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55页)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55页)》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 心理健康 教育 教案 下载 _其它版本_心理健康_小学
- 资源描述:
-
1、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一、主题说明:憧憬与设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此时,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顆梦想的种子,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激励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本课通过观察、想象、情景体验、互动交流、分享,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帮助学生建构初步的梦想蓝图,引领学生去追寻拥有梦想的快乐。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理想的蓝图。2.情意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3.行为目标:初步设想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设想
2、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 PPT、轻松舒缓的音乐。学生准备画笔和白纸。五、教学设计:(一)观察岛(热身暖心)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1.教师多媒体展现诗歌内容,并播放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2先指定学生朗读、再集体配乐诵读,最好能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里描述的画面。3学生分享读后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4教师小结,引出主题:梦想就像翅膀,可以助人飞翔。拥有梦想的生活是多彩的,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梦想呢?引入主题。心理引导: 从感知的角度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对梦想的渴望情
3、景之中,促使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此环节用时约 5 分钟。(二)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想象、画梦想、写梦想等活动,层层深入带学生进入到自我体验、互动交流、分享反思的学习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尝试体会梦想成真的快乐。活动一:和梦想握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讲述。梦想藏在心灵深处,只有用心去寻找,它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大家闭上眼睛,放松心情,想象自己长大后的样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引领学生寻找自己的梦想(可事先录音,也可现场引导)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梦想。活动二:画一画4.教师讲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未来的自己:科学家、画家、
4、作家、宇航员、教师、警察等等,设想现在就是 20 年后的某一天,你是什么样子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和纸给自己画幅自画像吧。5.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画,用语言描述画中的“我” ,并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6.学生在呈现和描述未来的自己时,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7.当学生描述了自己的梦想后,教师要真诚地祝学生梦想成真。活动三:和未来对话8.教师讲解:当梦想实现时,我们会多么快乐,多么激动。如果今天你收到一封信,是来自梦想实现后的你写来的,你在信上会写些什么呢?9.让学生尽情想象,自由发言。10.教师引导:是什么动力让你的梦想成真?你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事情呢?心理引导: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初步建构梦想,
5、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动力。1.“画一画”环节应注意把握好时间,建议学生用简笔画,不求形似,神似就可以了,画出未来自己的主要特征。2.建议用时约 20 分钟。(三)分享屋(总结提升)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现梦想的方法。.教师讲解:梦想不是“白日梦” ,是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如果不肯为梦想奋斗,梦想只能是“幻想” 。2.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你认为,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4.教师总结: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可以远大,但要切合实际,要实现梦想,
6、需要我们做好计划,树立自信,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心理引导: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1.教师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2.建议用时约 10 分钟。(四)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一则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梦想。1.阅读故事。2.指名分享: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3.PPT 呈现“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愿意为它付出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也会梦想成真! ” ,并让学生放声朗读。4.教师总结:梦想是美丽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拥有,实现梦想是激动的、快乐的。但实现梦想,还有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用捡砖头的智慧,积累一点一滴的收获。心理
7、引导:通过故事“借鉴”别人成功或正确的做法,通过内化吸收,联系自己的实际,留下深深的思考。建议用时约 5 分钟。六、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拥有梦想的渴望。3.学生是否理解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付出辛苦和努力。七、练习题:明明梦想长大后做一名航天飞行员,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身体壮实,但他对学习却敷衍、马虎,如果长此以往,你认为明明的梦想能够实现吗?八、教学参考素材:莱特兄弟的故事许多年以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他们看见了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大雁
8、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 ”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 “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 “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
9、地方。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人类可贵的特性之一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尽管这些幻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尽管有些孩子的梦想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为着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孩子天生都有梦想,童年是多梦的季节,童年是梦想的故乡。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 就会在希望中生活, 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第二课学习的乐趣一、主题说明:学习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种活动,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学
10、习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小学生的学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学习是新知识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苦与乐两种主观感受, 有时甚至苦大于乐, 所以中国有句古话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左右,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率,培养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2.情感目标:从学习中体验
11、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难点: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四、课前准备:教学 PPT;秒表一只;奖品一份;课堂辩论用的正方与反方的台签;教室做适当调整,留出辩论比赛的场地。五、教学设计:(一)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观察岛中的图片。2.请几名学生讲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3.由观察图片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4.教师总结:图片中的小女孩主动预习功课,并且被课本内容深深吸引,丝毫未感到疲倦。上课时,当老师提问,小女孩自信地举起手来准备回答,因为她通过预
12、习,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体会着学习带来的乐趣。导入本课课题。本环节用时约 5 分钟。(二)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活动一:你能坚持多久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同时讲解动作要领与要求:将双臂伸直,平举在胸前,身体不能晃动。坚持 10 分钟,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教师在 5 分钟和 10 分钟的时候,给予提醒。2.活动结束了,请大家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包括:时间过一半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坚持到最后时的感受是怎样的。3.教师将学生的感受整理概括,写在黑板上。4.教师总结:学习过程中,我们
13、会体会到苦与乐两种主观感受,你们觉得学习中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辩论比赛5教师给出辩论题目:学习中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正方观点是学习中快乐多,反方观点是学习中苦恼多。6.给学生几分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加入正方阵营,还是加入反方阵营,持中立态度的学生组成评委会。各阵营派出 4 名成员,组成辩论队,开始辩论赛。7.由评委会评出获胜方,由老师颁发奖品。心理引导: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也伴随着辛苦,不付出努力,就不会取得成功。 本环节用时约 20 分钟。(三)分享屋(总结提升)总结几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方法,使他们喜欢学习。1.教师引
14、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我们会体验到学习的辛苦;什么时候,我们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教师总结:我们要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很多,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我们主动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解除烦恼。正是因为学习中有收获、有快乐,所以才激励着我们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取得成功。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约 10 分钟。(四)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的认同。1. 教师引导学生在感到学习辛苦时, 努力坚持下来, 并及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2.与同学、家长说说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乐趣。本环节用时控制在 5 分钟以内。六、活动反馈:1
15、.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是否发生了改变。第三课 做个受欢迎的人一、主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节及基本的行为规范,但是要想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需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行为作风,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行为素质打下基础。本节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分享等环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怎样的人是受欢迎的人以及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为学生人际交往及日常行为规范提供指导帮助,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受欢迎的人格特质,树立起成为受欢迎的人的意识。2
16、.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受欢迎的快乐,并努力成为受欢迎的人。3.行为目标: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身体力行。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受欢迎的人的特质和反思不受欢迎的人的特质。难点:体会同学之间交往的态度带来的感受,选择令他人和自己都喜欢的态度和同学们交往。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学生准备: 纸、笔五、教学设计:(一)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情境图片呈现,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观察四幅图:教师以 PPT 形式呈现 3 种场景,请学生分别对图片中的情景进行描述。2、教师引导学生将话题指向“受欢迎的人” 。并请同学们说说她为什么受到大家的欢迎?3、教
17、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决定于什么吗?有关专家表示,人一生的成就 20%决定于智力,80% 决定于人际关系。爱因斯坦也说过: “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然有多种高贵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他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讲身边的故事、放视频都行。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 5 分钟。(二)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受欢迎的和不受欢迎的人的行为表现,并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一:你喜欢谁?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让学生即兴看图编故事。2、让学生对故事里(图中)人
18、物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选出“最佳主角” ,并讲讲理由。活动二:受欢迎的人1、教师将学生按班级人数适当进行分组。2、小组讨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受欢迎的人的是什么样子?不受欢迎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小组将各自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心理引导: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受人欢迎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让人唾弃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在丈量别人的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孔子曾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成为受欢迎的人。1.活动一看图编的故事内容长短要适度,尽量不要不要太长。2.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来回巡视。2.巡视
19、时,可用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还可以演一演。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三)分享屋(总结提升)1.通过活动分享、 儿歌诵读, 使学生对人际交往间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并身体力行。每个小组将各自的总结在班级中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总结补充。2.教师以 PPT 形式呈现拍手歌,并让学生集体大声诵读。心理引导: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得到大家的喜爱。这一目标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并不断反省自己在与人相处的态度和行为才能实现。1.讨论分享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教师的总结补充要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行。2.教师的补充可以举例说明便于学生理解。3.儿歌诵读可以
20、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进行。4.本环节用时大约 10 分钟。(四)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自己制定行为计划,强化学生对受欢迎的人的特质的认识。人人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你是受大家欢迎的人吗?你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或者继续成为受欢迎的人呢?请为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制定一份计划吧!1.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 5 分钟以内。六、活动反馈:1.学生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2.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与周围的人交往中态度是否更加真诚友善,是否能受到大家欢迎。七、练习题:1.你认为你的哪种可能不受人欢迎?2.你打算怎样改正你的这种行为?八、教学参考素材:受人欢迎的秘方:1.
21、每天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2.遇到同学亲切地打招呼。3.以一颗善良的心主动去帮助别人。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同理心来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5.坚信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测一测:你是受欢迎的人吗?评分方式:选择 1 得一分,选择 2 得二分,选择 3 得三分。自测后请累计总分,参照评语。一、如果别人说你是个温和的人,你会:1. 漠不关心地认为: “别人怎么说,我无所谓” 。2. 心胸狭窄地认为: “我的胆子实在太小了。 ”3. 暗暗地下决心: “从今以后要更温和些” 。二、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旁边的小孩又哭又闹,你会:1. 认为: “真烦人,家长有办法制止他就好了” 。2. 认为: “小孩子
22、真没办法,什么也不懂” 。3. 认为: “教育孩子真不容易啊” 。三、和朋友争论完了回家之后,你一个人独处时,你会:1. 遗憾地认为: “当初我如果那样说就能驳倒对方了” 。2. 后悔地认为: “当时没有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 。3. 高兴地认为: “人的想法真是各不相同,很高兴有机会能谈论自己的想法。 ”四、当你突然遇到一个很会打扮的人时,你会:1. 说道: “服装有什么必要去讲究呢?随便一点不是更好吗! ”2. 羡慕地说: “我也要那样会打扮” 。3. 认为: “装束能体现人的内心,那人内心世界一定很丰富吧! ”五、如果不是你的错,但结果却给对方添了麻烦,你会:1. 认为: “因为不是我的错
23、,不道歉也可以” 。2. 道歉地说: “因为没办法,对不起” 。3. 诚恳地赔礼道: “不管怎样,是我给对方添了麻烦了” 。六、如果别人说你是个独具一格的人,你会:1. 生气地认为: “一定是在讽刺我。 ”2. 认为: “不管怎样,别具一格是好事” 。3. “我独特在哪里呢?”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心中颇有些兴奋。七、 “人类只有相互帮助才能生存。 ”对于这个观点,你认为:1. 如果都为别人着想,那就不能生存。2. 道理上是这么说,但人往往是自私的。3. 要认真做到这一点也许难,但我一定努力去做。八、如果在谈话时,你的朋友的优点受到别人赞扬,你会:1. 那人果真这样吗?然后强调其缺点。2. 问
24、道,我该怎么说才好呢?3. 一起赞扬道:我也这么认为。九、如果别人问你:你是受欢迎的人还是不受欢迎的人?你会:1. 不高兴地回答: “不知道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 。置之不理。2. 深思片刻道,我究竟属于哪一种人呢?3. 笑着说道,还算是受欢迎的。十、陌生人向你问路时:1. 怕麻烦,告诉他不知道。2. 不耐烦地简单说几句。3. 告诉他详细的路线,并把他引向正确的方向。15 分以下:你是个幼稚、虚荣心强、惹人讨厌、不受欢迎的人。15-25 分:志趣向上,但自我意识过强、自负。25-30 分:属于深受欢迎的人。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一、主题说明:当今社会安全隐患很多,而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又相对缺乏。本课
25、旨在帮助小学生在独处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辨别可能存在危险的情景,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节课从心理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防卫意识,意识到独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会自我保护的办法。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和警惕;2、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行为目标: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技能。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难点: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四、课前准备: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