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f1f41).doc

  • 上传人(卖家):小黑
  • 文档编号:1880649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1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f1f41).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_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f1f41 人教版 历史 第一 单元 史前 时期 中国 境内 早期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1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名称:原始农耕生活,是 2016 年人教最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2 课的内容;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 1 课时,40 分钟; 3、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 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 农耕生活状况的基本特征,这是本课的重点; (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 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2)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 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片信息 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3)通过简单的表格对比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结构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 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探索 精神; (2)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文明 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 三、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比较强,

    3、 所以本课将采取展示 实物资料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了解。 (2)学生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始社会的知识。对 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片 的自觉习惯;等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实 物资料、 历史图片, 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 引导学生想象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面, 使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教学难点: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 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微格教室 2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大米,引导学生知道其来源农作物为水稻,紧接着再由水稻引 入农业,最后把学生带入原始农耕时代。 学生活动:观察实物材料,读出实物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阐释历史现象,并 与教师、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初步的识物和读图能力,和历史现 象的阐释能力。 (二)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如下图)【关键环节】 展示本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知道半坡文化遗址位于北方,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南方。 同时,引导学生知道南北方的环境差异(北方:干燥

    5、、少雨、冷;南方:潮湿、多雨、暖), 进而为本课重难点的讲解提供重要切入口! 通过表格(如下图),让学生先自习课本第一目和第二目相关内容,填完下面表格, 同时采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 完成对本课重难点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生活特 征的学习。 3 1、 半坡原始居民 学生活动:先通过自习课本第一目,让学生先回答第一个空(距今时间)和第二个空(活动 区域);并通过第二个空让学生知道半坡遗址位于中国北方,这样为下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掌 握即半坡居民居住环境、掌握的生产用具和种植主要农作物打下基础。 教师活动:学生知道半坡遗址位于北方,知道北方气候干燥、少雨,相对比较冷,推出半坡 居民为什么要居

    6、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面,同时,通过展示半地穴式房屋的构造,让学生更好 更生动的展握这个重要考点。 紧接着通过学生回答半坡居民展握什么生产用具,得出其使用磨制石器,随即展示图片,让 学生知道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精美, 技术水平更高, 进而通过对比知道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再次切中重要考点。 通过学生回答其他关于半坡居民使用的生产用具, 让学生知道原来半坡居民和元谋人、 北京 人、山顶洞人一样都过采集渔猎生活,但是所不同的是,半坡居民找到或是发明了更加稳定 的食物来源方法, 即发展出来原始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 进而又可以根据环境分析为什么半 坡人主要种植粟而非其他农作物 (在这个过程中切入实物资料狗尾

    7、巴草, 让学生知道狗尾巴 草是粟的祖先,而粟也称谷子,其收获物去壳后称小米,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 紧接着, 让学生知道原来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改善的前提下, 我们的原始手工业也得到了一 定发展,发展出了制造彩陶等等技术。尤其是彩陶技术,特别需要圈点。因为制陶技术的掌 握,使我们的农耕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 2、河姆渡原始居民 学生活动:先通过自习课本第二目,让学生先回答第一个空(距今时间)和第二个空(活动 区域);并通过第二个空让学生知道河姆渡遗址位于中国南方,这样为下一个重要知识点的 掌握即河姆渡居民居住环境、掌握的生产用具和种植主要农作物打下基础。 教师活动:学生知道河姆

    8、渡遗址位于南方,知道南方气候潮湿、多雨,相对比较暖,推出河 姆渡居民为什么要居住在干栏式房子里面,同时,通过展示干栏式房屋的构造,让学生更好 更生动的展握这个重要考点。并且知道为什么河姆渡人要住在这种房屋里。 另外, 本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河姆渡人还展握了制造木结构水井的 技术,木结构水井也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木构水井。这项技术的掌握,也意味着我国的 原始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于人类发展史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紧接着, 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 让他们知道水稻在河姆渡遗址 的大规模种植也与气候有关。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骨耜的使用情况

    9、,主要通过观察图片得出相关信息。 说明: 第一目和第二目之所以选择类似的讲解方法讲解,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 的展握相关内容,明白两个遗址主要特征的区别和相同点。 3、原始农业的发展 本目主要采用朗读做题形式完成, 考虑到本目主要是总结性的内容, 而第一第二两目的解释 已经相当清楚,所以本目就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做题来完成。习题选取课后活动第一题 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展握该知识点。 (三)本课小结 通过师生互动形式,对本课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印象。 (四)课堂练习 4 1 (2016广东省1) 2015 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 距今约 600

    10、0 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 (2016江苏苏州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陶器上的稻穗纹鱼纹彩陶盆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 AB CD 3 (2016云南昆明1)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 米)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 说明:通过节选 2016 年各地中考题进行练习,让学生知道本课考点在 3 年后即将到来的中 考大概是如何考的。让学生做到知己知

    11、彼,方能百战不殆。 (五)布置作业 背诵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包括出现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和生活 状况等)下节课检查背诵。 七、教学反思 【优点】 本课内容在第一单元中是难度最大的一个课时, 主要原因在于本课离我们生活的时 代过于久远,内容非常枯燥,学生的理解能力又不是很强,所以本课是第一单元最难的一个 课时。然而该课时又是中考高频考点所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观能动性成为了本课教授过程的一个难点, 本课为了做到这个特意采用实物资料的方式进行 教学,例如使用实物稻穗、实物大米、实物狗尾巴草等等,用以激发学生学史主动性和积极 性,培养学生学史兴趣,取得

    12、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本课也采用表格对比的形式,让学生 认识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特征的差别, 最后进行总结, 通过做题的形式总结了原始 农业的发展历程,收到较好效果。 【不足】 本课为了能在学习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特征方面找到切入口, 使用了地图指 明两个遗址位于中国的南方或是北方, 但是因为学生认知水平较低, 只能采用目前学术界以 长江为南北分界线的说法, 这与初中地理课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有一定出入, 这也是部 分老师诟病的地方。另外,对于一些具体例子引用也有待商榷。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确实也学到了不少有用知识,这里面就包括了考 试的知识,也包括了生活的一些常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史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f1f4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0649.html
    小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