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整理(一二三单元).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整理(一二三单元).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基础知识 整理 一二 单元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整理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第 1 1 课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1840-1842)(道光帝在位)(道光帝在位)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1、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4、危害:经济上:使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政治上:官吏更加腐败;军事上: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生活
2、上: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二)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1、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虎门销烟(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2)时间: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6 月 26 日为国际禁毒日)地点:广州虎门海滩(3)林则徐禁烟措施: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虎门销烟(4)意义(影响)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1840.61842.8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 :中国的禁烟运动
3、(虎门销烟)3、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4、经过:第一阶段:1840 年 6 月1841 年 5 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第二阶段:1841 年 6 月1842 年 8 月英军占香港、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三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 年地点:南京2、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
4、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其它条约:1843 年, 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2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4、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中国战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它原
5、因: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有实力才有地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第第 2 2 课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856-1860 年年) )(咸丰帝在位)(咸丰帝在位)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时间:1856.101860.103、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4、发动者(主凶) :英法联军5、帮凶:美俄6、借口(直接原因) :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7、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2)1857,英法联军攻陷
6、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8、1858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9、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罪行: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 北京条约的内容:(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
7、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 150 多万平方千米。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瑷珲条约 (1858 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北京条约 (1860 年)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 万平方千米北京条约 (1860 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 年)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9 世纪 80 年代)中国西北部7 万多平方米32、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第第 3 3 课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851-1864)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2准备:1843 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传教。3金田起义(开始)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4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洪秀全(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山,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二、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二、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定都:1853 年 3 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2巩固政权(政治)
9、: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3 全盛:1853 年,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 , 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三、天京陷落(失败)三、天京陷落(失败)1天京事变(转折点) :1856 年,杨秀清意图篡位被杀,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2重整措施:任命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写成
10、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3安庆陷落:1860 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4.天京陷落:1862 年,天京陷落。1864 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5、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6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7失败原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8、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不能救中
11、国。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第 4 4 课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919 世纪世纪 60609090 年代)年代)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原因(背景) :内忧外患(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2)外患:列强侵华(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时间: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到 90 年代甲午中日战争止。3、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直接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5、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二、创办近代军
12、事和民用企业1、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2)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兴办新式学校(1862 年成立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传播西学。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3)创办民用工业:口号:“求富”,如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4)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陆军: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开
13、始组建新式洋枪队。2、新式海军: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筹建广东、南洋、北洋和福建等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 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1885 年,在台湾建立行省。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局限性: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4、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5、启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与时俱进等。四、左宗棠收复
14、新疆四、左宗棠收复新疆1、19 世纪 70 年代,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入侵新疆。2、1875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他采用军事加外交的手段,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80 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3、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 年设立新疆行省。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歌颂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治理边疆的历史功绩。第第 5 5 课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经过:阶段战场主要战役战况重要人物开始丰岛海面丰岛海战中日两国正式宣战第一阶段(1894.7
15、-9)朝鲜半岛黄海海域平壤战役平壤失守战火至华左宝贵(回族)黄海战役丧失黄海制海权邓世昌(致远舰)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辽东地区山东半岛辽东战役占领旅顺大连 旅顺大屠杀徐邦道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52、目的(主要原因) :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4、结果:中国战败,1895 年 3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1895 年 地点: 日本马关2、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3、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
16、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 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6、 马关条约中与以往条约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挽联中“公”是指邓世昌。8、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三、瓜分中国狂潮三、瓜分中国狂潮1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列强由此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门户开放:1899 年,美国向英、法、俄、德、意、日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
17、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3、清政府战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内因) :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清军装备落后(2)客观原因(外因) :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装备先进2、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18981898 年)年)一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序幕序幕1背景:1895 年, 马关条约的签订。2经过:康
18、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4、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5、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强学会(北京) 、上海强学会(上海)6、思想基础: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二、百日维新(又称二、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高潮高潮1、背景(原因) :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6进步思想的传播导火线:1897 年冬,德国
19、强占胶州湾2、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4、开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5、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项目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7、失败标志:戊戌政变(1898 年 9 月 21 日,
20、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失败)8、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9、失败原因:光绪帝没有实权;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无力回天”是指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死得其所”是指甘为变法流血牺牲。11、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12、意义: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或说: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3、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
21、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14、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 ,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1912 年) 。第第 7 7 课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运动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3口号:扶清灭洋4评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二、抗击八国联军二、抗击八国联军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2、时间:19001901 年73、领导人:英国西摩尔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战役结果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大沽之战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围攻西什库教案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北京保卫战北京陷落5、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6、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7、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和太平天国运动一样)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三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各方: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
23、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 国,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1)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3、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阶段性复习总结(一)阶段性复习总结(一)1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及标志:、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