香雪哦,香雪备课参考资料备课参考资料作品简介作品简介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 1982 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哦,香雪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备课参考资料.docx(1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470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