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部编版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教案 下载 _一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4.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 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学习能理解古 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思念 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 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
2、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老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 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4.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学生读) ,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3、? A.“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B.“所见”呢?(所看到的) 。 C.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 来)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过渡: 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 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 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 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 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 2.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
4、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老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 (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 5.学习生字(萧、梧、促)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 (学生自由讲识字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词语。 6.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 (课件出示 全诗) 7.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
5、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指 名读,自由读,齐读。 )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来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 ,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 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 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
6、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 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 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 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 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
7、)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老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 “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 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 字是料想的意思。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能在玩些什么呢? (4) 老师: 是的, 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 那么投入的时候, 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 (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
8、 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 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 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四、游戏练习,加深理解。四、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 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五、深入朗读,感悟诗
9、情。五、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 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老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 “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学生互相评价。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 (男女赛读) 6.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六、拓展延伸,质疑问难。六、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 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
10、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 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七、作业布置。七、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3.把古诗的意思和感情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1) 夜书所见是_代诗人_的作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 (2) 其中后两句是_,_。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 _的感情。 2.读句子,写古诗。 (1)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
11、灯火。 3. 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1)南宋;叶绍翁;书写、记录。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思乡念亲、怀想故园。 2.(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 凄凉的心境。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夜书所见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课后反思】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客游在外的诗人因秋风落叶,倍感孤独郁闷,加倍思念家乡 亲人的古诗。由看到远处篱
12、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 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 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 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 习说话、读背诗文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积极性。 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法设法 重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