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d0630).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6和7的加减法PPT.ppt--点击预览
    • 6和7的加减法课件.hhtx
    • 学具(笑脸).docx--点击预览
    • 教案d0630.docx--点击预览
    • 练习卡.docx--点击预览
    • 说课稿.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版数学一上_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6和7的加减法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d0630.zip人教版数学一上_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6和7的加减法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d0630.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8821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1-17
5
文币
资源描述:
76 5224 吹吹 (7 ) 口口 (3 ) 欠欠 ( ) 4 1624 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收获? 6 6 和和 7 7 的加减法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6 和 7 的加减法(人教 2011 课标版 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 二课时)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15 的加减法及 6 和 7 的组成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 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通过“一图二式”的特例,使学生了解到,当两部 分的数相同时,根据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体会这一情况的 特殊性。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 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 在前面的几课中,已经掌握了 6 和 7 的认识及组成,以及 1-5 的加减法。学 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四式。为了做好铺垫,在本节课开始复习 6 和 7 的 组成,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 的位置得数一样”。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幅图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圈一圈、摆一摆的过程,在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 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幅图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 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教学关键:6 和 7 的组成。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板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7 根或自己喜欢的图案(形状)制作的学具卡 片 7 个、点子图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是 6 和 7 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共同探究的 是 6 和 7 的加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复习旧知 (1)学生到前面拖动水果,验证答案。课件使用:利用图片遮挡、拖动 呈现答案 (2)不仅水果中有数学,我们学的汉字中也有数学,猜一猜括号里是几? 课件使用:利用遮挡、消失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 6 和 7 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 巩固,为学习 6 和 7 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 除了在水果和汉字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出示 6 个笑脸, 学生观察,提取信息。 问题:将 6 个笑脸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 51 和 15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或者在点子图中圈一圈。 2.请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3.学生到前面展示分法,教师配合分磁扣。课件使用:学生拖拽笑 脸 4.如果把图中笑脸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观察,写出算式。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算式? 5.根据这幅图,你们有人列出其他不同的算式吗?你是根据什么列出 来的算式? 6.交流: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根据同一幅图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不一 样呢? 小结: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7.引导学生比较 516 和 156。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 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板书箭头)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 一样。】 (二)探究 61 和 65 1.仔细观察这幅图,能根据这幅图写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在练习本上 写一写。谁愿意把你的算式分享给大家?(学生汇报,教师配合板书)追 问: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的算式?你们还有其它的列式方法吗?(学生 汇报,教师配合板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总结: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 同的减法算式。 3.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用总数去减,减左边等于右边,减右边等于左边。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根据这个图可以列几个算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 在观察、比较中继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 6 的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 42、24、62 和 64。 课件使用:学生拖拽笑脸 演示 6 可以分成 2 和 4 1.你们能像刚才那样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2.两名同学在白板课件上分别板书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其他同学将 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3.师生共同检查前面两名同学写的算式对不对。 引导小结: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 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过渡:除了刚刚这两种分法,还有其它分法吗? (四)学习 33 和 63。 1.学生用磁力扣展示对笑脸的 3、3 分法并根据这种分法列出相应的 加法和减法算式。 2.为什么前面两组分法都能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而这 种分法却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呢? 3.师生小结:当左右两部分的数量相同时,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 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五)学生独立学习 7 的加减法 1.出示 7 根小棒图片,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或者在点子 图中圈一圈,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法列出相应的算式。 2.展示学生对 7 的分法及算式。课件使用:利用展台展示学生作业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 两道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 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 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 3、课堂小结,方法归纳 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都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 6?并说出算式。课件使用:课件出 示卡片,学生到前面拖动点子图 【设计意图:通过凑点子数的形式巩固 6 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 2.小熊搬盒子。 认真观察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将算式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小熊的搬来与搬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 义,练习有关 6 的加减法计算。同时,渗透爱劳动的思想。】 3.观察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图片你们能列出哪些算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不同信息列 出相应的四个算式】 五、课堂总结,内化积淀 同学们,我们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6 和 7 的加减法、一图 四式) 六、课后拓展,思维延伸 课件出示“三角形+圆形=笑脸”,还能想到哪几个算式? 【设计意图:强化“一图四式”模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6 和 7 的加减法 5+1=6 6-5=1 1+5=6 6-1=5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具体,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 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 一观念出发,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 计算方法,接着延伸到“一图四式”。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已学到的 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 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6 和 7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在列式过程中,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 然”,这样不断地反思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同时,向学生渗透“爱劳 动”的思想。 1 6 的加减法 姓名: 2 7 的加减法 姓名: 3 6 和 7 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材我通过设计一个“分放笑脸”和“分摆小棒”,使学生学会六、七的 加减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培养合作的 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数感,培养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2.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正确熟练地掌握六、七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学会 6 和 7 的加减法,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动手操 作与交流使学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突破方法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 生熟练掌握 6 和 7 的计算。 三、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根据数学新课标的 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 不开数学。这节课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设计了新颖的情景教学和动画故 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师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的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中,本人就 注意实践操作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 索,获取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复习导入、合作探究、方法归纳、学以致 用、回顾总结。 (一)首先是复习导入 在上新课前本人用“猜水果”、“汉字笔画”复习了有关 6 和 7 的组成,为学习 6、7 的加减法做好了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接着进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实物笑脸进行分一分,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是学生十分喜欢的,每个人 都有积极参与的信心。学生积极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能根据每种分法列出 相应的算式,从而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6 的加减法。并使学生充 分地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习了 6 的加减法后,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 老师便顺势引导,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7 根小棒,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7 的 加减法,通过摆数活动,进行实践操作,主动探究,得出 7 的所有加减法算式,这样 做给每个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 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方法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探究的知识利用了哪些旧知。 (四)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新学知识,本人在探究活动结束后,适时的安排了适当练习题。首先本 人结合课本设计了一个通过点子图计算的题,学生亲自演示过程,并列出算式。紧接 着设计了一道小熊搬盒子的题,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向学生灌输 “爱劳动”的思想。第三道题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强化“一图四式”模型。 最后又出示了一个变式练习题,进一步熟练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得到强化。 (五)回顾总结 最后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d0630).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人教版 数学 _5 10 认识 以及 加减法 _6 _ppt 课件 教案 素材 公开 公然 编号 d0630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d0630).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2120.html
小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