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易错选择题分析汇总(中国史部分)(包含易错点陷阱和点拨).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高考易错选择题分析汇总(中国史部分)(包含易错点陷阱和点拨).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高考 选择题 分析 汇总 中国史 部分 包含 易错点 陷阱 点拨 下载 _历年真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高考历史选择题易错分析高考历史选择题易错分析一、中国古代一、中国古代易错点易错点 1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陷阱 1】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点拨西周实行分封制,周一辈子被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高度集中。【陷阱 2】分封制导致分裂割据,但没有统一点拨分封制的实质是地方分权,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说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了
2、隐患。但在分封制下但在分封制下,不管是通过层层分封管理地方不管是通过层层分封管理地方,还是通过周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还是通过周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一定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式。程度上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式。【陷阱 3】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点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与其母亲的身份密切相关嫡长子的认定与其母亲的身份密切相关,一母一母所生亦有嫡庶之分。所生亦有嫡庶之分。易错点易错点 2 2 秦汉至宋元的政治制度秦汉至宋元的政治制度【陷阱 1】封国制在汉初只发挥了消极作用点拨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拓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
3、,对维护汉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陷阱 2】唐宋时期,皇权至高无上点拨唐宋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有政治制度的制约,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另一方面有思想的制约,如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等。【陷阱 3】科举制取消世家子弟参与官吏选拔的资格点拨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科举制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科举制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既包既包括中下层士子,也包括世家子弟。括中下层士子,也包括世家子弟。【陷阱
4、4】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专点拨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对外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的大而不专行省权力的大而不专,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易错点易错点 3 3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陷阱 1】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反映皇权的削弱。点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幼或不理政事等,会有人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是皇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强化权的削弱而
5、是皇权的强化,因为宦官、外戚的权力皆来源于皇帝。同样,明中后期内阁权力的增大反映的也是皇权的强化(宦官、外戚和内阁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陷阱 2】明朝内阁始终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点拨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待从顾问,帮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陷
6、阱 3】内阁并非无任何权力点拨内阁虽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但它并非无任何权力,在明朝2后期,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陷阱 4】内阁对皇权没有约束点拨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陷阱 5】明朝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点拨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入股文也只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入股文也只是当
7、时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明朝科举考试与入股取士并不是对等的概念。【陷阱 6】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后期已经解决点拨君权与相权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长期存在的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长期存在的两大矛盾。明太袓废除宰相制度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北宋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占绝对上风,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期存在。【陷阱 7】皇权不受监督点拨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有谏诤君主、纠察百官的作用。总的来说,在宋代“台谏合一”和清代雍正“科道合一”以后,监察制度更主要地成为专制皇权驾驭百官的工具,而失去了对皇权监督制衡的功能,
8、但在其他朝代,监察制度特别是言官谏诤制度基本上能发挥“匡正君主,谏诤得失”的功用,并成为相权制衡皇权的有力杠杆。在古代的监察制度下,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督。在古代的监察制度下,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督。【陷阱 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点拨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内涵不同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内涵不同。君主专制主要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权力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
9、不断削弱。易错点易错点 4 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农业【陷阱 1】自给自足=生活富足点拨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赋税的压迫,农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自给自足并不意味着生活富足。自给自足并不意味着生活富足。【陷阱 2】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点拨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它只是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和部分官田进行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
10、围。它的推行有利于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发展。【陷阱 3】中国古代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点拨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秦汉以后,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归根到底,都受皇帝控制,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陷阱 4】佃农在封建社会受地主的剥削,始终没有自主性。点拨佃农虽然在封建社会受地主的剥削佃农虽然在封建社会受地主的剥削,但并非始终没有自主性但并非始终没有自主性。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
11、于自耕农经营的重要经营方式。佃农租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离去,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土地经营中的主要形式。【陷阱 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粮食不能自给反映当地农业的衰落点拨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供应区,但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这是由于当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并不意味着当地农业衰落。并不意味着当地农业衰落。【陷阱 6】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顺序点拨魏晋魏晋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开始南移。中唐中唐以后,经济重心继续南移继续南
12、移,南3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南宋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此外,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易错点易错点 5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陷阱 1】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与市场毫无关系点拨虽然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但其并非与商品经济毫无关系但其并非与商品经济毫无关系,实际上官营手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行业中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虽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和各级官吏的需要,但是随着封建经济领域
13、内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陷阱 2】西汉盐铁官营政策没有积极作用点拨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将盐铁生产营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目的是抑制定商大贾的势力。但是,这种政策也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这种政策也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陷阱 3】明朝中后期,中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点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发展,但其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有些地方工场手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而有些地方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中国并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中国并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只只有局部地区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有局部地区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易错
14、点易错点 6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陷阱 1】中国封建社会商人没有任何权益点拨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此较低,但这并不意这并不意味着商人的权益不受保护味着商人的权益不受保护,实际上,各级政府是不能随意向商人征收苛捐杂税的。【陷阱 2】清朝海禁政策未曾松动过点拨清朝海禁政策曾松动过海禁政策曾松动过,但其松动是有限制条件的,清朝总体上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总体上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陷阱 3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点拨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判断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产生主要看是否有雇佣关系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
15、展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陷阱 4】资本主义萌芽直接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点拨资本主义萌芽只有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例如,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茁壮成长但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茁壮成长,也没能发展成资也没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主义生产方式。【陷阱 5】中国古代只有统一流通的货币点拨中国各朝代都有统一流通的货币,例如,秦朝统一后,以圆形方孔钱为统一流通货币,唐朝初年,唐高祖发行开元通宝作为统一流通货币。但很多时期,却是多种货币同时存在。但很多时期,却是多种
16、货币同时存在。【陷阱 6】重农抑商下不存在“惠商”政策点拨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统治者也会根据形势对该政策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甚至体现出甚至体现出“惠商惠商”的一面的一面。但是要明确,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易错点易错点 7 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陷阱 1】诸子百家相互批驳点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米”,相互批驳对立相互批驳对立。例如,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兵家主张通
17、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在社会伦理观上,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认为“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战国初期的世硕认为人生有善有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知其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但诸子百家的思想也体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但诸子百家的思想也体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例如,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在追求目标上与儒家思想也有相通之外。4【陷阱 2】百家争鸣的实质点拨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诸子因治国方略上的主张不同而诱发的思想领域的冲突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诸子因治国方略上的主张不同而诱发的思想领域的冲突, 其实
18、质是治国其实质是治国方略的争鸣方略的争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 “非故” ,即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其主张最受统治者欢迎。【陷阱 3】荀子虽然主张法治,不属于儒学思想家点拨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如吸收道家思想,主张“天行有常”,但可“制天命而用之”,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所以,他仍属于
19、儒学思想家。所以,他仍属于儒学思想家。易错点易错点 8 8 秦至唐儒学的发展秦至唐儒学的发展【陷阱 1】秦始皇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点拨秦始皇禁儒秦始皇禁儒,但并没有废儒但并没有废儒,儒家思想对秦朝法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为吏之道中,明确要求官吏宽俗忠信、安贫乐道,执政者应修养身心等;秦律中明确规定“殴大父母,黥为城旦春”,还规定如果父告子不孝,官吏应无条件抓捕儿子,然后再查明真相。这说明秦朝统治者认识到儒家的内圣之道和父权思想有利于稳固自己的政权。【陷阱 2】汉代儒学先秦儒学点拨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既有相
20、同点与先秦儒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相同点:都重视对人民的教化;重视以礼治国;强调重义贱利;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同点不同点:1.来源不同。汉代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依据公羊春秋学说,吸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2.内容不同。汉代儒学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陷阱 3】西汉时期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点拨与宋明时期宣扬的“三从四德”“女子从一而终”等礼教观念相比,西汉时期女性受封建西汉时期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小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小。当时,女性的活动空间不止局限于家庭
21、,还有更多的社会参与,且人们对寡妇改嫁也持比较宽容的态度。【陷阱 4】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其他学派的思想消亡点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统治地位的标志。但是但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就此消亡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就此消亡。例如,汉代新儒学中的“君道无为”是对道家学说的借鉴;“德主刑辅”是对法家学说的借鉴;“天遣灾异”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借鉴;“崇本抑末”是对农家学说的借鉴;等等。【陷阱 5】三教合一=佛教、道教、儒教合为一个整体点拨三教合一并不是说三教合为一体三教合一并不是说三教合为一体,而
22、是三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借鉴、吸收吸收、融合融合。具体来说,儒、佛、道经历了由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的过程。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与儒家、道教的磨合期,这一时期佛教与儒、道相冲突,经历了多次“毁灭佛法”的事件。隋唐时期是儒、佛、道三教并立、会通的时代。唐朝自高祖李渊开始,令儒官、僧侣和道士聚一起“三教讲论”,之后渐成风气。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主两从”的儒释道格局儒家拥有政治上的独大势力, 佛道两教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宋代理学兴起, 儒家主导社会意识的动能日益强大,三教合一朝儒家倾斜的势头也愈明显。例如,佛教吸收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张,道教将羽化升仙的终极目标与儒
23、家纲常伦理相结合,等等。易错点易错点 9 9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陷阱 1】宋明理学独立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外点拨宋明理学大致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宋明理学大致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说。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陷阱 2】程朱理学后来走向僵化,一直都是不合理的5点拨程朱理学在初创时期程朱理学在初创时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逐渐变成了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
24、也慢慢被扼杀。程朱理学虽然在明清时期日益僵化,但在确立初期却是鼓励人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但在确立初期却是鼓励人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陷阱 3】程朱理学禁止人的合理欲求点拨“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指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需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程朱程朱理学并不是禁止人的合理欲求。理学并不是禁止人的合理欲求。【陷阱 4】程朱理学不含有经世致用思想点拨一般认为,程朱理学专讲道德性命、修身养性,不务实际。但在最初形成时但在最初形成时,程朱理学也程朱理学也含有经致用的思想。含有经致用的思想。【陷阱 5】王
25、阳明主张孔子的权威点拨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但他提出“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张没有必要依据孔子的是非标准进行判断,而要依靠自己的“心”来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的绝对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的绝对权威。易错点易错点 1010 明清之际的儒学明清之际的儒学【陷阱 1】明末清初的儒学家跳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点拨尽管李贽和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都激烈地反对理学的不合理部分,但他们的思想仍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然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不断为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陷阱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否定孔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