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c3bb6).zip
课 题:第 8 课 百家争鸣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老子朴素的哲学思想及政治主张;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诸子百家 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 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相关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老子、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习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老子、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法。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文明成 果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 、老子 1、展示老子的画像 2、出示老子的名言 3、制作老子的名片 (二) 、孔子 1、展示孔子的画像 2、制作孔子的名片 3、阅读小故事 4、评价孔子 (三)百家争鸣 1、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2、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 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 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3、提问: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怎样影响? 第八课 百家争鸣 老子 老子名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 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 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 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 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 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 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 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 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 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 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 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探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 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 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 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2,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 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 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 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4,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 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 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 私学勃兴”. 5,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 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 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 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 1、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整个 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过程中,各 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 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家 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秦国商鞅变法是 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分界点,这 场变法正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收藏
- 资源描述:
-
课 题:第 8 课 百家争鸣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老子朴素的哲学思想及政治主张;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诸子百家 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 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相关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老子、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习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老子、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法。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文明成 果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 、老子 1、展示老子的画像 2、出示老子的名言 3、制作老子的名片 (二) 、孔子 1、展示孔子的画像 2、制作孔子的名片 3、阅读小故事 4、评价孔子 (三)百家争鸣 1、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2、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 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 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3、提问: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怎样影响? 第八课 百家争鸣 老子 老子名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 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 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 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 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 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 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 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 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 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 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 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探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 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 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 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2,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 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 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 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4,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 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 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 私学勃兴”. 5,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 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 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 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 1、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整个 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过程中,各 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 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家 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秦国商鞅变法是 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分界点,这 场变法正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