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doc

  • 上传人(卖家):小黑
  • 文档编号:1880478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 人教版 历史 第三 单元 秦汉 时期 统一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1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一)教材地位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 14 课。秦汉时期的大一 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 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 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

    2、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内容之间 因果联系,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基于课标要求,我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丝路由来(西域 的地理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西域的管理)、昔日丝路(丝绸之路的路线、 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世纪新路(古老丝绸之路在今天的价值与作用)。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域的地理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 的路线及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片,培养

    3、读史,识图的能力;培养根据史料、图片、图表想象历 史情景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培养归纳、 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 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 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 位。 二、教法学法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4、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他们 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 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 而且初一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 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我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 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和感悟, 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教法(二)教法 2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 教学

    5、法为主,辅之讨论法、图表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三)学法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 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丝路风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在你印象中的丝绸之路是怎样的呢?历 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否正如同学们所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 还原真正 的丝绸之路。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播放音乐,欣赏丝路上古迹的图片欣赏丝路上古迹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导入新

    6、课。)欲,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师: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丝路由来,二、昔日丝路,三、世纪新路 1、丝路由来、丝路由来 师: (多媒体显示地图)这是秦朝和汉朝的疆域,仔细比较一下,有什么不 同? 生:汉朝多了一块。 师:是什么地方? 生:那是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地。 师:西域,顾名思义,那就是西的地方,那么什么是西域呢,老师来演示一 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来总结哪里是西域?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利用地图的直观性,找出秦汉疆域的不同所在找出秦汉疆域的不同所

    7、在,让学生感受到让学生感受到 西汉的疆域在秦朝基础上有了大幅度上午增加,并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西汉的疆域在秦朝基础上有了大幅度上午增加,并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 ) 师: 那么西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 西域,你感觉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地方?(多媒体展示材料)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生:荒凉、没人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联系语文以及地理知识联系语文以及地理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以及整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以及整 合能

    8、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大的网络式知识体系)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大的网络式知识体系) 师:广袤神秘的西域,令人神往而又令人望而却步。长期以来,这与中原政 权之间没有直接往来,直到谁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面? 生:张骞。 师:张骞为什么会去西域?因为他接了一张招贤令。 (展示招贤令)招贤的 目的是什么? 3 生:略。 师:这里涉及到哪两个民族? 生:匈奴和大月氏。 师: 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促使政府颁布这样一个招贤令?要理解这个问题我 们首先要先回顾一下历史上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 历史时期关系 战国时期战 秦朝时期战 汉高祖时期和 汉武帝时期战 汉元帝时期和 师:到汉武

    9、帝时期,他早已厌倦这种战和、战和的关系,随着国力强盛,他 想要一劳永逸,永远解除匈奴之患,所以才颁布了这一纸招贤令。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表格分析得出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国力通过表格分析得出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国力 的强盛与否的强盛与否。认识中原政权与匈奴时战时和认识中原政权与匈奴时战时和,战争具有破坏性战争具有破坏性,和平交往有利于和平交往有利于 交流和发展。交流和发展。) 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西汉,你会不会去? 生:各抒己见。 师: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在那个年代出趟远门可不是件容易 的事,不像我们现在,到任何地方做飞机都能实现朝发夕

    10、至。那个时候,从中原 到西域,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中间有匈奴人的拦截,沙漠 戈壁的阻隔,还有地域民风等种种未知的因素,出使西域,我们可以用“九死一 生”来形容。面对这样一张榜文,人们更多的是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去揭,可谁 也没有料到,正是这一纸榜文,引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的一段伟大壮举,成就 了一位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民族英雄张骞。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想象,感受前往西域的艰险和不易(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想象,感受前往西域的艰险和不易。 ) 师:肩负着使命,张骞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具体情况如何?请看课文完成表 格。 (多媒体展示表格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11、 时间目的成果 一公元前 138 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 匈奴 了解西域的地理 环境和风土人情 及同汉朝来往的 愿望 二公元前 119 年 访问西域,建立关 系 互派使节,交往日 趋频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表格来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完成表格来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 引导学引导学 生自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学习和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生自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学习和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 张骞公元前 138 年出使西域, 直到 13 年后回到长安, 期间经历了什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大家仔细看。(播放视频) 师: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最深

    12、的印象?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各抒己见。 4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汉节吗?使臣出使前国君赐予的,国家的象征,使臣使 命的象征。持汉节不失,短短 5 个字,承载了张骞十年来的辛酸历程。 师:在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的眼中,张骞是这样的。(多媒体展示材料) “他是一个冒险家、 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 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师:为什么说张骞是冒险家、外交家,还是战将呢? 生:(合作讨论并回答) 师:张骞敢于探索,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他是一位冒险家,他一生 2 次出 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交往,他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被困十年,困境中从 不放弃, 愈战愈勇,

    13、我们说他是一员战将, 所以他是我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 培养学生不畏艰培养学生不畏艰 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此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此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 标。标。) 师:正如汉书中所说,是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多媒体展示材料)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 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 师: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14、,两汉政府都曾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师: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汉的政令可以畅通于西域,从此包括新疆在内的广 大地区归属于中央政权, 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突”民族恐怖分裂分子 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略。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15、把课堂内容拉近到现在把课堂内容拉近到现在, 说明尽管在新疆有一些民族分裂分子说明尽管在新疆有一些民族分裂分子 搞恐怖活动搞恐怖活动, 但是但是, 他们是不得民心的他们是不得民心的, 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一定会被历史唾弃一定会被历史唾弃。 ) 师:东汉呢? 生:班超经营西域 30 年,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期间还派甘英 出使大秦。 师:哪位同学知道班超的故事吗?来为其他同学介绍一下吧。 生:略。 (设计意图:以学生讲述故事的方式处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设计意图:以学生讲述故事的方式处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突出突出 班超报效祖国的精神。)班超报效祖国的精神。

    16、) 师:在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的使者和商人纷纷西去,西域的使者和商人也 纷至沓来,逐渐走出了东西方交往的神奇之路丝绸之路。 2 2、昔日丝路、昔日丝路 师: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在古罗马曾经出现这样一幕,执政官凯撒身穿华丽 丝袍出现在大剧场,轰动一时,人们纷纷猜测,这是什么?来自哪里?是怎么来 5 到欧洲的?你能解答人们心里疑惑吗? 生:略。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情景烘托情景烘托, 再现历史画面再现历史画面, 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 ) 师:你能结合课文地图制定丝绸西去欧洲的路线? 生:略。 师:简单的说,中国的丝绸就是从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 亚欧洲

    17、。 (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地图)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指图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通过让学生指图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 从空间上强从空间上强 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掌握。)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掌握。) 师:中国的丝绸就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来到了欧洲,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 冯李希霍芬在他 1877 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中将张骞开辟的这条 东西大道誉为 “丝绸之路” , 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撰写成专著 丝 绸 。从此,丝绸之路这一谓称得到世界的承认。 师:我们把这条路称之为丝绸之路,那是不是这条路上只有丝绸呢?之所以 这么称呼它,是因为丝绸在这条路上所占比重最大。咱

    18、们中国的丝绸在世界上享 有盛誉, 在当时的罗马, 中国的丝绸和黄金是等价的, 有一两黄金一两丝的说法, 所以有人还把咱们中国称为丝国。丝绸之路绵延八千公里,途经 27 个国家,来 来往往的商人在运送着什么呢?(多媒体展示图片) 生:略。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推论的能力认真推论的能力。感受张骞通西域的重大感受张骞通西域的重大 积极影响,同时也明白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前人交流的成果积极影响,同时也明白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前人交流的成果。 ) 师:所以我们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伴随着商来销往,西域各国相互 了解增进友谊,我们说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19、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国 的文明成果也沿着这条路相互交流,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凿井技术传到了西方,从西方传来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杂技、舞蹈等,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条文明之路。 师:西汉开拓者的足迹不禁踏上了万里长沙,还将目光投向了海洋,这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 (多媒体展示图片)海上丝绸之路有 2 条,一条从广东出发,主 要通向东南亚,另一条主要通向朝鲜、日本。我们说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 文化交流,它福泽当时,恩泽后世。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突出历史地图突出历史地图、图片资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图片资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识读历史地图识读历史地图 是学习历史的

    20、一个重要方法,增强史实的直观性,使学生感受到丝路的文化内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增强史实的直观性,使学生感受到丝路的文化内 涵,及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成功突破难点涵,及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成功突破难点。 ) 3、世纪新路、世纪新路 师: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早已取代了沙漠中负重前行的驼队, 发动机的轰鸣声遮盖了悠扬的驼铃声。 古老的丝绸之路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吗? 生:略。 师:让我们去看看古老丝绸之路的今日风貌,从图片中,你能找到古老丝绸 之路在今天的价值和作用吗?(多媒体展示图片) 生:资源、旅游、考古等等。 师:2014 年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为世

    21、界文化遗产,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历 史遗产?(多媒体展示材料) 6 2014 年 6 月 22 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 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 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生:合作讨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力求一举三得力求一举三得,一突破教学难点一突破教学难点,二提升学生二提升学生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优秀品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优秀品质。 ) 师: 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 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

    22、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多媒体展示材料)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 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 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 年 9 月 7 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 演讲时表示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 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 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 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 讲时表示 师: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月和月分别

    23、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 “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 请谈一谈你对今天建设“一 带一路”的感想。 生:略。 师: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沿线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积极响应参与,并与他们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 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 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 内涵。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 培养学生古今联系的能力和发散性思培养学生古今联系的能力和发散性思 维的能力维的能力,很好地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很好地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彰显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彰显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激发学生 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 ) (三(三) 、历史尾声,升华情感、历史尾声,升华情感 师: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它虽历经坎坷而 成, 却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是它开始让中国触摸到了世界, 是它开始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丝路的过去,因古人曾经是辉煌的;丝路的现在, 因我们正重现辉煌;丝路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会因你们更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0478.html
    小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