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2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20046).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2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20046).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_2 用频率估计概率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20046 北师大 数学 第三 概率 进一步 认识 _2 频率 估计 教案 教学 设计 公开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北师大版(2024)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第三章第三章概率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进一步认识3.3. 2 2 用频率估计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了求简单的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 在本章第 1 节,学生又进一步学习了求涉及两步试验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画树状图和列表, 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理解随着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已初步得到发展, 完全具备进一步学习较为复杂随机事件的能力和知识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活动,用频率估计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这一活动中获得本节课所需要的一些活动经验. 同时,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学习
2、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任务分析二、任务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经历实验、统计等活动过程,进一步丰富活动经验,并深刻体会统计与概率的联系。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估计 50 人中有 2 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用实验频率来估计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进一步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加深对概率的理解;能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3、通过有趣的生日问题的试验、统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四、教学重、难
3、点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设计试验方案.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2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收集数据(提前布置)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收集数据(提前布置)内容:内容:以 5 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每人课外调查 10 个人的生日、生肖. (数据统计要方便使用)目的目的:收集数据,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素材,在课堂中运用源于学生实际调查的真实数据展开教学,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数据的统计更有效率,统计结果更便于使用?以此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切实
4、提高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预期预期:学生课外收集数据时有可能来自相同的人,各小组课前准备时,教师提醒尽量避免调查相同的人,如:本班同学等。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内容:内容: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过生日片段.目的目的:以电视剧片段开篇,引人入胜,直接引入与生日有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期:预期: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并陷入思考:为什么“便这等巧?”第三环节:提出问题,认知冲突第三环节:提出问题,认知冲突内容: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串(1)400 位同学中,一定有 2 同学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有什么依据呢?(2)300 位同学中,一定有 2 同学的
5、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3)可有人说“50 个同学中,就很可能有 2 个同学的生日相同.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目的目的:生日问题紧紧贴近学生生活,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问题(3)的提出与学生的直觉形成强烈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预期预期:对于问题(1) ,学生能给予肯定的回答“一定” ,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3生可以用“抽屉原理”加以解释。例如,有的学生会给出如下的解释: “一年最多 366 天,400 个同学中一定会出现至少 2 人出生在同月同日,相当于 400 个物品放到 366 个抽屉里, 一定至少有 2 个物品放在同一抽屉里抽屉原理: 把 m个
6、物品任意放进 n 个空抽屉里(mn) ,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 2 个物品” 。 (若学生能用“抽屉原理”解释,教师应给予表扬. )对于问题(2) ,学生会给出“不一定”的答案。此时学生凭直觉会断定可能性较大.对于问题(3) ,学生会表示怀疑,认为“不太可能” ,与问题中的观点形成强烈的反差. 此时教师提出问题:该问题中,每个人的生日有多少种等可能的结果?50 个人的生日有多少种等可能的结果?是 366 种吗?在学生感悟到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处于困顿与迷茫中,顺势引出下一环节.第四环节:交流碰撞,明确方法第四环节:交流碰撞,明确方法内容:内容:1、 “50 个人中有 2 人生日相同”的可
7、能性大吗?怎样说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与同伴交流.2、如果我们班 50 个同学中有 2 个同学生日相同,那么说明 50 人中有 2 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 1 吗?为什么?3、如果我们班 50 个同学中没有 2 个同学生日相同,那么说明 50 人中有 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 0 吗?为什么?目的目的: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在此以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交流与碰撞中,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感悟到“用实验的方法估计这一复杂事件的概率”的必要性.预期:预期:问题(1)学生在交流中,会回顾上节学过的求概率的方法,出现两种可能情况: (1)有的学生会试图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概率的理论值,但很快就感受到其复杂性而
8、终止. (2)还有的同学会从家人中,同学中寻找是否有生日相同的.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地引导性评价. 例如,“你们发现这一事件的本质是等可能事件;认识到概率与统计之间有关系. ”问题(2) 、问题(3)学生能根据以往的知识进行反思,并能举一些类似的问题作为例子。例如:随意抛掷一枚硬币,若国徽面朝上,说它的确概率为 1,国徽面4朝下的概率为 0. 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均为 0. 5. 随意抛掷一枚骰子, “6 朝上”时我们说“6 朝上”的概率为 1,6 朝下的概率为 0,显然也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为 1/6.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继续追问:通过对家人和
9、同学的调查,你能由此确定“50 个人中有 2 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吗?如何得较为准确的结论?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就会想到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来估计“50 个人中有 2 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第五环节:合作交流,设计方案第五环节:合作交流,设计方案内容:内容:请你尝试设计试验方案,估计“50 个人中有 2 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并与同伴交流.(教师在学生试验后,展示自己课前调查的学校 50 人班级学生生日. )目的目的: 通过具体收据数据、 实验、 统计结果过程, 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本节课有更直观的感知,经历用实验估计理论概率的过程,初步感受到生日相同的概率较大.预期预
10、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和表达,在交流讨论中完善实验方案. 基于课前学生的调查、讨论和交流,以及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理解了这一事件的本质,实验方案也已形成,表现的时刻终于到来,一次学生积极性会很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每种方案的注意事项以及其优劣,加深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的理解,突破难点.结果可解释红楼梦生日相同“遇的巧”的问题.学生可能要设计的方案:方案一:将每个同学调查的生日随机排列成一方阵,然后按某一规则从中选取 50 个数据进行实验(如 2520) ,从某行某列开始,自左而右,自上而下, ,选出 50 个数).方案二:把全班每个同学所调查的数据写在纸条上,放在箱子里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4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