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d0607 人教版 历史 第三 单元 秦汉 时期 统一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一)教材地位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 14 课。秦汉时期的大一 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 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 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
2、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内容之间 因果联系,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基于课标要求,我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丝路由来(西域 的地理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西域的管理)、昔日丝路(丝绸之路的路线、 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世纪新路(古老丝绸之路在今天的价值与作用)。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域的地理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 的路线及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片,培养
3、读史,识图的能力;培养根据史料、图片、图表想象历 史情景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培养归纳、 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 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 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 位。 二、教法学法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4、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他们 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 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 而且初一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 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我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 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和感悟, 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教法(二)教法 2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 教学
5、法为主,辅之讨论法、图表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三)学法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 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丝路风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在你印象中的丝绸之路是怎样的呢?历 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否正如同学们所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 还原真正 的丝绸之路。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播放音乐,欣赏丝路上古迹的图片欣赏丝路上古迹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导入新
6、课。)欲,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师: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丝路由来,二、昔日丝路,三、世纪新路 1、丝路由来、丝路由来 师: (多媒体显示地图)这是秦朝和汉朝的疆域,仔细比较一下,有什么不 同? 生:汉朝多了一块。 师:是什么地方? 生:那是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地。 师:西域,顾名思义,那就是西的地方,那么什么是西域呢,老师来演示一 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来总结哪里是西域?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利用地图的直观性,找出秦汉疆域的不同所在找出秦汉疆域的不同所
7、在,让学生感受到让学生感受到 西汉的疆域在秦朝基础上有了大幅度上午增加,并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西汉的疆域在秦朝基础上有了大幅度上午增加,并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 ) 师: 那么西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 西域,你感觉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地方?(多媒体展示材料)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生:荒凉、没人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联系语文以及地理知识联系语文以及地理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以及整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以及整 合能
8、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大的网络式知识体系)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大的网络式知识体系) 师:广袤神秘的西域,令人神往而又令人望而却步。长期以来,这与中原政 权之间没有直接往来,直到谁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面? 生:张骞。 师:张骞为什么会去西域?因为他接了一张招贤令。 (展示招贤令)招贤的 目的是什么? 3 生:略。 师:这里涉及到哪两个民族? 生:匈奴和大月氏。 师: 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促使政府颁布这样一个招贤令?要理解这个问题我 们首先要先回顾一下历史上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 历史时期关系 战国时期战 秦朝时期战 汉高祖时期和 汉武帝时期战 汉元帝时期和 师:到汉武
9、帝时期,他早已厌倦这种战和、战和的关系,随着国力强盛,他 想要一劳永逸,永远解除匈奴之患,所以才颁布了这一纸招贤令。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表格分析得出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国力通过表格分析得出中原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国力 的强盛与否的强盛与否。认识中原政权与匈奴时战时和认识中原政权与匈奴时战时和,战争具有破坏性战争具有破坏性,和平交往有利于和平交往有利于 交流和发展。交流和发展。) 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西汉,你会不会去? 生:各抒己见。 师: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在那个年代出趟远门可不是件容易 的事,不像我们现在,到任何地方做飞机都能实现朝发夕
10、至。那个时候,从中原 到西域,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中间有匈奴人的拦截,沙漠 戈壁的阻隔,还有地域民风等种种未知的因素,出使西域,我们可以用“九死一 生”来形容。面对这样一张榜文,人们更多的是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去揭,可谁 也没有料到,正是这一纸榜文,引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的一段伟大壮举,成就 了一位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民族英雄张骞。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想象,感受前往西域的艰险和不易(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想象,感受前往西域的艰险和不易。 ) 师:肩负着使命,张骞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具体情况如何?请看课文完成表 格。 (多媒体展示表格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11、 时间目的成果 一公元前 138 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 匈奴 了解西域的地理 环境和风土人情 及同汉朝来往的 愿望 二公元前 119 年 访问西域,建立关 系 互派使节,交往日 趋频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表格来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完成表格来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 引导学引导学 生自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学习和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生自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学习和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 张骞公元前 138 年出使西域, 直到 13 年后回到长安, 期间经历了什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大家仔细看。(播放视频) 师: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最深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