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和毫升-1、认识升-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e02a1).zip
1认识升教后反思升是学生平时很少关注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为像这种课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比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 9 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优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在课前准备好演示的教具,除此之外,还准备了水杯、水桶、墨水瓶等。同时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要求学生在家里或是去超市时寻找、观察哪些商品标签上使用的是升,并且我还提前准备了带一些标有升的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在思想上做好认知的准备。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水杯和一个水瓶(水瓶要比水杯大很多) ,先让学生猜测把它们盛满水,谁盛的水多,学生很快说出水瓶盛的水多,我给出概念盛的水多,说明它的容量大,反之容量小。然后巩固概念,让学生拿出一个容器和我的水杯比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比水杯容量大的、比水杯容量小的、差不多大的。然后通过倒水得出学生的容器容量大。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先让小组同学观察 1 升水有多少,记一记,接着出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塑料盒子,让学生猜它能装下一升水吗,然后验证,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是 1 升;其次,让学生小组操作一升水能倒满几杯水杯,几瓶饮料瓶,接着观察自己桌上哪些容器大约可以倒入 1 升水,然后我先后把 1 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倒入饭盒,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 1 升水,记住它的大小;最后估计桌上的其他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最后的 环节我让学生猜猜脸盆的容量和水桶的容量,然后由我操作验证。在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喝 3 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我都让学生回顾 1 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 1 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正确率非常高。最后回顾梳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带着知识与方法走出课堂。同时通过多角度2的知识应用,让数学和生活进一步产生紧密联系,学生能应用所学去重新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这节课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学生自己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认识升认识升教材教法分析教材教法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的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物体的体积。小学数学以往总是把升和毫升与其他常用体积单位一起,编排在高年级教学。本单元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一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容量的含义以及计量单位,感受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感受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形成有关 1 升和1 毫升的表象是教学重点。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 1 容量的含义,计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单位例 2 容量单位“升” ,1 升的实际意义例 3 容量单位“毫升” ,1 毫升液体大约有多少例4 升和毫升的进率,简单的换算,以及练习一。(一)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容量”指的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为了在尚未认识体积之前先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例 1 作了很细致的安排。创设了大小不同的茶杯、大小不同的冷水壶等容器盛水的直观情境,提出三个很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容器里存水的事实,感受容量的含义、比较容量的大小,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需要。1. 联系茶杯里盛水的事实,教学容量的含义。学生都知道玻璃杯里能盛水,玻璃杯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例题提出的第(1)个问题“看看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里的两个玻璃杯,把注意力集中到玻璃杯盛水的事实上。由大卡通“玉米”告诉学生:图中比较高的那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这里第一次出现“容量”这个词,把新的数学概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容量”的含义。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中的两个玻璃杯都是空的,里面没有盛水, “哪一个玻璃杯能盛比较多的水”是直觉条件下的想象与判断。通过这样的想象,容易体会“杯子容量”的含义。二是要用较多的时间去领悟“玉米”卡通说的哪句话,抓住“盛的水多”和“容量比较大”的内在联系,意义接受“容量”这个概念。2.直观判断和倒水实验相结合,教学“容量有大小” 。例 1 的第(2)个问题是“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画面里有两个冷水壶,一个大些、一个小些,学生凭直观能够指出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教材要求验证作出的判断,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往另一个壶里倒,通过这样的实验来感受“冷水壶的容量”指的是什么,体会冷水壶“容量有大有小” ,并证实自己的判断。为了深入体验“容量”的含义,教学这个问题可以按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说说“冷水壶的容量”是什么意思,引导他们把“容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回归到“能盛多少水”的现实层面上,通过概念的具体化再次体会容量的含义。第二步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和表述,情境图里的一个冷水壶是红把手,壶体上刻了花;另一个冷水壶是黑把手,壶体上没有花。第三步通过倒水实验验证猜想,先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再把这壶水往另一个壶里倒:或是红把手壶里的水倒满黑把手壶后还剩下一些,或是黑把手壶里的水全部倒入红把手壶后尚没有满。这些倒水实验应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并亲自实施,一边操作一边把“壶里盛的水”和“壶的容量”联系起来,反复感受“容量”的含义。第四步确认问题的答案,并作出解释:因为红把手壶里能盛的水多,所以它的容量大。配合例 1 和例 2 的“练一练”第 1 题,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把这杯水分别往另两个杯子里倒,分别出现倒不满、倒不下的情况,根据这些现象判断三个杯子的容量谁最大、谁最小,让学生继续体会“容量”的含义。3. 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需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例题的第(3)个问题“(红把手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让学生体验测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说说“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这句话的意思,用“水壶能容纳多少液体”来解释,再次在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中体会“容量”的含义,并思考测量水壶容量的方法。其次观察教材插图,如果把一壶水倒入较小的杯子,刚好 5 杯;倒入较大的杯子,刚好 4 杯。最后体会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冷水壶的容量,其结果的表达不同,为了便于测量和交流,应该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容量”的概念。学生初步认识容量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概念教学服务的。(二)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教学升和毫升各编排一道例题,都设计了从实际生活引出单位名称、体验1 个单位有多少、自制简易量器、测量常见容器的容积等教学活动。1. 现实背景中出现升和毫升,引出容量单位。例 2 呈现了瓶装酱油、食用油、果汁和桶装纯净水等图片,在每一幅图的旁边都标注了“升”或“L” ,表示有关容器里装了多少液体。例 3 呈现了瓶装的饮料、药水等图片,在图片旁边标注了“毫升”或“mL” 。这两道例题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升和毫升都是常用的表示液体有多少的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同时体会这两个单位有各自的使用场合,升是比毫升大的容量单位,较大的容器、较多的液体常用“升”作计量单位,较小的容器、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教学这两道例题,要让学生看图说说瓶里各装了些什么,装了多少,分别使用了什么计量单位;想想生活中这些瓶实际有多大、这些液体实际有多少;议议这两道例题为什么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从而对升和毫升分别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2. 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 1 个单位的液体有多少。学生知道升和毫升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单位以后,会希望知道 1 升、1 毫升液体各有多少,教材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例 2 用量杯量出 1 升水,把这些水倒入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正好装满,没有剩余。这个现象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盛的水是 1 升。设计这个实验有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对正方体比较熟悉,又知道 1 分米是多长,所以对棱长 1 分米正方体容器的大小有感性经验,正是这点经验能帮助他们感受 1 升的实际意义。二是在实验中带出了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常用工具“量杯” ,它能方便且准确地测量液体有多少,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使用量杯。在这个实验中,1 升水是从量杯里看出来的,棱长 1 分米的容器是制作的或选择的,由于还没有教学体积的知识,所以还不能揭示 1 升就是 1 立方分米。例 3 使用的滴管,也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先用滴管吸入 1 毫升水,看看有多少,感受 1 毫升水很少。再把滴管里的水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是几滴,进一步体会 1 毫升水有多少。教材设计的实验与操作,能帮助学生体会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能使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实验与操作必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应该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在实验与操作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数学内容,仔细体会通过实验能够知道什么、得出什么。3.“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简单的量器。量杯、滴管等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使用方便、测量准确。但是,一般家庭里不会有这些工具。本单元的“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 1 升的量器。教材图文结合,示范做量器的方法:选择一个上下一样粗细的瓶,往瓶里倒入 1 升水;在瓶上贴一张纸条,在 1 升处做上记号;把 1 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 4 份,分别做上 14 升、24 升、34 升等记号。用这个量器能够比较准确地量出 1 升、14 升、24 升、34 升水。使用自己制作的量器,体验 1 升水有多少:用 1 升的量器量出 1 升水,分别倒入大小不同的盆里、锅里,看看水面在哪里,体会 1 升水有多少,并估计各个容器的容量大约各是多少。除了上述的制作量器,教材里还有许多感受 1 升或若干毫升的活动。如,量出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看看能倒满几杯,既体验 1 升水有多少,又体验 1 个纸杯能盛多少水。又如,把 50 毫升水分别倒入一个碗里、一个茶杯里、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体验 50 毫升水是多少。再如,倒100 毫升饮料,数一数多少口能够喝完,算一算喝一口大约多少毫升,体验 100毫升是多少。4. 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升与毫升的观念。组织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既体现了数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又能在应用中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材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1) 留心观察,采集数据。配合例 2 的“练一练”第 2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热水器、电饭煲、热水瓶的容量各是多少升;配合例 3 的“练一练”第 1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针筒、输液袋、口服液瓶里各装了多少毫升液体;练习一第 11 题,阅读儿童止咳糖浆的使用说明书;第 12 题,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商品用升作计量单位,哪些商品用毫升作计量单位。学生通过上面的活动,能够了解常见容器的容量,丰富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2)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练习一第 3 题,说出压力锅、洗脸盆、洗菜池、浴缸的容量各是多少升;第 6 题,说出 1 小瓶药水、1 盒牛奶、1 瓶墨水、1 瓶果汁各是多少毫升。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和经常接触的商品,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容量大约是多少。考虑到学生直接说出各个容器、各个商品的容量会有困难,教材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在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数据,作为相关的容量。选择数据不能是随意的,应该有思考地进行。如洗脸盆的容量,可以这样想:1 升水放在盆里,水面大约在哪里?10 升水放在盆里会怎样?这个盆能盛 100 升水吗?经过这些思辨,选择的答案才会合理,学生头脑里的“升”与“毫升”的概念才会越来越清楚。练习一第 7 题,计量热水瓶、奶瓶、水杯、水桶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还是用毫升作单位?第 8 题计量一鱼缸水、一瓶酱油、一锅水、一汤勺水各有多少,采用升作单位还是采用毫升作单位?回答这些问题,要利用自己头脑里的 1 升、1 毫升的概念,还要联系对这些容器的了解,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如,热水瓶的容量比 1 升大,计量热水瓶容量用升作单位比较恰当;汤勺很小,一汤勺水远没有 1 升,用毫升为单位比较适当。为此,教材在练习一第 2 题就安排学生判断陶瓷汤罐、易拉罐、烧水壶、牛奶瓶等容器的容量,哪些比 1 升大、哪些比 1 升小的练习。5. 教学升与毫升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例 4 教学升与毫升的进率,并在“练一练”和练习一里安排部分练习题,巩固和应用进率的知识。例题呈现两个同样的较小量杯,每个量杯里都盛了 500 毫升水。先算出 2杯水一共 1000 毫升,再把这 2 杯水倒入一个较大的量杯里,看出一共有 1 升水。这些水是 1000 毫升,也是 1 升,由此得出“1 升=1000 毫升” 。可见,升与毫升的进率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开展上述实验,并进行有关的推理,体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关系。应用进率进行的换算比较简单。配合例 4 的“练一练”第 3 题,把 4 升和9 升分别换算成毫升为单位的数量,把 2000 毫升和 5000 毫升分别换算成升为单位的数量。这些换算都很容易,与第一学段把 5 千米换算成 5000 米,把3000 克换算成 3 千克很相似,学生有能力独立进行升与毫升的换算。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利用 1 升=1000 毫升或 1000 毫升=1 升推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升【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以及认识容量单位“升”的含义,初步形成 1 升的容量观念2.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操作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建立 1 升的容量观念【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量杯纸杯、矿泉水瓶等容器若干【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感知容量有大小【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操作、会比较】引入: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的桌子上多了很多的杯子、瓶子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盛什么呀?介绍:这些可以统称为容器。1.直观感知,初识容量(1)出示水瓶和玻璃杯提问:用这两个容器去盛水,你觉得哪个容器盛的水多?哪个盛的水少?指出:水瓶比玻璃杯盛的水多,就说水瓶的容量比较大;玻璃杯盛的水少,就说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练习:找一个身边的容器与老师手中的玻璃杯比比容量大小,并说一说2.操作比较,理解容量(1)出示刚才学生提到的两个容量相近的杯子(一次性杯子和玻璃杯)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要验证哪个杯子盛的水多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后,倒入另一个杯子学生观察,比较。提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图片上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比较过渡:刚才通过操作,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现在有三个杯子,你能根据图片上呈现的操作图,来比较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吗?ppt 出示练一练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弄清图意后,同桌交流判断过程全班交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推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小结:一个容器盛的液体多,我们可以说它的容量比较大;容量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比较容量的大小。 (板书:容量有大小3.问题情境,引发计量需要(1)ppt 出示男女生的两个不同颜色保温杯提问:这两个保温杯的容量是多少呢?男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4 杯,女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2 杯。谁的容量大?二、认识容量单位“升”体验 1 升有多少1.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容量单位“升”提问:你听说过哪些容量单位?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学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指出: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今天先认识升(揭示课题:认识升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升的实际意义(1)ppt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不同瓶子上的标注,说说瓶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装了多少。(2)谁再来说说“升”这个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它是一个容量单位3.组织体验活动,感受“1 升有多少”(1)看一看:量杯里面的 1 升水请每个小组观察桌上容器里的 1 升水,感知其多少(2)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升水有多少请每个学生脑海中记一记 1 升水大约是多少。(3)比一比:A.这个正方体,能装下 1 升水吗?先猜测,后实验。得到这个正方体正好可以装下 1 升水。引导学生感知这个正方体的特殊性,猜一猜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教师测量棱长,投影展示。指出:(ppt 展示)从里面量每条边的长度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 1 升。B.估计:将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或矿泉水瓶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或矿泉水瓶)?先估一估,再小组实验得出结论:1 升水大约能倒满 4 个纸杯,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 2 瓶(4)找一找:观察小组内的容器,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 1 升小组活动,把认为是 1 升的容器举起来。全班交流,倒水验证是否是 1 升。展示学生找到的 1 升的容器,结合量杯正方体、纸杯、矿泉水瓶等,让学生再次观察,记一记 1 升有多少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 1 升有多少,全班交流手势(5)估一估:有几升?一会根据参照物进行估计出示 2 升的饮料瓶、3 升、10 升的容器估计大约是几升?怎么估计的?学生介绍估计的方法小结方法: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容器,跟它进行比较。三、选择合适容量,加深巩固升的认识1.练习一第 3 题,看图片选择合适的容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知道了1 升有多少,还学会了估计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它的容量是多少升四、回顾整理,从课内走向课外1.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去学习的?2.相关延伸:认识了升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估一估的方法去感知一些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帮助我们合理运用容器3.1 升水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先说说 1 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再观看同学的调查。渗透节水理念等布置学生回去后继续在生活中体会 1 升的价值认识升【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体积本课主要学习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也是后续体积学习的基础。容量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已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但学生对 1升的实际意义和表象并不清晰。在本课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逐步形成 1 升的表象,为后续毫升的教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将来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以及认识容量单位“升”的含义,初步形成 1 升的容量观念2.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操作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建立 1 升的容量观念【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量杯纸杯、矿泉水瓶等容器若干【设计意图】本课设计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从直观感知出发,注重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容量一一比较容量大小引出容量单位一认识升,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的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一系列体验活动:看一看一一记一记一一比一比一找一找一一估一估,逐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感受 1 升的实际意义,形成 1 升的表象从而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认识容量单位的学习经验,为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感知容量有大小【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操作、会比较】引入: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的桌子上多了很多的杯子、瓶子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盛什么呀?介绍:这些可以统称为容器。1.直观感知,初识容量(1)出示水瓶和玻璃杯提问:用这两个容器去盛水,你觉得哪个容器盛的水多?哪个盛的水少?指出:水瓶比玻璃杯盛的水多,就说水瓶的容量比较大;玻璃杯盛的水少,就说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练习:找一个身边的容器与老师手中的玻璃杯比比容量大小,并说一说【预设分三种情况:比玻璃杯容量大的;比玻璃杯容量小的;以及相近的】2.操作比较,理解容量(1)出示刚才学生提到的两个容量相近的杯子(一次性杯子和玻璃杯)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预设 1:借助其他杯子倒水比较。预设 2 直接用这两个杯子通过倒水实验来比较:】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要验证哪个杯子盛的水多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后,倒入另一个杯子学生观察,比较。提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图片上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比较过渡:刚才通过操作,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现在有三个杯子,你能根据图片上呈现的操作图,来比较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吗?ppt 出示练一练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弄清图意后,同桌交流判断过程全班交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推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小结:一个容器盛的液体多,我们可以说它的容量比较大;容量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比较容量的大小。 (板书:容量有大小【设计说明: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一次性杯子等物品,在观察、交流中引出容量概念,感受“盛的水多”和“容量大小”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容量相近的两个容器比大小时,直观观察出现困难,引发操作实验比较的需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的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利用逻辑推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3.问题情境,引发计量需要(1)ppt 出示男女生的两个不同颜色保温杯提问:这两个保温杯的容量是多少呢?男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4 杯,女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2 杯。谁的容量大?【预设 1:男生杯子容量大。预设 2:不一定,无法比较】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不能确定哪个保温杯的容量大?有什么办法呢?【预设:要用同样大小的杯子】(2)指出: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到统一的单位:就像以前计量长度时用长度单位米、分米计量面积时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测量容量也一样,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 (板书:容量单位)【设计说明:既然容量是有大小的,那么如何计量容量也就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主题。男女生保温杯的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杯数多的不一定容量就大,所以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相同的杯子,引出需要统一的单位。再以原有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为例,将容量单位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二、认识容量单位“升”体验 1 升有多少1.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容量单位“升”提问:你听说过哪些容量单位?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学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指出: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今天先认识升(揭示课题:认识升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升的实际意义(1)ppt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不同瓶子上的标注,说说瓶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装了多少。(2)谁再来说说“升”这个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它是一个容量单位【设计说明:从学生身边的容器入手,从果汁瓶等包装纸上发现“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升”是计量液体的多少的单位。 “升”的实际意义不是教师的简单告诉,而是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后的一种自主认知】3.组织体验活动,感受“1 升有多少”(1)看一看:量杯里面的 1 升水请每个小组观察桌上容器里的 1 升水,感知其多少(2)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升水有多少请每个学生脑海中记一记 1 升水大约是多少。(3)比一比:A.这个正方体,能装下 1 升水吗?先猜测,后实验。得到这个正方体正好可以装下 1 升水。引导学生感知这个正方体的特殊性,猜一猜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教师测量棱长,投影展示。指出:(ppt 展示)从里面量每条边的长度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 1 升。B.估计:将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或矿泉水瓶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或矿泉水瓶)?先估一估,再小组实验得出结论:1 升水大约能倒满 4 个纸杯,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 2 瓶(4)找一找:观察小组内的容器,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 1 升小组活动,把认为是 1 升的容器举起来。全班交流,倒水验证是否是 1 升。展示学生找到的 1 升的容器,结合量杯正方体、纸杯、矿泉水瓶等,让学生再次观察,记一记 1 升有多少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 1 升有多少,全班交流手势(5)估一估:有几升?一会根据参照物进行估计出示 2 升的饮料瓶、3 升、10 升的容器估计大约是几升?怎么估计的?学生介绍估计的方法小结方法: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容器,跟它进行比较。【设计说明:1 升有多少?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知识,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将量杯、正方体与生活中学生常用的纸杯、矿泉水瓶等结合起来加深对 1升的正确感知,并且通过让学生在其他常见容器中找 1 升,使学生对 1 升的感知更加丰富,为认识多升容器打下印象基础。在估计生活中的几升时,强调学生运用参照物进行比对思考和判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选择合适容量,加深巩固升的认识1.练习一第 3 题,看图片选择合适的容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知道了1 升有多少,还学会了估计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它的容量是多少升【设计说明:正是由于前面对 1 升和几升的丰富感知,让学生回到生活图片中判断容器的大容量有了对比判断的依据这些大容器容量的判断使学生对于“升”的认识实现了从书本到生活真正的飞跃】四、回顾整理,从课内走向课外1.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去学习的?【预设 1:从知识层面来说。预设 2:从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层面来讲】2.相关延伸:认识了升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估一估的方法去感知一些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帮助我们合理运用容器3.1 升水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先说说 1 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再观看同学的调查。渗透节水理念等布置学生回去后继续在生活中体会 1 升的价值【设计说明:回顾梳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带着知识与方法走出课堂。同时通过多角度的知识应用,让数学和生活进一步产生紧密联系,学生能应用所学去重新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认识升容量有大小容量单位(升)1 升有多少? 认识升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1. .下面下面 3个玻璃杯的容量,哪个最小,哪个最大?个玻璃杯的容量,哪个最小,哪个最大?的容量最小,的容量最小, 的容量最大。的容量最大。123123123倒倒4杯杯倒倒2杯杯长度单位: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重量单位: 吨(t) 千克(kg) 克(g) 时间单位: 时(h) 分(m) 秒(s) 面积单位:平方米(m) 平方分米(dm) 平方厘米(cm)认识升 1升升3L19L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通常 “ “升升” ”作单位。升可以用字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母“ “L” ”表示。表示。2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1升有多少?将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水杯中,大约能倒满几杯?倒入矿泉水瓶中呢?找一找 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1升?估一估 大约是几升?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我会选下面的容器大约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答案的右边画“”。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在里画“”。水壶的容量大约是5升。5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1升。6罐旺仔牛奶的容量大约是1升。砂罐的容量大约是2升。我会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2 . .下面的容器各可以盛水多少升?下面的容器各可以盛水多少升?80L2.5L2升升80升升2.5升升2升升洗洗脸洗水果养小鱼养植物 1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人的一天饮水量大概11.5升。少年儿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喝下,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人的一天饮水量大概多少升?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拿起水杯,装了2升的水漱口,然后在容量是1升的脸盆里洗脸。洗漱完毕,妈妈帮我用容量是5升的碗盛满粥,我全吃光了,就开开心心上学啦!
收藏
编号:19054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1-26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1认识升教后反思升是学生平时很少关注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为像这种课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比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 9 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优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在课前准备好演示的教具,除此之外,还准备了水杯、水桶、墨水瓶等。同时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要求学生在家里或是去超市时寻找、观察哪些商品标签上使用的是升,并且我还提前准备了带一些标有升的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在思想上做好认知的准备。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水杯和一个水瓶(水瓶要比水杯大很多) ,先让学生猜测把它们盛满水,谁盛的水多,学生很快说出水瓶盛的水多,我给出概念盛的水多,说明它的容量大,反之容量小。然后巩固概念,让学生拿出一个容器和我的水杯比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比水杯容量大的、比水杯容量小的、差不多大的。然后通过倒水得出学生的容器容量大。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先让小组同学观察 1 升水有多少,记一记,接着出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塑料盒子,让学生猜它能装下一升水吗,然后验证,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是 1 升;其次,让学生小组操作一升水能倒满几杯水杯,几瓶饮料瓶,接着观察自己桌上哪些容器大约可以倒入 1 升水,然后我先后把 1 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倒入饭盒,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 1 升水,记住它的大小;最后估计桌上的其他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最后的 环节我让学生猜猜脸盆的容量和水桶的容量,然后由我操作验证。在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喝 3 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我都让学生回顾 1 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 1 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正确率非常高。最后回顾梳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带着知识与方法走出课堂。同时通过多角度2的知识应用,让数学和生活进一步产生紧密联系,学生能应用所学去重新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这节课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学生自己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认识升认识升教材教法分析教材教法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的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物体的体积。小学数学以往总是把升和毫升与其他常用体积单位一起,编排在高年级教学。本单元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一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容量的含义以及计量单位,感受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感受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形成有关 1 升和1 毫升的表象是教学重点。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 1 容量的含义,计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单位例 2 容量单位“升” ,1 升的实际意义例 3 容量单位“毫升” ,1 毫升液体大约有多少例4 升和毫升的进率,简单的换算,以及练习一。(一)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容量”指的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为了在尚未认识体积之前先形成初步的容量概念,例 1 作了很细致的安排。创设了大小不同的茶杯、大小不同的冷水壶等容器盛水的直观情境,提出三个很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容器里存水的事实,感受容量的含义、比较容量的大小,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需要。1. 联系茶杯里盛水的事实,教学容量的含义。学生都知道玻璃杯里能盛水,玻璃杯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例题提出的第(1)个问题“看看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里的两个玻璃杯,把注意力集中到玻璃杯盛水的事实上。由大卡通“玉米”告诉学生:图中比较高的那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这里第一次出现“容量”这个词,把新的数学概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容量”的含义。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中的两个玻璃杯都是空的,里面没有盛水, “哪一个玻璃杯能盛比较多的水”是直觉条件下的想象与判断。通过这样的想象,容易体会“杯子容量”的含义。二是要用较多的时间去领悟“玉米”卡通说的哪句话,抓住“盛的水多”和“容量比较大”的内在联系,意义接受“容量”这个概念。2.直观判断和倒水实验相结合,教学“容量有大小” 。例 1 的第(2)个问题是“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画面里有两个冷水壶,一个大些、一个小些,学生凭直观能够指出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教材要求验证作出的判断,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往另一个壶里倒,通过这样的实验来感受“冷水壶的容量”指的是什么,体会冷水壶“容量有大有小” ,并证实自己的判断。为了深入体验“容量”的含义,教学这个问题可以按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说说“冷水壶的容量”是什么意思,引导他们把“容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回归到“能盛多少水”的现实层面上,通过概念的具体化再次体会容量的含义。第二步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和表述,情境图里的一个冷水壶是红把手,壶体上刻了花;另一个冷水壶是黑把手,壶体上没有花。第三步通过倒水实验验证猜想,先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再把这壶水往另一个壶里倒:或是红把手壶里的水倒满黑把手壶后还剩下一些,或是黑把手壶里的水全部倒入红把手壶后尚没有满。这些倒水实验应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并亲自实施,一边操作一边把“壶里盛的水”和“壶的容量”联系起来,反复感受“容量”的含义。第四步确认问题的答案,并作出解释:因为红把手壶里能盛的水多,所以它的容量大。配合例 1 和例 2 的“练一练”第 1 题,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把这杯水分别往另两个杯子里倒,分别出现倒不满、倒不下的情况,根据这些现象判断三个杯子的容量谁最大、谁最小,让学生继续体会“容量”的含义。3. 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需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例题的第(3)个问题“(红把手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让学生体验测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说说“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这句话的意思,用“水壶能容纳多少液体”来解释,再次在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中体会“容量”的含义,并思考测量水壶容量的方法。其次观察教材插图,如果把一壶水倒入较小的杯子,刚好 5 杯;倒入较大的杯子,刚好 4 杯。最后体会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冷水壶的容量,其结果的表达不同,为了便于测量和交流,应该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容量”的概念。学生初步认识容量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概念教学服务的。(二)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教学升和毫升各编排一道例题,都设计了从实际生活引出单位名称、体验1 个单位有多少、自制简易量器、测量常见容器的容积等教学活动。1. 现实背景中出现升和毫升,引出容量单位。例 2 呈现了瓶装酱油、食用油、果汁和桶装纯净水等图片,在每一幅图的旁边都标注了“升”或“L” ,表示有关容器里装了多少液体。例 3 呈现了瓶装的饮料、药水等图片,在图片旁边标注了“毫升”或“mL” 。这两道例题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升和毫升都是常用的表示液体有多少的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同时体会这两个单位有各自的使用场合,升是比毫升大的容量单位,较大的容器、较多的液体常用“升”作计量单位,较小的容器、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教学这两道例题,要让学生看图说说瓶里各装了些什么,装了多少,分别使用了什么计量单位;想想生活中这些瓶实际有多大、这些液体实际有多少;议议这两道例题为什么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从而对升和毫升分别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2. 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 1 个单位的液体有多少。学生知道升和毫升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单位以后,会希望知道 1 升、1 毫升液体各有多少,教材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例 2 用量杯量出 1 升水,把这些水倒入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正好装满,没有剩余。这个现象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盛的水是 1 升。设计这个实验有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对正方体比较熟悉,又知道 1 分米是多长,所以对棱长 1 分米正方体容器的大小有感性经验,正是这点经验能帮助他们感受 1 升的实际意义。二是在实验中带出了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常用工具“量杯” ,它能方便且准确地测量液体有多少,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使用量杯。在这个实验中,1 升水是从量杯里看出来的,棱长 1 分米的容器是制作的或选择的,由于还没有教学体积的知识,所以还不能揭示 1 升就是 1 立方分米。例 3 使用的滴管,也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先用滴管吸入 1 毫升水,看看有多少,感受 1 毫升水很少。再把滴管里的水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是几滴,进一步体会 1 毫升水有多少。教材设计的实验与操作,能帮助学生体会 1 升和 1 毫升的实际意义,能使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实验与操作必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应该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在实验与操作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数学内容,仔细体会通过实验能够知道什么、得出什么。3.“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简单的量器。量杯、滴管等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使用方便、测量准确。但是,一般家庭里不会有这些工具。本单元的“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 1 升的量器。教材图文结合,示范做量器的方法:选择一个上下一样粗细的瓶,往瓶里倒入 1 升水;在瓶上贴一张纸条,在 1 升处做上记号;把 1 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 4 份,分别做上 14 升、24 升、34 升等记号。用这个量器能够比较准确地量出 1 升、14 升、24 升、34 升水。使用自己制作的量器,体验 1 升水有多少:用 1 升的量器量出 1 升水,分别倒入大小不同的盆里、锅里,看看水面在哪里,体会 1 升水有多少,并估计各个容器的容量大约各是多少。除了上述的制作量器,教材里还有许多感受 1 升或若干毫升的活动。如,量出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看看能倒满几杯,既体验 1 升水有多少,又体验 1 个纸杯能盛多少水。又如,把 50 毫升水分别倒入一个碗里、一个茶杯里、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体验 50 毫升水是多少。再如,倒100 毫升饮料,数一数多少口能够喝完,算一算喝一口大约多少毫升,体验 100毫升是多少。4. 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升与毫升的观念。组织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既体现了数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又能在应用中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材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1) 留心观察,采集数据。配合例 2 的“练一练”第 2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热水器、电饭煲、热水瓶的容量各是多少升;配合例 3 的“练一练”第 1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针筒、输液袋、口服液瓶里各装了多少毫升液体;练习一第 11 题,阅读儿童止咳糖浆的使用说明书;第 12 题,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商品用升作计量单位,哪些商品用毫升作计量单位。学生通过上面的活动,能够了解常见容器的容量,丰富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2)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练习一第 3 题,说出压力锅、洗脸盆、洗菜池、浴缸的容量各是多少升;第 6 题,说出 1 小瓶药水、1 盒牛奶、1 瓶墨水、1 瓶果汁各是多少毫升。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和经常接触的商品,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容量大约是多少。考虑到学生直接说出各个容器、各个商品的容量会有困难,教材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在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数据,作为相关的容量。选择数据不能是随意的,应该有思考地进行。如洗脸盆的容量,可以这样想:1 升水放在盆里,水面大约在哪里?10 升水放在盆里会怎样?这个盆能盛 100 升水吗?经过这些思辨,选择的答案才会合理,学生头脑里的“升”与“毫升”的概念才会越来越清楚。练习一第 7 题,计量热水瓶、奶瓶、水杯、水桶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还是用毫升作单位?第 8 题计量一鱼缸水、一瓶酱油、一锅水、一汤勺水各有多少,采用升作单位还是采用毫升作单位?回答这些问题,要利用自己头脑里的 1 升、1 毫升的概念,还要联系对这些容器的了解,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如,热水瓶的容量比 1 升大,计量热水瓶容量用升作单位比较恰当;汤勺很小,一汤勺水远没有 1 升,用毫升为单位比较适当。为此,教材在练习一第 2 题就安排学生判断陶瓷汤罐、易拉罐、烧水壶、牛奶瓶等容器的容量,哪些比 1 升大、哪些比 1 升小的练习。5. 教学升与毫升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例 4 教学升与毫升的进率,并在“练一练”和练习一里安排部分练习题,巩固和应用进率的知识。例题呈现两个同样的较小量杯,每个量杯里都盛了 500 毫升水。先算出 2杯水一共 1000 毫升,再把这 2 杯水倒入一个较大的量杯里,看出一共有 1 升水。这些水是 1000 毫升,也是 1 升,由此得出“1 升=1000 毫升” 。可见,升与毫升的进率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开展上述实验,并进行有关的推理,体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关系。应用进率进行的换算比较简单。配合例 4 的“练一练”第 3 题,把 4 升和9 升分别换算成毫升为单位的数量,把 2000 毫升和 5000 毫升分别换算成升为单位的数量。这些换算都很容易,与第一学段把 5 千米换算成 5000 米,把3000 克换算成 3 千克很相似,学生有能力独立进行升与毫升的换算。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利用 1 升=1000 毫升或 1000 毫升=1 升推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升【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以及认识容量单位“升”的含义,初步形成 1 升的容量观念2.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操作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建立 1 升的容量观念【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量杯纸杯、矿泉水瓶等容器若干【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感知容量有大小【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操作、会比较】引入: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的桌子上多了很多的杯子、瓶子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盛什么呀?介绍:这些可以统称为容器。1.直观感知,初识容量(1)出示水瓶和玻璃杯提问:用这两个容器去盛水,你觉得哪个容器盛的水多?哪个盛的水少?指出:水瓶比玻璃杯盛的水多,就说水瓶的容量比较大;玻璃杯盛的水少,就说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练习:找一个身边的容器与老师手中的玻璃杯比比容量大小,并说一说2.操作比较,理解容量(1)出示刚才学生提到的两个容量相近的杯子(一次性杯子和玻璃杯)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要验证哪个杯子盛的水多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后,倒入另一个杯子学生观察,比较。提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图片上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比较过渡:刚才通过操作,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现在有三个杯子,你能根据图片上呈现的操作图,来比较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吗?ppt 出示练一练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弄清图意后,同桌交流判断过程全班交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推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小结:一个容器盛的液体多,我们可以说它的容量比较大;容量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比较容量的大小。 (板书:容量有大小3.问题情境,引发计量需要(1)ppt 出示男女生的两个不同颜色保温杯提问:这两个保温杯的容量是多少呢?男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4 杯,女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2 杯。谁的容量大?二、认识容量单位“升”体验 1 升有多少1.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容量单位“升”提问:你听说过哪些容量单位?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学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指出: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今天先认识升(揭示课题:认识升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升的实际意义(1)ppt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不同瓶子上的标注,说说瓶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装了多少。(2)谁再来说说“升”这个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它是一个容量单位3.组织体验活动,感受“1 升有多少”(1)看一看:量杯里面的 1 升水请每个小组观察桌上容器里的 1 升水,感知其多少(2)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升水有多少请每个学生脑海中记一记 1 升水大约是多少。(3)比一比:A.这个正方体,能装下 1 升水吗?先猜测,后实验。得到这个正方体正好可以装下 1 升水。引导学生感知这个正方体的特殊性,猜一猜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教师测量棱长,投影展示。指出:(ppt 展示)从里面量每条边的长度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 1 升。B.估计:将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或矿泉水瓶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或矿泉水瓶)?先估一估,再小组实验得出结论:1 升水大约能倒满 4 个纸杯,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 2 瓶(4)找一找:观察小组内的容器,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 1 升小组活动,把认为是 1 升的容器举起来。全班交流,倒水验证是否是 1 升。展示学生找到的 1 升的容器,结合量杯正方体、纸杯、矿泉水瓶等,让学生再次观察,记一记 1 升有多少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 1 升有多少,全班交流手势(5)估一估:有几升?一会根据参照物进行估计出示 2 升的饮料瓶、3 升、10 升的容器估计大约是几升?怎么估计的?学生介绍估计的方法小结方法: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容器,跟它进行比较。三、选择合适容量,加深巩固升的认识1.练习一第 3 题,看图片选择合适的容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知道了1 升有多少,还学会了估计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它的容量是多少升四、回顾整理,从课内走向课外1.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去学习的?2.相关延伸:认识了升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估一估的方法去感知一些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帮助我们合理运用容器3.1 升水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先说说 1 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再观看同学的调查。渗透节水理念等布置学生回去后继续在生活中体会 1 升的价值认识升【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体积本课主要学习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也是后续体积学习的基础。容量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已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但学生对 1升的实际意义和表象并不清晰。在本课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逐步形成 1 升的表象,为后续毫升的教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将来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以及认识容量单位“升”的含义,初步形成 1 升的容量观念2.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操作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建立 1 升的容量观念【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量杯纸杯、矿泉水瓶等容器若干【设计意图】本课设计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从直观感知出发,注重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容量一一比较容量大小引出容量单位一认识升,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的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一系列体验活动:看一看一一记一记一一比一比一找一找一一估一估,逐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感受 1 升的实际意义,形成 1 升的表象从而在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认识容量单位的学习经验,为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感知容量有大小【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操作、会比较】引入: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的桌子上多了很多的杯子、瓶子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盛什么呀?介绍:这些可以统称为容器。1.直观感知,初识容量(1)出示水瓶和玻璃杯提问:用这两个容器去盛水,你觉得哪个容器盛的水多?哪个盛的水少?指出:水瓶比玻璃杯盛的水多,就说水瓶的容量比较大;玻璃杯盛的水少,就说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练习:找一个身边的容器与老师手中的玻璃杯比比容量大小,并说一说【预设分三种情况:比玻璃杯容量大的;比玻璃杯容量小的;以及相近的】2.操作比较,理解容量(1)出示刚才学生提到的两个容量相近的杯子(一次性杯子和玻璃杯)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预设 1:借助其他杯子倒水比较。预设 2 直接用这两个杯子通过倒水实验来比较:】强调: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要验证哪个杯子盛的水多老师与学生合作演示: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后,倒入另一个杯子学生观察,比较。提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图片上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比较过渡:刚才通过操作,比较出了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现在有三个杯子,你能根据图片上呈现的操作图,来比较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吗?ppt 出示练一练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弄清图意后,同桌交流判断过程全班交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推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小结:一个容器盛的液体多,我们可以说它的容量比较大;容量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比较容量的大小。 (板书:容量有大小【设计说明: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一次性杯子等物品,在观察、交流中引出容量概念,感受“盛的水多”和“容量大小”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容量相近的两个容器比大小时,直观观察出现困难,引发操作实验比较的需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的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利用逻辑推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3.问题情境,引发计量需要(1)ppt 出示男女生的两个不同颜色保温杯提问:这两个保温杯的容量是多少呢?男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4 杯,女生的保温杯盛满后可以倒满 2 杯。谁的容量大?【预设 1:男生杯子容量大。预设 2:不一定,无法比较】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不能确定哪个保温杯的容量大?有什么办法呢?【预设:要用同样大小的杯子】(2)指出: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到统一的单位:就像以前计量长度时用长度单位米、分米计量面积时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测量容量也一样,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 (板书:容量单位)【设计说明:既然容量是有大小的,那么如何计量容量也就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主题。男女生保温杯的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杯数多的不一定容量就大,所以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相同的杯子,引出需要统一的单位。再以原有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为例,将容量单位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二、认识容量单位“升”体验 1 升有多少1.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容量单位“升”提问:你听说过哪些容量单位?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学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指出: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今天先认识升(揭示课题:认识升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升的实际意义(1)ppt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不同瓶子上的标注,说说瓶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装了多少。(2)谁再来说说“升”这个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它是一个容量单位【设计说明:从学生身边的容器入手,从果汁瓶等包装纸上发现“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升”是计量液体的多少的单位。 “升”的实际意义不是教师的简单告诉,而是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后的一种自主认知】3.组织体验活动,感受“1 升有多少”(1)看一看:量杯里面的 1 升水请每个小组观察桌上容器里的 1 升水,感知其多少(2)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升水有多少请每个学生脑海中记一记 1 升水大约是多少。(3)比一比:A.这个正方体,能装下 1 升水吗?先猜测,后实验。得到这个正方体正好可以装下 1 升水。引导学生感知这个正方体的特殊性,猜一猜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教师测量棱长,投影展示。指出:(ppt 展示)从里面量每条边的长度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 1 升。B.估计:将 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或矿泉水瓶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或矿泉水瓶)?先估一估,再小组实验得出结论:1 升水大约能倒满 4 个纸杯,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 2 瓶(4)找一找:观察小组内的容器,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 1 升小组活动,把认为是 1 升的容器举起来。全班交流,倒水验证是否是 1 升。展示学生找到的 1 升的容器,结合量杯正方体、纸杯、矿泉水瓶等,让学生再次观察,记一记 1 升有多少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 1 升有多少,全班交流手势(5)估一估:有几升?一会根据参照物进行估计出示 2 升的饮料瓶、3 升、10 升的容器估计大约是几升?怎么估计的?学生介绍估计的方法小结方法: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容器,跟它进行比较。【设计说明:1 升有多少?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知识,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将量杯、正方体与生活中学生常用的纸杯、矿泉水瓶等结合起来加深对 1升的正确感知,并且通过让学生在其他常见容器中找 1 升,使学生对 1 升的感知更加丰富,为认识多升容器打下印象基础。在估计生活中的几升时,强调学生运用参照物进行比对思考和判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选择合适容量,加深巩固升的认识1.练习一第 3 题,看图片选择合适的容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知道了1 升有多少,还学会了估计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它的容量是多少升【设计说明:正是由于前面对 1 升和几升的丰富感知,让学生回到生活图片中判断容器的大容量有了对比判断的依据这些大容器容量的判断使学生对于“升”的认识实现了从书本到生活真正的飞跃】四、回顾整理,从课内走向课外1.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去学习的?【预设 1:从知识层面来说。预设 2:从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层面来讲】2.相关延伸:认识了升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估一估的方法去感知一些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升,帮助我们合理运用容器3.1 升水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先说说 1 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再观看同学的调查。渗透节水理念等布置学生回去后继续在生活中体会 1 升的价值【设计说明:回顾梳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带着知识与方法走出课堂。同时通过多角度的知识应用,让数学和生活进一步产生紧密联系,学生能应用所学去重新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认识升容量有大小容量单位(升)1 升有多少? 认识升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1. .下面下面 3个玻璃杯的容量,哪个最小,哪个最大?个玻璃杯的容量,哪个最小,哪个最大?的容量最小,的容量最小, 的容量最大。的容量最大。123123123倒倒4杯杯倒倒2杯杯长度单位: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重量单位: 吨(t) 千克(kg) 克(g) 时间单位: 时(h) 分(m) 秒(s) 面积单位:平方米(m) 平方分米(dm) 平方厘米(cm)认识升 1升升3L19L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通常 “ “升升” ”作单位。升可以用字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母“ “L” ”表示。表示。2看一看记一记比一比1升有多少?将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水杯中,大约能倒满几杯?倒入矿泉水瓶中呢?找一找 哪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1升?估一估 大约是几升?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我会选下面的容器大约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答案的右边画“”。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在里画“”。水壶的容量大约是5升。5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1升。6罐旺仔牛奶的容量大约是1升。砂罐的容量大约是2升。我会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2 . .下面的容器各可以盛水多少升?下面的容器各可以盛水多少升?80L2.5L2升升80升升2.5升升2升升洗洗脸洗水果养小鱼养植物 1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升水可以用来做什么?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人的一天饮水量大概11.5升。少年儿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喝下,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人的一天饮水量大概多少升?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拿起水杯,装了2升的水漱口,然后在容量是1升的脸盆里洗脸。洗漱完毕,妈妈帮我用容量是5升的碗盛满粥,我全吃光了,就开开心心上学啦!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升和毫升-1、认识升-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编号:e02a1).zip》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以及
毫升
_1
认识
_ppt
课件
教案
素材
公开
公然
编号
e02a1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