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课件-(含教案+微课+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f02e9).zip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得到较快 发展,但对于抽象概念不易理解透彻,但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 一些图片、视频等材料比较感兴趣,利用直观的图片、视频和生动 的故事帮助其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了解刘邦、汉文帝、汉景帝的一 些故事,对汉朝的历史有简单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 感性积累,比较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中去。 不过,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 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们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获取历史信 息的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 的能力。 课堂效果分析: 本课的实施,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 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 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 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1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本课能够坚持论从史出、试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 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 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 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2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本课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 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 历史的愿望。 3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本课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的态势,尤其是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 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 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作出合理的判断。如 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 深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 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 种教学途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 编写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把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演习、 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 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 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汉朝 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其鼎盛时期则出现了我国封建社 会大一统的局面。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朝初期的历史,面对秦末长 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吸取秦 朝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平,社会 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 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导入 新课 新课 学习 诗与史诗与史 诗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同时诗也具有历史价值,是 历史的一种载体,我们来看一首诗: 咏汉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同学们,我们一起找找这首诗里面包含哪些我们学 过的历史知识? “汉祖”指的是谁? “无道秦”指秦的暴政,有哪些主要表现?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指的是什么事件? 指的是楚汉战争以刘邦取胜告终,刘邦建立汉朝, 史称“西汉”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出示课件】西汉的建立 请同学们阅读 P51 页,在一分钟内找出西汉建立的 三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板块一:休养生息之因板块一:休养生息之因 【出示西汉疆域图】 面对诺大的帝国,作为西汉开国之君的刘邦,当时 的心境如何呢?我们来看一首刘邦所做的诗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可以明志,那么在这首诗中,刘邦抒发了怎样的 情怀?(学生各抒已见) 大家一起读一遍这首诗,感悟其中之意。 学生回 顾所学 知识 学生阅 读教材 教师讲解:“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一句掩饰不住 刘邦统领天下的得意之情。但是“安得猛士兮守四 方”却又表达了刘邦深沉的忧虑,忧虑什么呢? 【史料解读】 “汉兴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 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得卖子,就食蜀汉。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天下既定,民亡盖盖臧(同藏)臧(同藏) ,自天子不能具,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要知其要义,可以分句理 解,每句往往描写不同的事情。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关键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2、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3、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 由此可见,汉高祖忧虑天下能否安定? 对于这个问题,汉朝的朝堂上发生争论,让我们情 景再现,看看当时朝堂都有哪些争论? 【情景再现】 三位学生分别扮演汉高祖,大臣甲,大臣乙 【剧本】汉高祖: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 多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 大臣甲: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在战 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使天下太 平。 大臣乙: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此天下 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现在应当 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恢 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持久不败。 在刚才的对话中大臣们有哪两种观点? 你认为应该采取那种政策治理国家? “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恢 复元气, ”成为了当时君臣的首选,而这种做法也 被称为“休养生息”政策。 结合刚才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汉朝初年实行“休 学生阅 读史料 教师进 行方法 指导 情景 展示 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原因:社会残破荒凉、吸收秦亡教训社会残破荒凉、吸收秦亡教训 那么,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汉高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呢?请观看视频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休息” 政策? 版块二 休养生息之策汉高祖 【展示视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2.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3.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进一步提问: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 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 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和社会局势稳定社会局势稳定 教师引导: 汉高祖去世以后,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和第六 位皇帝汉景帝继续延续和完善了休养生息政策,那 么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史料解读】 夫农,天下之本也,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耕,以供宗庙粢盛朕亲率耕,以供宗庙粢盛 (z ch ng)。(古代供祭祀的谷物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汉书汉书文帝纪第四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 衣衣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汉书景帝纪第五景帝纪第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思考“汉文帝、汉景帝都 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由此归纳总结出文景二帝 的第一项主要措施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出示图片】 【出示材料】 “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三年 而一事而一事” ,徭役大大减轻。,徭役大大减轻。 ” 请学生根据两则材料总结文景二帝的第二项措施。 学生总 结展示 学生观 看视频 后回答 问题 概括的说也就是“轻徭薄赋” 。 【缇萦救父】 出示 PPT缇萦救父,请学生讲解这个故事,以 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同时出示一段引自史记的 史料:“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 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 结合缇萦救父的故事和上述史料,请学生概括第三 项举措以德化民,废除严刑。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回归教材】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 53 页“相关史事”部分,这些 材料体现了汉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后总结: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最后,出示“休养生息之策文帝、景帝”的措 施框架,请学生思考刚才所学完成这个知识框架。 板块三 休养生息之果 【图片对比】 2015 年,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出土文物展 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他们大部分都面带微笑, 将其与秦陵兵马俑的严肃表情相比较,请同学们思 考:为什么两尊不同的陶俑的神情截然不同? 教师讲解:因为艺术品总是不可避免打上了时代的 烙印,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也许正是对那个繁荣时 代的满足。 追问:那么经过了汉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汉朝 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 【史料解读】 出示史记平准书中的一段史料: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 民则人给家足,民则人给家足,都鄙都鄙廪庾廪庾(ln y) (粮仓)皆满,(粮仓)皆满, 课堂 小结 板书 设计 而而府库府库余货财。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京师之钱累巨万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食。 ” 引导同学自主解读史料,可以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教 师帮助解释个别难懂的词语。 最终总结出几个关键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景”的内涵,我还引 入了谥法制度,解释了何为“文、景” 。 慈惠爱民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教师将本课的知识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示,并且将 知识点碎片化后,请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将碎片 化的知识形 成一个完整 的知识体系 或者思维导 图。 最后教师以自创的一首诗总结本课所学。 【诗与史诗与史】 盛世怀古盛世怀古 高祖仗剑破楚归,高祖仗剑破楚归, 汉民似鸟无处飞。汉民似鸟无处飞。 休养生息垂拱治,休养生息垂拱治, 文景盛世来者追。文景盛世来者追。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 西汉的建立 时间、地点、人物 二、 休养生息政策 1、 休养生息之因 2、 休养生息之策汉高祖 3、 休养生息之策汉文帝、景帝 4、 休养生息之果文景之治 观课、评课记录 第一,本课既有创新又有实效。教学设计能够将首尾衔接,突出 “诗与史” ,这一既具有文学色彩又不失历史味道的主题。 第二,教师具有亲和力能够自然地提出问题,并走到台下与孩子们 进行交流、点化、点拨。 第三,教师的问题设计很具有引领作用,低阶与高阶问题交错设计, 既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又激发了求知欲。 第四,从学科阅读的角度出发,本课的重要着力点放在了史料的运 用,以及对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关注到了 阅读史料的方法培养。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方法引领不要千篇一律,要敢于质疑权威,挑 战经典。 第六,课堂要真正的减负增效,补充的材料不要繁、难、偏,材料 的运用一定要高于教材,但又始于教材。 青岛 26 中初一集备组组长李雪艳老师点评: 第一,本课主要体现“生本课堂” ,所以本课的设计中的历史情景剧, 历史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学生展示为主。 第二,在学习到西汉的都城长安时可以内外迁移联系学过的西周都 城镐京 第三,可以强调“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作用。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评测练习题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 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 兵皆罢归家 奴婢释放为平民 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 A. B. C.D. 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的是( ) 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 A. B. C. D. 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政策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 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商抑农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 不符合历史史实 (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第第1111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主讲人:戚金鹏主讲人:戚金鹏 咏汉高祖咏汉高祖 【唐唐】王珪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第第1111课课 长安长安 刘邦刘邦 公元前公元前202202年年 时间时间 都城都城 建立者建立者 西汉的建立西汉的建立 大风起兮大风起兮 云飞扬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守四方 “汉兴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高祖乃令民得得卖子,就食蜀汉。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天下既定,民亡盖盖臧(同藏),自天子臧(同藏),自天子 不能具不能具醇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chch n n s s 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高祖的烦恼高祖的烦恼 汉高祖汉高祖: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多: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多 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 大臣甲大臣甲: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 在战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在战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 使天下太平。使天下太平。 大臣乙大臣乙: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 此天下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此天下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 训!现在应当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训!现在应当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 心从事农业生产,恢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心从事农业生产,恢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 持久不败。持久不败。 大臣的对话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大臣的对话代表了哪两种观点? 如果你是汉高祖,应该采取哪种政策治理国家?如果你是汉高祖,应该采取哪种政策治理国家?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一一 二二 三三 目录目录 “休息休息” 之因之因 “休息休息” 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 之果之果 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社会残破荒凉社会残破荒凉 吸收秦亡教训吸收秦亡教训 观看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观看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休息休息”政策?政策?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释奴为民释奴为民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休息休息”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之策之汉高祖之策之汉高祖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局势稳定社会局势稳定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汉文帝汉文帝 (前(前202202年年前前157157年)年) 西汉第五位皇帝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汉景帝 ( (前前188188年年前前141141年年) ) 西汉第六位皇帝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都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汉文帝、汉景帝都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 夫农,天下之本也,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耕,朕亲率耕, 以供宗庙粢盛以供宗庙粢盛( (z chngz chng) )。( (古代供祭祀古代供祭祀 的谷物的谷物) ) 汉书汉书文帝纪第四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也。黄金珠玉,饥不可 食,寒不可衣食,寒不可衣令郡国令郡国务劝农桑务劝农桑,益种,益种 树可得衣食物。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汉书景帝纪第五景帝纪第五 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材料: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材料: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 月改为月改为“三年而一事三年而一事”,徭役大大减轻。,徭役大大减轻。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废除严刑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t yng “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 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 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史记史记 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阅读课本第阅读课本第5353页页“相关史事相关史事” 部分,这些材料体现了汉文帝部分,这些材料体现了汉文帝 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 3 3 1 12 2 4 4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勤俭治国 以农为本以农为本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措施措施 一一 二二 三三 目录目录 “休息休息” 之因之因 “休息休息” 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 之果之果 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 秦兵马俑秦兵马俑 “休息休息”之果之果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 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都鄙廪庾廪庾(ln y) (粮仓)皆满,而(粮仓)皆满,而府库府库余货财。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京师之钱累巨万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 腐败不可食。腐败不可食。” 史记史记平准书平准书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休息休息”之果之文景之治之果之文景之治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 史称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慈惠爱民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做一做做一做 汉高祖的休息汉高祖的休息 之策之策 汉文帝、汉景汉文帝、汉景 帝的休息之策帝的休息之策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 安定安定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政治政治 清明清明 百姓百姓 饥荒饥荒 以德以德 化民化民 以农以农 为本为本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勤俭治国勤俭治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同桌相互讨论两分钟,将下面关键词构思一 张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休息之因休息之因 休息之果休息之果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释奴为民秦亡教训秦亡教训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休息之因休息之因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 汉高祖汉高祖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休息之果休息之果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文帝景帝文帝景帝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政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以农为本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勤俭治国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秦亡教训秦亡教训 盛世怀古盛世怀古 高祖仗剑破楚归,高祖仗剑破楚归, 汉民似鸟无处飞。汉民似鸟无处飞。 休养生息垂拱治,休养生息垂拱治, 文景盛世来者追。文景盛世来者追。 比一比比一比 1.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 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这首诗 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A.西汉西汉 B.B.东汉东汉 C.C.西晋西晋 D.D.东晋东晋 2.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 题是(题是( ) A.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 策(策( ) 兵皆罢归家兵皆罢归家 奴婢释放为平民奴婢释放为平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A.A. B.B. C.C.D.D. 4.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 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 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 A.A. B.B. C.C. D.D. 5.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 政策不包括(政策不包括( ) A.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 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 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 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这段描绘 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A.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B.B.光武中兴光武中兴 C.C.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D.D.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7.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 政策是(政策是( ) A.A.奖励耕织奖励耕织 B.B.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C.C.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D.D.重商抑农重商抑农 8.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 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 A.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B.统治者宽厚仁慈统治者宽厚仁慈 C.C.儒家思想的盛行儒家思想的盛行 D.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社会劳动力的缺乏 9.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 史史实史史实 ( ) A.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后反思 优点: 1、本课教学我大量使用了史料,通过史料的展示、相应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生成结论。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同 时也使学生在历史理解的学科素养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2、导入有趣,切近学生实际。通过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诗歌导 入,让学生认识到诗歌还具有历史价值,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诗歌背 后的历史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本课课件制作精美,教学资源丰富(史料、视频、故事、图片、 地图等) ,尤其是最后对本课的总结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不足: 1、时间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前导入时间稍长,不够精炼。 2、史料使用稍多。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大篇幅的史料使 用让学生会产生学习疲劳、厌倦,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不够引人入胜。教学过程大量使用了史论结合的方式, 设计稍显单一。 4、对学生缺乏信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述太多,未明显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信任。 5、课堂气氛稍显沉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不够,问题的设置 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总之,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坚持好的方面,将其更加充分、 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同时,更加会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加强学 习,以使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的要求,确定本课 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西汉的建立者、都城和简要的建立经过 2.了解“文景之治”的背景、主要政策和统治效果 3.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 呈现历史视频和情景剧,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历史,进而思考历 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初统治者的政治宽厚清明,生活勤俭朴素,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 直为史家所称颂。
收藏
编号:18807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6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1-17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得到较快 发展,但对于抽象概念不易理解透彻,但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 一些图片、视频等材料比较感兴趣,利用直观的图片、视频和生动 的故事帮助其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了解刘邦、汉文帝、汉景帝的一 些故事,对汉朝的历史有简单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 感性积累,比较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中去。 不过,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 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们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获取历史信 息的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 的能力。 课堂效果分析: 本课的实施,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 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 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 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1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本课能够坚持论从史出、试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 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 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 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2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本课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 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 历史的愿望。 3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本课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的态势,尤其是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 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 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作出合理的判断。如 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 深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 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 种教学途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 编写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把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演习、 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 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 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汉朝 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其鼎盛时期则出现了我国封建社 会大一统的局面。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朝初期的历史,面对秦末长 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几代统治者都吸取秦 朝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平,社会 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 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导入 新课 新课 学习 诗与史诗与史 诗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同时诗也具有历史价值,是 历史的一种载体,我们来看一首诗: 咏汉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同学们,我们一起找找这首诗里面包含哪些我们学 过的历史知识? “汉祖”指的是谁? “无道秦”指秦的暴政,有哪些主要表现?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指的是什么事件? 指的是楚汉战争以刘邦取胜告终,刘邦建立汉朝, 史称“西汉”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出示课件】西汉的建立 请同学们阅读 P51 页,在一分钟内找出西汉建立的 三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板块一:休养生息之因板块一:休养生息之因 【出示西汉疆域图】 面对诺大的帝国,作为西汉开国之君的刘邦,当时 的心境如何呢?我们来看一首刘邦所做的诗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可以明志,那么在这首诗中,刘邦抒发了怎样的 情怀?(学生各抒已见) 大家一起读一遍这首诗,感悟其中之意。 学生回 顾所学 知识 学生阅 读教材 教师讲解:“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一句掩饰不住 刘邦统领天下的得意之情。但是“安得猛士兮守四 方”却又表达了刘邦深沉的忧虑,忧虑什么呢? 【史料解读】 “汉兴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 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得卖子,就食蜀汉。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天下既定,民亡盖盖臧(同藏)臧(同藏) ,自天子不能具,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要知其要义,可以分句理 解,每句往往描写不同的事情。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关键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2、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3、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 由此可见,汉高祖忧虑天下能否安定? 对于这个问题,汉朝的朝堂上发生争论,让我们情 景再现,看看当时朝堂都有哪些争论? 【情景再现】 三位学生分别扮演汉高祖,大臣甲,大臣乙 【剧本】汉高祖: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 多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 大臣甲: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在战 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使天下太 平。 大臣乙: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此天下 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现在应当 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恢 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持久不败。 在刚才的对话中大臣们有哪两种观点? 你认为应该采取那种政策治理国家? “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恢 复元气, ”成为了当时君臣的首选,而这种做法也 被称为“休养生息”政策。 结合刚才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汉朝初年实行“休 学生阅 读史料 教师进 行方法 指导 情景 展示 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原因:社会残破荒凉、吸收秦亡教训社会残破荒凉、吸收秦亡教训 那么,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汉高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呢?请观看视频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休息” 政策? 版块二 休养生息之策汉高祖 【展示视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2.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3.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进一步提问: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 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 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和社会局势稳定社会局势稳定 教师引导: 汉高祖去世以后,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和第六 位皇帝汉景帝继续延续和完善了休养生息政策,那 么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史料解读】 夫农,天下之本也,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耕,以供宗庙粢盛朕亲率耕,以供宗庙粢盛 (z ch ng)。(古代供祭祀的谷物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汉书汉书文帝纪第四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 衣衣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汉书景帝纪第五景帝纪第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思考“汉文帝、汉景帝都 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由此归纳总结出文景二帝 的第一项主要措施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出示图片】 【出示材料】 “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三年 而一事而一事” ,徭役大大减轻。,徭役大大减轻。 ” 请学生根据两则材料总结文景二帝的第二项措施。 学生总 结展示 学生观 看视频 后回答 问题 概括的说也就是“轻徭薄赋” 。 【缇萦救父】 出示 PPT缇萦救父,请学生讲解这个故事,以 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同时出示一段引自史记的 史料:“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 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 结合缇萦救父的故事和上述史料,请学生概括第三 项举措以德化民,废除严刑。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回归教材】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 53 页“相关史事”部分,这些 材料体现了汉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后总结: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最后,出示“休养生息之策文帝、景帝”的措 施框架,请学生思考刚才所学完成这个知识框架。 板块三 休养生息之果 【图片对比】 2015 年,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出土文物展 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他们大部分都面带微笑, 将其与秦陵兵马俑的严肃表情相比较,请同学们思 考:为什么两尊不同的陶俑的神情截然不同? 教师讲解:因为艺术品总是不可避免打上了时代的 烙印,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也许正是对那个繁荣时 代的满足。 追问:那么经过了汉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汉朝 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 【史料解读】 出示史记平准书中的一段史料: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 民则人给家足,民则人给家足,都鄙都鄙廪庾廪庾(ln y) (粮仓)皆满,(粮仓)皆满, 课堂 小结 板书 设计 而而府库府库余货财。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京师之钱累巨万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食。 ” 引导同学自主解读史料,可以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教 师帮助解释个别难懂的词语。 最终总结出几个关键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景”的内涵,我还引 入了谥法制度,解释了何为“文、景” 。 慈惠爱民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教师将本课的知识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示,并且将 知识点碎片化后,请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将碎片 化的知识形 成一个完整 的知识体系 或者思维导 图。 最后教师以自创的一首诗总结本课所学。 【诗与史诗与史】 盛世怀古盛世怀古 高祖仗剑破楚归,高祖仗剑破楚归, 汉民似鸟无处飞。汉民似鸟无处飞。 休养生息垂拱治,休养生息垂拱治, 文景盛世来者追。文景盛世来者追。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 西汉的建立 时间、地点、人物 二、 休养生息政策 1、 休养生息之因 2、 休养生息之策汉高祖 3、 休养生息之策汉文帝、景帝 4、 休养生息之果文景之治 观课、评课记录 第一,本课既有创新又有实效。教学设计能够将首尾衔接,突出 “诗与史” ,这一既具有文学色彩又不失历史味道的主题。 第二,教师具有亲和力能够自然地提出问题,并走到台下与孩子们 进行交流、点化、点拨。 第三,教师的问题设计很具有引领作用,低阶与高阶问题交错设计, 既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又激发了求知欲。 第四,从学科阅读的角度出发,本课的重要着力点放在了史料的运 用,以及对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关注到了 阅读史料的方法培养。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方法引领不要千篇一律,要敢于质疑权威,挑 战经典。 第六,课堂要真正的减负增效,补充的材料不要繁、难、偏,材料 的运用一定要高于教材,但又始于教材。 青岛 26 中初一集备组组长李雪艳老师点评: 第一,本课主要体现“生本课堂” ,所以本课的设计中的历史情景剧, 历史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学生展示为主。 第二,在学习到西汉的都城长安时可以内外迁移联系学过的西周都 城镐京 第三,可以强调“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作用。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评测练习题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 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 兵皆罢归家 奴婢释放为平民 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 A. B. C.D. 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的是( ) 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 A. B. C. D. 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政策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 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商抑农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 不符合历史史实 (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第第1111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主讲人:戚金鹏主讲人:戚金鹏 咏汉高祖咏汉高祖 【唐唐】王珪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第第1111课课 长安长安 刘邦刘邦 公元前公元前202202年年 时间时间 都城都城 建立者建立者 西汉的建立西汉的建立 大风起兮大风起兮 云飞扬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守四方 “汉兴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高祖乃令民得得卖子,就食蜀汉。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天下既定,民亡盖盖臧(同藏),自天子臧(同藏),自天子 不能具不能具醇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chch n n s s 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根据材料,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这种社会局面出现原因是什么?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王朝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高祖的烦恼高祖的烦恼 汉高祖汉高祖: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多: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多 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 大臣甲大臣甲: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臣认为陛下的天下是在战场上厮杀, 在战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在战马上得来的,可以武力对百姓严加管理, 使天下太平。使天下太平。 大臣乙大臣乙: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马上得来,还能在马上治理吗?如 此天下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此天下更乱!秦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 训!现在应当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训!现在应当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安 心从事农业生产,恢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心从事农业生产,恢复元气,方能使我大业 持久不败。持久不败。 大臣的对话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大臣的对话代表了哪两种观点? 如果你是汉高祖,应该采取哪种政策治理国家?如果你是汉高祖,应该采取哪种政策治理国家?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一一 二二 三三 目录目录 “休息休息” 之因之因 “休息休息” 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 之果之果 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社会残破荒凉社会残破荒凉 吸收秦亡教训吸收秦亡教训 观看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观看短片,找出汉高祖实行哪些“休息休息”政策?政策?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释奴为民释奴为民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休息休息”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之策之汉高祖之策之汉高祖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想一想,汉高祖的休息之策最有利于哪个行业的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局势稳定社会局势稳定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汉文帝汉文帝 (前(前202202年年前前157157年)年) 西汉第五位皇帝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汉景帝 ( (前前188188年年前前141141年年) ) 西汉第六位皇帝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都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汉文帝、汉景帝都认为天下之本是什么? 夫农,天下之本也,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耕,朕亲率耕, 以供宗庙粢盛以供宗庙粢盛( (z chngz chng) )。( (古代供祭祀古代供祭祀 的谷物的谷物) ) 汉书汉书文帝纪第四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也。黄金珠玉,饥不可 食,寒不可衣食,寒不可衣令郡国令郡国务劝农桑务劝农桑,益种,益种 树可得衣食物。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汉书景帝纪第五景帝纪第五 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材料: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材料: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 月改为月改为“三年而一事三年而一事”,徭役大大减轻。,徭役大大减轻。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废除严刑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t yng “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 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 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史记史记 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阅读课本第阅读课本第5353页页“相关史事相关史事” 部分,这些材料体现了汉文帝部分,这些材料体现了汉文帝 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怎样的治国思想和个人品质? 3 3 1 12 2 4 4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勤俭治国 以农为本以农为本 “休息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之策之文帝、景帝 措施措施 一一 二二 三三 目录目录 “休息休息” 之因之因 “休息休息” 之策之策 “休息休息” 之果之果 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 秦兵马俑秦兵马俑 “休息休息”之果之果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 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都鄙廪庾廪庾(ln y) (粮仓)皆满,而(粮仓)皆满,而府库府库余货财。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京师之钱累巨万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 腐败不可食。腐败不可食。” 史记史记平准书平准书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阅读上述材料,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境况? “休息休息”之果之文景之治之果之文景之治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文景时期,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 史称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慈惠爱民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做一做做一做 汉高祖的休息汉高祖的休息 之策之策 汉文帝、汉景汉文帝、汉景 帝的休息之策帝的休息之策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 安定安定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政治政治 清明清明 百姓百姓 饥荒饥荒 以德以德 化民化民 以农以农 为本为本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勤俭治国勤俭治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同桌相互讨论两分钟,将下面关键词构思一 张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休息之因休息之因 休息之果休息之果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释奴为民秦亡教训秦亡教训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休息之因休息之因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百姓饥荒百姓饥荒 汉高祖汉高祖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休息之果休息之果 人口锐减人口锐减 文帝景帝文帝景帝 休息之策休息之策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政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以农为本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勤俭治国 罢兵归田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秦亡教训秦亡教训 盛世怀古盛世怀古 高祖仗剑破楚归,高祖仗剑破楚归, 汉民似鸟无处飞。汉民似鸟无处飞。 休养生息垂拱治,休养生息垂拱治, 文景盛世来者追。文景盛世来者追。 比一比比一比 1.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 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这首诗 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描写了那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A.西汉西汉 B.B.东汉东汉 C.C.西晋西晋 D.D.东晋东晋 2.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 题是(题是( ) A.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 策(策( ) 兵皆罢归家兵皆罢归家 奴婢释放为平民奴婢释放为平民 轻徭薄赋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 A.A. B.B. C.C.D.D. 4.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 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 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 A.A. B.B. C.C. D.D. 5.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 政策不包括(政策不包括( ) A.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 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 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 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这段描绘 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A.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B.B.光武中兴光武中兴 C.C.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D.D.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7.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 政策是(政策是( ) A.A.奖励耕织奖励耕织 B.B.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C.C.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D.D.重商抑农重商抑农 8.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 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 A.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B.统治者宽厚仁慈统治者宽厚仁慈 C.C.儒家思想的盛行儒家思想的盛行 D.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社会劳动力的缺乏 9.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 史史实史史实 ( ) A.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后反思 优点: 1、本课教学我大量使用了史料,通过史料的展示、相应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生成结论。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同 时也使学生在历史理解的学科素养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2、导入有趣,切近学生实际。通过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诗歌导 入,让学生认识到诗歌还具有历史价值,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诗歌背 后的历史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本课课件制作精美,教学资源丰富(史料、视频、故事、图片、 地图等) ,尤其是最后对本课的总结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不足: 1、时间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前导入时间稍长,不够精炼。 2、史料使用稍多。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大篇幅的史料使 用让学生会产生学习疲劳、厌倦,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不够引人入胜。教学过程大量使用了史论结合的方式, 设计稍显单一。 4、对学生缺乏信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述太多,未明显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信任。 5、课堂气氛稍显沉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不够,问题的设置 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总之,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坚持好的方面,将其更加充分、 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同时,更加会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加强学 习,以使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的要求,确定本课 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西汉的建立者、都城和简要的建立经过 2.了解“文景之治”的背景、主要政策和统治效果 3.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 呈现历史视频和情景剧,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历史,进而思考历 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初统治者的政治宽厚清明,生活勤俭朴素,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 直为史家所称颂。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课件-(含教案+微课+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f02e9).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素材)_省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f02e9)
人教版
历史
第三
单元
秦汉
时期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