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733ed).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733ed).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_教案、教学设计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课件编号:733ed 人教版 历史 第三 单元 秦汉 时期 统一 多民族国家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 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重点难点:二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
2、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三三 教学法法教学法法 情境创设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四四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阿房宫、万里长城、兵马俑、骊山陵),提出问题;1.这是什么时 期的建筑?2.这些建筑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1.秦朝2.富丽堂皇、雄伟、壮观。 这些建筑都是在秦统一六国后主持修建的,但在这背后却是秦朝人民苦不堪 言的生活。最终,忍无可忍的人民拿起了武器,推翻了秦的暴政。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了解秦的暴政 。提出问题;通过视频, 同学们来谈谈秦统一后对人民的暴政体现在哪些
3、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我们先来看看秦朝的徭役。秦朝法律规定男子从 17 岁到 60 岁都 必须为国家服役。 当时全国人口约 2000 万人, 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来就不下 300 万。就是说每 20 个人中,就至少有 3 个人需要去服役,而这 20 个人中只有三四 个才是青壮年男子,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小孩。秦始皇修筑那么多工程, 除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之外,当然还需要大量钱财。为了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 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田租、口赋、杂赋等加起来就占去农民全部收入的三 分之二以上。人们这样描述当时百姓的生活情况:“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纺织 不足衣”。 除了沉重的徭役、赋税,秦朝的
4、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光是死刑 就有十多种。其中,车裂就是将人的双手、双脚和脑袋分别绑在五匹马上,然后 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 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斩、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较仁慈的死刑了。 通过视频和老师的讲解,总结出秦的暴政; 1.徭役兵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苛 4.焚书坑儒 5.二世更残暴 面对秦朝如此残暴的统治,作为当时的老百姓,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反抗。 秦朝人民也选择了反抗,掀起了秦末农名起义。 出示问题,阅读课文,找出起义的相关信息。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人:原因: 学生回答; 合作探究 2:如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80442.html