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1709).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1709).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第16课 三国鼎立_教案、教学设计_省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c1709 人教版 历史 第四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时期 政权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 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人教版 2016 年新教材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人立与民 族交融第一课内容。它包含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讲述 了东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的形成揭 开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序幕同,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本课的教学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体 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三国时期是中国有中国历 史上著名的乱世时期,是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 了封建社会民族大交融时期。
2、从这一意义上说,学好本课作用重大。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 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 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阅读三国演义片断, 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知识目标:1 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分析曹操能够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2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曹操统一北 方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
3、的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 质的能力、辩证的思维能力。 在区别历史真实人物和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客观地评 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 件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 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 应该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 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三国历史故事兴趣浓厚,小学语文 课本
4、中也学习过“三顾茅庐”的故事。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 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 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预习作业:阅读课文并查找与三国时期相关的历史故事。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导入:三国漫画图片滚动展示(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烘托气氛) 设问:你知道有哪些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官渡之战 投影出示:曹操蒿里行 学生朗读并体会。 师:1.这首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3.你愿意
5、生活在这一时代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曹操诗歌引出东汉时的情景,并进而让学生体验出这一时 代的动荡、萧条,人民渴望结束战争,统一是人民所愿。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 师:1、请同学们观察地图,你觉得谁最有实力统一北方? 2、谁最后完成北方统一大业?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曹操势力逐渐壮大的原因?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师生共同探究。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 经济:实行屯田 动态出示:官渡之战形势图 教师对战争过程进行概述。学生听讲并找出战争的交战时间、交战双方、 地点、结果和影响。 探究一:你能说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曹操:兵力只有三四万。但他能谋善断,善于采纳部下建议。
6、 袁绍:地广、兵多、粮足。但轻视曹操,为人傲慢,不听劝告,错失战机。 动态演示:200 年官渡之战结束后形势图 使学生明确:官渡之战历史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地图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文本“为以后统一北方 打下基础”。 (过渡)出示:曹操诗龟虽寿片断。 问题:诗中“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 设计意图:由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自然引入第二目“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出示:赤壁战前形势图 学生看图并指出,曹操南下统一全国面临的主要对手? 出示图片三顾茅庐,学生看图猜成语,并请一学生讲述这一典故。 出示:赤壁之战形势图教师对战争经过进行描述。 播放视频赤壁之战片断,
7、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明确战争的主要要素。 出示:赤壁之战后的形势图 历史作用: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对比表 重要战役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战争特点重要意义 官渡之战200 年袁绍曹操曹操胜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 基础 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孙刘曹操败以少胜多是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的关键 探究二: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 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 师生共同总结: 失败原因: 曹操: 客观: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骄傲自满;战术失误。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重视利用自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