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10df5).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10df5).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_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10df5 苏教版 数学 长方体 正方体 _1 认识 教案 教学 设计 公开 配套 课件 编号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1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2通过自主探究,借助白板交互体验,让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观察、归纳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数学思考。3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学习者分析三、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等立体图形,能准确辨析生活中长方体的物体。对长方体基本特征的探究,是学生从平面图形认识到立体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虽然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
2、见,但是对于空间观念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要发现它的特征,准确、有序的进行表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我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自主探究交流、白板互动演示,让学生在摸、数、看、量、画、比等活动中积极思考,逐步抽象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助推每一位学生在观察中积累感性经验,于操作、想象、运用中建构、发展、提升空间观念。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感悟长方体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2探究长方体面和棱的基本特征。3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本质内涵。4.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
3、方体面和棱的特征。解决措施:解决措施:1运用白板课件动态展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丰富学生对概念表象的理解。2 运用白板的交互功能, 让学生经历测量数据、 移面重叠、 移线重叠等过程, 帮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验证”的数学模型思想,加深对面和棱特征的理解记忆。3运用白板课件创设空间想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至少保留三条不同方向的棱就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抽象出长、宽、高的定义,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都在其间得以有效发展。借助白板交互功能,将同一个长方体的横放、竖放、侧放,让学生在“变式”中真正理解长、宽、- 2 -高的内涵,避免认识上的片面和僵化。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
4、止时间( ”- ”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环节一沟通联系激趣引新018” - 130”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沟通 “点、线、面、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学生举例、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 帮助学生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1点的移动,会形成什么图形?线的移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沿着竖直方向平移,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展开空间想象。2.学生观察白板课件的直观演示,体会“点、 线、 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1. 运用交互式白板插入插入功能功能,插入flash 视频, 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
5、成体”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展开空间想象之后,直观感受 “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131” - 243”2.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长方体?3.是呀,长方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抽纸盒的形状,大到高楼大厦的框架结构都是长方体的。(课件同步展示生活中长方体的实物图)4.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研究它的基本特征。 (揭示课题)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2.运用交互式白板淡入功淡入功能能,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 -环节二操作体验探究特征244” - 605”1.切物成形,认识长方体的面、 棱和顶点, 引导学生于观察、操作、 感悟中体悟面、
6、 棱、 顶点的产生过程。2.自主探究、发现总结长方体面、 棱和顶点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3. 运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经历测量数据、 移面重叠、 移线重叠等活动体验, 帮助学生经历 “观察思考验证” 的数学模型思想, 加深对面和棱特征的理解记忆。4.引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本质内涵,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1. 认识面、棱、顶点。(1) 这是大家熟悉的马铃薯,先沿着竖直方向切一刀,观察和切之前,有什么变化?生:增加了一个面。(2)垂直于刚才的面,再切一刀,这时又有什么变化?生:又出现了一个面。生:两个面之间形成了一条线。请学生到白板上描一
7、描这条线在哪里?揭示棱的概念。(3)垂直于刚才的两个面,切第三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又多了一个面和两条棱。生:还增加了一个角请学生到白板上描一描新增的两条棱,再用笔点一点所说的角的位置。明确这里的角,其实是一个点,是由这三条棱相交而成的。揭示顶点的概念。(4)想象:将马铃薯切成长方体,还要切几刀?小结:通过切马铃薯的活动,大家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1. 学生观看“切马铃薯”的视频,思考和 切 之 前 发生 了 什 么 变化?2.学生用白板工 具 笔 指 一指、描一描、新 增 的 线( 棱 ) 和 角(顶点)在什么位置,认识棱和顶点。3.运用交互式白板插入功插入功能能, 插入 flas
8、h视频,演示 “切马铃薯”过程的慢镜头,清晰的、渐次的展示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丰富学生建立面、棱、顶点概念的表象,便于理解和记忆。4.运用交互式白板画线画线、书书写功能写功能:请学生在白板上描画出“切马铃薯”的过程中,新增的棱和顶点的位置,呈现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习兴趣。606”- 6562.下面就请大家摸摸自己所带的长方体的面和棱,指一指它的顶点在哪里。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学生摸一摸自带的长方体的面和棱,指一指顶点的位置,和同桌进行交流。3.自主探究特征(1) 认识了长方体面、 棱、顶点,下面要进一步探究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想从哪些方面研- 4 -657”-1352
9、长方体的特征,你想提出哪些研究的问题?(2)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思考,借助手中的长方体,自主探究面、棱、顶点的特征。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最后以同桌为一小组,将研究结论填写在“长方体的特征研究记录单”上。(课件同步呈现“长方体特征研究记录单” )究长方体的特征。2、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摸、看、数、量、画、比等方式自主探究面、棱、顶点的特征。3、同桌为一组,交流发现,填写记录单。1353”-20474.交流讨论 归纳特征(1)面的特征关于长方体的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征?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是如何数出 6 个面的?谁来演示一下?(交流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对的面,长方体中有几组相对的面?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93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